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分析论文_李华翔

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探究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92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治疗结果分为死亡组(n=24)与生存组(n=68),对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APACHEⅡ评分、SIRS数目、血液感染、平均动脉压及白蛋白、24h尿量与MODS数目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其中白蛋白、SIRS数目、APACHEⅡ评分与MODS数目是ICU感染性休克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针对其死亡危险因素开展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临床治疗

在ICU各种危重症中,感染性休克是病因较为复杂的综合征,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如何降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研究该类患者的病死危险因素对临床有着重要意义[2]。本文为探究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对于我院近两年所收治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取得一定成果,现将具体研究过程及结果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共92例。在92例患者中52例男性,40例女性;年龄均在24--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4±5.7)岁;其中慢性肝病患者4例,糖尿病患者11例,冠心病患者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例,消化道溃疡疾病为6例,慢性肾病4例。

1.2 方法

依据治疗结果分为死亡组(n=24)与生存组(n=68);死亡组患者均为治疗无效死亡或放弃治疗患者,生存组患者均为存活时间超过28d者。将两组患者的年龄、APACHEⅡ评分、SIRS数目、血液感染、平均动脉压及白蛋白、24h尿量与MODS数目、住院时间、病史及性别等进行对比,分析其病死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n,%)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予以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P<0.05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92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有24例死亡,死亡率为26.09%(24/92)。经统计得出,两组患者的年龄、APACHEⅡ评分、SIRS数目、血液感染、平均动脉压及白蛋白、24h尿量与MODS数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史及性别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对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选取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的单因素,予以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APACHEⅡ评分、SIRS数目、白蛋白、24h尿量与MODS数目是ICU感染性休克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抗菌药物治疗以及监护治疗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但该类患者仍存在较高的死亡率,探究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对疾病的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此次研究得出生存组患者与死亡组患者的年龄、APACHEⅡ评分、SIRS数目、血液感染、平均动脉压及白蛋白、24h尿量与MODS数目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白蛋白、SIRS数目、APACHEⅡ评分与MODS数目是ICU感染性休克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可对该类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

ICU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需做好基础治疗,为患者实施血容量补充、维持血压等治疗,再给予血管活性药物以及抗感染药物[3]。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流动力学通常存在不稳定情况,临床需对其实施深静脉置管,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密切监测[4]。在治疗期间要准确掌握相关指征,并执行无菌操作,结合患者的各项监测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积极治疗患者的感染等并发症,并对SIRS数目加以监测,开展治疗,保护患者各器官功能。在该类患者的治疗期间,可为患者及时补充白蛋白与生长因子,防止白蛋白下降,增加死亡率[5]。

综上所述,通过针对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开展临床治疗工作,积极调控炎症反应,将基础病因予以去除,以提高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巩固.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J].当代医学,2015(2):29-29,30.

[2]雷涌,江利黎,陈萍等.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33):41-43.

[3]况燕飞.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9):38-39.

[4]吴家玉.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30-32.

[5]李素玮,刘大为,王小亭等.左心室-主动脉偶联在难治性感染性休克复苏中的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5):1012-1016.

论文作者:李华翔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分析论文_李华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