王建[1]2003年在《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区域金融的政策选择——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选择》文中指出一、论文所研究的目的意义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这一问题迅速成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所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如何进行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如何发展西南经济,采取怎样的措施、手段来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人们从历史、文化、科技、财政和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给予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在某些方面理论界还存在着争论。透过1978年中央政府经济战略重心转移至东部沿海地区后,东部地区投入要素量的不断积累促使东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后,我们发现,国家政府制定的倾斜性区域金融政策为东部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的政策制度环境,在宽松的金融政策安排下,东部区域才能有效刺激经济效率的提高,在短期内聚集巨额的资本等经济要素,并使这些资源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东部经济迅速腾飞。因此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想从经济学、金融学的有关基本理论入手,从资金吸纳能力的角度分析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的发展关系及特性以及实施区域性经济、金融政策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及其区域性特征现状进行细致的剖析,由此寻找到有利于西南经济发展的西南地区金融政策建议。本文写作的意义在于:在认真吸取五十年代“一五”期间156项重大建设项目被安置在西部地区以及六、七十年代“叁线”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前提下,结合我国东部地区和国外的有关经验,细致分析西南的经济特点,以期在西南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实施必要的区域金融政策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西南经济的腾飞,在发展中少走弯路,使得西南地区经济得到更快的发展。二、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如何制订西南区域性金融政策这个问题引出后,先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WP=3>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资金吸纳能力的论点,然后经过深圳、上海浦东和美国西部的实际举例证明前述的相关理论后,再对于西南地区经济这个研究目标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借助于对深圳、上海和西南地区的数据实证分析,提出了一些针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关金融政策建议。根据以上的写作思路,本文的逻辑结构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区域经济、金融的理论综述。分别从区域经济政策、区域金融政策的必要性出发,在国内外的有关经济金融理论中,对区域性的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分析,并提出了区域资金吸纳能力与GDP的相关关系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实行区域性的金融政策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区域金融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的实例分析。对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对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的深圳特区、上海浦东经济开发区和美国西部大开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金融政策及其效果进行了阐述。第叁部分是西南地区经济与金融状况分析。从人均GDP与人均收入、产业结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对外开放度等方面对比了西南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状况,并分析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区域性特点以及西南地区金融业发展现状的区域性特点。第四部分是西南地区金融经济的实证分析及金融政策建议。为了进一步说明和阐述本文的观点,本部分对西南地区和上海市、广东省叁个部分的GDP与资金吸纳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数据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前几部分的分析,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方面提出了一些金融政策建议以改进西南地区的金融结构和发展状况。叁、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区域内经济总量变化的各种经济变量因素,尽管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分别从累积循环、“贫困恶性循环”、“发展极”以及“二元经济机构”等各个方面给予了不同的经济解释,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特性及其应采取的相应政策措施给予了不同<WP=4>的阐述分析,但我们注意到,在这些不同理论解释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容中有着一个共同点:即在一个大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政府干预,制定详细周密的区域经济政策来弥补市场缺陷,减少与填平市场竞争中地区之间初始条件与经济发展过程的巨大差异,使欠发达地区能够获得与发达地区的公平待遇和无扭曲竞争的条件,才可能抑制并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不断增长,达到国家在特定时期的整体经济发展目标。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优先发展某些区域或调节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我们看到经济发展的差异仅是表象,而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区域内资金吸纳能力的不足,资本形成能力和资本投入能力的较大差异,也就是说是金融制度和金融手段的落后。而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区域资本形成中金融有其独有的凝聚功能,从而发挥着第一推动力的作用,还在于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有显着的结构调整作用,并通过这种调整产生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构动力,尤其是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的各种结构差异的情况下,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革及商品货币的普遍发展在客观上又为区域金融充分发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与更广阔的市场环境。因此,在理论上
殷孟波, 王建[2]2001年在《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区域金融的政策选择》文中提出自 1978年中央政府将经济战略重心转移至东部沿海地区后 ,国家制定的倾斜性区域经济和金融政策为东部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的政策制度环境。在宽松的政策安排下 ,东部区域在短期内聚集了巨额的资本等经济要素 ,并使这些资源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了东部经济迅速腾
