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B超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研究论文_张中良

张中良

(北京市顺义区结核病防治中心;北京市顺义101300  )

【摘要】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B超影像学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对其分别运用B超检查与CT检查,且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从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性上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从两组患者的成本效益上看,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B超检查,其图像特点明显,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相对理想,且检查价格低廉、重复利用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B超;影像学表现;诊断价值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5-0267-01

引言:

结核性胸膜炎作为临床相对常见的一种胸腔疾病,其多是因结核杆菌以及其相关代谢产物等在各种途径下进入人体胸腔后,可能会导致胸膜炎性病变,从而诱发的一系列现象[1]。这类疾病在当前已经成为第五大类肺结核病类型,是临床高发的肺外结核性疾病。其在侵袭胸膜引发胸膜感染后,可能会使得患者出现充血、增生、纤维坏死等病理性现象,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可能会出现肺功能下降、支气管扩展等并发症,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劳动能力丧失,从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这种状况下,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患者极为重要。但是,从临床症状来看,无法直接确定患者的具体状况,而临床多以胸水病菌鉴定作为检查标准。但是,在这种检查实施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侵入性操作,使之检查方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使用价值较低。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学者开始引入影像学检查,本文以B超和CT的检查结果为例进行探讨,以研究B超的使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其中,有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在20~78岁之间,平均年龄(42.39±4.32)岁。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临床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标准,且经过胸水细菌培养确诊[2];(2)患者运用抗结核治疗有效;(3)患者自愿运用影像学检查;(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观察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运用CT检查,选取德国西门子公司所生产的Spirit螺旋CT机,取患者仰卧位,引导其深吸气后屏气,然后开始检查。在CT扫描的时,需要以患者肺尖为起点,以双侧肋膈角为重点。在扫描时,层厚8mm,扫描方式为无间隔扫描,矩阵为512*512。

1.2.2 观察组患者运用B超检查,选取德国西门子公司所生产的IE33B超检查设备,取患者坐位,背部朝向检查者,并双手抱头逐渐上移,直到肩胛骨。在检查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前倾。在整个扫描的过程中,需要以腋后线的第7~8根肋骨作为起始位置。在扫描时,需要将探头放置于无回声区的上缘位置,并且沿着肋间作斜向切面,同时,对积液状况进行明确。在必要时,可以超声作为视野,来对患者进行胸腔积液抽取,以便于检查。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特异度、灵敏性进行统计。且记录两组患者的检查成本。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从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性上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详见下表。

2.2 从两组患者的成本看,观察组患者为(234.21±40.38)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2.39±45.92)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结核性胸膜炎在近几年的临床发生率较高,其本质上是一种肺外结核性疾病。这种疾病多发于青壮年人群,且多因个体胸腔积液达到一定程度所致。在发生的过程中,以结核杆菌入侵胸腔为主要机制,从而使得胸膜有诸多的病理反应。这类疾病在诱发初期,患者以炎症为主要现象,随着病程延长,会有白细胞浸润、充血、水肿等现象,时间越长,症状越为严重[3]。尤其是在炎性反应过于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大量水分、渗出物在胸外聚集的现象,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要对这类疾病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在临床上,以胸水穿刺后的细菌培养作为检测金标准。但是,该种检查方式的时间较长,且很容易耽误患者的治疗时间[4]。且在检查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侵入性,可能会对患者造成其他损伤[5]。因此,在临床上主张以影像学检查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干预。在B超检查中,其能够显示出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变部位以胸腔左侧为主,且多为游离型图象,积液内无回声区域,不同病变部位所呈现出的疾病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综上所述,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取B超检查,其图像特点明显,检查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性相对理想,且检查价格低廉、重复利用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妍妍.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B超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6):83-84.

[2]王瑞.B超检查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09):1171-1173+1202.

[3]祝蕾,朱坤福.B超影像学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0):171+173.

[4]王立坤,郝德峰,张鲁青,王静,刘静.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B超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5):3483-3486.

[5]陈春霞,杨荣,黄碧,李粼,林娇.B超与CT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5):57-58.

作者简介:张中良,(19790505)男,本科学历,B超中级职称,北京市顺义区结核病防治中心,从事B超方面的工作。

论文作者:张中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3月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B超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研究论文_张中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