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论文_陈忠梅1,李燕霞2,韩玉霞2

深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论文_陈忠梅1,李燕霞2,韩玉霞2

(1酒泉市中医院 甘肃 酒泉 735000)(2酒泉市人民医院 甘肃 酒泉 735000)

【摘要】目的: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应用。方法:对200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深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内,持续闭式引流并行胸腔内注射药物的治疗,加强术前、中、后的护理。结果:对200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并行胸腔内注射药物的治疗,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引流过程中32例出现过堵管,24例给予无菌生理盐水20ml冲管后引流通畅,7例因堵管分别于术后第8天、第10天拨管,有3例导管脱落,予以重新置管,200例患者均未出现局部感染、皮下气肿及气胸等并发症,患者的胸腔积液压迫症状均在24小时内缓解。结论: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便于控制引流速度。患者易耐受、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289-02

胸腔积液在临床中比较多见,临床上常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1]。传统的引流管,管腔粗,质地较硬,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痛苦大,易引发皮下气肿、脱管及出血等并发症[2],我科自2010年10月至2016年l0月治疗中等以上胸腔积液的住院患者采用深静脉导管持续引流胸腔积液200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治疗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的患者200例均为住院患者,经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无胸膜粘连及积液包裹。

1.2 治疗方法

采用深静脉导管胸腔内植入。患者准备,穿次前与传统方法相同。操作者穿刺针接无菌注射器,一手固定穿刺点皮肤,一手持穿刺针,与胸壁垂直缓慢进针,有突破感,回抽有少量胸腔积液,即停止进针,固定穿刺针,将导丝从注射器内管穿入胸腔,固定金属导丝,退出穿刺针,沿导丝插入深静脉导管,送入胸腔6~10cm,拔出导丝,回抽注射器确定导管通畅,连接引流袋呈密闭的引流装置,妥善固定。

1.3 结果

200例患者置管一次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时间最短3天,最长40天,平均平均置管(7.8±3.2)天,引流过程中32例出现过堵管,24例给予无菌生理盐水20ml冲管后引流通畅,7例因堵管分别于术后第8天、第10天拨管,有3例导管脱落,予以重新置管,200例患者均未出现局部感染、皮下气肿及气胸等并发症,患者的胸腔积液压迫症状均在24小时内缓解,无并发症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护理

2.1 置管前准备

2.1.1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持续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目的、方法、效果、优点、注意事项。同时讲解与传统引流管置的区别,解除其思想顾虑和心理负担,了解治疗过程,便于配合治疗。

2.1.2用物 双腔深静脉导管1套,导管长20cm,内径1.7mm;穿刺针l8G×64mm.G型双软头金属导丝0.038mm×60cm,扩张器l根,注射器2具,引流袋l套,无菌透明敷贴。

2.l.3其它准备 备好急救药品,凡第l次行穿刺术或有胸膜反应史的患者,术前均需建立好静脉通路,一旦出现严重的胸膜反应,可及时处理,咳嗽较剧烈的患者,术前遵医嘱给镇咳药。

2.2 术中配合

导管置管引流患者穿刺、置管、固定后,连接一次性引流袋持续引流,引流袋引流速度缓慢(<50ml/min),本组患者穿刺顺利,无复张性肺水肿病例发生。

2.3 置管后护理

2.3.1保持引流管通畅 由于深静脉导管内径细小及开口端孔径较传统胸腔引流管小,且胸腔积液中含有纤维蛋白,极易凝固引起导管堵塞,应定时挤压引流篁,保持通畅,更换和倾倒引流液时要夹闭管道,防止引流液或空气逸入胸腔。每天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大胸腔积液患者第一次放液量不超过600ml,本组147例病例引流液颜色为黄色,其余53例可见血性,总引流量600至8000mL。出现导管堵塞,可将胸内段导管适当外抽1~2cm,部分在胸腔内弯折的导管可恢复引流,也可用生理盐水20mL缓慢冲洗导管,冲洗时用力适当。大部分可恢复引流。需夹管时用肝素帽封管.血性胸水用肝素1mg /ml(125u)10ml脉冲式推注后夹管,再用肝素帽封管[3]。

2.3.2加强局部皮肤护理 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局部有无渗出,穿刺点敷贴2~3天更换1次,如敷贴有渗液、渗血、潮湿或脱落时,应随时给予更换,更换时先用安尔碘消毒穿刺点部位,待皮肤干燥后覆盖透明敷贴,并标明更换日期。引流期间禁洗沐浴,以防淋湿敷贴导致感染,擦身时动作要轻柔,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2.3.3导管固定 深静脉导管质地较软,易打折或扭曲,用力牵拉时可引起导管向外滑脱,置管时导管根部应与皮肤吻合,并用缝线缝合固定。引流期间嘱患者引流袋不可高于穿刺处,防止逆行感染。每周再换引流袋2次[4]。

2.4 拔管护理

患者经引流后胸痛、胸闷、气促症状消失,拔管前遵医嘱夹管1~2天,未见异常,B超证实无胸水后可拔管,拔管后穿刺点用无菌纱布按压20~30min,碘伏消毒覆盖无菌敷料包扎。如有少量胸水从穿刺点渗出,注意及时更换纱布,拔管后48h禁淋浴。

3.讨论

胸腔积液在临床常见,治疗常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经临床实践,采用深静脉导管替代传统引流管,因深静脉导管质地柔软,组织相容性好,对肺及胸膜刺激小,不易形成继发性胸腔积液。加之其官腔细,不易损伤肋问血管,创伤小,安全性高。微创置管后患者活动方便,对睡眠影响小,对体位限制少,有利于胸水充分引流,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同时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专项治疗费用减少。而且胸水完全引流后,还能进行胸腔内注射药物治疗;拔管后易愈合,不形成瘢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风林.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3):165-166.

[2]吕贵林.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13):81-82.

[3]玉苏甫,索来曼.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J].当代医学,2011,17(26):76-77.

[4]赵春红,王鲜颖,胡静涛,等.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0):365.

论文作者:陈忠梅1,李燕霞2,韩玉霞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深静脉导管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论文_陈忠梅1,李燕霞2,韩玉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