金影子[3]2002年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财税金融政策》文中研究说明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的一个特点,也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高度重视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国土繁荣。早在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在着名的《论十大关系》一文中研究了“内地与沿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系问题,在以后的实践中,对这一关系的处理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就区域经济问题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经过20年的改革和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第一个大局”已经基本实现,根据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我国已开始向“第二个大局”目标迈进。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不失时机地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对我国实现第叁步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此相对应,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有过几次大的调整:一是实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内地与沿海的关系”是这一阶段区域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二是实行沿海优先发展战略。小平同志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论述和梯度推进、非均衡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集中体现;叁是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体现了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重点的西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在东西部差距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彻底解决西部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缩小东西部差距,进而实现小康和走向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可以说,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全国的现代化就不完整。总而言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亦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二在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个由沿海<WP=3>到内地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在于在传统农业社会里,社会的分工主要是建立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之上的,民族之间的分工往往比国内的行业分工更发达,对外贸易特别是海上贸易在经济中占据特殊地位,而且由于“水道开拓了比陆路开拓的广大得多的市场,所以从来各种行业的分工、改良都自然而然地开始于沿海沿河口一带。这种改良往往经过许久以后才慢慢普及到内地”(亚当·斯密)。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经济是建立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的,它对效率和效益的不断追求,要求开拓尽可能广大的原料来源与销售市场,首先是国内市场。换言之,从经济上讲,这种由沿海到内地的发展过程,在本质上是现代工业经济内在发展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幅员辽阔的大国中,在其现代化过程中我们都发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对于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来说,开发落后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这些国家的现代化的作用举足轻重,因为它扩大了这些国家经济活动的空间,加强了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开拓了更广阔的国内市场,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大大增强了这些国家的综合实力。总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大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美苏由于对其边疆等落后地区的开发,获得了问鼎世界强国的机会。我国中西部有幅员辽阔的国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的区域经济发展将对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发挥积极作用。叁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对区域经济发展中财税金融政策的要求,确定了本文的基本思路:首先,从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析入手,介绍了自然均衡理论等五种理论,并对这五种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就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应用作了简要概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就发展理论、发展战略、发展现状和发展失衡的因素及效应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同时指出,中国现行的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新契机,实施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并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四点建议。上述内容主要体现在本文的第1章和第2章中。其次,就财税金融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分析。具体介绍了美国、欧盟、德国、巴西等国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做法,<WP=4>欧盟运用金融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各国政府运用财税金融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得出一些对我国开发西部有益的启示。这些体现在本文的第3章中。再次,就财税金融政策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进行了介绍。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财税体制变迁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二重性效应,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政策的地位和作用及金融表现,然后结合我国国情,就新世纪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主要方面作简要的论述。这些内容体现在本文的第4章中。最后,根据中国现实国情,提出了具体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包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及金融政策叁方面内容,并同时指出上述目标的实?
