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运用针灸加耳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王正斌

辨证运用针灸加耳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王正斌

王正斌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 针灸科 江苏 丹阳 212300)

【摘 要】目的:对针灸加耳穴治疗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索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失眠患者14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仅使用舒乐安定治疗,观察组70例针灸结合耳穴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 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针灸加耳穴治疗失眠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辨证运用;针灸;耳穴;治疗失眠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050-01

【Abstract】objecti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plus auricular application to treat insomnia to explore analys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40 cases of insomni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distribut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70 cases of only using estazolam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of 70 case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auricular application treatm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9%,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71.4%,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using acupuncture plus auricular application insomnia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is superior to simple drug treatment, this treatment method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

【Keywords】use differentiation acupuncture points to treat insomnia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是指多梦、入睡困难、易醒,醒后入睡困难,中医认为此病根源在心,与当今社会压力过大,个人思虑太甚相关。成为当今国内外的高发疾病,失眠引起患者焦虑、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正常工作生活,严重会损害身体健康。目前中医在治疗失眠有其独到之处,无西医药物长期服用副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针灸加耳穴中医治疗失眠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失眠患者140例均非严重器质疾病所导致失眠。其中男88例,女52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7.5±6.2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使用舒乐安定治疗,观察组运用针灸结合耳穴治疗,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 05),具有可比性。

1.2选取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关于失眠的诊断标准制定。患者每天睡眠时间不足4 h,并且服安眠药无效;或经服安眠药可入睡6 h,但入睡轻微,易醒多梦,醒时精神状态差,肢倦神疲,持续超过半个月者。患者已停止使用任何精神类药物持续两个星期以上。

1.3方法:观察组:以:百会、神庭、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安眠穴为主穴。行针使用平补平泻法。配穴:对于肝火上扰型患者加肝俞、太冲,行针用泻法;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太冲,太溪针用补法,太冲针使用泻法;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行针用泻法;心虚胆怯者加心俞、胆俞、大陵、丘墟,行针用补法;心脾两虚者加:足三里,内关,行针用补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皆留针达到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每日针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个星期。灸法结束后,选取耳穴:神门、交感、皮质下,神经衰弱点,配穴:肝火上扰配肝、胆、耳背、三焦、耳尖;痰热内扰配脾、胃;心脾两虚型:心、脾、胃;阴虚火旺型配肝阳一、肝阳二,内分泌、肾 ;心胆气虚配心、肝、胆。使用75%酒精消毒耳廓,将王不留行粘在5mm×0.5mm胶布上,然后将王不留行贴于最敏感的穴位处,微加用力按压2分钟,每日行3~5次,按压时,尽量使患者耳廓发热,能够感到酸、麻和胀痛,并且达到可以忍受的最大度,重力按压为泻,轻度按压为补,中等力度按压为平补平泻。3日后更换新王不留行贴, 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一周,使患者休息。对照组:患者仅口服舒乐安定片, 2mg/次, 1次/日,睡前1小时口服,连续服用20天。

1.3治疗效果:按照1993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治疗失眠的疗效判定标准[2],结合患者于治疗前1日和治疗周期结束后的第2日分别填写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所得的PSQI积分减少率,对患者失眠症状的轻重程度进行评定。临床治愈:睡眠时间达到正常或者夜间睡眠时间超过6h,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PSQI减分率达到76-100%。显效:睡眠质量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但是小于6h,睡眠深度有所增加,减分率达到51-75%。有效:失眠症状减轻,睡眠时间与治疗之前相比增加不到3h,减分率为25-50%。无效:规范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者,减分率小于25%。PSQI 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两两比较的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P <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105),见表1,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PSQI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SQI减少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 1 治疗后两组患者预后对比

组别 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45(64.3%)14(20%)7(10%)5(7.1%)92.9%

对照组30(42.9%)11(15.7%)9(12.9%)20(28.6%)71.4%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SQI值比较

组别 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19.14±2.72a8.32±3.67b

对照组18.63±3.2113.56±3.35

与对照组比较,aP>0.05, bP>0.05

3 讨论

失眠,在中医学称为“不寐”“、不得眠”等,是以常常不能够获得正常睡眠为特点的一种常见病。失眠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痰热内扰、气血亏虚、心胆气虚等都可能引起失眠,且经常会复合发生。[3]失眠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其总的病理变化为阳盛阴衰,阴阳失衡。四神聪穴,其前后两穴均在督脉的行走路线上,督脉行于背部正中,经脊里而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人体的一切神气活动皆由其支配,通过调督脉会有改善睡眠的功效;左右两穴紧挨膀胱经,膀胱经络肾,而督脉贯脊属肾,络脑贯心,其气通于元神之府,故可调治元神之府产生的病患,对治疗失眠有极好的作用。内关穴为八脉交会之穴其一,又是心包经络穴,有维系诸阴、宁心安神的作用[4]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之原穴,能培元补正,偏补心气,有养心安神的功效;百会为督脉经穴,督脉布于脊柱,脉络循环于心、脑,故与人的神志活动密切相关。《类经》曰:“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耳中”。说明耳与经络关系密切,刺激耳穴能够促进阴阳协调,是相关相关经络恢复功能,从而使睡眠大大改善。与此同时,耳穴疗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疗法,也是祖国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正常睡眠是由心神所主,阳气由动入静时,即开始进入睡眠状态,阳气由静转动时,则变为清醒状态,这是阴阳之气自然且在相互规律转化的结果。以上诸穴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以安神来定志,交通心和肾,调整阴阳之间的平衡,引阴入阳,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针灸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特色疗法之一,其特点是安全,疗效佳,无依赖性,无毒副作用[5]。其在治疗失眠方面的极佳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与西药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无停药反应,长期治疗不会成瘾。本研究结果指出治疗结束后,观察组PSQI减少值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这与赖旖等[6]专家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运用针灸加耳穴治疗失眠临床疗效相比显著优于仅适用舒乐安定对照组,使预后大大提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尽早帮助患者减轻甚至能够免于遭受失眠的痛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 1993: 18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86.

[3]赖荫光.对失眠的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的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 (15):1785.

[4]丰芬,阎博华,邓国忠.杵针百会八阵结合足疗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4):617.

[5]郑萍,针刺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632-633

[6]赖旖,罗敏,邱剑锋.针刺结合耳穴治疗失眠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1):205-206

论文作者:王正斌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辨证运用针灸加耳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王正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