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消费失衡及其发展路径_文化消费论文

我国文化消费的非均衡性及其发展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性及论文,我国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文化消费日益兴起。对于文化消费,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认识与定义。但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赞同如下定义:文化消费是利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文化消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消费是指单纯的文化产品的消费;广义的文化消费是指能满足人精神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与物质消费相比,它直接满足了人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因此,兼具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重属性,是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向前发展的一种动力。

       21世纪前,我国的文化消费总体还处于低水平状态,21世纪后,文化消费总量增长的同时,文化消费非均衡增长的现象也逐渐显现,出现了区域与群体间的文化消费差距持续拉大,文化产品供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等等,这些现象也引起了学者的普遍关注。目前主要研究的是城乡居民、不同群体的文化消费及省际居民文化消费的差异探讨,如冯强(2006)认为,我国不同地区、城乡及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消费差异,其主要表现在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结构及文化消费层次等方面。导致这些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大、居民文化素质差异大以及社会文化氛围不同等。王亚南(2008)以城乡综合人均文化消费数值来进行各地之间的比较,文化消费分析或许可以印证全国经济发展分析中的一种看法,即全国区域的整体发展存在差异,但小于全国城乡的发展差异;各地城镇之间的发展也有差距,但小于各地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李宝杨等(2013)针对浙江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大,文化消费增速慢等现象,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通过对浙江城乡文化消费水平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重点研究城乡文化消费对于收入、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不确定性敏感性的差异。方圆(2013)考察了河北省城镇文化消费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有研究多将研究视角限于文化消费本身,本文对我国文化消费非均衡增长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文化消费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实现我国文化消费均衡增长与升级的策略。

       二、我国文化消费非均衡性增长的表现

       2003—2012年,我国的人均GDP相继突破了1000美元、3000美元、6000美元这几个重大关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我国文化消费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增长的非均衡性趋势明显,主要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结构差异及群体差异等方面。

       (一)文化消费区域的非均衡性呈现扩大趋势

       1.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文化消费比较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2年的教育文教娱乐支出数据,我国东、中、西部文化消费的差异明显。本文用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及其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来表示文化消费支出在区域之间的差异。从表1可以看出:①人均文化消费绝对支出差距明显,并成扩大趋势。中、东部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差额从2008年的712.95元,增加到2012年的930.57元。而东部与西部的差距更大,从2008年的726.11元增加到2012年的1016.55元。②占比变化趋势呈现不均衡态势。2008—2012年,东部地区占比仅仅增加0.1个百分比,中部地区达到了0.46个百分点,是东部地区的近5倍,西部地区占比却呈下降趋势,从2008年占比的10.78%下降到10.71%。

      

       2.省际文化消费比较

       2003—2012年,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稳步增长,但是,支出最高省(市)和支出最低省(市)的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差距呈增大趋势。从图1可以看到,在不同省份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文化消费差距。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最高的北京为1964.19元,是同期最低的安徽为536.20元的3.66倍。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最高的上海为3723.74,是同期最低的西藏为550.48元的6.76倍。

      

       图1 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省际消费比趋势图

       (二)城乡文化消费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

       本文用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的比值来定义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异。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性支出为2033.5元,比2008年的1358.26元增加了675.24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0%,平均每年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12年为445.49元,比2008年的314.53元增加了130.96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9%,平均每年增长5.8%。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增长低于城镇。此外,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比值为4.318,2010年为4.438,到2012年这一比值扩大到4.565。2008年,北京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比为2.70,2012年,该比值扩大到3.206。2008年,上海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支出的比值为3.36,2012年,该比值扩大到3.911。这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①

