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_人均收入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联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差距论文,中国经济增长论文,区域论文,实证研究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2)03-0003-07

一、国民经济增长与三大地带差距

一定意义上讲,国民经济增长是三大地带经济增长的加权之和,而权数的大小取决于各地带对国民经济总量扩张的相对贡献率大小。在大部分的研究中,往往采用国民经济和三大地带的总量指标即GNP或GDP来反映增长的速度和差距的大小,但是这一方法的最大缺陷就是它不能准确反映地带及其内部差距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本文的分析中一律使用人均GDP来反映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情况。从我国现实来看, 为了反映改革开放我国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基本动态关系,笔者针对1978-1996年间基本的经济发展数据(见尾注)作出了图1和图2。

图2 全国与地带人均GDP变动指数关系

注:图中横坐标的数值,1代表1978年,2代表1979年……19 表示1996年。其他与此相同。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到地带经济和国民经济有着以下变动趋势:1、 1978-1996年,全国人均GDP和东、中、西部人均GDP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其中1996年与1978年相比,东、中、西分别增长了14倍、9.2倍和8.1倍,东部经济增长最快,是西部的1.7倍。2、将全国人均GDP 视为平均标准尺度的话可以看出,东部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越拉越大;西部在四条曲线中,位于最低的位置,远远低于平均水平;中部则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水平之间,并逐步地偏离全国水平而与西部人均GDP逐渐接近。3、正是由于人均GDP 在三大地带之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使得三大地带对全国人均GDP形成的作用不同,东部地带对人均GDP有提高和拉升的正效应,中、西部地带却表现为降低和抑制其提高的负效应。4、从GDP指数变动的趋势来看(图2),其中以东部波动幅度最大,变异系数达到0.55;振幅最小的是西部地区,变异系数为0.41;而且地带与全国人均GDP 变动指数收缩或扩张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其中东部地带收缩与扩张的幅度相对更为明显,这就说明东部地带要比中、西部地带对于国家经济增长波动的反映更为敏感。

在认识和了解三大地带与全国人均GDP 增长及变动的基本形态之后,进一步对原始经济数据加工,计算出来反映三大地带之间的绝对差距与GDP变动额、相对差距与GDP变动指数之间依存关系的相关指标。其中,绝对差距是指在任一年份中、任意两大地带之间人均GDP的差值;相当差距则是任一年份、任意两大地带绝对差距与该两个地带之中人均GDP最大值的百分比。我们用图3、图4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

图4 全国人均GDP变动指数与地带相对差距关系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到:1、1978-1990年的13年,东中与东西地带之间的绝对差距较小,1990年以后开始拉大,并呈现出快速拉大的趋势。具体分析,东中、东西绝对差距1990年比1978年提高688元和826元,平均每年增长57元与69元,但是进入90年代之后形势剧变,东中、东西绝对差距1996年比1978年提高3956元和4886元,平均每年增长659元和814元。2、1978-1993年这一时期,全国人均GDP的变动与东中、东西地带的绝对差距表现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1994年以后则表现为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当绝对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时,全国人均GDP的提高受到抑制。3、相对差距始终处在较高的水平上,在50%左右徘徊;并且东中地带相对差距一直小于东西地带的相对差距;但变动趋势都与绝对差距的变动趋势相似。1978-1990年,相对差距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带之间没有明显的变化或只是小幅度的下降,东中和东西地带相对差距的绝对值在1990年比1978年降低了5.33和0.88个百分点,1990年以后两大地带间的相对差距明显上升。

总之,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地带间绝对差距在不断拉大, 而随着绝对差距的拉大,全国人均GDP又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这充分说明东部地带尽管可能在总量上对全国经济总量的扩张有着较高的贡献,但在全国人均GDP的形成上,它只能充当三股力量中的一股。 在三股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东部地带的这股力量起初发挥着主导作用,使人均GDP迅速上升。但是当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时,其对人均GDP提高的力量不仅逐步在缩小,而且逐渐地小于其它两个地带抑制提高的力量,又使得人均GDP不断下降。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三大地带内部差距分析

如前所述,东中和东西地带之间,无论是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都已到了较高的水平。1996年与1978年相比,东中绝对差距提高了近14倍,相对差距也提高了2%,而东西绝对差距提高了19倍, 相对差距拉大了12%的幅度。可见,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更大、更为明显。由于各个地带都有农村和城市两大基本组成部分,那么随着各地带的经济增长,其内部城市与农村的人均收入也表现出不尽相同的增长格局和差距表现形式。

