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雾区”与试题的禁区_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论文

知识的“雾区”与试题的禁区_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论文

知识的“雾区”与试题的禁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禁区论文,试题论文,知识论文,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教学与考试是相对独立的,三者对象不同,性质有异。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研究无禁区,教学需谨慎,无需赘言。然而,在考试环节往往会“三江合流”,一言难尽。

考试有无禁区?实际上,是在向知识点的确定性提问,进而对教学和研究的成果提问。那么,进入试卷的考点是否仍被未知的迷雾笼罩?存疑的知识点能否进入大考?201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为思考上述问题提供了契机。

2013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整体上是较为严谨的,尤其是以往讨论较多的现代文阅读选文问题①,有明显的改善。两篇选文价值倾向健康、文体特征显豁、语言表达规范,值得肯定。严格来讲,整张试卷值得斟酌的只有以下三处,甚至客观而言,都算不上是出题者的失误。然而,研讨这三处无心之失,对今后中学语文大考中命题策略的制定乃至相关问题的教学与研究都颇具启发性。

一、“文坛公案”与未入教材的学术观点

清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是中考的常涉考点,《核舟记》和《口技》都辑自该书,众多版本的初中教材皆有选录。在人教版和上海版的教材中,都明确写明后者的作者是“林嗣环”,选自他的《秋声诗自序》。因此,试卷中第9题的表述似无不妥。

9.上文节选自课文《

》,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林嗣环。

然而,这在无意之中却触碰到了一桩“文坛公案”,即《口技》的作者到底是谁?

早在1962年6月24日,著名学者聂绀弩就在《光明日报》撰文《林嗣环抄袭金圣叹的文章》,指出《口技》首见于清初批评家金圣叹评本《水浒传》第六十四回的回前总评。之后学界对此公案也有不少讨论。专治明清小说研究的陈文新教授曾详列林嗣环和金圣叹的原文②,以使两者在写作目的和文章内容上的同异之处一目了然,“作者是谁”的问题也就不言自明了;《水浒传》研究者竺洪波教授也以金林二人的生平以及《口技》内容的删节为证③,认为将《口技》的作者认定为金圣叹较为妥当。

《口技》的作者之争,学者们的看法确实还未有定论,包括对明清民间口技资料颇多研究的朱则杰教授在提及该文时也将其冠之于林嗣环名下④;坊间和教材长期传布《口技》的作者是林嗣环,似也约定俗成。然而,学界认为其乃金圣叹之作的倾向却是不容忽视的。

教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修订是复杂的大工程,需要相当的魄力、智慧和时间。相对而言,考试却是灵活机动的。在及时了解相关学术研究动态的前提下,命题者既有可能也有责任回避类似“文坛公案”的学术纷争。这样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为知识最终的科学传播提供了时间的缓冲和实现的可能。

人们主观上总是认为,进入教材的知识是经过检验的准确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客观上课本里没有错误。更何况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某些原因,一些学术新见未能及时进入教材,尽管迷雾正在消散,仍旧处于“知识的雾区”。此种情况下,就需要命题者有充分的敏感和自觉,将这类“知识的雾区”规避为“命题的禁区”。

二、“词典纷争”与正在演变的语言现象

今年中考试卷中的第21题,题干无误,需要讨论的是答案。

21.根据拼音写汉字。老妈lì害呀。

标准答案:厉;补充答案:利。

据说此题的平均分是较高的,常见的错误是“历”,改卷时偶见有考生写作“利”。

经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发现,“厉害”读作轻声,也作“利害”。所以,“利”作为补充添加进了答案。有心人又查阅了市面上另一本影响较大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发现该词典中的“厉害”也读轻声,但是特别注明了“跟‘利害’(lìhài)不同”。如果再查“利害”,发现《现代汉语词典》有轻读和非轻读两个注音,只有轻读时“利害”与“厉害”相同;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也注有两个读音,轻读时“现在一般写作‘厉害’”,非轻读时“跟‘厉害’不同”。

可见,两本词典在“‘厉害’也可写作‘利害’”这一看法上是一致的。如果查阅《汉语大词典》和《词源》⑤,更会发现“利害”指“厉害”,自元代以来,不乏其例——《西厢记》五本一折中就有“清减得十分利害”的说法。可见,这两个词语长期可以通用。因此,补充“利”作为答案,是明智之举。

然而,部分考生写“利”,未必是对上述情形充分了解之后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误打误撞,碰巧得分了。考生得了分数,并不意味着掌握了知识;即便是教师,对此类问题没有恰当认识者恐怕也大有人在,然而却也是情有可原的。

“厉害”和“利害”是语言文字应用中所谓“分化词”现象的例子,即,两个词语目前出现了分化的倾向,但是还没有达成共识。具体说来,在“凶猛、剧烈、严厉”的意义上,“厉害”是目前通行的写法,读轻声;而“利害”分化为特指“利益和害处”,不能轻读。类似的词语还有一大批,比如:“功夫”和“工夫”、“做客”和“作客”、“无需”和“无须”、“年轻”和“年青”等等,都仍处在演变分化的过程中。

这类“分化词”不仅普通人分不清,连词典也经常打架,上述这些例子《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就有不同的说法,呈现为饶有意味的“词典纷争”;而国家语委《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并未收录整理,《第二批异形词整理表》又暂未讨论。这真叫人无所适从,可谓浓雾弥漫的“知识的雾区”。