       (三)文化消费结构不平衡较为明显

       文化消费具体表现出了不同的消费内容和形式,这种不同的消费内容和形式就构成了消费的结构。按照消费目的和性质,可以把文化消费区分为趋于“休闲”倾向的文化娱乐消费和趋于“学习”倾向的教育消费。在文化消费整体爆炸式增长的趋势下,这两部分文化消费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①教育消费依然是文化消费的主体,从表2数据可以看到,2008—2012年,教育消费占比一直在40%—45%。尽管教育支出的绝对值依然在逐年增加,但其增长速度已逐年趋缓,并且在文化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②文化娱乐消费稳步上升。城镇居民的文化娱乐消费绝对值逐年增长,在文化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与教育消费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随着多媒体、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兴起,文化产品传播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并进而引发了文化消费方式的变革,从而大大刺激了文化消费行为从传统消费向新兴消费、从低端浅层次向高端深层次消费升级转化,艺术品市场、演艺市场和网络市场(动漫、游戏)等成为新消费热点领域。如数字影院的普及,大大促进了电影大规模的消费,2012年的热门大片《泰囧》、2013年上映的《西游降魔篇》累计票房均突破12亿。此外,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的一系列文化消费的新形态如新新媒体:博客控、手机控、微博控、微信控、电商购物狂、物联网等。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都进一步完善,将城市的文化功能纳入到城市发展的规划之中,加大了文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新建了一大批图书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场所、文化馆和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从而拓展了居民文化娱乐消费的渠道和途径。

      

       (四)文化消费的群体呈现多元化差异

       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决定了文化消费群体的多层次性,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必定产生多元化的文化消费群体。文化消费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其文化消费的目的与文化消费方式的选择,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消费的群体差异也较为明显。首先,高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差异。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划分五等份的标准,2013年城镇居民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5元,而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456元,差距近5倍;农村居民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为2316元,高收入组为19009元,差距为8倍左右。收入差距相差悬殊,意味着文化产品的供给越来越向高收入的居民集中。富裕型消费群体,包括公司老板、管理阶层高级职员及其家庭构成等的文化消费能力,基本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准,低收入消费群体,包括城市部分下岗职工、退休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大部分农民等等及其家庭,虽然边际消费倾向最强,但消费能力尚处于为大宗文化产品的购买积聚力量的状态。中国文化产品购买力出现了严重的分布不均衡。其次,高低教育程度群体之间的文化消费差异。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是导致文化消费群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按照文化层次可以将文化产品分为社会文化产品和日常文化产品两种。高学历群体由于受教育程度高,具有一定的文化消费品位,在社会文化产品消费的支出较多,比如购买纸本书籍、报刊、电脑网络费用等;低学历群体由于受知识储备的局限,文化消费领域大多集中在日常文化产品领域,比如KTV、电脑或手机游戏费用等。最后,不同年龄群体的文化消费差异。文化消费主力军由50后、60后向70后、80后、90后代际转换。大部分票房的贡献者是80后、90后,70后、60后贡献很少。50后、60后“看电视”是其主要的文化消费形式,而80后、90后、00后则以网络(动漫、游戏)为主。

       三、文化消费非均衡增长的原因分析

       大众文化消费与历史传统、文化环境、社会意识紧密相关,而个体文化消费行为受到文化产品供给、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和消费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消费大众与个体差异。造成我国文化消费非均衡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能力的差异

       文化的经济特性决定了文化消费活动是一个经济运动的过程。同其他任何方式的消费一样,文化消费需要以收入作为前提,收入决定消费,收入差距是造成文化消费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文化消费的数量、需求、内容等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实力、个体收入水平及其收入分配直接相关。处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体对文化产品需求偏好以及消费存在很大不同。一般情况下,可支配收入的水平越高,文化消费的能力就越强,文化消费量就越大。除此之外,社会保障的覆盖程度、教育支出、消费支出的惯性以及边际效用递减约束着消费量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有研究表明,文化消费具有一定的门槛效应。收入变量对高收入组农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的显著性要明显高于中收入组,对低收入组农民文化消费几乎没有影响。文化消费从属于与物质消费相对应的精神消费领域,与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和消费层次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只有在满足了低层次的基本生理需求后,才能产生社会、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也只有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其收入满足了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之后,才会更多地投向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领域。据调查显示,我国每个月文化消费支出在50元以下的居民占18%;50元至100元的居民30%;101元至300元的居民占33%;301元至500元的居民占13%;501元至1000元的居民占4%;1000元以上的居民占2%。

       (二)文化产品的供给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发展速度不一,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处于不同步的发展,导致了文化产品供给的区域差异。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一个产品从开始兴起到被市场淘汰,要经历培育、发展、成熟、衰退这样的整个周期。从我国各省的文化产业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文化生产在不同地区业态不同。文化大省(市),如北京、上海、广东、江苏、云南、湖南等地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早已超过GDP的5%以上,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处于成熟期,具备了一定领先优势,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文化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如2013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500亿元,贡献了11.5%的GDP,年演出收入16亿元,全年电影票房总收入达到15.7亿元,动漫产业初具领先优势。浙江、安徽、辽宁、四川等省份已经度过培育期,正处于发展期向成熟期转型的阶段。但剩余中西部一些省份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则相对缓慢,无论资金与技术都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文化产值较低、文化消费水平低,文化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业态,文化供给严重不足。