首先,从绝对值上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城市人均收入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表现出增长的趋势,且地带内两者之间的差额既城乡绝对差距也同样表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个别年份除外)。这一点表明,各个地带城市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与壮大很可能是扩大地带内城乡差距的主要因素。

其次,在城乡绝对差距上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东部与西部之间虽然经济实力差距悬殊,但两者的城乡绝对差距却是基本相当。将中部地带考虑进去,东、中、西城乡绝对差距的基本格局是:西部稍微大于东部,两者都大于中部。对于这一情况一个很可能的解释是:第一,西部城乡差距之所以很大根本上讲是源于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三大地带中最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却比较高。因此,过去国家虽然集中了不少资金对西部地区进行投资,但大部分资金都是流向了城市,促进了城市工业的发展;而对于广大贫瘠的、生存条件恶劣的西部农村地区来说,在缺乏资金注入的情况,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从而拉大了西部的城乡差距。第二,在东部,其所辖的12个省市自治区基本上都是全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工业增长最快的省份,其工业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相对也是最高的;而农村尽管在城市的强大辐射作用下,发展的比较快,农村收入提高的也比较迅速,但毕竟还是与发达城市的人均收入相去甚远。第三,中部地带的9个省区大部分都是农业大省, 农业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但由于农业人口基数比较高,所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在三大地带中位于中间水平。中部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虽然总体上讲比西部地带要高,可是国家在对城市发展的支持和援助力度却远远小于西部地带,故而其城市人均收入又低于西部。

最后,从三大地带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上看,(1)东部地带1979-1984年和1995-1996 年两个时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大于城市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1985-1994年表现为前者小于后者;中部地带1979-1983年和1994-1996年两个时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大于城市人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1984-1993年为后者大于前者;西部地带除了1979-1983年和1996年表现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大于城市人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其它年份基本是前者小于后者。(2)总体上讲, 三大地带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的平均水平东部分别是16.95%和17.02%,中部分别是15.33%和16.24%,西部分别是14.37%和14.13%。

三、区域经济增长与三大地带间差距分析

地带内部城市与农村发展的非协调性,最终使得地带之间城市与城市人均收入差距、农村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差距显得极不平衡。用图5、图6来反映东中和东西之间区域差距与城市、农村变动的关系。

图5 东中差距与城市、农村收入差距关系

图6 东西差距与城市、农村差距关系

图5A表示,东中两大地带绝对差距和城市与城市人均收入绝对差距、农村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绝对差距的关系,图6A反映东西之间的同类关系。图5B描述,东中两大地带相对差距与地带城市相对差距、地带农村相对差距的关系,图6B与此相同。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变动规律:1、随着东中地带绝对差距的拉大,除了1978、1979年两地带之间的城市人均收入绝对差距远远小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绝对差距外,从1980年开始,前者逐步与后者拉大了差距;其差额从1980年的8元扩大到1996年的808元。2、随着东西地带绝对差距的拉大,在1979-1996年城市人均收入绝对差距始终小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绝对差距(1995年除外);但所拉大的差额并不是很大,1978年是17元,到1996年也仅为408元。3、1978-1991年,东中相对差距有着小幅的上下波动,但基本上稳定在45%-50%之间,并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从1992年以后,差距保持在50%以上,上升势头明显。从城市和农村两个相对差距指标看,1980-1992年东中城市人均收入相对差距虽然一直提高,但直到1991年也不过是28.78%的差距,较1980年上升14个百分点。进入1992年以后,城市相对差距稳定在30%以上,与东中相对差距的演变格局基本一致。另外东中农村人均纯收入相对差距1979-1986年波动比较明显,但幅度都不大,1987年之后相对稳定在30-40%区间内。4、1978-1989年东西相对差距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在52-55%的小区间内震荡,1990年后,从历史最低点1990年的48.4%一路攀升到96年的63.76%。与此不同的是,东西城市相对差距并不大,拉开的最大幅度仅为17个百分点,1992年以后该差距稳定在20%以上。并且,从1980年起,东西城市相对差距明显小于农村相对差距。与此不同的是东西农村相对差距不仅变动幅度大,最大达到了26个百分点,而且几乎一直是在上升,1993年后稳定在50%以上;与东中同类指标相比,远远高于东中地带农村相对差距。5、从地带间相对差距的关联性上分析,东中城市与农村相对差距的相关系数为0.824,东西之间是0.888,因此地带之间城市与农村的相对差距有着较高的正相关联性。笔者认为,之所以存在这种关系是因为地带内部城市经济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较强辐射作用,换句话说是指地带内城市经济活力越高,其农村经济相对就越为发达。对这一认识,笔者经过推算也验证了它的可靠性,东、中、西地带内部城市人均收入的变动额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变动额的相关系数很高,分别达到了0.929、0.871和0.923。可见,地带之间城市和农村相对差距的拉大与缩小根本上讲还是取决于地带内部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进而对农村经济辐射作用的强弱。

