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常常会在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需要予以处理。如果不能处理好软土地基的问题,那么道路行车安全就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对于出行安全也构成了非常大的威胁。所以,必须要将工程的实际情况作为重要的依据,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保证道路施工质量,进而保证人员的出行安全。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前言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问题。地质情况的差异导致了软土地基性质有所不同。在处理软土地基前首先应对软土地基进行勘察,确定地基性质后方可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以此为桥梁道路施工质量以及后续使用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1软土地基的构成
软土地基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软土和水,同时还有少许的砂砾和粉土。这些成分导致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都比较差。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如果不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很可能使今后工程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2软土地基的危害
软土地基对道路工程有一定的危害,其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路基的密实度,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当软土地基投入使用之后,由于车辆荷载的反复施加,容易使路面出现不均匀的早期沉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裂缝是发生频率非常高的一种病害,尤其是在软土地基的施工中,会出现非常明显的裂缝,严重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路面裂缝造成的主要威胁是:当雨水流入裂缝进而流入到道路基层时,会严重影响路基的力学性能,使路基软化,从而导致路面竖向承载力下降。
3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⑴在建设并设计软土区域时,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原因是工程地质前期勘探时没有详细了解地质情况。⑵在了解建筑场地的情况下,还没有及时的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引起路堤的稳定性失效。⑶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选择的方法不适合,路堤稳定性失效。⑷硬壳层由于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时对其产生影响而被破坏,导致路堤稳定性失效。
4在对软土基地进行处理时候的一些事前准备
(1)准备工作。为了提供参考资料给建筑设计,要收集和整理水文、地质、地基、道路、桥梁工程方面的资料,并且要在建筑场地做详细的地质勘察。(2)方案的选择。进行几种参考方案的初选之前,要仔细研究建筑场地的勘察报告,同时考虑建筑工程的施工及后续工作,综合工程的整体特点选择施工方案。(3)选定方案。对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集中进行初步方案的对比,包括:机械设备、施工环境和工期等,对各个施工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研究,综合处理几种处理方案,扬长避短。
5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5.1地基施工技术
道路桥梁的地基坚固与否与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使用时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对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就必须对道路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理软土地基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是对软土表层做僵化处理,其技术关键是表层排水、混合剂的添加、加强层的设置等。在含水量相对较高、地质比较好的土层中,有必要采用表层排水法。在施工之前需要在地表层挖好排水沟,将地基内部的水引出。之后,用石块、砂土等将水沟填好,使其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基底座,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基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使地基更加坚固。
除此之外,这种方法还可以降低地表的含水量,操作起来也非常简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软土层的土壤性能决定了其不利于道路施工,所以需要设置加固层予以改善。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适量的砂石加入到表层或者其他加强材料垫层中,使软土地基更加稳固,增强其拉力和抵抗力,还可以增强排水通气的性能。软土地基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上部软土层相对较薄、含水量比较高,可以将一层砂垫层敷设在地基上。很多软土地基表层的主要土壤类型是黏土,当这种土壤的黏度与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一致时,可以在表层黏土中加入一定量的混合剂以增强土壤的黏结力。这种方法可以提高黏土的抗压缩能力,同时增大软土地基的整体强度。敷设材料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包括软土地基分布不均、发生局部的不均匀沉降或者严重的变位等情况,而且在这些情况之下使用的敷设材料必须是特定的,这样才能实现增强软土地基抵抗力的目的,使地基所受到的力均匀分散,从而避免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工程坍塌。采用敷设材料的方法时,应保证敷设材料的均匀摊铺,不可只注重局部的材料敷设。
5.2密实加固法
⑴排水挤密加固法。在江河湖海和含水量较高的沼泽等周边的软土地基都能运用排水挤密加固法。显而易见,这种方法采用某种独特的方式排水和吸水,例如在软土层中插入机械将塑料排水板,水分经过预压负荷,沿着塑料板渗透到砂垫层,从而使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得以加固。排水挤密加固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和工艺,从以往不同的角度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施工简单,加固处理效果好等优点。⑵深层密实加固法。采用挤压、爆破等特殊方式进行软土地基的固结和加密的方法就是深层密实加固法。这种方法虽然与浅层加固使用的机械设备不一样,但是方式的相同的,而且应用范围更广。在多种软土地基,如素填土、杂填土、粘土中都能应用深层密实加固方法。⑶动力固结法或强夯法。为了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一般在8m~20m的高空,采用8t~30t的重锤进行地基的强夯打压加密,从而使砂土抗液化条件得到改善,并且使压缩性能减少、地基强度提高、地基得到加固,这种方法就是动力软土地基加固法,也称为强夯法。这种方法在饱和性粘土地基中适用,将传统动力固结的置换方式加以延伸,在地基中利用外部夯打力打入强度较高的材料,施工过程中会形成碎石墩,它和原有地基共同组成具有新的承载力的强调复合地基,使地基承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⑷高压喷射注浆法。类似于动力固结方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将固结性和强度较高的材料如粉煤灰、水泥等通过高压喷射机械向深层软弱地基进行注浆,从而使地基强度提高。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目前高压旋喷桩处理的最大深度为30m,深度较大。该方法在粉土、粘土淤泥等含水量较多的软土地基中都能使用。⑸水泥土搅拌法。在粘土、淤泥等软土地基中混入水泥等材料,进行机械搅拌,从而使含水量降低,地基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的方法称为水泥土搅拌法,或深层搅拌法。
5.3强夯法
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中,重锤夯实加固也是一种常用方法。大量工程实践显示,在软土地基加固措施中,强夯法作为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措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针对面积较大的软土地基,值得施工部门展开深入研究以及推广应用。一般来说,强夯法是指操作人员利用卷扬机将吊重锤重量约吨升至一米高度,然后自上而下快速坠落,依靠强大的冲击力对地基进行高强度夯打,使地基得到有效加固。
结论
我国软土地基分布相对较为广泛,而在我国路桥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下,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也更为急迫和重要,施工技术人员应细致勘察软土地基物理化学性质,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取加固方案,以此来实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新波.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分析[J].中华建设,2017(08):94-95.
[2]梁峻僖.道路桥梁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7(08):65.
[3]张维垣.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14):202-203.
[4]苗红宇.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28):269.
[5]刘影.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7(06):109.
论文作者:王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道路论文; 桥梁论文; 表层论文; 方法论文; 密实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