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的探究论文_王丽霞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的探究论文_王丽霞

王丽霞(神木市第十一中学 陕西 神木 719300)

摘要:学具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被广泛应用在学生教育的各个阶段。学具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学具使用能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操作的有效性进行具体应用分析,从而找到学具应用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学具操作;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067-0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教育为满足相关要求正在积极改变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逐渐将数学学具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在小学数学课堂过程中运用学具操作进行辅助教学,恰当合理的学具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学生的探究求知精神。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通过学具的使用充分吸取数学知识,强化学生数学定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学具的操作使用能够在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大脑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相关数学学具设计活动时应当明确教学目标,注意课堂教学的细节,选择合适的学具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1.相关数学学具设计活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一定要明确操作步骤,提前设置教学主题,提出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进行数学学具设计活动时。还应当考虑学生的整体接受能力,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会直接关系到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好的学生[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具操作活动的设计应当尽量简单一些,能够被大多数同学接受认可。在小学数学学具操作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服务中心,教师起到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在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加以引导激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另外,教师在设计操作活动时应当注重方法和结论的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不断挖掘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生使用教师教授的解题方法和学具,通过对问题难点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教师在进行学具操作设计活动时应当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不断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学具,通过实验法、游戏法等形式增添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还应当不断进行学具操作活动有效性的研究分析,在每一次的活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操作的具体应用

2.1依据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合理选取学具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工具,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征和学习的接受能力,再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出发,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特点学具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3]。只有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学生才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使用恰当的学具,不断丰富数学课堂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10以内加减法课程内容学习时,由于学生刚刚迈入小学,需要教师精准把握这个阶段学生的学情特点,应当选择棒棒糖这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学具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给每组同学分发10颗糖果,利用组内同学糖果的增减调配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这种教学工具的使用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2.2根据数学学科特色选择学具

小学数学是一门特点鲜明且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自然学科,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小学数学的发展观。教师教学工具的使用必须满足数学学科特征并且符合日常教学内容,在加强学生数学知识理解和吸收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到概率统计的内容时,教师根据小学数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学具,把不同颜色的乒乓球放入一个不同名的纸盒当中,教师利用游戏设计环节,根据学生抓出不同颜色乒乓球的次数统计事件的发生概率。教师通过教学工具的使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的呈现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例如,学生在认识分数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分数的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学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原理。教师分给学生若干双筷子将这些筷子组为一个整体,从中抽取一部分,通过提问学生抽出的那部分筷子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帮助学生构建清晰地整体与分数的概念。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学学具的使用既符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又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内涵。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应用学具,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教师应当依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选取合适的学具进行教学活动。教师的学具操作活动还应符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特色,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的探索[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8).

[2]陈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的探索[J].数学教学通讯,2019(04):56-57

[3]张国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探究[J].甘肃教育,2018(10):61.

论文作者:王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有效性的探究论文_王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