       (三)文化消费环境的差异

       我国的文化消费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城镇文化基础设施的增加与完善,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而农村由于投入不足,在交通设施、娱乐设施、商业网点等方面都与城镇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些都直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文化消费经济政策不到位、消费法制体系不健全、消费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消费管理不善、文化市场秩序不规范、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消费权益、消费信息安全等宏观消费环境没有根本提升。消费过程中所处的外在环境,包括产品的供给,消费场所的建设和政府对市场的监管等一系列方面。良好的消费环境能促进居民消费,反之亦然。国家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占国家支出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同时期的农村发展没有得到相对应的重视。另一方面,农村的社会保障如养老医疗保险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医疗保健设施和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许多农村居民没有医疗保健制度作保障,这些都是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质量的提高,并最终导致城乡居民消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文化消费心理的特性

       文化的心理特性决定了文化消费活动是一个心理运动的过程。文化消费作为一种文化体验、情感享受和对自身发展、社会关系、地位的追求,受文化素质、文化观念、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生活环境支配。②文化素质普遍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消费观念越高,信息来源越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要求越高。文化认同将激起消费,文化偏爱将执著并扩大对其的消费,文化抵抗将拒绝对其消费并增加文化偏爱的消费。而对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认识不够,消费心理不成熟,文化观、文化价值观、文化消费观不正确以及观念、素质差异,易造成文化消费结构差异。

       四、文化消费非均衡增长的弊端

       文化消费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文化消费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一)文化消费的不均衡发展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生产决定消费,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有调解导向的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物质生产,进入后工业化的时代后,经济与生产越来越依赖于消费者,受消费者所指引。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的变革,也离不开消费的变革。文化产品的消费,如文化用品、音像制品、图书报纸、旅游的增长,必然引起提供这些产品的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文化消费需求的升级,必然引起提供文化产品的企业对产品供给的升级,从而带动文化产业从低端向高端迈进。文化消费的不均衡,必定产生文化产业的不均衡,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文化消费的不均衡发展造成文化消费产品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文化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的重要部分。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尤为重要,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以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将超过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的增长速度。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文化产业在经济转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消费的不均衡,将造成中国文化资源的低效率开发和利用,造成文化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并存的现象,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等机构联合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测评报告(2014)》的数据,2004年至2012年,中国文化产值比(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总量的比重)由2.15%提升至3.48%,同期全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率(文化消费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总量的比重)却由2.76%下降到2.20%。两项比值的历年增长曲线构成“剪刀差”,这意味着文化供需协调增长关系不正常、不健康,脱离文化消费需求的文化产业生产沦为无效、虚假生产。中国文化生产出现低水平上的“结构性过剩”,又存在“实质性短缺”。

       (三)文化消费的不均衡发展阻碍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有效优化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之后,产业的重心将从第二产业逐渐转向第三产业。文化消费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能够提高整个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最终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例如,最近五年,我国动漫及电影产业快速发展,增速远超同期GDP增长速度,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民众特别是新一代的精神需求,而且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加快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

       总之,文化消费区域不均衡,易引起更加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均衡;文化消费城乡不均衡,易引起更加严重的城乡差距,对我国整体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五、结论

       我国是一个文化消费很不均衡的国家。文化强国伟大目标的实现,是由一个或者数个文化强省带动其他各省文化协同发展的过程,是文化消费由非均衡向均衡增长靠拢的过程。实现文化消费的均衡增长与升级,是一个包括政策支持、经济支持、金融支持、技术支持、管理支持等多方面支持在内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各省文化产业的所在阶段不同,选择应该有所差别,可沿着以下几个方向展开。

       (一)差异性政策机制的支持

       文化消费的培育与升级,需要政府政策性机制持续不断的扶持,其中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面是指政府直接通过规划的方式,如《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设立,发挥政策导向性作用。第二层面是指政府通过财政贴息、金融支持、税收减免、政策性担保等资本干预方式,引导资本向文化产业流入,积极扶持处于培育期、发展期的文化产业的载体企业,积极扶持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上市。事实上,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相关规划公布实施后,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就已开始取得了一些效果,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文化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文化消费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第三层面是对居民的文化消费财政补贴。逐步提高文化落后省级财政预算专项资金额度,帮助欠发达地区完成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任务。对城乡低收入户给予一定的文化消费定额补贴,主要用于全省城乡低保户订报、购书、看电影、看电视等基本文化消费。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高于经济发达的大都市,文化消费在农村地区还有很大的潜力。