宋绪钦[4]2005年在《基于GIS的中国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GIS的空间分析理论与技术,围绕资本市场区域差异这一主题,从理论、方法、模型、表达等对中国资本市场差异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一、分析认为GIS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对于分析区域资本市场发展这一多属性、多时态、大波动性的特征地理现象具有独特优势,分析了运用GIS技术对资本市场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的技术特点、方法模型。通过构建我国区域资本市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本市场区域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基于GIS技术,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出我国资本市场的区域差异正在不断扩大,且表现为东西差异、南北差异和城乡差异均十分显着,并呈现空间上的极化集中上海、北京、广东(深圳)现象。 二、通过多属性、多时态资本、资金质心分布与变动趋势分析,认为我国不同属性资金的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地域差异,国内资金流动总体上由发达地区流向落后地区。 叁、依靠系统聚类法的结果将我国资本市场划分为叁个大区九个区域,即南方大区(包括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北方大区(包括东北、京津、黄中下游)以及西部大区(包括西部内陆、西部沿黄、西南)。 四、上市公司发展要尤其重视区域特色的发挥,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是区域资本形成能力的形成,我国二板市场建设选址的合理区位是武汉市。
董绳周[5]2007年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无论是国民经济总量,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在这巨大的成果背后,我国经济整体上呈现出区域化的非均衡性。地区差异,特别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叁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这种差距表现在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活力等诸多方面。这种非均衡性一方面是由于区域间的历史沉淀的差异,一方面也是国家实行的倾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结果。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有限的资源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发展,必然要有所侧重和针对,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中部和西部。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推进,这种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要实现全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地发展,仅仅依靠东部沿海地区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持久的。因此,在目前经济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应重点关注经济增长在区域间的平衡性,实现区域经济的繁荣,也同时实现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行。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区域金融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众多历史事实和理论研究都表明,金融发展促进和推动了经济增长。因此,本文以区域金融发展作为落脚点,期望通过推动区域金融的发展来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并最终实现整体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主要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金融发展理论的一般概述金融深化理论揭示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特殊性和阶段性。90年代以来的经济学家将内生增长理论引进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生共长关系进行了深透的阐述。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在空间上的具体化。第二部分区域金融理论与金融发展理论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理论既有内在联系又存在显着区别。区域金融有其自身特点,表现为区域金融的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环境差异性等属性。区域金融发展的环境因素解释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背景与根源,事实上它揭示了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互动机制的作用方式。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大致平行和制约的关系,两者联系紧密。区域金融发展会加速区域经济发展,金融压抑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发展研究和探讨金融增长与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的规律,反映金融结构与金融运行的空间差异和具体分布状态。区域金融发展内含于经济状态的形成与变化过程,不同的经济区域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成长条件和成长空间;同时,不同程度和水平的区域金融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区域金融发展从量上的扩张表现为区域资本投入的增加,从质上反映为区域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第叁部分我国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现状分析我国地区经济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各地区GDP占比、人均GDP或者人均收入、固定投资差异、产业结构差异等方面;而在金融发展水平对比方面,金融相关率、银行资产构成及占比、保险业增加值占比等指标差异明显,直接融资能力(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金融机构效率和金融机构竞争性差异使得中西部地区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加严重;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与区域经济差异的矛盾,主要包括统一的货币供给在实践中的矛盾、货币金融政策宏观调控效果的区域差异、货币金融制度安排的区域差异都进一步增大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在考察了东中西部之间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的基础上,分析导致这种资金区域分布不平衡,也即是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同时也是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在理论分析和现实状况的考察之后,有必要进行实证分析,以明了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首先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论与现实理论相符。在我国,金融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在考察整体金融与经济总量的关系的基础上,针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采用1980-2005年的各地区相关经济指标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以人均GDP增长率为被解释变量,以金融相关率、进出口及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解释变量,考察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中部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在加入各区域每年在股票市场上发行上市的新股总额作为控制变量之后,发现股票市场对东部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大,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显着。所有的实证结果都证实了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第五部分推动区域金融发展以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及整体经济均衡发展的对策思考首先是中西部地区金融组织体系的再造,构建多元化的金融结构,其次是设立金融改革的试验区,培育中西部金融创新体制,然后是实行区域差异化的货币金融政策及建立区域化的资本市场,最后是积极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健全中西部金融监管体系。在促进中西部金融发展的同时,保持东部地区金融的健康发展,可以逐步实现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整体经济的均衡发展。
