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策略探讨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策略探讨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策略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成人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06)08-0012-02

一、摆脱普通高等教育观念的束缚

多年来,由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较长,经验较丰富,有较好的社会信誉;而成人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因此,不少人受普通高等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束缚,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应尽可能与普通高等教育“同层次、同水平、同规格”。

从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都属于高等教育这一点来说,在指导思想上要求两者在“培养高级人才”这一基本意义上求同是对的。但是,在招生方式、专业设置、课程计划、师资教材、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具体操作系统方面,过于求同的做法却是不合理的。因为,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两者在教育服务对象方面的区别是很明显的。明显有别的是教育对象,而招生方式、教学内容、管理方法基本不变,必然会导致优胜劣汰的不公平竞争和单一化发展模式,使两者难有各具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效果,以及并行不悖、与时俱进的发展机遇,难以应对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多方面需要。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在招生中过于注重文化考试方式;在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过于注重理论学科结构;在教学内容、方法方面过于注重突出教师中心和书本中心;在教学管理方面过于强调学时制管理等,都是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三同”观的不合理延伸。它已经导致成人高等教育出现了教育对象低龄化、社会服务功能减弱等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在时代迫切呼唤科学创新的今天,这种问题的日益严重,必将会造成我国成人智能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调动广大成人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生活的和谐进步。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突破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束缚,在招生、教学、管理、发展规划等方面,走有成教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二、树立正确的成人高等教育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成人高等教育在突破普通教育模式束缚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如建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举办了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实行了“预科生”、“资格生”、“往届生”①、“注册生”②等多种方式改革招生制度。但是,目前有些人又被这些改革所迷惑,产生了新的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观念。所谓职业教育可以代替成人教育的观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可以合并的观点,有了自学考试制度应该取消或淡化成人学校教育的观点等等。这些错误观点严重影响了成人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合理定位。

事实上,职业教育可以代替成人教育的观点,是以成人教育的局部职能取代成人教育,不利于成人教育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新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不是没有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教训。如:以工农教育取代成人教育,导致主要以工农受教育权作为判断教育是不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主要标准,为阶级斗争扩大化留下了隐患。与以工农教育取代成人教育主要强调政治需要所不同的是,主张职业教育可以代替成人教育者,强调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要求。正如新中国建立初期强调工农受教育权,是合理的但不应过分强调一样,在职业变换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强调成人高等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也是合理的但不应过分。如果过分强调成人职业教育,以成人职业教育代替成人教育,就忽视了成人社会的复杂多样性,使成人教育最终为职业所束缚。如此,不仅不利于因材施教地为各类成人提供全面和谐多样化的素质教育,而且也不利于充分挖掘成人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创新能力,不利于促进理论与广泛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不利于现实社会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认为有自学考试制度可以淡化成人学校教育的观点,实际上是以成人教育的途径之一取代成人教育。在新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上,也有类似的教训。如:“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国家曾经以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取代教育制度,否定全日制学校教育。当时,不少人认为半工半读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全日制学校教育就是脱离社会生产实际。这种对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简单化曲解,不仅没有给社会生产带来多大好处,还导致了教育质量严重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主要是为了弥补高等学校教育的不足,为了更好地促进成人多途径成才,而不是要取消或削弱成人学校教育。成人由于工作原因,应该以业余自学为主。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学校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思想和信息交流机会,促进学员多方面和谐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

历史使人明智,新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突破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念的束缚,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正确地认识成人高等教育应有的地位、作用和功能,纠正现实中夸大或者轻视、贬低成人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的过程。“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在“左”倾思想影响下,片面夸大成人高等教育的作用,认为只有成人高等教育才能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因而要求高等教育完全成教化③。这已经被历史证明是根本错误的。但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人们在消除“左”倾思想的同时,又逐渐出现了轻视甚至贬低成人高等教育的思想。这也是不符合现代信息化工业社会要求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的。现代信息化工业社会要求不仅要为青少年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机会,也要为成人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机会。成人教育可以以职业教育为主,但是成人学习不一定都是出于职业的要求,有的可能是为了自我丰富、充实、提高或完善。成人可以业余自学为主,但是学校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思想和信息交流机会,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所以,成人教育应继续沿着内容和形式多样化、教学管理制度弹性化的方向发展,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立交桥。

三、突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成教”特色

目前,在继续发展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应抓住独立成人高校这个薄弱环节,以积极稳步发展为原则,加大成人高等教育适应市场体制改革的力度。要大力支持独立成人高校,以市场需要为主导,加快改革开放和向主体服务型产业转轨的步伐,以促进整个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积极稳步地改革与发展。在改革中,要注意转变成人高等教育“普教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努力突出其成教特征。