       (二)有差异性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由于区域差异的存在,各区域文化产业所处在的阶段不同,各区域的产业发展路径选择应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有所差别。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少省市对文化工程一拥而上,出现了产业选择雷同,同质化趋势严重的情况。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地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完全可以通过充分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将这些静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在寻找出自己的区域比较优势和行业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启动并完善本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差异化、文化产品多样化。政府可以协调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布局,为文化消费提供丰富的产品。

       (三)有效划分文化消费的主体层次,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

       依据地域、年龄、收入等标准,结合不同层次、类型的文化消费者的需求差异,提供合适的产品,扩大文化消费。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处于培育期业态的产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其具有的产业新兴性特征,导致其具有衡量“产业发展潜力水平指标”的高内在动力因子,因此处于培育期业态的产业发展潜力水平是最大的,虽然其产业发展规模水平是其余业态中最小的。从培育期进入发展期的产业,发展潜力水平出现逐步递减,但是始终处于“正数值”状态,而产业规模水平却出现逐步递增的态势,处于发展期的产业具有最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国未来最有潜力的文化消费市场是在中西部省份与广大的农村。

       第一梯队的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湖南等地,作为区域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经济实力强、资源基础雄厚、市场辐射力强。消费人群庞大,文化人才汇集,文化消费理念超前。因此,应该营造一个能够最大限度满足高端消费需求的文化消费市场,引领文化消费潮流,让文化消费高端化。

       第二梯队的浙江、安徽、湖北、贵州、陕西、吉林、辽宁、四川等省,作为东部、中部、西部等区域的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文化消费新的爆发期即将到来。推广文化消费理念,提升文化消费行为,如舞台剧、综艺演出、音乐会、立体电影、文化体验游等文化项目,培育大众文化消费习惯,让文化消费成为居民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第三梯队的省份及农村地区,根据棘轮效应,通过文化消费补贴方式引导居民形成文化消费的习惯。更注重对精神文化的消费和享受,培育和鼓励文化消费行为升级,从传统文化消费过渡到新兴消费,从低端文化消费过渡到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

       (四)积极培育居民文化消费意愿

       多角度释放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一是,加强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宣传。积极引导文化消费观念:由低俗向高雅升级、由休闲放松为主向与提升自我并重转变,逐步形成乐意于文化消费、享受于文化消费、得益于文化消费的良好氛围。大力培育居民文化消费的新需求,加强文化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培育网络娱乐、网上阅读、网上观赏等消费新模式,发展以内容和创意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如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文化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文化供给创新刺激居民消费意愿。同时,实施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模式,对高收入消费群,实施精品消费模式,对中等收入消费群,实施优质消费模式,对低收入群体,实施大众或广场类消费模式。二是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序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强社区文化设施供给,按辐射范围、辐射人群合理设定设施密度,以方便群众就近、经常参加文化活动,实现社区文化设施的普及化、便利化。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活动低票价公益服务,对部分文艺演出采取政府补贴和市场化运作结合形式,提供一定比例或对特定人群的折扣票,从财政中划出一定经费设立“国民文化消费卡”或发放文化消费券,资助文化消费,并针对低保人员、中小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特定人群进行文化消费补贴等。三是全面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思想教育等手段,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保护创作者的权益,提高创作者的创作热情。形成合理的文化消费价格机制,防止漫天要价、曲高和寡的局面,为居民创造一个更经济、更适宜的文化消费市场。四是开展文化消费信贷。对大件文化用品和大额文化消费活动给予信贷安排,消解流动性约束,促进居民在理性预期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跨期文化消费。降低文化经营的准入门槛,鼓励、扶持各种经济主体进入文化经营领域,特别扶持和资助社会非营利性组织开展文化活动,扩大文化产品供给渠道。

       注释:

       ①数据来源:历年统计年鉴2008—2012.

       ②邓安

,论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消费经济》,2007(06).

标签:;  ;  ;  ;  ;  ;  ;  

中国文化消费失衡及其发展路径_文化消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