李建华[6]2002年在《中国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转型期的二十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最明显的发展时期。但日益扩大的地区发展差距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最大挑战之一,从而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忧虑。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研究转型期的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着重探讨了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和区域金融政策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国转型期区域差距的区域政策建议。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就地区差距扩大问题作总的介绍,同时还包括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任务和结构。第二章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目标、主体和手段。文中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中,都产生了以解决区域经济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的产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本文将区域经济政策定义为:区域经济政策是由政府或其它权威部门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区域制定的经济政策的总和。区域经济政策可分为中央政府的区域政策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区域政策。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需要确定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的主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包括: 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布局政策,区域开放政策等,但最重要的是前叁者。第叁章从总体上对我国转型期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做了一个描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较小。而改革开放以后,无论从增长速度、总量份额和人均相对量方面,中西部与沿海地区 (包括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迅速扩大。中国的地区差距及其扩大,既有与世界各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如资源、技术、产业等结构因素的影响),又具有本国改革与发展中独特的制度和政策背景。文章从自然与基础条件、渐进式市场化转变、开放政策的区域推进以及产业结构效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对我国自建国以来区域经济政策实施的状况作了一个实证描述。改革开放以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实行的是以地区间平衡(公平)为目标的内陆地区重<WP=3>点发展战略。它脱离了发展和效率的主题,片面强调了公平目标下地区之间的平衡,并且促成了重复建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促进东部地区经济重点发展的地区发展战略。此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东部地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国家积累,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种成功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但这一战略迅速扩大了地区差距。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但是在对这一战略目标以及政策手段等问题的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提高。第五章从投资、财政和金融叁个方面对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是两者的人均投资额差距过分悬殊,且这一相对差距还在不断扩大。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把中央投资项目重点转向沿海地区,形成沿海发达地区中央项目人均投资额大大高于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投资额水平。沿海发达地区投资来源多样化,国有经济占投资总额比重迅速下降,非国有经济占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大规模引入外资也是提高这些省区人均投资额的重要原因。与此相反,欠发达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占投资总额比重过高,投资渠道单一,外资投资比重十分低下,人均投资额大大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区域财政政策对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一是中央对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体制,二是区域税收政策,叁是中央对地方的特殊性转移支付。财政包干分配机制使收入分配在总体上有利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发展,加大了地区差距。体制补助和税收返还两种形式的转移支付达不到均衡各地提供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并使相对落后地区得不到应有的转移支付资金;在各种转移支付形式中,东部地区占的份额较大,没有体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原则。在已有的众多融资渠道中,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和外资利用叁个方面。从叁大地带来看,我国银行贷款与存款均呈东、中、西梯度递减。9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银行信贷资金比重略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银行信贷资金增长较快,而中部则明显下降。中西部始终处于“贷大于存”的状态,而东部则基本上处于“存大于贷”的状态。我国中西部利用外资的水平还很低。第六章对世界各国的区域经济政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各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点包括:合理规划开发区域;以影响要素和企业区际流动为核心,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适当采取直接干预措施;建立区域经济政策执行机构;<WP=4>为区域经济政策提供立法保障等。第七章对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目标、手段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区域政策的总目标是:兼顾公平与效率,在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在保持发达地区发展速度的基础上提高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政策子目标的
孙剑[7]2007年在《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划分与构建模式》文中研究说明什么是金融中心,什么是金融中心产生和发展的动因,哪些城市能成为金融中心、成为哪一级别的金融中心,以及如何构建金融中心等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中心问题争论的焦点。本文着重就这些问题,基于城市体系的角度,对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此为出发点对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与构建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从金融中心的概念、分类、形成模式这叁方面着手,在对已有文献中关于金融中心内涵的研究整理和梳理的基础上,将金融中心界定为是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由区位优势或政府推动为动因而形成的功能型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第二部分主要从区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理论、金融地理学等叁方面对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区域分工是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根本原因;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金融产业的空间集聚的过程;影响金融资源集聚的因素除了时间、距离因素外,还有信息不对称、路径依赖等因素。第叁部分从城市体系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来解释区域金融中心现象。区域金融中心不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它必须与区域内不同等级的城市进行金融上的流通。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体系中的核心城市集聚了大量的金融资源;区域内的金融资源按城市等级有序的分布;不同等级的城市形成一个稳定的金融网络体系。最后本文提出在城市体系中,哪些城市能发展成为金融中心,成为哪一级别的金融中心,取决于该中心城市金融中心形成潜力的大小。第四部分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金融中心形成潜力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43个样本城市进行了区域金融中心形成潜力的综合比较。根据综合得分和不同地带金融中心的划分标准,本文将样本城市划分为四种层次:全国性的金融中心、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地方性的金融中心和金融支持点。第五部分根据金融中心形成潜力的综合得分和各样本城市的自身特点,提出耦合型、竞合型、政府辅助型、政府扶植型四种构建模式。并结合特定的样本城市作了实证分析。第六部分在结束探讨之前,论文对所做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今后有待进一步拓展的问题。
