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鲁迅诗歌语言的审美变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鲁迅论文,试论论文,诗歌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鲁迅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巨人。他在光辉而短暂的一生中,不懈地求索,不息地战斗,不停地呐喊,为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鲁迅的诗歌,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1〕虽然相对他一生的著作总量来说,诗歌的份量并不是很多; 但正如他的好友许寿裳先生所评价的那样:“旧诗乃其余事,偶尔为之,不自爱惜,然其意境声调,无不讲究。”〔2 〕鲁迅先生那光辉峻洁的精神品格渊博深厚的学识素养在他的诗歌,尤其是旧诗(近体诗)中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要研究鲁迅,不能不研究鲁迅的诗歌。这对继承发扬鲁迅精神,陶冶心灵情操,提高文学修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鲁迅诗歌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新见迭出,成果累累;但是从语言方面来探究鲁迅诗歌艺术的论著却很少。这或许是一个欠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如果离开了语言方面的研究,也就难以深入地领会诗歌的思想意蕴与审美魅力。因此,本文拟从语言分析的角度入手,对鲁迅诗歌语言的审美变异进行探析。
二
鲁迅的语言艺术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融汇古今,自铸新辞,形成了他那独特的语言风格。他这种转益多师又而戛戛独造的创新精神在诗歌语言方面有着充分的体现。他善于在格律中图变化,于严整中求灵活,通过语式变异使诗歌语言产生新奇活泼的审美效应。这种变异具体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词错配
在常规语言中,语词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体现出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经验的感受。而在诗歌语言中,为了表达诗人特定的情感,有时会出现超常的语词嵌合,亦称之为“错配”。钱钟书先生曾说过:“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有更深细的体会,因此,也需要推敲出一些新奇的字法。”〔3 〕语词错配正体现了诗人这种“超出一般经验”的审美体验。在鲁迅诗歌中,这种语词错配现象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1)主谓错配
①故里彤云恶 炎天凛夜长
②莫教夕照催长笛 且踏春阳过板桥
(2)述宾错配
①曾经秋肃临天下 敢遣春温上笔端
②如磐夜气压重楼 剪柳春风导九秋
(3)定中错配
①春风容易送韶年 一棹烟波夜驶船
②扶桑正是秋光好 枫叶如丹照嫩寒
③芰裳荇带处仙乡 风定犹闻碧玉香
以上所引数例,其语词间的搭配似乎都有一种不“规范”、不“和谐”的感觉。“彤云”不是“密”、“厚”,而是“恶”;“寒”不是“轻”、“微”,而是“嫩”;“烟波”不是“一片”、“一泓”,而是“一棹”。它们大都偏离了常规语式,形成一种错配。但这种错配却似乎错得别致,错得有趣。与常规语式相比,它更具有一种“反常而合道”的审美效应。如细加分析,这种审美效应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感觉相通。即通过错配把几种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起来。 或以视觉与嗅觉沟通,如“碧玉香”:或以视觉与触觉沟通,如“嫩寒”。各种不同的感觉形象相互渗透交融,有效地拓展了诗歌意象的审美内涵。(2)、虚实相成。即两个搭配的语词意义一虚一实,相生相成。 如“遣春温”,“春温”是无形的事物,诗中却以“遣”这一表实际行动的词与之配搭,变无形为有形。又如“彤云恶”,“彤云”是具象名词,而“恶”则是表抽象性质的,两者配搭,化质实为空灵。如此实而虚之,虚而实之,使诗中的意象显得含蓄蕴藉,意味深永。(3)、 动静相映。即两个配搭的语词一动一静,相互映衬。如“一棹烟波”,“棹”这里用作动词,是“划浆”的意思,表动态形象;而“烟波”则是相对静止的。两者搭配,描绘出了一幅小船在烟波上举棹轻驶的优美画面。又如“夕照催长笛”,“夕照”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自然景物,而“催”却是人的行为动作。一经错配,便产生一种拟人的修辞效果,使诗中的意象充满灵性和活力。(4)、情景相生。 即两个配搭的语词一个表景物,一个表情感。或因景生情,如“彤云恶”,或以情染景,如“寒村”。其中“彤云”、“村”都是景物,诗人却以表人的情感的词语“恶”、“寒”来修饰,从而使客观景物浸染着浓烈的主观情感色彩。
