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乡镇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创新、发育市场、空间集聚、规模经营与宏观调控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和政策取向。
关键词 乡镇企业;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创新;发育市场;空间集聚;规模经营;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 F276.3
中国的乡镇企业一般指在农业社区和城市郊区农民所创办的非国有制企业,它们的经营活动涉及到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部门,但主要从事农村非农产业活动。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的乡镇企业并不是改革之后才萌生和成长起来的,其前身社队企业早在50年代后期就出现了。由于受资源动员的行政性和发展的社区性的约束,自其产生后的20余年中,经历了极为曲折和缓慢的发展过程,短暂的繁荣和快速的衰落交织于途。只有到了1978年以后,社队企业的发展才出现了真正的转机。当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1979 年7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对社队企业发展方针、经营范围、所有制性质、资金来源等作出了明确规定。此后,社队企业才逐步突破“三就地”原则的束缚,由“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依附型产业转变为独立于农业之外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一个农村工业化浪潮已在全新的基础上蓬勃兴起〔1〕。
1984年,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以此为新的起点,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从形式到内容,从速度到规模,还是从经济效益到社会效益,乡镇企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商品化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乡镇企业仍然处在脱胎于农村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初始发展阶段,带有强烈的自发色彩,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因而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问题和矛盾,如在内部,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清,技术构成较低,管理水平低下,经济效益不高等矛盾的制约;在外部,则存在着市场竞争加剧,资金矛盾尖锐,社会负担加重等困难的困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提供的发展机遇稍纵即逝。
1 产权制度创新:乡镇企业提高的重要途径
在乡镇企业发展的初期,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个体、家庭工业主要从事投资少、成本低、技术要求不高、运输方便、收旧利废的再生加工和小商品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家庭工业借以起家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优势逐步丧失,建立私营企业的优越性在于:(1)产权清晰, 不存在模糊产权。企业经营状况直接与业主的经济利益挂钩,从而可以避免许多浪费。(2)不存在速度与效益的矛盾。私营企业中, 效益决定一切,效益好就大量生产,快速发展;效益不好,立即下马或转产。(3)私营企业的建立和运行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的, 一切听从市场规律支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仍具有生命力。对私营经济应当实行“长期共存,平等竞争,加强管理,逐步引导”的方针,诱导其正确地发展。
家庭企业虽然利益直接,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家庭企业规模小,管理落后,技术水平低,交易费用大,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家庭企业则以自愿、平等、互利为原则,以资金、劳力联合为纽带,自发兴办合伙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在于,一方面它借股份制明确了产权关系与利益关系,从而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借助于合作制实现了劳动者的联合,克服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的局限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它既有一个好的体制,即“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我制约,自求发展”;又有一个好的运行机制,即“产权明晰,利益直接,决策果断,经营灵活,转产方便”〔3〕。 正是由于好的体制和好的运行机制的结合,才使大批的家庭企业走上了股份合作的道路,也为集体乡镇企业的改造找到了一条路子。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集体乡镇企业产权明晰化是一条非走不可的路,家庭企业对家庭自身的突破也是必然的。在乡镇企业迈向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进程中,发展股份合作企业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2 发育市场:乡镇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我国乡镇企业从孕育开始就处在体制束缚之外,完全由市场机制调节,因此,乡镇企业的市场取向行为极其明显。其原料的供给和产品的销售对市场的依赖性很大,市场调节是乡镇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重要手段,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市场容量无疑是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最有力因素之一。在乡镇企业的生产导向上,由资源导向还是市场导向,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随着市场发育程度而转化的。当市场发育不良,应是资源导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市场比较发育时,就应以市场为导向,向市场索取一切,向市场贡献一切。