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鸿福 黎宏斐 沈福玉 黄伟
(南京市浦口医院神经内科 江苏省南京市 210031)
摘要:目的:针对脑栓塞治疗中使用血栓通的疗效分析。方法:针对我院2014年4~6月这段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栓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随机的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通过注射血栓通注射液进行疾病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脉络宁注射液进行疾病治疗;治疗结束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等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血栓通进行急性脑梗塞治疗的治疗组患者,经过用药后疾病治疗有效的人数高达48人,治疗有效率在为96%;而采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仅为42人,治疗有效率为84%;两组数据经过比较后发现存在差异,且P<0.05,疗效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结论:在脑栓塞疾病的治疗中,采用血栓通的效果更为显著,是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的。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血栓通;疗效分析
前言: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危险性疾病之一,其中急性脑梗塞就是一个重要的疾病凶手。由于急性脑梗塞发病突然,致伤致死效率偏高,所以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及时、准确,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效率以及康复效果。本文将针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
一、一般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6月这段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栓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0人、女性患者60人,年龄在40~80岁之间,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都已经接受了临床诊断配合头颅CT或MRI的确认,其临床检测诊断结果与脑血管病诊断原则及相关标准吻合。然后平均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血栓通进行疾病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脉络宁进行疾病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上不存在差异,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含义。
1.2方法
治疗组病例治疗方案为250ml5%葡萄糖注射液加血栓通400mg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一次,两周一疗程,疗程之间间隔一周;对照组病例治疗方案为250ml5%葡萄糖注射液加20ml脉络宁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一次,两周一疗程,疗程之间间隔一周。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其他活血化瘀药物治疗。
1.3疗效判断
参与临床治疗研究的患者全部采用中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度、生活能力及临床效果评定规则为治疗效果判断标准。并将相关治疗效果依据神经功能缺损度下降分数范围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基本治愈(91-100分)、明显改善(46-90分)、具有进步(18-45分)、没有变化(0-17分)、继续恶化(<0分)。
1.4统计学处理
针对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若计量资料呈现为近似正态分布的趋势,那么就使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然后采用构成比率口径进行数据资料的分析,用X2进行数据的检验。
对于疗效评价中出现的五个效果等级,在进行处理中则可以使用Ridit进行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分析研究,然后使用SPSS18.0软件对相关所得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分析。
二、结果
经数据研究分析,接受血栓通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接受脉络宁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在Ridit数据对比中发现治疗组的Ridit值=0.42<0.500,对照组的Ridit值=0.55>0.500,t=2.1,由此可以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详见表1。
表1 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效果比较【n例(%)】
三、讨论
“风阳上扰,痰瘀阻络”是中医领域认为引发脑梗塞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西医则认为引发脑梗塞的发病原因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直接性的关系,他们认为当患者的血管内膜受到损伤后,就会导致脑动脉管腔变得非常狭窄,使流过那部分的血液加速然后出现血栓,进而使动脉出现堵塞的状态,或者是让血管变得更加的狭窄,导致患者脑部组织出现缺血性缺氧及坏死,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损伤出现障碍,并将其划分为严重级别的脑血管疾病。现代医学对脑梗塞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迅速改善脑部供血状况的治疗方式,力求在短时间内让缺血部位的脑细胞得到充足的氧气恢复功能。所以采用针对性方式治疗脑梗塞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由于脑梗塞疾病发病突然、发病率高,随意其严重威胁了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一旦患者突然疾病,就会出现肢体及神经系统等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变得语言交流不顺畅、是指功能不健全,若持续发病,极易对脑神经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血栓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是活血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经研究证实三七总皂苷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阻断血栓形成,并能调节血管收缩功能,有促进栓塞再通的作用。三七总皂苷还有降低血液粘稠度、保护脑神经、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快速的恢、为患者的微循环系统提供改善、使患者脑部组织缺血性缺氧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综上所述,经过对两组患者临床用药治疗效果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均比治疗之前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由此可以说明对急性脑栓塞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改善疾病状况的。通过对治疗组、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数据的研究可以发现,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说明治疗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进行脑梗塞的治疗效果要比采用脉络宁治疗的对照组更加显著。但是,对照组治疗的患者中出现了2例疾病状况恶化的现象,不过这与患者自身身体体质及病理部位等原因存在关系,依旧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述。通过上述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进行脑梗塞疾病的治疗中,采用血栓通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并且该药物在市场上的售价要远低于同类型药物,且用药中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安全性较高,所以该药物在脑梗塞的治疗中是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莫勤荣 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分析 北方药学 2013年10期
【2】阎梅 邹艳 刘丽彬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分析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4期
【3】袁小波 30例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年08期
论文作者:田鸿福,黎宏斐,沈福玉,黄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患者论文; 血栓论文; 脑梗塞论文; 注射液论文; 对照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疾病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