诗歌中的语词错配往往是利用语词间未确定的意义联系,在“物象与物象之间作若即若离的指义活动”。〔4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语言的多义性与诗境的模糊性,从而使读者在鉴赏过程中“获得一种自由观、感、解读的空间”,〔5〕以激发他们的审美想象, 共同参与诗境的创造。这种错配实际上是一种诗歌语言审美变异的方式,它体现了诗人独具的“心灵的妙运”。〔6〕
(二)语序倒装
由于格律方面的限制, 近体诗中存在着“比散文更多更如意”〔7〕的倒装句式。这一方面是为了合律的需要,因为“声律愈严,则文律不得不愈宽”。〔8〕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表达的需要。 “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9 〕诗歌中的语序倒装正体现了这种既“从心所欲”而又“不逾矩”〔10〕的艺术辩证法。在鲁迅诗歌中,这种语言变异方式运用得十分灵活巧妙。如:
①故乡黯黯锁玄云 遥夜迢迢隔上春
“故乡黯黯锁玄云”即“玄云黯黯锁故乡”。
②英雄多故谋夫病 泪洒崇陵噪暮鸦
“噪暮鸦”即“暮鸦噪”。
③惊扰讵云妄 奔走只自怜
“惊扰讵云妄”即“讵云妄惊扰”。
④湘灵妆成照湘水 皎如皓月窥彤云
“皎如皓月窥彤云”即“皎如彤云窥皓月”。
意谓:湘灵“皎白的脸庞就象红云中露出来的月亮”。
(据倪墨炎《鲁迅旧诗浅说》〔11〕)
⑤坟坛冷落将军岳 梅鹤凄凉处士林
“将军岳”即“岳将军”,“处士林”即“林处士”。
以上数例中,或主谓倒装,如“锁玄云”、“噪暮鸦”;或述宾倒装,如“惊扰讵云妄”、“皓月窥彤云”;或定中倒装,如“将军岳”、“处士林”等。形式虽各异,但都具有常规语式难以达到的审美效应:①增强了诗歌语言,尤其是近体诗语言所特有的弹性与韵致。“诗用倒字法,乃觉劲健”,〔12〕如果将上引的倒装句还原为常规语序便味同嚼蜡。如将“惊扰讵云妄”表达为“讵云妄惊扰”,将“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题〈彷徨〉》)还原为“新文苑寂寞,旧战场平安”,这样虽然显得平易浅近一些,但却不象是近体诗的语言,缺乏张弛的弹性和抑扬的韵致,而且也偏离了诗句所要强调的重点。一经倒装之后,便重点突出,语势劲健,显得“更象诗句一些”。〔13〕②有助于激活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拓展诗句的审美空间。诗无达诂,语序倒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意象组合的灵活性与诗义表达的模糊性。如“皎如皓月窥彤云”一句目前就有几种不同的说解。在不违背诗歌题旨的前提下,这种种不同的说解正反映了诗句审美蕴含的丰富性、复杂性。又如例⑤中将“岳将军”、“林处士”倒装为“将军岳”、“处士林”,不仅点明了与西湖有关的两个历史人物“岳飞”、“林逋”,而且还暗示读者进一步联想与这两个人物相关的自然景物——将军栖灵之“岳”、处士隐居之“林”。倒装后的诗句一语双关,耐人吟味,大大拓展了诗句的审美空间。
(三)语词转品
汉语词类划分不象西方语言那样严格,具有比较明显的不确定性。一个语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能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品位(即词类),转而具有另一类词的意义与功能。这称之为“转品”。这种语言变异从一个方面显示了汉语重意合的人文性特征。在鲁迅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很善于借助这一变异方式,对诗中的某些语词作灵活的审美把握,从而增强了诗句的审美效应。如:
①血沃中原肥劲草 寒凝大地发春华
②聊借画图怡倦眼 此中甘苦两心知
③一枝清采妥湘灵 九畹贞风慰独醒
④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⑤华灯照宴敞豪门 娇女严装侍玉樽