对现代商品经济中的生产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产销地在空间上的远近,也不是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大小,而是商品到达市场的速度,以及从市场上获得要素供给的速度〔5〕。资源虽是发展商品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但发展商品生产不一定要依赖本地的资源。在当今世界经济联系极其密切、交通十分发达、通讯十分快捷的条件下,资源是可以而且必然要转移的。资源条件差的地方,商品经济发展不一定慢,因为它可以使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资源。但要实现生产要素在大范围内的流动和组合,优化资源配置,就需要有一个开放的市场体系。因此,在乡镇工业的集中产区,有必要建立乡镇工业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的专业市场。专业市场集中供求,集中信息,大量有关商品供求、价格、花色、品种、规格、款式、技术发展等信息集中到专业市场,使广大商品生产经营者能够迅速广泛地了解市场动态,根据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专业市场还把各地的区域优势和全国大市场结合起来,为促进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快区域专业化分工,形成主导产业创造了条件。
乡镇企业是农村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乡镇企业生产出来的大部分产品,都通过农村市场流向全国各地。乡镇企业根据农村市场的供求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乡镇企业以本地市场为依托,但在本地市场的发展规模和数量要有合理的限度,既达到规模经济,又要注意避免产业结构雷同。如果乡镇企业都围绕本地市场发展,会造成不利的竞争后果。一方面,由于本地市场容量有限,会使过多的企业争夺有限的资源,导致企业生产能力闲置,产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上扬;另一方面,过度分散的乡镇企业形不成一定的规模经济,从而使产品批量、质量和档次上不去,产品成本和价格降不下来,企业维持不了最佳的运营状态。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在立足本地市场的基础上向外扩张,开拓外地市场乃至海外市场。把越来越多素质较高的乡镇企业从国内市场推向国际市场,使其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摆脱国内市场的制约,分享国际分工利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我国“入关”愿望的最终实现,乡镇企业优胜劣汰的进程将加快,质次、成本高、耗能多、污染大和管理不善的企业将被淘汰,优质高产高效企业将脱颖而出,市场竞争方式从以价格、数量等为主要内容的粗放竞争,转向以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增加花色品种、改进包装装潢和完善售前售后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式竞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乡镇企业必须及时掌握准确、灵敏的信息,根据市场信息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花色品种,开发新型产品,才能占领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践证明,市场条件越充分越完善,乡镇企业的发展就越快越好。农村的工业化和市场化结合,加快市场建设,能有效地改变乡镇企业与农业争要素的状况。必须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在建立和完善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金融、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和组合,逐步改变乡镇企业在原材料、能源供给方面长期所处的不平等竞争局面,更充分地发挥其经营灵活,资源丰富,劳动力工资低等优势,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 空间集聚:乡镇企业重组的必然步骤
由于改革后的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发展饥渴,搞工业成为普遍行为,加之缺乏必要的产业政策引导,且乡镇企业的产权关系又先天性地依附于土地和农村社区行政组织,是在与城市工业体系处于隔绝的状态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因而形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高度分散的工业化模式,同时分散化的特征又是企业“小而全”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据调查,1992年我国的2079.2万个乡镇企业80%分布在村落原野,70%分布在行政村所在地,分布在集镇的不足12%,分布在县城以上的不足1%。工业布局过于分散导致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上升。 由于广大农村地区的供水、供电、供汽、供油、交通、通讯、排污、仓储等基础设施的供给条件较差,都要由企业各搞一套,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人力、物力、财力,也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难度,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资金短缺的乡镇企业根本就没有能力来建设和改变这些基础设施。落后的通讯设施使企业根本无法及时掌握现代多变的市场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熟练劳动力和现代管理经验也难以得到。乡镇企业的分散配置阻滞了生产要素的集聚,横向联系不便制约了技术改造的深化和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以及产品、产业的升级换代。亦工亦农的就业方式,限制了非农产业大军的稳定成长;偏僻的地理位置使企业运输成本剧增;低下的经济效益又使环境污染、工作条件恶劣、事故频繁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4〕。
