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影响配网发展规划的政策、形势因素作了分析,同时结合目前配网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提出了未来配网规划中所应坚持的原则和遵循的方法,并对确保配网规划落地的有关措施做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配网;规划;方法
引言
当前,电网发展中“两头薄弱”特别是配网薄弱的矛盾突出,也严重制约着电网的发展。只有深入分析目前配网规划存在的问题,主动研究应对策略,才能积极适应新的形势,持续推动配网发展。
1 配网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目标网架缺乏远景布局
目前电网规划中“重主网、轻配网”以及“重项目、轻布局”的观念仍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对配网的规划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主配网发展不平衡,局部地区配网混乱、装备落后、自动化水平低、配变容量不足和供电半径大等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严重影响中低压配网的发展质量和运营效益。
1.2 规划技术原则性不强
在规划设计阶段,一些技术原则坚持不够,特别是定容选址受政府干预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使得变电站布点的合理性大打折扣,无法按照靠近负荷中心的原则进行布局,造成用户接入困难、电压质量难以保障。此外,供电企业内部规划、建设、运检等专业的技术标准不够统一、弹性较大,影响可操作性。
1.3 规划理念无法应对新能源接入
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涌入,改变了配网传统的单端供电模式,既对配电自动化、信息化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因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一定影响,亟需确立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电网规划理念与方法。
2 配网规划的原则
2.1 规划节约原则
在配网规划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和牢固树立“规划节约”理念,着力在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贯彻经营电网理念、推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应用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
(1)严格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节能减排政策将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用电占比较大地区的产业结构带来影响,应深刻分析由此引起的整体用电负荷水平和特性的变化,在负荷预测中给予充分考虑。
(2)全面融入经营电网理念。在配网规划层面贯彻经营电网的理念,能够提升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促进电网长远健康发展。围绕充分发挥电网电量交易的最大功效,深入挖掘现有电网潜力,对电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引导配网通过负荷分网、提高联络率、转移负荷等手段,实现同一区域内上级变电站负荷均衡。
2.2 规划引领原则
(1)科学选定配网目标网架。研究确定配网目标网架,应坚持“分层分区”原则,并以高压(110、35kV)、中压(20、10kV)两部分为主。对于高压配网,应针对不同供电区域划分,结合电源分布、负荷密度、用地规划、用户性质、网络现状、通道走廊利用等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目标网架。
(2)遵循统一的规划技术原则和标准。在规划管理层面,应制定和完善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部门共同参与,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调统一的配网规划工作机制,充实由各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的内部规划专家人才库,做好内部技术支撑和审核把关,确保《导则》规定的原则和标准不折不扣得到执行。
(3)差异化规划原则。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造成负荷密度、电网结构、可靠性要求等都有很大差别。在进行配网规划时,应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区域的电气接线方式、主变规模、导线截面等都应区别对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规划质量原则
(1)坚持“源-网-荷”统筹协调发展。在今后的配网规划工作中,应更加注重“源-网-荷”的统筹协调发展,同时应更加注重电网结构和电力设施布局的合理性,充分借助政府部门承担电力行业宏观调控的职能,制定和完善电源及增量配网接入的流程和标准,保障电能输送的安全可靠,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2)消除配网运行风险。在配网规划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把配网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清楚,在此基础上,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合理确定电源点布局、主干网架结构以及负荷分区,把负荷预测、电力电量平衡分析、目标网架选取、规划方案制定及校核计算等每个环节的工作做扎实,同时严格审核项目储备,做实做细前期工作,切实提高配网的规划质量。
(3)适应新能源与分布式电源接入需求。相比传统的发电方式,分布式电源具有随机性大、波动性强、出力不可控等特点,需在原有配网系统中增强对其的主动协调控制能力。在此背景下,主动配网的概念应运而生。主动配网通过使用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来管理潮流,以便对局部的分布式电源进行主动控制和主动管理,目的在于解决配电侧大规模间歇式可再生能源的兼容问题。
3 配网规划方法
3.1 构建规划数据支撑平台
构建配网规划数据支撑平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对于提升规划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数据支撑平台首先应包含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研发一个将规划研究、工程可研、技术评价、经济分析高度融合的电网规划设计一体化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实现网架自动规划、计划自动排序、标准设计自动套用,使配网规划设计高效化、科学化,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
3.2 科学开展负荷预测
配网规划要求负荷预测同时提供预测负荷的量和负荷增长的位置信息。由于空间负荷预测法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也契合网格化的规划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供电企业的高度重视。
3.3 应用网格化的配网规划方法
网格化的规划既对地方规划的频繁变化有着极强的适应性,而且通过网格化管理可使用户有序按规划接入电网,能极大地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促进规划有效落地。
4 确保配网规划落地的具体措施
4.1 建立与各级政府的常态沟通机制
(1)加强主动汇报沟通,及时了解掌握政策调整动态、地方规划修编、重大项目建设、城市发展进程等信息,为电网规划编制修订提供坚实依据。(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解决好电源布点与电网布局对接、综合地下管沟建设与电力廊道建设、城市环保美化要求与电力设施线路走径选择等难点问题。(3)促请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电网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重点解决电网建设与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属地化协调困难、青征迁赔偿标准不一、外围施工环境复杂、外力破坏整治难度大等问题。
4.2 加强电网规划与地方规划的有效衔接
(1)主动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规划部门的对接,联合这些部门共同开展电网设施布局规划、电力廊道规划等问题的研究,及时对规划进行修编完善,使之更加契合地方发展规划。(2)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形式,将电网规划有效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并通过行政审批的形式,落实相关站址和走廊,确保电网规划顺利落地。
4.3 加强规划站址走廊的前瞻性保护
(1)加强与供水、路网、广电、电信等公共服务企业的合作,建立综合管沟和廊道的共建共享机制,统筹公共资源和用户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空间等稀缺资源占用。(2)取得规划审批部门同意和认可,编制站址、廊道专项规划,一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电力廊道一次建设到位。对于土地资源紧张、线路走廊选择困难的区域,可通过在设计时提前预留、回收专线间隔等方式控制关键走廊资源。(3)密切关注新技术发展,逐步采用小型化、免维护、紧凑型等新设备,不断提高配网的科技含量,同时兼顾环保要求。
论文作者:王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电网论文; 负荷论文; 原则论文; 网架论文; 廊道论文; 电源论文; 主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