与“文坛公案”属于专业观点之商榷相比,“词典纷争”则显现出更为深刻的社会性。一方面,语言的社会应用需要时间与大众的协动,必须假以时日,因势利导;另一方面,语言文字工作,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行政管理部门的关注协调乃至出版行业商业利益的纷争也都相当错综复杂。

在中考这样兼具结业和选拔性质的大考中,将此类迷雾紧锁的“知识的雾区”划入“试题的禁区”,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考试是对明确知识的设问,尤其是针对语言文字类的知识,规避正在演变中的语言现象,不触及暂未理清的社会化问题,应该成为命题者清醒的自觉。

三、“论证结构”与急需深化的文体研究

整张试卷中还有一个值得商榷的题目是第19题。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论证结构是________。

这是一道现代文阅读题,文章文理简洁清楚,第一自然段说“要学会舍”,第二、三段说“舍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四、五、六段说“舍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最后七、八两段再次强调“学会舍”的利弊。

这道题失分较多,据传阅卷时就论证结构是“总分”还是“并列”有过激烈争论,前者是标准答案。分歧在于,一方认为,从全文看,“总分(或曰总分总)”的结构是非常明显的;而另一方则认为,该文是经典的三段论式结构,第一段是引论(提出问题),二到六段是本论(分析问题),七八段是结论(解决问题),论证结构只针对本论,当然就应该是“并列”。

查阅《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初中课本,并没有发现其中有对议论文论证结构的明确讲授,倒是《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中要求,“能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并明确指出议论文的考点有“总分、并列、层进、对照”四类论证结构。

上述四类所谓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某种“默会知识”,甚至可以称之为“行业规定”。一些资深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将此类“共识”写成教参,然而多是以归纳和示例的方式展示更多种类的具体“论证结构”⑥而已。若要在其中深究文体学所依据的逻辑学和修辞学依据,恐怕是会抱憾而归的。也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指出:“论证结构是由两个必要成分组成,论题与论据”⑦。但是这一用于篇章分析的概念并不等同于中学语文教学中指涉文章“思路结构”的“论证结构”,而且其类型分析也不太实用。

由于缺乏扎实的学理及应用研究,议论文的教学和考试环节就会乱象百出——“论证结构”的类型数量不一、名称不同、示例有异,自我定义的现象十分普遍;“论证结构”有时候指向全文,有时候又指向了其中的一部分尤其是本论,今年上海中考试卷就触碰了这一雷区;至于所谓“总分”,由于是核心论证方式,几乎可以在答题时“以一当百”;仅就上面提到的上海中考考纲中所述“总分、并列、层进、对照”四类,由于缺乏定义和例析,无法形成稳定的准确的判断,很难找出唯一且周全的分类依据,其科学性也就值得讨论了。

议论文的宗旨是什么?最典型的简单论证是怎样的思路结构?一篇议论文允许容纳多少命题?如何完成与单个或多个命题相关的论证过程?其实,循着这样的理路,“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是可以得到较为稳妥的分析的。如果目前中学的教学和考试满足于简单地答题得分,那么,师生双方都会放弃认真思考,以记忆代替理解,以考试技巧代替知识探索,此种情形恐怕是任何人都觉尴尬、无奈和不甘吧。

上文所述,无非是“知识的雾区”里三个较为典型的现象,碰巧出现在同一张考卷里,为思考“命题有无禁区”提供了一个切近的案例。教育只为求真,任何知识都可以研究,也允许在教学环节展开适当的讨论,然而,考试却不是自由的领地,知识的“雾区”都应该列为禁区。因为从某个意义上讲,考试是强化的教学,也是影响最广、力度最大的知识传播,大考更带有政府教育主管方的意志,一定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自觉将“知识的雾区”列为“试题的禁区”,这实际上意味着两个极高的要求:其一,命题者既要随时留意相关学术研究中的新观点并对其学术价值做出精确的判断;又要敏感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文字变化,熟悉语文规范的要求和更新;还要有能力研究或者组织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知识漏洞。其二,希望“试题的禁区”能够反逼“知识的雾区”云开雾化,以考试为枢纽,以持续的耐心、魄力和智慧,带动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真正严肃而具有生命力地健康发展。

①有关这个问题,在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至七届“语文教育与中考(高考)研讨会”上都有专题报告乃至激烈的争论。相关讨论可参阅拙作《高中生认知水平和语文学习的和谐发展——兼论200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命题的得失》(《语文学习》2010年第2期)、《平实的进步——有关2010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选文与答案的门外谈》(《语文学习》2010年第9期)和《阅读的多元与考试的界限——关于2011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命题的一点思考》(《语文学习》2011年第10期)等。

②陈文新,《明末清初三篇描写口技的作品》,《蒲松龄研究》,2001年第2期。

③竺洪波,《金圣叹、林嗣环之间的一场公案》//竺洪波,《英雄谱与英雄母题——〈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278-281页。

④朱则杰,《蒋士铨丛考》,《浙江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⑤参见《辞源》第一册第348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⑥刘金海,《议论文论证结构教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⑦廖秋忠,《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4期;另可参见廖秋忠,《篇章中的论证结构》,《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4期。

标签:;  ;  ;  ;  ;  

知识的“雾区”与试题的禁区_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