孙根紧[8]2013年在《中国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及其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效率,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东、中、西叁大经济地带的协调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在国家纵向投资和高速度工业化的外部驱动下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但时至今日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存在,而且发展差距的缩小速度越来越慢。基于此,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导致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之间产生发展差距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西部地区依靠大规模投资实现的快速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一旦外部推动力量消失,西部地区是继续实现快速发展,还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抑或重返贫穷与落后?这些疑问的答案就在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之上。构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今后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由此以来,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重点已从生态恢复重建和基础设施建设,转向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与提升之上。因此,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探讨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及其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围绕“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与提升”这一主题,利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以及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展开研究。我们在对关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细致梳理和简要述评之后,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构建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探讨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生成机制。通过设计一套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对国外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进行了战略分析。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目前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水平低下,而且呈现出区域差异性特征;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现状是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因此通过区域开发逐步构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推动西部地区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在新形势下构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应从战略高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进行培育和提升。本文一共分为8章。第1章是导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了行文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难点,不足之处以及预期可能实现的创新之处进行了简单介绍。第2章是基于研究内容的文献述评,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对在研究过程中将要用到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简单介绍。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对现有的关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细致梳理和简要评述。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发现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和内涵尚未界定清楚,为后续研究造成了障碍;二是没有从根本上把握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本质,认为只有欠发达地区才存在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问题,没有认识到自我发展能力的空间一般性,中等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也需要面对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和维持问题;叁是关于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评价研究仍然不足;四是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的相关研究不到位。因此,本文将尝试对下述几个问题做出回答。比如究竟什么是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它的本质是什么?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哪些一般特性?一个地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状态,才算是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对西部地区而言,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现状如何?其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原因有哪些?如何去培育和提升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诸如上述问题,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研究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第3章是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内容包括对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特征和形成机理的阐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某一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能够使得这一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依靠自身力量去创造资源,集聚、利用区域内外的各种资源,实现区域内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持续健康发展。它是区域内部企业、家庭、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主体,在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其本质是一种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一个地区实现自我发展并不代表它是在封闭环境中实现发展,而是强调这一地区依靠自身力量对区域内外资源有效率地利用,推动区域实现内源型发展。另外,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不同于区域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但与它们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由不同的要素构成。从发展主体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表现为宏观行为主体——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也表现为区域微观行为主体——家庭、企业、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所具备的自我发展能力。从发展要素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表现为区域行为主体在对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利用能力。从发展内容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又由创新开发能力、要素集聚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和协调发展能力构成。从实现状况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又可以分为现实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和潜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两种类型。总之,从本质上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地区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增加区域财富、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的能力。一般来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作为一种区域层面的行为能力,它表现出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阶段性和可塑性特征。虽然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承载主体包括区域内部企业、家庭、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但是在一个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过程中,不仅需要区域内部这四种行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去追求能力的提高,而且可能存在、也需要中央政府和其他地区的推动作用。来自中央政府的倾斜性政策扶植和其他地区的人道主义援助或者竞合关系下的经济社会交往活动,都会在受援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第4章是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生成机制,介绍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形成动力和生成路径。