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的产业走向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部崛起论文,走向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全国区域发展的趋势
1.区域发展政策的三次重大调整
据李京文院士分析,建国以来到2003年之前,我国区域发展的主导政策进行了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国家加大对内陆地区的投入力度,着意缩小内地与沿海的经济差距,促进内地发展,成效显著,使建国初期现代工商业70%以上偏集于沿海的状况大大改观,内地现代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国家主要通过率先改革开放,实行向东部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加快了沿海地区的发展步伐。主要措施一是直接加大国家投资的力度,在沿海地区配置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二是设立经济特区,加快对外开放,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沿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加强,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次起飞。第三次,20世纪末,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了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2000年~2004年,中央安排西部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等重大工程60多项,投资总规模8500亿元,已累计投入西部财政性建设资金4600亿元。其中,国债资金用于西部的比例超过1/3,安排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约5000亿元。在这些政策支持下,西部地区年平均GDP增长10%左右,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完成退耕还林2.88亿亩,退牧还草工程治理草原1.9亿亩,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大大改善。
2.中部塌陷问题凸显
自从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之后,素有全国能源、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基地之称的中部地区“不东不西”、“东西夹击”的失落感弥漫,在合肥、武汉、郑州等地召开的有关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不少与会代表都明确提出了“谨防中部塌陷”的焦虑。
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安徽、江西6省在内的中部地区,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2004年人口3.64亿,占全国的28.0%;国内生产总值32102万元,占全国23.5%。由于位置居中,战略地位特别重要。
科技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显示:中部地区的人均GDP,在1980年时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到2003年时只有75%;在GDP总量上,中部与东部之间的差额在20多年间增加了6倍。从居民收入看,2002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居民收入中,中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9元,比西部地区低183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前10位的省(区、市)中,东部地区8个,西部地区有2个,中部地区没有一个,中部塌陷问题已经凸显出来。
3.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启动
2003年3月至8月间,新任政府总理温家宝先后4次谈到“西部提速,东北攻坚,东部保持。东西互动,拉动中部”,港报称为“完整提出中国经济发展三极论”。东北和中部发展开始进入中央的视野。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国家要从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
至此,全国形成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板块,并向着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中国区域发展进入第四次宏观调整阶段,科学发展观在区域发展方面显示出来。
2004年,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5.8%。而中部6省投资总额为12629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占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17.1%上升到18.0%。中部地区连续多年首次投资增长速度超过全国,也超过东部地区,中部发展初现转机,但与其人口或GDP占全国的比重相比,投资还远没有达到应有份额。
二、中部发展的特点
1.区位优势显著
中部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位居全国的中部,历来都是战略要地。在现实经济发展中,有人形容该地区是中国区域发展的“腰”,“腰板”直,才能行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健康协调发展。正因为如此,中部地区对全国生产力布局特别重要。从建国初期开始,国家就非常重视中部地区的发展,先后投资安排大量重点建设项目,对基础设施进行了长期的建设,使中部地区成为连通东西南北公路、铁路交通干线的重要枢纽。境内民航方便快捷,以武汉、郑州、长沙、太原、南昌、合肥为中心的民用机场开通了国内上百条航线,可直达全国主要城市及港、澳、台地区,部分机场还开通了新加坡、韩国、印尼、泰国等国际航线。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其中心城市,如郑州、武汉、长沙等都具有依托交通条件发育市场的天然优势。伴随全国汽车经济时代的到来,沿海产业布局的优势弱化,而对时间要求高的产业来说,中部地区到达全国各地的便捷性优势强化,中部发展迎来新的机遇。
2.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在全国都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表1),尤其是煤炭资源质优量大,有色金属矿产品种多,储量大。这些矿产资源不仅在区域发展初期是完成原始积累的有效手段,而且在全球资源日益紧张的未来,有些矿产资源还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对国家安全具有特殊意义。另外,像湖北省境内的长江黄金水道和三峡水力资源、河南省和山西省境内的黄河水力资源、河南省的铝土矿资源等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与全国相比,中部6省重要或稀有矿产资源的丰富度远优于东部,密度也高于西部,且资源配套程度较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山西省的煤、煤层气、耐火粘土、铝土、铁矾土、镓、铂,安徽的明矾,江西的铜、金、银、铷、铯、碲、伴生硫、白云岩、滑石、粉石英、铀、钍,河南的钼、蓝石棉、铸型砂岩、天然碱、珍珠岩、蓝晶石、红柱石,湖北的泥灰石、石榴子石、金红石,湖南的钨、铋、独居石、萤石、海泡石、重晶石、长石等。其中,山西省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3,江西的铜储量占全国的1/5,钨、金、银等均占全国较高份额。按照矿产分布及储量状况,中部6省形成以下三大基地。即以山西、河南、安徽为三角的煤炭基地;以江西、湖北、湖南为三角的有色金属基地;以湖北、湖南为中心的磷化工矿产基地。
表1 中部地区主要矿产资源情况
煤炭
铁矿
锰矿
铜矿
硫铁矿 玻璃硅质原料
(亿吨) (矿石, (矿石, (矿石, (矿石, (矿石,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中部
1329.5
27.2
6128.9
1539.5
83020.1
20265.5
全国
3342.0
212.4 20709.0 3003.0 196018.2
117003.3
全国的
39.8
12.8
29.6
51.3
42.417.3
比重(%)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年鉴.