四、中国区域差距一增长的联动模式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到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互为因果的联动机制,只不过这种联动关系比较复杂、涉及因素众多。但它们联动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和容易把握的。首先,人均GDP 在三大地带之间的不均衡分布导致各地带内部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变动,进而造成地带间城市、农村差距的扩大或缩小,而这些差距在对地带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同时,总体上汇集成绝对差距或相对差距并当它们拉大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又对全国人均GDP 的变动产生累积性的影响,从而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联动周期。

根据这一具体的联动关系,回顾并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历史演变的轨迹,笔者认为经济增长—区域差距—区域增长三者之间遵循着三种不尽相同但又密切联系的联动模式。详见图7。

图7 我国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联动模式

图7所包含的三种模式是:1、2、3的逆时针联动模式,4、5、6 的顺时针联动模式,7A、7B的发散型联动模式。这三种联动模式也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依次出现的。

首先,70年代末国家对过去片面强调“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进行反思的情况下,果断地提出了“二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从而始于80年代初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开始实施,并随着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和形成逐步地走向深入。一定意义上讲,这一战略的核心思想是集中有限力量促进有条件的和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率先增长,暂时将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时序的安排上放在后位,因此该战略的起点和出发点就是要使区域差距拉大。 这也是为什么图7中的起点位置是区域差距的缘故。图标1、2表示,在区域差距拉大的同时,起初表现为区域人均GDP的提高,进而实现了全国GDP提高的联动关系;图标3的含义是,由于国家人均GDP提高本身就是建立在区域不平衡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的,故而随着人均GDP提高,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1、2、3这一逆时针联动模式形成,并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这一循环模式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良性的和相互促进性的联动关系。

其次,从90年代中期开始,确切地讲是从1994年以后(图1), 区域差距已拉大到相当高的程度,东部地带已经远远的将中、西部地带抛在后面。于是发达的东部地区强烈的极化作用猛烈地吸收着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资金、人才等要素,使得这些地区增长缺乏后劲,实现赶超的可能逐步化为“泡影”。这就产生了前文所揭示的事实,即东部对人均GDP提高的正效应难以抵消中、西部地区对人均GDP提高抑制的负效应,最终人均GDP开始降低。而国民经济在逐渐放慢增长现象的掩盖下, 很可能正在酝酿着新的危机。(注:1998年之后我国所面临的内需不足严重困扰着经济的稳定增长,并成为了一个长期性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内需不足是和区域差距拉的过大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图标4 就表示了这一含义。一般来讲,国民经济增长出现衰退迹象时,最先受到抑制的地区是发达的东部地区,然后才是中、西部地区。图标5、6表示,当国民经济衰退时,全国人均GDP的变化反过来会对区域人均GDP产生影响,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格局,并且是朝着缩小区域差距的方向演进,这样就完成了4、5、6表示的顺时针联动模式。这里要指出的是:第一, 这一联动模式的形成是源于区域差距拉的过大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强的负效应,使联动关系由原来的顺时针传导突然的转变为逆时针型。第二,这一模式中,区域差距缩小的力量来自于经济系统运行本身的自行调整,其调节的方向很明显,但是调节力度非常小,最终区域间依旧保持着很高的差距。

最后,发散型模式的含义是,由于较高的区域差距对经济增长产生负的抑制作用,特别是较高的区域差距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国家必须借助外力,通过政策措施缩小差距。这也就是我国自1998年后西部大开发提出的依据。图标7A、7B是同时产生的两股力量,表明对不发达区域的投资支持或政策援助,在直接提高人均GDP 的同时,也实现了区域差距的缩小和全国人均GDP的提高两个目标。 在这一模式中,由于以国家政策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外力基本上作用着整个过程,因此区域差距本身对人均GDP变动的影响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注:由于文章篇幅所限,与分析指标相关的数据不再列出;原始数据的获取有三个途径:

(1)国际统计局:《改革开放十七年的中国地区经济》,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出版;

(2)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出版;

(3)相关书籍中有关数据的整理。

标签:;  ;  ;  ;  ;  ;  ;  

中国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_人均收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