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600
摘 要: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并且建筑规模也逐渐增大,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投入的工作人员也逐渐增多。但是,在安全生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每年发生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安全事故依然很多,并且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了有效确保建筑行业的安全性,应该对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加以探究,并且通过加强预警管理工作,尽可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鉴于此,本文就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 建筑安全事故;成因;预警管理;研究
一、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1.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在于施工安全管理机制与管理方法,施工企业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选择适合项目实际的施工技术与工艺方法,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安全、有力的支持。但是,当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与方法,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管理机制的开展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影响。
2.建筑工人安全意识以及职业素养不高
当前我国的劳动力人口比较多,其中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的一个产业,建筑行业多年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安全事故的发生非常多见,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职业素养水平低下,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是为了存生才从事建筑工作,这一工种的工作量非常大,一般都不会或者很少会对建筑工程进行专业的培训。这样就会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建筑工程的工人在入职之后也没有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工作,造成安全责任的意识不够。在施工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更是不全面。由于专业知识的不扎实在操作机械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操作才是安全的,仅凭经验进行操作进而发生意外情况,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工程监督检查不到位
建筑工程的施工属于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项目,一些施工企业对工程建设没有做好监督与检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感,没有认识到监督检查的重要性,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实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频繁出现,造成各种安全事故和返工现象,不仅工期进度得不到保障,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成本费用支出,更为严重的是对企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施工材料问题
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是组成工程的重要部分,其施工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材料问题是施工过程中较为严重的质量隐患,由于施工涉及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如:钢筋、水泥、外加剂等材料。如果材料质量不合格,那么工程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材料质量的不合格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并且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规范的影响下,材料的合理应用更加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施工企业应该做好材料供应、采购、存放、使用等多个环节的控制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安全管理主要对施工过程开展安全监督、安全检查等工作。对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工程的安全管理能够强化项目各参建方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严格按照规划目标与设计要求对项目实施科学、合理的调整,降低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提高企业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减少不利因素对工程造成的破坏和经济损失。现场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现场管理上的缺陷进行辨识和管理。施工企业不断提高对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以高质量的建筑工程获得业主的认可,提升企业形象与行业竞争力。
三、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解决措施探讨
1.改善施工环境
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劳动法,建筑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的即时环境因素和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考擦,只有通过了技术标准才能够允许施工人员进行建筑施工作业,有一些特殊作业的施工如高空装窗户,地洞中建隧道和核电站的建设需要特殊的工作服。建筑企业应当对员工的生命财产负责,不只是为了利润和效率,需要切实的考察环境问题,及时制止安全隐患的作业,有效地改善施工环境,给施工安全带来保障。
2.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技术
现阶段,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较高的进步,然而这种进步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问题,大多数的施工单位缺乏先进的安全施工技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就拿在施工过程中经常用到安全护板、脚手架以及塔吊等机械设备来讲吧,往往存在着质量低下的问题,对于工程的安全性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威胁。另外,尽管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依旧存在着机械化水平低的情况,因此,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的建筑行业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开发新的安全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
3.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警处置机制
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容小觑,许多专业研究人员都集中与预警机制的研究当中,也得到了一些成果。其中综合因素影响理论是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在这个理论中,通过建立相应的信息模型,收集较为全面的资料,从而建立起一个可视化的动态安全管理模型,从建筑工程的起始阶段便对其进行监控,进而预测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的损失。
4.建立应急控制系统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往往十分突然,没有任何预兆,想要百分之百避免安全事故的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一旦事故发生,建立应急系统的作用便显现出来。应急系统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在事故发生前,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排查,有效地控制危险发生的来源,另一方面要积极编制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加强安全事故消防演练,使得事故真正发生时,施工人员能够从容的应对,避免事故带来的灾害进一步扩大。
4.加强施工安全监督和检查的力度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必须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通过不断的监督和督促,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保证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监督和检查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监督、施工设备的质量检查、安全设施情况的监督、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的监督、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情况的检查等等。只有通过定期的、临时性的、抽查性的监督和检查的方式,才能对安全施工起到一个有效的督促的作用。比如,在建筑施工现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检,检测钢材的质量是否符合建筑施工的要求,检查模板工程搭设的技术是否到位等等。
结 语:
通过本文对建筑施工过程当中,产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以及预警管理工作的研究和分析,从中可以总结出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充分保证施工安全,然后才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相关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起有效的安全防护体制,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障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芳.民用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2015(10):349.
[2]王颖,胡双启,池致超,刘丽丽,李媛.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07:112-115.
[3]王成安.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9:235
[4]王孙梦,李慧民,刘青青.悬挑脚手架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建筑安全,2015,30(09):43-46
[5]吕相森.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2(6):112-115.
论文作者:戴荣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安全事故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成因论文; 发生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行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