一个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物质资本、劳动力资源、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和偶然性历史事件等。区域内部民众对高质量生活的个体追求和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需求构成了某一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的动力源泉,因而这一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受市场竞争和政策调控两个源动力的双重驱动。区域内部企业的逐利性、地方政府的责任感和次级地域单元在竞合关系中对区域利益的追求构成了推动一个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的内部动力;而其外部动力则有中央政府的扶持政策、其他区域的援助和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等外部力量构成。对一个特定的地区来说,其自我发展能力的生成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开发与提升劳动力素质、培养企业家精神、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改善中央政府对地区发展的制度安排、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等。在第5章中,我们设计了一套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通过评价分析,我们得出两点结论:一是我国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总体水平低于中东部地区;二是西部各个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水平也存在差异。其原因在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我国西部地区整体上自然环境恶劣,区位条件不佳,历史文化传统相对保守,加之长期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制度安排不完善,导致西部地区资本积累缓慢,高素质劳动力缺乏,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低下。与此同时,在广袤的西部地区内部,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不同,从而使得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水平呈现出区域差异性特征。第6章是对国外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的经验与启示的归纳总结。通过对美国、前苏联、日本和巴西等国对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培育过程进行回顾,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启示: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成立专门的区域开发机构、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实施倾斜性财政金融政策、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调动地方政府和民间力量积极性,以及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在我国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构建过程中,既要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快构建进程,也要认真吸取它们的失败教训,在积极探索新的自我发展能力培育途径的同时,尽量避免那些在西部地区的特殊环境下容易产生的错误。第7章是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的战略分析。新时期西部地区通过实施自我发展战略构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总体思路是:既要调动本土潜能,又要吸引和嵌入外源性资源;既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又要培育区域竞争优势;既要遵循效率优先,又要兼顾公平;既要加强资源开发,又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总体思路的指导下,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可以通过逐步完善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制度安排,加快转变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与援助方式,不断优化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培育和完善西部地区的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途径进行构建。第8章是本文的最后一章。在这一章中,我们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概括,并对进一步研究做出展望。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有以下几点:第一,科学界定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本文认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区域主体基于自身现实条件,依靠系统内部发展机制,利用区域内外各种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扬长避短,挖掘区域发展潜力,激发区域发展活力,以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等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概念,强调在开放环境下,依靠区域系统自身力量对区域内外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区域的内源性发展,其本质是区域系统利用自身力量对区域内外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能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具有空间一般性,欠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都面临着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培育、提升或维持问题。第二,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阶段性特征分析中,我们将一个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水平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初始发展阶段、较低自我发展能力水平阶段、较高自我发展能力水平阶段和完备自我发展能力水平阶段。阐述了一个地区在每个自我发展水平阶段的表现,间接回答了“一个地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状态,才算是具有了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一问题。第叁,构建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承载主体包括区域内部企业、家庭、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的推动主体除上述四类行为主体外,还包括区域外部的中央政府和其他地区。区域内部企业、家庭、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根本性基础作用,而来自中央政府和其他地区的推动力量要通过区域内部行为主体发挥作用,但其强弱则能够加快或延缓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进程。第四,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低下”这一论断提供了有力证据。通过构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东、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对比分析,研究结论直接支持了“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低下”这一直观判断,也为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长期存在找到了深层次原因,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金影子[9]2000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财税金融政策》文中研究说明一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的一个特点,也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高度重视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国土繁荣。早在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在着名的《论十大关系》一文中研究了“内地与沿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关系问题,在以后的实践中,对这一关系的处理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就区域经济问题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经过20年的改革和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第一个大局”已经基本实现,根据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我国已开始向“第二个大局”目标迈进。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不失时机地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对我国实现第叁步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与此相对应,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有过几次大的调整:一是实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内地与沿海的关系”是这一阶段区域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二是实行沿海优先发展战略。