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无”的圣人——论老子的处世哲学论文_李旭

尚“无”的圣人——论老子的处世哲学论文_李旭

浙江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摘 要:无为、无知无欲,以至于无心,都是老子所崇尚的处世状态。圣人“尚无”而能不行而知,不见自明,不为而成。自然“无为”而能无知无欲,无知无欲而能功成弗居,宠辱不惊,以至于“无心”。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因而能成善明道,明白天之道在于,利而不害,而人之道则在于,为而不争。

关键词:《道德经》;无为;无知无欲;无心

学界的文章,在论述老子处世哲学,或圣人人格的时候,往往侧重于展现圣人在治理方面的能力。有的把圣人这种理想人格,认作是具有与道为一的玄德;有的人认为这种理想人格,是圣人的超常品格;有的从老子处世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天道观依据、基本方略、影响等方面谈老子的处世哲学。综上,学界的文章多有就事论事的特征,往往会截取圣人人格的一个方面,欲以展现圣人这种理想人格。在本文中,笔者从“无”入手,剖析老子的处世哲学,联系“无为”、“无知无欲”和“无心”展开叙述,突出圣人“尚无”的特征。

一、圣人无为

老子的处世哲学基本是守静、无为。“无为”有两方面含义,其一说的是顺势,其二说的是无所不为。“无为”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它也要我们“为”。在实践中,不管是百姓生活、政府管理还是归隐修道,都可以通过“无”,而自然达到理想的状态。

治理国家时,治国者只要用自然的方式管理百姓,顺应百姓自然生产生活的方式进行,就能够使得百姓休养生息;不至于让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百姓便能够不争而乐。在进行个人修养的时候,如水一般“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把弱势转化为强势。应用这种方式,圣人才无所败,无所失,他们为政能做到“无为而治”,修身则能顺势不争。应用“无为而治”的君主,达到了别人强行实施也达不到的治理效果。君子不以武力治理国家,因为最好的治国方式就是以“无为之道”来辅助君主,避免以直接强烈的干预和控制来治理国家。因此,“无为”能取天下。在个人修养方面,“无不为”让人保有“无为”的态度去修与行,以无为的态度去作为,便是大道之行。“无为”渐而能够为大、为主。真正有德行的人,看似无为,实际上无所不为。

二、圣人无知无欲

圣人无为而无不为,自在自得的基础是无知无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知”能“以一驭万”,“无欲”则“清静自然”。“无知”不是指没有知识,知在这里指的不是世俗世界的知识、规律,而是一种对“道一”的体悟。老子说,认识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体道。但是人们往往陷于世俗世界的真知灼见中,因而难于管理。所以管理百姓,要让他们保持淳朴,就需要他们除去智、伪和巧。人民的幸福安定、国家得以善治的根本在于百姓知的少。知的少不是不要知,《道德经》中也有对知识的掌握,王弼注老子中“以一驭万”来解释这种对知识的掌握。如果能做到“以一驭万”,那么便能“不出户”而“知天下”。如果极力向外寻求,则会“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圣人没有过多的求知,反而知的更多、更全面。他们舍弃自见、自贵,而选择自知、自爱,而能够“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企图懂得更多,越有机巧心的人越是碌碌无功。圣人往往是他们处在自然最初的纯真朴素的状态,不以自己的知为用。治理天下也是一样,如果用强制的办法,彰显自己的力量,就一定会失败。所以对所拥有的“知”要加以适当的应用,才能使它们象溪水河流一样流动,自然归顺。老子知道,人的经验和知识是有局限的,理性也并不是万能的。所以如果让人们的知识和经验过分地膨胀,国家治理会变得和野蛮统治一样可怕。人世间的欲望各式各样,多如牛毛。让人魂不守舍,心神不宁,不能分辨是非,不问东西,只顾一味地沉湎于贪欲之中。过分的追逐名利必然要付出代价,过多的占有必然招致惨重的损失。而这些问题都源自人们的“欲”,治理好社会的关键是消除人们的欲望,统治者要做的就是,满足百姓生活的基本需要,以淡化他们对名利、事物的“占有”欲。若能去“欲”,则百姓能归顺自然,清静自在。圣人正是这样,他们慈爱、守柔;他们不争、居下谦让;他们包容一切。但是“无欲”不是“禁欲”,因为“欲”是私欲、物欲、贪欲,却非人的本能欲望,老子是不排斥人的生存需求的。因而无欲,是一种不纵欲也不禁欲的持中之道。

三、圣人无心

老子说的无论是“无为”还是“无知无欲”,讲的都是圣人尚“无”的处世方式,核心在于达到“任自然”的状态。对于百姓,忠信为怀,尽心治理,而无所求;百姓乐于公正,就帮助他们实现公正,百姓乐于太平,就帮助他们实现太平。圣人处世,他能收敛自己的心思,不放纵自己,不与民争利,不妄为。对于善用聪明才智,甚至机心巧诈的老百姓,圣人要求他们都回归到婴儿般无知无欲的纯真状态。作为一个普通百姓也要懂得自尊自爱,这样天下才能“浑其心”。“无心”需要圣人收起自我的成见与意欲,圣人只有破除自我,体认百姓的需求,才能能消除与百姓间的隔阂,力求融入百姓生活。当他们为政时,尽心尽力,自然地发挥自己的智慧。所以圣人虽然衣不兼彩却内怀美玉,因而他们虚静、柔和、慈俭、不争。因为圣人能以贵身的态度为天下,以爱身的态度为天下,所以才能肩负兼济天下的重任。

圣人能自然成就自身,重视内在的直观自省。他们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足的生活。他们知道,如果越是投入外在贪欲的漩涡,则越会流连忘返,产生自我疏离,不能保全自身。所以有道的人,是把自己退在后面的,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之度外的,反而能保全生命。这种处处为别人着想的理想人格,反而成就了圣人自然自在的生活。忘身之后的圣人自然自在地生活,他们认识常道,能够包容一切,坦然大公,无不周遍。他们体道而行能长久,在众人之中,好像只有他们是不足的样子,不像世人一样光耀自炫、精明灵巧。

总之,尚“无”的圣人守静、慈俭、不争。他们别无所求,而知天下;处静不争,容纳一切。他们内在淡泊,成圣;外在无为之治,为王。圣人独有的这种人格,在现代社会也有我们可以借鉴、需要学习的地方。圣人人格中体现的无知无欲的态度,无为的处世方式。如果我们能加以应用,那么社会整体状态会趋于和谐,人人都能自足自得。当然这需要行为上,符合圣人的处世方式,心理上也要符合圣人的处世态度。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刘笑敢.老子之自然与无为概念新诠[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论文作者:李旭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尚“无”的圣人——论老子的处世哲学论文_李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