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445
摘要:工民建工程逐渐增多。而作为工民建工程中最为主要的结构之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更是随经济的逐步发展而逐年递增。所以加强混凝土裂缝控制非常重要。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做好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工作,对保障工民建工程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以及其形成的过程都是比较复杂的,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中的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能够越来越多的被开发和利用。本文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裂缝;成因;处理技术
引言
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做好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工作,对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以及其形成的过程都是比较复杂的,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中的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能够越来越多的被开发和利用。
1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类型
1.1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注后,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温差,造成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1.2干缩裂缝
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与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也是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1.3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主要有贯穿裂缝与表面裂缝。其多呈网状、不规则分布,裂缝相对较小,但对工程结构性能的影响却极大。贯穿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大体积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内部热量释放时产生的温度梯度收缩应力,使混凝土的截面发生变形、开裂甚至出现损毁。表面裂缝常出现于混凝土成型后的三至四天,此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小,故而最容易受到收缩应力的影响,出现裂缝。
2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的分析
混凝土是工民建施工中的主要材料,混凝土材料是一种脆性材料。裂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混凝土材料自身的因素。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施工环境出现变化时,混凝土就比较容易出现变形,就会产生相应的附加应力,若该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力,就会出现裂缝问题,其危害较大,特别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工民建项目,将会带来较大的危害,如果裂缝得不到解决,建筑物就会出现变形和开裂等问题。另一方面,不合理和不科学的配比设计,也会对混凝土的抗拉程度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混凝土开裂。此外,水泥或者砂石的质量不达标,同时也会出现裂缝的现象,如果继续将这些材料仍然应用到施工中,甚至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个结构。
(2)施工工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混凝土结构会因为水分的蒸发而出现开裂现象,并逐渐形成裂缝;在楼板制作时,混凝土的支撑刚度满足不了施工的要求,制作不合理,存在较为严重的漏水现象,又或者拆除模板较早,就会出现混凝土的开裂,与此同时,混凝土的表面受到污染,保护层不恰当,在实际的浇灌时就会产生裂缝;在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棒插入的方法不恰当,振捣时间不足,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均会受到影响,进而出现裂缝现象;没有及时地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水分散失就会较快;一味地追求施工进度,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达标等都会造成裂缝的出现。
(3)温差因素
在温差变化较大的地区,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温度裂缝,温度裂缝的走向没有一定的规律,大面积的结构裂缝通常纵横交错,裂缝大都和短边平行。温度裂缝一般宽度的大小不一,夏季较窄,冬季较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果是高温膨胀,通常是中间粗两端细,如果是冷缩裂缝,则变化不太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民建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对策
3.1塑性变形的预防与控制
塑性变形裂缝通常是由于外部环境温度升高导致水分蒸发量大或者水泥用量过多导致水化热较高引起。因此在配置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选择级配良好的骨料,减少材料间的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夏季施工时,尽量选择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铺盖塑料薄膜并用湿草垫进行覆盖,防止混凝土中水分过早流失。
3.2不均匀沉降裂缝的预防与控制
地基是房屋建筑中最基础的部分,在设计施工前,要做好地质资料的勘测工作。依据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各土层参数,来确定地基开挖深度及基础的选用类型,确保地基土的承载力能承受上部传来的荷载。在设计过程中,加强上部结构和基础的整体刚度,在施工时要避免将房屋建在土层结构不稳定以及软弱土层上,提高地基的施工质量,减少沉降裂缝的出现。
3.3温度裂缝的防治
温度裂缝的产生受到很多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防治的时候技术上就显得比较复杂,实施的难度也比一般裂缝防治要大,但是我们依然要注意以下五点防治的技术应用。第一,在材料选择的时候,尽可能的选择热值比较低的材料;第二,减小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第三,在混凝土施工之前要对现场的环境进行全面的勘查,一旦发现现场的环境不适合施工,就需停止施工,避免强行施工;第四,可以根据现场的环境对混凝土体积变化的影响程度,采取预留收缩缝的措施。
3.4材料质量控制对策
材料因素是混凝土裂缝成因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应当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做以下措施的控制。首先,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合成混凝土的水泥、骨料、水以及外加剂等在标号与质量等方面,符合设计图纸的需求。其次,强化配合比控制。在设计阶段,要进行配合比的试验和挑选,尽量在削减水泥使用量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混凝土强度。最后,运输控制。做好路线布置,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不仅要做好高温天气的降温措施,更要确保低温天气的保温措施,对于拥挤路段尽量避免或绕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进行。
3.5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及浇筑完成后的养护是防止裂缝发生的重要手段,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混凝土振实后而下层混凝土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拨是为了能使混凝土能填满棒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一控制在50cm,离开模板距离为30cm。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混凝土表面用木抹子拍实搓压后,再用铁抹子压光,保证表面的密实度和光洁度,减缓混凝土表面失水速度,防止表面龟裂。
混凝土养护时在混凝土面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再加上一层阻燃草帘被。然后再用塑料薄膜把混凝土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四周用砂袋或其他重物压住,防止被风吹开,影响养护效果。养护时要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若塑料薄膜内无凝结水,则要及时进行洒水,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为防止裂缝的发生,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还需要控制中心和表面温差、表面和环境温差在25℃以内,在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控制,随时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以便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结束语
在工民建工程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普遍存在也是容易出现的问题。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房屋结构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同时也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裂缝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设计和施工人员,文章就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裂缝的不同成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提高工民建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丁西焘.桥梁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6,02:162+165.
[2]罗欢.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6,02:66-67.
[3]李亚亚.论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J].科技视界,2016,03:123-124.
[4]姚玉龙.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分析和控制要点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49.
论文作者:胡增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表面论文; 就会论文; 温度论文; 应力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