小平同志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论述和梯度推进、非均衡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集中体现;叁是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体现了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重点的西移。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在东西部差距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彻底解决西部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缩小东西部差距,进而实现小康和走向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可以说,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全国的现代化就不完整。总而言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要求,亦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 在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个由沿海 2 内容招要到内地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在于在传统农业社会里,社会的分工主要是建立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之上的,民族之间的分工往往比国内的行业分工更发达,对外贸易特别是海上贸易在经济中占据特殊地位,而且由于“水道开拓了比陆路开拓的广大得多的市场,所以从来各种行业的分工、改良都自然而然地开始于沿海沿河口一带。洲改良往往经过许久以后才慢漫普及到内地”(亚当·斯密人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经济是建立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的,它对效率和效益的不断追求,要求开拓尽可能广大的原料来源与销售市场,首先是国内市场。换言之,从经济上讲,这种由沿海到内地的发展过程,在本质上是现代工业经济内在发展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国家,尤其是一些幅员辽阔的大国中,在其现代化过程中我们都发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 对于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来说,开发落后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这些国家的现代化的作用举足轻重,因为它扩大了这些国家经济活动的空间,加强了工业化的物质基础,开拓了更广阔的国内市场,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大大增强了这些国家的综合实力。总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大国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美苏由于对其边疆等落后地区的开发,获得了问鼎世界强国的机会。我国中西部有幅员辽阔的国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因此,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的区域经济发展将对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对区域经济发展中财税金融政策的要求,确定了本文的基本思路: 首先,从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析人手,介绍了自然均橱理论等五种理论,并对这五种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就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应用作了简要概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就发展理论、发展战略、发展现状和发展失衡的因素及效应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同时指出,中国现行的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实现区域经济均衍发展的新契机,实施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并结合具体憎况提出了四点建议。上述内容主要体现在本文的第1章和第2章中。 其次,就财税金融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分析。具体介绍了美国、欧盟、德国、巴西等国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做法, 内容捉要3 欧盟运用金融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各国政府运用 财税金融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得出一些对我国开发西部有益的 启示。这些体现在本文的第3章中。 再次,就财税金融政策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进行了介绍。包括区 域经济发展中的财税体制变迁?
李新彬[10]2007年在《转型期中国金融制度区域化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东西部间的发展差距呈现不断扩大之势。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证明,金融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为关键。因此,合理配置区域金融资源,带动和引导其他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从而调整我国区域经济的现有格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金融制度是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条件。从制度创新的视角,探索金融制度区域化改革的基本路径,是解决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金融制度的区域化创新是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和变革,在金融制度区域供给不均衡的条件下,尤其要重视政府在金融制度创新中的作用和功能。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深化,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功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微观金融活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区域金融效率。因此,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体现着强制型与诱致型有机协调、区域梯度渐进式变革和银行主导型的路径特征。本文在系统梳理金融制度和金融制度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根据金融组织制度、金融市场制度和金融安全制度叁个层面的分类视角,分别论述了我国金融制度区域化创新的基本框架。在金融组织制度方面,我国的区域差异决定了商业金融和政策金融的混合,而在不同区域,这种组合存在结构上的差异。国有商业银行要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组织布局的区域调整,同时需要积极推进信贷政策的区域化改革。并通过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和推动地方中小银行发展,形成合理的商业金融格局。在金融市场制度方面,培育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要正确定位股票市场的功能,重点要通过积极创新债券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培育产业基金和完善中介机构等,建立符合区域实际的金融市场基础。金融安全制度是金融制度区域化改革的保障和重要的组成内容,本文着重分析了区域金融风险差异的形成原因,在对传统的金融安全制度框架进行了修正的基础上,从区域金融征信制度、预警机制、监管制度、行业自律制度方面探索了区域金融安全制度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区域金融的政策选择——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政策选择[D]. 王建.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2].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区域金融的政策选择[J]. 殷孟波, 王建. 西南金融. 2001
[3]. 区域经济发展与财税金融政策[D]. 金影子. 东北财经大学. 2002
[4]. 基于GIS的中国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评价[D]. 宋绪钦.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5
[5].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研究[D]. 董绳周. 天津大学. 2007
[6]. 中国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D]. 李建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02
[7]. 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划分与构建模式[D]. 孙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8]. 中国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及其构建研究[D]. 孙根紧.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9].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财税金融政策[D]. 金影子. 东北财经大学. 2000
[10]. 转型期中国金融制度区域化创新研究[D]. 李新彬. 兰州大学. 2007
标签:金融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金融政策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城市选择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经济学论文; 西部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