中部6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与输出基地,是全国重要的重工业生产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中、厚、薄板和特殊钢基地,最大的中型货车生产基地,最大的重型机床和包装机械生产基地,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等,已形成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纺织等为主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有大批工业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表2)。中部6省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河南,还是全国著名的粮棉油和烟果肉生产基地(表3)。
表2 中部地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占全国的比重
机制纸 卷烟
原煤
发电
生铁
钢
成品钢 水泥
平板玻
硫酸
纯碱
农田
汽车
及纸板 (万箱)(亿吨) (亿千 (万吨)(万吨) 材(万 (万吨) 璃(万 (万吨)(万吨) 化肥 (万辆)
(万吨) 瓦小时) 吨)
重量箱)(万吨)
中部
893
1002
5.19
4186
6117
5015
4641
18849
6278
891
217
1212
83
占全国的 18.4
28.0
31.1
21.9
28.6
22.6
19.2
21.9
22.7
26.4
19.1
31.2
18.7
比重(%)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年鉴.
表3 中部地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
(万吨)
粮食 小麦 水稻 油料 棉花 烟叶 水果 肉类
中部
12557 3376 5977 1052 127
54 3653 2000
的比重 29.2 39.0 37.2 37.4 26.2 24.1 25.2 28.8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年鉴.
3.产业结构不合理,“三农”负担沉重
按照中部6省公布的2004年数据,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17.8%、47.7%、34.5%,属于典型的二、三、一结构,表明6省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与全国情况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偏高,第二产业发展明显不足,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国的19.9%。与沿海几个经济发达的大省相比,产业结构的滞后性更加突出(表4)。特别是中部各省人口密度大,现有农村人口2.35亿,占总人口的64.9%,解决“三农”问题还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过程。
表4 中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比较(2004) (%)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 国
15.2
53.0
31.8
中 部
17.8
47.7
34.5
江苏省
8.5
56.5
35.0
山东省
11.5
56.3
32.2
广东省
7.8
55.4
36.8
资料来源:2004年全国及各省统计公报.
4.投资严重不足,工业发展乏力
由于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投资环境及国家政策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中部地区近些年的投资严重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份额迅速下降,与沿海地区相比,相对比例下降幅度非常大(表5)。
表5 中国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比例变化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4
投资总额 911
2543
4517
20019 32918 70073
东部=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中部
61% 55%
45%
34%
38%
38%
西部
48% 36%
34%
26%
33%
34%
表中东部包括辽、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11省市,中部包括黑、吉、晋、豫、鄂、湘、赣8省,西部包括其余12省区。数据来自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
2004年,沿海10省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达8676元,而中部6省人均仅3481元,相当于沿海人均水平的40.1%。在实际利用外资方面,沿海地区人均124.7美元,而中部6省仅20.7美元/人,相当于沿海平均水平的16.6%。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年全国外商直接投资中71.0%用于制造业,是最集中的领域。这些投资确实促进了沿海地区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恰恰缺乏这一块,从而使其原来并不落后的制造业近些年却越来越落后了。因为工业发展中,制造业是前向和后向带动能力最强的行业,而中部地区制造业发展滞后,就制约着整个工业的正常发展,延缓了工业化进程。
王小鲁、樊纲也认为:“在过去20年的经济改革期间,市场导向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民间资本流动使资金大量流向东部,加速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也扩大了地区差距。”“东部地区长期以来享受的外资优惠政策,是导致地区间经济差距的一个原因。”
5.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规模偏小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导致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偏低,并直接使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规模偏小,武汉中心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毕竟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规模差异较大,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竞争,所以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规模非常有限,经济实力比较弱。在中部规模最大的武汉市2004年GDP也才1956亿元,郑州市为1375亿元,长沙市为1100亿元,其他省会城市的GDP仍不足1000亿元,与三大城市群中的中等城市大致相当,尚不足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扩张。
6.经济开放程度低
6省的开放程度长期以来处于较低水平。1978年,6省开放程度指数平均值为32.6%,2001年平均值为37.9%,前后对比,开放程度有所提高,但仍停留在全国平均水平的1/3左右。6省中,开放程度最高的是湖南省,最低的是河南省;从变化过程分析,开放程度提高得较明显的是湖南、湖北和安徽3省,23年间分别提高了18.5%、10.6%和7.5%,河南长期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山西省和江西则处于中间偏上水平。2004年,中部6省进出口总额为349.42亿美元,与广东(3571.33美元)、江苏(1708.1亿美元)、浙江(852.3亿美元)、山东(607.8亿美元)差距甚大。按照人均水平计算,中部进出口额每人平均只有96.3美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8%,仅及沿海地区平均水平的4.1%,经济循环的地域范围非常有限。
三、中部地区产业走向分析
1.产业结构走向
从产业结构走向分析,目前沿海地区GDP构成中,第一产业一般占10%以下,第二产业占56%左右,第三产业占34%左右。中部地区未来首要的战略性任务就是在加速工业化上有突破。工业化是未来区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最要害的问题。因此,要集中精力推进工业化。工业化是促进地区经济水平提升的必经之路,中部崛起的标志之一就是实现工业化,在稳定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上,使产业结构大致达到沿海地区目前的水平。
