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铁施工技术要点的具体分析论文_赖勇平

中铁隧道局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地铁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城市的交通压力。在地铁施工过程当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该施工技术具有刚度大、防水性能好以及安全性能高等一系列的优势,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地铁车站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当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对地铁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铁;施工技术;要点

1 开挖时技术分析

明挖法是指地下工程施工时,从地上向下分层开挖,然后在基坑内进行作业,施工作业顺序由坑底由下到上,最后回填至地面的施工方法。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见表1。

明挖法的施工顺序大致为:降水,边坡支护,土方开挖,施工作业,回填土。

盖挖法盖挖法是由上至下开挖,在一定深度时将坑顶部封闭(通俗讲就是盖上),下部工程在顶盖下进行施工,主体结构可以顺、逆作的施工方法。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见表2。

2 基坑支护技术

2.1 钢支撑施工原则

(1)先支撑后挖土原则:即挖土的标高任何时候,不得深于待安装钢支撑底标高下50厘米。(2)先形成体系后受力原则:即每一根支撑杆正式受力前必须先形成横向拉结,保证压杆的稳定。(3)先结点可靠后受力原则。(4)钢支撑安放过程中相邻两钢支撑的固定端和活动端应相互错开。

2.2 钢支撑施工主要施工方法

当土方开挖到钢支撑设计位置以下0.5m处时,由于基坑宽度不一致需要在现场实际测量尺寸进行组装,有系梁限制,吊装需要分为两次进行。停止开挖基坑凿出预埋钢板安装钢支架。钢支撑按标准宽度组拼一端固定、一端活动,在活动端使用特制钢楔固定支撑。利用履带吊安放钢支撑到钢牛腿上,用固定端旋转法使活动端较宽位置支撑于预埋钢板上,支撑端部固定。地连墙预埋厚20mm钢板与支撑端头焊接,在钢支撑活动接头箱室两端各焊有千斤顶支托架,以便由千斤顶施加预应力。

2.3 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法

先施工冠梁,在冠梁施工过程中预埋混凝土支撑的钢筋,待基坑内桩基和土方完成后施工混凝土支撑。支撑时的注意事项.第一,开挖时实行分层开挖,随挖随架钢支撑,在支撑位置挖出来后,迅速安装钢支撑并及时按设计值施加预应力。第二,事先在地连墙上标出支撑位置,提前进行支撑位置处墙面的处理,以使支撑顶端及墙面受力均匀。第三,钢支撑事先在基坑外分段拼装,在钢管接长时,在钢管接头处焊设连接法兰盘和钢肋板,并用螺栓拧紧。第四,支撑加力之前,迅速设定支撑轴力监测点,取得初始读数后加力,加力后测试实际预加力,以此控制预加力施加准确。对钢支撑加力时,按设计分级加载和现场观测墙体加载反映决定加载速度,按设计要求预加力。

3 地铁防水技术

地铁防水技术也是在地铁施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地铁施工的漏水对于安全性影响十分巨大,所以在具体施工中需要从防水和排水两方面进行地铁施工强化。就地铁防水来讲,一方面要对施工结构进行全面性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对防水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找到可能漏水的区域,在漏水区域进行防水材料的铺设,这样,其防水性效果得到了强化。就地铁的排水来看,一方面的工作是针对性地分析地铁施工区域的水文特征,并对其基本的水文流向进行掌握。第二是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布置排水管道以及其他的措施,这样,地铁的排水效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3.1 变形缝

在对地下车站进行作业时,变形缝是进行防治模筑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在对其进行防水处理时,最常用的方法为使用镀锌钢板进行止水带的处理避免后浇带位置出现渗漏现象,具体的途径为:首先,在进行施工之前,将进行过镀锌处理的钢板现在两侧接缝部位进行固定,然后进行平行钢板的埋设作业,作业位置为距离施工点20厘米处的背水面,其次,进行注浆嘴的设置,设置距离为10米左右。如果在进行多次灌浆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渗漏现象,则直接进行界面剂的涂抹,涂抹部位为接缝处。

3.2 施工缝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施工缝的处理过程中,主要使用钢板腻子进行作业,在其施工缝处进行止水带的设置,从而实现施工缝的密封,如果该部分不能使用钢板腻子进行作业,可以使用橡胶带进行作业,该种材料具有遇水膨胀的特性,可以实现施工缝的密封,在进行立面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凹槽的留置作业,随后固定止水带,在进行该项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橡胶带进行固定,避免发生移动。

4 其他施工方法

由于地铁是地下施工,有很多不定因素和特殊性,当今社会科技不断的发展,和施工技术的完善,在遇到某些特殊地段可用特殊的施工方法;对于遇到大量的地下水而且围岩破碎不完整,可以采取冻结法,提高了围岩的自承能力;对于围岩破碎,可以进行注浆方法,加固围岩,保证施工;当施工地铁时需要穿过建筑物时,采用基底托换(地下托换),增加现有基础的承载能力,在现有基础的下部增加新的永久性支撑物或基础,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定能力。

特殊案例:某市地铁工程,在一定的施工段涉及过河隧道,而且该地段地质情况复杂,盾构施工要解决硬岩层、河流渗水、有害气体这3个问题;这3个问题对施工的影响表现在一是硬岩层,会对盾构机刀具产生严重破坏,因为在水底不能使用爆破,会使大量水涌入隧道结构中,影响施工进度;二是河流渗水问题,会使隧道结构受到破坏,也影响隧道支护强度;三是有害气体,处理不好或处理不恰当,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其处理方案要增大盾构机刀具开口率,并对刀具的形状和耐磨度做了改良,使刀具更加适应该地层,对盾构机本身也进行一定的强度处理。有害气体的处理,设置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报警装置,并在施工现场配置抽风机,对有害气体进行处理后排放。对于渗水问题,因为在河流底下,除防水涂层外,还在围护结构和二次衬砌之间做了防水层,同时还配备了大型水泵进行抽水作业,使该问题得到解决。

5 结束语

总之,在地铁施工中,应活学活用所学的施工技术,并对突发问题能有一个及时应对的方案,制定一个良好的处理问题方案,将问题处理到最小化,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我们应多了解最新的施工技术,面对不同的施工环境做到一个“因材施教”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孟羽韦,刘伟生.地铁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02:.

[2]孟羽韦,刘伟生.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02:.

[3]康振兴.地铁施工方法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135.

论文作者:赖勇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关于地铁施工技术要点的具体分析论文_赖勇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