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
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我国土地使用面积广大,但是因为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和土质的不同,房屋建筑工程环境比较复杂,土壤中含盐量高、土质松软等情况比较多,也容易发生自然灾害。因此,地基处理技术要适应当地的施工环境,这也增加了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和改进难度。本文基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建筑地基处理优化措施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下;建筑地基处理;优化措施分析
引言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保证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随着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难度的增加,建筑地基的处理技术越来越先进,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更新。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把握地基处理技术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施工地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地基处理技术。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的难题,在加固地基的同时保障建筑的施工质量。
1地基处理的意义分析
(1)增强土体强度:地基处理效果会对房屋建筑安稳性、抗剪切力性能等形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地基结构牢固时,房屋建筑就能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整体性,能更有效的承载地上结构。在建筑行业中,土体强度用于表示地基强度,剪切力与土体强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在施工实践中,应做好现场勘查工作,结合工程施工要求合理处理地基,增强土体强度。(2)降低土体压缩性:当土体强度较低时,土层在外力作用下易形成压缩下沉,诱发建筑体出现沉降问题,降低工程建设质量,增加断裂、倾斜等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而若能合理应用地基处理技术,结合不同土层特征进行改良与加固,保证涂层的匀称性与坚固性,提升地基的土层强度,减少或规避土体压缩变形等情况。(3)降低土体的流动性:在房屋建筑前,加强地基结构的处理,有益于保证建筑的稳固性与质量。地基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会对初有地层结构完整性形成破坏,促使地表周边形成理化性质,情节严重时诱发地基沉降问题。为有效解除以上情况,应加强对工程地基的加固处理,降低土体的流动性,采用加桩、支护等方法保证地基周边土体的稳固性,进而延长房屋的使用年限。
2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过程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越发先进,日益综合化。尽管如此,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标准不统一,操作不规范等。由于地基开挖的技术含量很高,而且地基工程非常关键,因此,必须要确定基础线与开挖线,保证其不会遭到破坏。技术人员要加强对地基数据的观测和把控,对相关技术参数严格要求,避免出现过度开挖的问题。浇筑垫层时,要提前留出一部分以备实验和养护。所有的操作必须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并保证材料满足施工需求。对钢筋进行绑扎之前要清理干净,确定标高。绑扎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板面,避免接缝处有漏浆现象,这样就可以提高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施工安全管理
在房屋建筑施工场地常常会看用红布挂着的安全标语,如:质量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生命的保障;提高安全意识,建造平安工地;一人违章,众人遭殃等,可见在建筑施工中安全是重要性,所以建筑企业要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对工地中的施工安全严格要求,要求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劳保用品,佩戴安全帽等,同时在地基施工时必须做好施工周边支撑工作,防止施工时周围塌陷,造成伤亡。施工时必须严格按流程进行施工,对于施工现场的设备必须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2.3质量控制与验收
首先,要加强对施工图纸的优化,保证合理,便于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可以明白设计人员的意图。通常会采用CAD绘制图纸,图纸有两种形式,一是平面图,二是立体图,这两种图纸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掌握施工的各项要求。第二,在房屋施工开始之前,可对场地进行荷载施压,保证场地的土体更加牢固密实,便于开展施工。这种方法叫做预压法,适合应用在地基比较软的地区。预压法一般包括两种,一是真空预压,二是堆载预压。如果地基的深度较深,就可以采用真空预压法。第三,要进一步优化地基处理技术,引进先进的智能处理技术,协助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从而得出准确的地质报告,及时发现地质情况,使施工方案更加合理。
3为什么要注重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应用地基技术进行有效处理通常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处理地基受到地域因素限制,我国国土十分辽阔,不同地区都会兴建房屋,因此对于房屋建设工程而言,也需要重点考虑地域的影响因素。不同地区的天气变化、水文地质情况差异较大,这些会对整体的施工技术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选择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应用。每个地区施工周围的土壤环境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事先对施工周围做出详细的勘查工作,测量土壤性质后方可对症选取相应的技术。(2)房屋施工建设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任何一个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地基都是关键的位置,地基建设质量的好坏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强化处理技术应用工作。工作人员不能够忽视地基工作的重视度,它不仅仅是一项基本的工作,如果得不到科学有效的处理将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严重者在施工期间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工作人员对建设地基这项工作的重视度不够,仅仅为了节约经济成本而随意进行处理,施工过程中就会存在很多其他的突发事故。
4地基处理技术
4.1强夯法
强夯法的挤密方法可以提高硬度,降低压缩性。在使用动态压实方法前,需要选择几个试验性试验点,两侧均应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超净时间间隔取决于土壤孔隙水的压力耗散时间、粘土的透水率差、不小于3-4周的时间间隔、土体的强透水性能连续夯实。根据结构类型的结构,夯实位置,夯实通过现场测试的努力,并与建筑结构和深度的当地承载力要求相结合,强夯法是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粉砂土、粘土土壤,等等进行挤压,让碎石的地方能够变成软土,利于施工工人建筑房屋,节省时间和质量。
4.2DDC灰土挤密技术
地理处理中还有DDC灰土挤密技术,即在地基内钻深孔,用钻机将灰土夯入深孔中,使地基提高稳定性。应用时可以分层处理,保证每层夯实强固。每次成桩时,都要不断冲击基桩,使桩与周围的土紧密成一体,构成复合型地基。该技术主要以湿地应用较多,灰土可迅速吸收水分而固化周围土质,能够有效防止地基扭曲变形,提高地基的荷载能力。但在黄土层效果一般,因此需要实地考察检测才能应用。
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房屋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断增大,房屋建筑的荷载也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地基的稳固性和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发和优化地基处理技术,是提高房屋建筑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阮虹,石长元,王晓峰,唐丹,郭娇,钱俊豪.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天然气与石油,2018,36(04):105-111.
[2]石浩.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案优化[J].建材与装饰,2018(19):235-236.
[3]康朝勇.基于复杂地质条件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_a确定[J].山西建筑,2018,44(14):73-74.
[4]刘文龙.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建筑地基处理优化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3):39-40.
[5]张超.基于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1):58-59+63.
论文作者:刘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地质论文; 房屋论文; 条件下论文; 预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