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两大发展战略。深刻理解和认真实施这两大战略,对中部崛起至关重要。中部多数省都是农业大省,进一步发展经济必须把推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作为根本任务,加快农村工业化的步伐。这个指导思想一定要明确。对照河南、江西、湖南等与沿海地区的实质性差距,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成为农业强省,首先必须成为工业强省;要想建立发达的农业,必须首先建立发达的工业,通过建立发达的工业,来支持农业的发展,支持农业的现代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沿海地区的发展主要是靠乡镇企业取得的利润,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用工业取得的利润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的基本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使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中部要想成为农业强省,应当先成为工业强省。
第一,要把传统的优势工业做强做大。中部6省在全国工业行业中产值比例较高的,一是有色金属采掘和加工,占全国25%左右,从采矿、选矿、冶炼到加工,是在全国最有优势的产业;二是煤炭,占全国的31%;三是食品工业包括粮食、畜产品加工和饮料等,在全国食品工业中占20%左右;四是机械制造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各类专用设备等。这是中部工业现有的基础,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些行业集中了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要用现代技术改造这些传统产业,延长其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混合所有的股份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形成规范的公司制和科学的治理结构,使国有企业焕发活力,做强做大。
第二,大力发展新的战略性产业。包括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中部有一定的基础,应当加快发展。发展这些产业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在这些领域增加投资,是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战略需要。要根据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研发优势,立足于自主创新,筹划高起点的发展项目,使其成为中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战略性产业本身的前瞻性和高风险性,特别需要政府的支持。建议中央政府对中部地区的这部分产业,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以增强中部发展的活力。
第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在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不搞村村冒烟,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决不能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来换得工业的发展,而是要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原则,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第四,在民营经济和民营资本上寻求新的突破。党的十六大以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氛围。2005年3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的意见,使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伴随国家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资本市场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多样化势在必行,民间资金从放在银行保值到转化为资本参与投资、促进发展的历史性转换过程已经拉开序幕,引导民营资本科学、有序地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投资,成为促进区域工业化的重大任务。从舆论引导到政府管理,需要营造应有的环境,促进目前大批的民营资本进入工业发展领域,从最基本的层面激活民间资本市场,形成强大的资金流和动力,促进民营工业企业的全面发展。启动民营资本市场、全面发展民营经济,将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突破性力量,需要引起各级管理部门的特别重视。
2.产业布局走向
参考沿海和国外产业布局的经验,产业布局走向非常清楚,就是要把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尤其是向中心城市或城市群集中,把第一产业向优质基地和农业大户集中。
从产业性质上看,二、三产业是城镇产业。但问题是我国在过去长期短缺经济条件下,曾经经历过工业分散化的过程。这种情况给很多人一个错误信号,好像搞工业在什么地方都行,只要有好的企业家就可以了。其实,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开始,我国进入买方市场阶段,工业发展的竞争性才真正提上议事日程。在需要竞争的环境中,工业发展必须通过地域上的集中,充分利用城镇的要素资源,才能够获得正常的发展支持。所以,工业发展向城镇集中,尤其是中心城市集中是经济规律。城镇化实质上是工业化的结果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多数地区人口数量巨大,人口密度又大,没有工业支撑,城镇化是缺乏动力的,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至今仍然对工业集中依赖性非常大。
第一产业发展问题,将始终是中部崛起过程中最难办的事。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广大农民负责的态度,更多地用国家的力量支持农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用减少农民的办法让农民富裕,用特殊的措施解决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
基于以上分析,中部崛起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城镇发展,尤其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各省要集中力量把优势产业向省会城市或城市群集中,提高省会城市或城市群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3.产业发展走向
中部地区产业发展走向,主要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历史性地提高经济的开放度,即实现经济的开放化。
实际运行上,大致有三个层面。第一,提高省内经济的开放度,强化区域协调发展,逐步解决产业结构低水平同构化问题。第二,提高与沿海地区的合作水平,强化当地经济的开放性,把沿海的资金、市场、管理优势引进来,积极参与全国经济循环。第三,下大决心,坚持不懈地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提高中部地区经济对全球的开放度,让更多的国际化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融入中部地区的发展之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
四、结语
中部崛起是全国区域发展的需要,促进中部崛起是国家的意志,也是中部地区千百万人民的梦想。天时、地利、人和,中部崛起大有希望。
中部地区具有区位、能源、原材料和农业优势,但是工业发展不足,城镇发展不足,对外开放更加不足。
遵循区域发展规律,中部崛起过程中,产业结构要奋力实现工业化,产业布局要稳定实现城镇化,产业发展要历史性地实现开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