以上数例中,有些是形容词转品为动词,如“沃”、“肥”、“妥”、“怡”,有些是名词转品为动词,如“丈夫”、“严装”,也有的是动词转品为名词,如“采”。在诗中,它们都突破了本身原来的概念指向和语法范畴,形成一种变异。正是这种变异使诗句产生了奇特的审美效应。有些词转品之后,审美意蕴更丰富了。如“肥”、“沃”等形容词转用为动词之后,它们原有的表示事物性状的功能并没有失去,而同时又具有了表达事物行为动作的功能。它们在诗句中既表情态“肥”、“沃”,又表动态“浇灌”、“滋润”;这样不仅丰富了诗句的义蕴,同时也增强了诗句的活力。有些词转品后使诗句更为凝炼生动。如“一枝清采妥湘灵”,如果用常规语言来表述,则应为:一枝采撷来的清丽的花朵使湘灵感到安适。这样表述显然既平淡又费词。诗人匠心独运,将“采”、“妥”分别转品为名词和动词之后,句式简炼合律,形象生动传神,声调也抑扬有致。有些词转品后能细腻入微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如“聊借画图怡倦眼”中的“怡”,如果按常规表达应该用一个动词;但几乎没有一个动词能象“怡”这样极为准确传神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与许广平“甘苦两心知”的深厚情谊。“转品,强化了诗人创造的意象和传达的体验。它不仅提高了意象的‘体验品质’,也使读者悟出体验的复杂性丰富性”。〔14〕鲁迅诗歌中转品的语词,大都是诗中的“诗眼”,精警传神。它们犹如一颗颗珍珠镶嵌在诗行中,为诗句增添了不少神韵与华彩。
(四)句式伸缩
近体诗的句式或为五言、或为七言,而日常语言的字数则不受限制,句式长短不拘;因此,如果要将日常语言改造为诗歌语言,就必须对其进行一番剪裁整合,使之纳入格律句的语式规范。在这种整合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句式的伸缩变化。这种句式变化也成了鲁迅诗歌中审美创造的有效手段。其中主要有二种形式:
(1)紧缩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单句压缩为一个格律句,这个格律句实际上是一个紧缩复句。如:
①谋生无奈日奔驰 有弟偏教各别离
上句:(为)谋生/(故)无奈日奔驰;
下句:(虽)有弟/(却)偏教各别离。
(转折复句)
②有病不求药 无聊才读书
上句:(虽)有病/(却)不求药;
(转折复句)
下句:(因)无聊/(故)才读书。
(因果复句)
③椒焚桂折佳人老 独托幽岩展素心
上句:椒焚/桂折/佳人老;(并列复句)
下句:独托幽岩/展素心(承接复句)
紧缩的诗句能产生几方面的审美变化:①言简而意丰,明显地增强了诗句表义的密度与容量。②清晰地显示出诗句意象间的逻辑联系,使诗意表达更为曲折深宛,绵邈细密。③紧缩的诗句密而不促,疏而不散,语势劲健、节奏明快,更能体现近体诗语言那种独特的美感。
(2)连贯
与紧缩相反,连贯则是一个语法单句由两个格律句来表达。如:
①夹道万株杨柳树 望中都化断肠花
结构:夹道万株杨柳树 望中都化断肠花
②最是令人凄绝处 孤檠长夜雨来时
结构:最是令人凄绝处 孤檠长夜雨来时
③风雨飘摇日 余怀范爱农
结构:[风雨飘摇日] 余怀范爱农
④知否兴风狂啸者 回眸时看小於菟
结构:知否兴风狂啸者 回眸时看小於菟
这种连贯句犹如行云流水,舒展畅达,它既不失近体诗语式的整饬规范,又能显示诗句意脉的流动。自然、流畅,自有其独特的韵味。
紧缩与连贯这两种变异句式在鲁迅的诗歌中各臻其妙而又相映成趣,这不仅显示出诗歌语言本身所特有的弹性美感,也充分体现了诗人驾驶语言的杰出才华。
(五)语气错综
句子的语气可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肯定、否定等多种类型,它们各自都有不同的表达作用。如果在一首诗中,四句或四联都用同一语气表达,那么难免会产生单调平板的感觉。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总是尽可能地追求语气的错综变化,让几种不同的语气在诗中综合运用,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这一点在鲁迅诗歌中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如:
①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这首诗共四句,其中第一句反诘,第二句感叹,第三句设问,第四句陈述。几种语气的错综运用把诗人内心那深沉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愤怒的控诉、沉郁的慨叹、冷峻的诘问、深切的悼念,在诗中巧妙地融为一体。这种表达效果与诗中语气的变化显然是分不开的。