从长远发展看,乡镇企业应适当向信息灵通、交通方便的城镇集中,适度集中对生产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好处:(1 )适度的集中能使交通运输部门、中间部门和辅助行业方便地向企业提供专门设施,改善企业的运输条件,节约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经营费用。(2 )能有效地节约生活福利设施的费用,减少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 )企业能比较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信息,并加强同外界联系。(4 )便于专业化协作。专业化协作可带来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此,要走合理布局、适当集中发展的路子,建立乡镇企业发展示范区,推动农村集镇建设,提高乡镇企业的集聚效益。具体做法是:在大中城市郊区、铁路沿线及沿江沿线地区,要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和农村资金较多的优势,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形成较为发达的乡镇企业经济带,在广大农村地区,应把发展乡镇企业同发展农村集镇紧密结合起来,诱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布局,建立乡镇企业开发示范区。同时要突破在社区范围内发展乡镇企业的局限,鼓励异地办厂,在发展空间上实现跨乡镇、跨城乡、跨地区和跨国界。
4 规模经营:乡镇企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措施
乡镇企业投资资金来源多元化与农村各级社区及个人的投资自由性同时存在,导致零散的重复性的小规模投资与农村工业大规模的总体投资同时并存。布局过于分散的直接后果是企业规模不足,企业低水平、平面式的数量扩张成为乡镇企业的主要增长方式。企业规模不足还带来外部环境的不经济。低水平重复投资,低水平过度竞争,使企业之间协调成本增加,损害总体经济效率。
乡镇企业个数和职工人数的多寡并不一定代表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在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今天,乡镇企业由“以小取胜”向“以规模取胜”的呼声日盛。大力开展横向联合,是振兴乡镇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要主动与国营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金融部门和外贸部门等单位联营,通过联资金、联产销、联技术和产品协作配套等形式找靠山,依靠横向联合使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拳头产品”为纽带,按生产系列化、专业化要求组建企业集团和创汇群体,扩大生产能力,形成地域专业化经济优势;对少数因管理不善、长期亏损的企业,及时果断地实行兼并、拍卖或租赁,壮大优势企业,淘汰劣势企业,优化企业组织结构〔7〕。 城乡产业联合与协作中各种障碍的清除,必然为乡镇企业广泛地引进短缺的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进而为乡镇企业有效地实现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提供新的机遇。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某类产品的单位生产规模小而区域生产规模大。单位生产规模小,是指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单位规模小,每一个生产单位的产量有限;区域生产规模大,是指在同一地区由于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单位数量众多,从而使得这一商品在该区域的汇总产出量很大〔5〕。 这实际上是在向区域专业化迈进的进程。许多地区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经济比较优势,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等生产格局,加快了区域专业化分工进程,培植了区域性主导产业,从而使各地同类商品区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这也是乡镇企业走向规模经营的另一方式。
5 宏观调控:乡镇企业规范化发展的可靠保证5.1搞好区域协作,缩小东西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呈现扩大态势,而乡镇企业发展程度和水平上的差距乃是这种差距扩大的主因。东部地区资金、人才、技术比较集中,但资源相对缺乏,而西部地区资金困难、人才技术匮乏,但资源却比较丰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二者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应以经济互利、优势互补为原则,把东部地区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等优势与西部地区丰富的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优势结合起来,提高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技术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东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协调发展。主要做法是:以长江流域经济带和陇海铁路沿线经济带为主干,由东向西推进,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形式创办一批东西合作开发示范项目;通过多种形式,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培养技术骨干和厂长,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并组织开展东西部干部交流,西部地区选派一批干部到东部地区任职、挂职,学习东部地区兴办乡镇企业的经验,尽快提高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2〕。5.2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1)强化资金管理,重点解决过多地抽调企业生产资金问题, 适当压缩非生产性项目,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资金需要;(2 )强化销售管理,重点调动供销人员的积极性;(3)强化质量管理, 重点健全各种质量保证体系,如强化质量检测手段,实行质量索赔制度,强化质量否决权等;(4)强化技术管理,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围绕为大工业配套服务搞技改,围绕骨干企业、“拳头产品”和支援出口创汇搞技改,围绕利用当地资源、发挥优势、灵活经营搞技改,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5)强化法制管理, 健全企业法规制度,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产品;注意打破地区封锁,实现平等竞争,努力按国际法规和惯例办事,促进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健康发展。
来稿日期:1995—11—05
标签: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