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小学生普遍缺乏爱心,任性、自私、不知道感恩;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却喜欢追求独立放旷,他们喜欢新奇、古怪的事物。但有时却不能明辨是非,他们的情绪激动,很不稳定。这时如果不对他们加以引导,培养其健康积极的情感,后果将不堪设想。语文教学承担着育人的重任,让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光彩!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教学 爱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学生自身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小学生普遍缺乏爱心,任性、自私、不知道感恩。所以说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和高尚品质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用爱去激励学生,用爱去感染学生,用爱去唤醒学生的心灵。“爱”成为我教育学生永恒不变的法则。爱心是水,滋润你我的心田;爱心是金钥匙,能够打开孩子的心灵窗户。陶行知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的典范。做了二十多年班主任的我,其间的酸甜苦辣、趣闻议事,丰富着我的生活、历练着我的情感,细细回味,极有感慨。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在爱的教育中,我不仅明白了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更懂得了应该如何去爱学生,爱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才会在学生心灵中绽放光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传承中华美德,让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光彩呢?
一、播撒爱心,关爱他人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感智慧的产物。作为语文老师,应积极运用各种手段“披文入情”,把文行间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例如讲授《爱如茉莉》时,先让同学们默读,让他们在读中感悟爱的传递,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感悟文章意境,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能通过诵读感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我已经将“爱”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遵守社会公德、奉献爱心、关爱残疾人的社会责任感,也会从语文的课堂中,内化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中,并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让学生真正关注盲人呢?我抓住题目中的“爱”,围绕“爱”的主题,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去感悟故事中的“爱”。做游戏、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孩子们体验盲人的生活。先让他们闭上眼睛,后面的小朋友把手搭在前面的小朋友的肩膀上,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慢慢的前进;开展多项体验活动。如蒙上眼睛,在老师口令的指引下,进行爬楼梯、找座位等活动;开展“蒙眼走障碍”、“蒙眼吃水果”体验性游戏活动,游戏开始时孩子们都很兴奋,但在进行的过程中,他们慢慢体验到盲人的不便与辛苦,游戏中小心翼翼地紧抓扶手、害怕摔跤。在理解、尊重盲人的基础上,说说应该怎样关心并帮助他们。盲人的生活大多数都是依靠触觉、听觉以及其他辅助工具,如拐杖,导盲犬等进行的。盲人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五彩的世界,但他们的心灵不是封闭的;残疾并未使他们消极对待生活,而是向生活挑战、向黑暗挑战,积极地面对生活、用智慧战胜困难。他们不但学会了生存、自理,而且还在不断地追求知识的提高,有些甚至做出了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
二、奉献爱心,点点滴滴
种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种希望。教书育人的无私从心底出发,针对育人钻教研,对照自身深入思,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因人施教,和谐施教,践行宗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沿着教书育人的科学足迹不断栽种一个个蒲公英、播撒着滴滴爱心。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她以“一百多年前,法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种下了‘欧洲的喉舌、世界的良心’罗曼.罗兰这株蒲公英,以此结出的果实撑着独特的小伞随风遍布在广袤的大地上”为励志,扎根乡村教学事业,内化为对孩子精心呵护的具体行动。裴占花并没有托尔斯泰和罗曼.罗兰那样伟大,她的舞台不大,若说有点相似,指的是她也是一个蒲公英的栽种者。随着种子的成熟和四处飘撒,她创造了和创造着无穷大效应。
三、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在这个世界上,给我们爱最多的人,莫过于我们的父母。从我们“呱呱”追地起,我们的父母就承担起了养育我们的重任。父爱如一座高山,永远也难以企及他的顶峰,母爱如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梦。爱让这个世界不停地旋转。父母付出的远远比山高、比海深,作为我们,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欢乐。回想过去,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贺卡,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翻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那一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不都印刻着父母为我们操劳的痕迹吗?在我们的心灵中,只有自己,容不下他人,无论我们做什么事从不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想。而做为父母,首先想到的却是我们,无论背后掺杂着多少痛苦和泪水,他们也从未在我们面前提起一个字,只是强装笑脸。我们在物质不能满足父母的要求,难道连让父母开心一下的小事都做不到吗?所以,我们更应该体谅父母的心境,去抚摸他们心灵的创伤,去倾听他们内心的独白。
看到孩子们一天天的变化,我想人文素养本身是无形的,它必须落实在语文学习的一点一滴中,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举一动中,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在教育教学这块肥沃的领域里,让爱的阳光洒进语文课堂,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爱的种子,引领学生理解爱、学会爱、付出爱。
论文作者:杨艳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学生论文; 父母论文; 他们的论文; 盲人论文; 光彩论文; 语文论文; 爱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