②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这首诗开头以设问唱叹而起,提顿蓄势;紧接着以陈述的语气承接,似答而非答,启人遐思;第三句转为感叹语气,抒发内心情志;第四句以否定语气作结,含蓄地点明题旨。全诗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一般,风姿摇曳,转宕有神,寓深沉复杂的情感于语气的错综变化之中,令人品味无穷。“在抒发诗人内心世界时疑问句、感叹句和否定句显示出特殊的作用。这种作用是肯定语气的陈述句所不能及的。”〔15〕由此可见,在诗中巧妙地将几种不同语气错综运用,正是诗人有意为之的审美追求。
(六)节奏异常
诗人写诗,是把语词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成意群来表情达意的,在近体诗中,这种意群安排与节奏一般能大致吻合。五言诗的意群安排是:××/××/×。如:“白日/依山/尽。”七言诗的意群安排是:××/××/×。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等。这种意群与节奏的一致能产生一种和谐、均衡的美感。但如果千篇一律则失之呆板。鲁迅诗歌中有时为表达的需要,有意识地打破这种均衡与和谐,使诗中的意群安排与节奏时分时合,寓变化于整饬之中。如:
①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意群安排: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②天于绝代偏多妒 时至将离倍有情
意群安排:天/于绝代/偏多妒
时/至将离/倍有情
③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意群安排: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种类似乐谱中切分音的节奏变异有其独特的表达功能。这种变异节奏与常规节奏在诗中配合运用,相互映衬,大大增强了近体诗语言那张弛开合的审美弹性。“语言有两个要素:音乐的、逻辑的。”〔16〕鲁迅诗歌中这种节奏变异正是巧妙地利用近体诗语言中节奏(音乐的要素)和意群(逻辑的要素)这两者之间的分合变化形成充满张力的语义场,以获得一种新奇别致的审美效应。
三
“诗是一个独特的领域,为着要和日常语言有别,诗的表达就须比日常生活有较高的价值。”〔17〕“诗这种东西的长处就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18〕鲁迅诗歌语言的审美变异正是在这“独特的领域”中体现出艺术创造的“较高的价值”。它有效地增强了诗歌语言的弹性,丰富了诗歌语式的变化,拓展了诗歌的审美空间。他的好友赞叹他的诗“近踪汉魏,托体风骚”,〔19〕“称心而言,别具风格”。〔20〕这是对他诗歌的思想意义与语言风格极为精辟的评价。今天,我们深入探讨鲁迅诗歌语言的审美变异,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与继承鲁迅的精神文化遗产,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平,应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注释:
〔1〕许杰《鲁迅旧诗浅说·序》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P1;
〔2〕〔20〕许寿裳《鲁迅旧体诗集跋》;
〔3〕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P59;
〔4〕〔5〕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P18;
〔6〕〔9〕朱光潜《谈文学》;
〔7〕〔13〕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 P255;
〔8〕钱钟书《管锥篇·毛诗·雨无正》;
〔10〕《论语·为政》;
〔11〕倪墨炎《鲁迅旧诗浅说》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P96;
〔12〕李东阳《麓堂诗话》;
〔14〕吕进《抒情诗的导言》、《西南师大学报》1990年第四期;
〔15〕孙绍振《美的结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P268;
〔16〕转引自邓仪中《她属于她自己》、《红岩》1989年第十期;
〔17〕黑格尔《美学》卷三下,P22;
〔18〕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
〔19〕柳亚子《鲁迅先生九周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