首先,要根据成人特点逐步进行招生制度改革。以高中文化考试为主的招生制度,不利于激发成人求学动机,近年已造成成人高等教育对象低龄化和生源严重不足的现象。当前,应强化为社会和成人学员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在要求成人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的基础上,实行自主报名、基层(乡镇或街道)推荐、部门审批、学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方式也要改革,应根据成人特点分实践能力考核和理论知识考核两大部分。特别在优先照顾劳动模范、大龄青年和落后地区成人求学者入学方面,应加大力度,实行免试注册入学制度。

其次,要根据成人特点加快专业教学改革。因为专业教学服务的学员满意度是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根本生命线。

专业设置要摆脱普通高等教育专业模式的束缚,要注重以社会和学员的职业与生活需要为中心设置“菜单”式灵活服务性专业。美国允许学员根据职业变化和职业创新需要自己设计个性化专业教学计划。这一经验是否值得我们借鉴?能否在大专层次先行试点?既提供“包桌式”特色专业服务,也允许学员根据职业变化和职业创新需要,适当采用“点菜”式配制自己需要的个性化专业课程组合?当然,这需要教学管理改革紧紧跟上。

教育教学管理,要摆脱普通高等教育学时制或学年制管理观念的影响。从成人学员之间个性差异大、工作矛盾突出的实际出发,加快实施兼顾社会和学员需要,以具有一定弹性的宏观管理、目标管理、效能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学分制管理模式。要在以学生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资格标准的情况下,允许学员在一定限度内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努力加强学校之间的教学互助和学分互认,以方便成人学员更好地解决工学矛盾,促进学校和教师之间的自由与合理竞争。

教学内容与方法,要突破普通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分科轻综合、重系统知识轻问题解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学科结构课程观的束缚,以社会、学员和职业现实与发展问题为中心,设置多样化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要重视成人社会实践经验丰富、自主能力和要求较强的特点,转变“成教生素质差,难以启发”的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教师与学员、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与研讨,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促进学导结合、教学相长。这就相应地要求师资配备必须突破普通高等教育强调理论师资队伍的观念束缚,从成人注重实用、实效的特点出发,注重从管理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的社会生产管理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和加强成人教育教师队伍。

四、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在大城市的提高和小城镇的普及

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近5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发展的受惠者基本上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小青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青壮年成人中,接受过本专科教育的人数依然有限。

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在大专层次人才的培养。目前,由于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多年来的发展,城市地区对大专层次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量在逐步减少。但是,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大量受过专科和本科教育的成年人接受高层次继续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报名人数逐年增多,大量报考者不能被录取,求学者的不满情绪很大。因此,城市成人高等教育正面临逐步提高教育层次、健全成人高等教育服务体系的任务。

同时,由于多年来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宣传主要在城市,农村成人高等教育一直非常薄弱,许多农村人还不知道可以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接受高等教育。我国农民人口在70%以上,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的大问题。如果说过去家庭个体小规模经营的落后的农业,不太需要也没有条件支持成人高等教育,那么,现在随着全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外出打工、农业规模经营、农村城镇化等“三农”改革与发展趋势,以及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已经对发展农村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成人高校放下架子,主动俯身到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城镇去努力拓展服务和发展空间,以成人职业高等教育为重点,为广大农村发展“劳务经济”或谋求家乡合理发展提供服务,开拓农村成人高等教育新市场,是迅速开创成人高等教育新局面,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促进“三农”合理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而为全面建设我国小康社会服务的重要措施。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去年仅到洛宁、伊川两县搞了几天招生宣传,就通过全国统考招收到本专科函授生一千多人,超额完成了招生计划。这一实践经验证明,成人高等教育走向社会,到农村去,大有可为。

收稿日期:2006-02-25

注释:

①《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做好1988年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1988年1月29日(88)教高三字002号],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司编《中国高等函授教育大事记·文献·资料(1949-198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0-331页。

②“注册生”政策,最早是1995年8月14日国家教委《关于广播电视大学招收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的试点的通知》中提出的“注册视听生”政策,近几年开始在各类成人高校招生中进行试点。

③“文化大革命”时期,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在招生时也取消了文化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办法,主要招收具有两三年以上实践锻炼的工农兵青年入学,教学模式实行半工半读,毕业分配实行“哪来哪去”。

标签:;  ;  ;  ;  

成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策略探讨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