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大类新型国家级创新中心的比较与思考
文/杨柯巍 何颖 王凡(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近年来,为加快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分别提出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三类创新中心,势必会对我国创新资源进行新一轮集聚整合,并形成新格局。赛迪智库工业科技研究所从不同维度分析了三类创新中心的异同,就如何统筹三类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协同创新体系,提出了四点思考:完善顶层设计,避免新一轮创新资源要素重复分散;明确功能定位,打造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扩大资金渠道,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的杠杆作用;加强监督评估,探索多元化创新中心评估机制。
当日平均气温上升到10℃以后,开始拔节。拔节期的适宜温度为12~16℃,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加速兴起,技术创新愈发呈现出多点迸发、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新特征,跨领域集成化的协同创新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单一领域、单打独斗式的模式,打造横向覆盖多学科多领域、纵向贯穿产业链上下游的网络化协同创新载体日益成为各国创新战略的重要支点。比如美国的制造业创新研究院,英国的“弹射中心”等。我国近年也启动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的新型创新载体,比如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系统分析这三类新型创新载体的异同点,对统筹创新资源、协同创新力量、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意义重大。
推荐理由:《新腔》为上海青年作家、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张怡微最新的抒情文艺论集。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诠释经典,重温文学故事,新解旧文往事。全书分三辑,“爱情为什么变成了历史”,重读王安忆、张爱玲、白先勇、严歌苓、村上春树等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爬梳情与史的辉映。“往日闲愁今日止”,从话本小说与古代戏曲中重探中国文学的情理因缘。“戏台与枷锁”,细读经典影剧,打捞通俗剧中世情练达背后的纹理。
一、三类创新中心建设目的、组织形式、资金来源基本一致
2016年,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启动建设;2017年底,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思路相继明确。截至目前,我国已认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8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国家产业创新中心1家(表1)。
(一)都以集聚行业创新资源、打造高效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为建设目的
为实现创新资源和力量的整合协同与高效运行,三类创新中心均采用多主体独立法人实体形式。其中,制造业创新中心采取企业法人模式运营;技术创新中心根据实际需要,以多主体独立法人企业或社会服务机构模式运营;产业创新中心未做明确要求,一般也是以独立法人实体形式运营。对于旨在集聚各类资源的创新载体而言,以法人实体的形式运营,有利于内部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稳固,各方的责权利更加明确,确保创新中心高效运行和发展活力。
(二)都以多主体的独立法人实体形式组织运营
长期以来,我国技术创新成果以单点突破为主,导致严重的“技术孤岛”现象。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作为国家级创新载体,建设目的都在于解决当前创新资源分散问题,通过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形成产学研紧密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同时,这三类创新中心在组建过程中,都注重整合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力量,发挥金融对科技的支撑作用。目前已认定的8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依托公司的股东成员中都包含1家金融机构,协助创新中心融资和成果转移扩散。
三类创新中心总体功能基本一致,包括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但同时,三类创新中心的任务呈现不同特色。制造业创新中心突出了其作为行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行业服务功能和国际化要求。技术创新中心将发展科技型创新创业,搭建专业化创新创业平台作为主要任务,强调了创新创业方面的特色任务。产业创新中心则提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方面的任务。
表1 已认定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基本情况
(三)都拥有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并强调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
制造业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的形式建设,除了组建运营公司,还强调发挥好产业创新联盟的作用,把创新链、产业链上各环节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和主体有机整合。通过“公司+联盟”的组织模式,创新中心确定了“小核心、大协作”的运行特征。依托公司股东单位以资本为纽带,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创新联盟成为创新中心辐射带动行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技术创新中心采用了三类建设模式:在行业集中度高的领域,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在行业集中度低的领域,由多家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在市场尚未培育成熟的领域,由具有技术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有关企业共同组建。产业创新中心则由行业内实力雄厚、影响力大的单位牵头,重点联合国家创新平台,吸纳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力量共同组建。(表2)
二、三类创新中心各有特点
(一)制造业创新中心主要定位于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其它两类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相对分散
制造业创新中心以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为核心定位,解决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之间的“死亡之谷”问题。我国自承担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转企改制后,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供给体系呈现结构性缺陷,制造业创新中心承担关键共性技术的供给,弥补了这一缺失环节,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转移扩散。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聚焦于开展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等。产业创新中心定位于开展特定战略性领域“三类技术研发,一类投资孵化”,即颠覆性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系统性技术研发和高成长型科技企业投资孵化。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近期布局,主要聚焦于22个行业转型升级迫切、重大共性需求强烈的重点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光电子、机器人及工业大数据等,为下一步有序推动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于大数据、量子通信、高速列车、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24个重点领域。产业创新中心提出“主要布局建设在战略性领域,创新方向定位于获取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的某一特定产业技术领域”,目前尚未指明具体行业领域的布局。
(二)产业创新中心布局领域较为宽泛,其他两类创新中心聚焦行业相对明确
就医前应想好病情描述,最好能说清整个前后病程的时间、症状、化验及检查结果、用药及用药的效果,病情复杂的可以列个表写下来,有些不方便直接带给医生看的可以拍下来给医生看。药要能说出药名,最好是药品名而不是商品名,记不住的可以把药盒子带上,病情叙述简明扼要一点。
(三)三类创新中心功能任务大体一致,特色不同
适播期内早播种地块降低播量,晚播种地块适当增加播量。播种深度3~5cm,行距15~18cm,做到深浅一致、播种均匀;播种8~12kg,适宜基本苗13万~15万株。
(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突出“公司+联盟”,技术创新中心可采用三种形式建设
三类创新中心的资金来源都突出了多元化特征。一是来自政府的资金。三类创新中心均有国家或地方专项资金支持,政府资金发挥了引导和杠杆作用。二是来自内部成员的资金。包括创新中心运营公司股东成员的入股资金,联盟会员的会员费等,内部初始投资主要覆盖中心初期建设运行中的技术研发费、员工薪酬、管理费等支出。三是来自社会资本的资金。可满足创新中心进入中试和产业转移环节不断扩大的资本规模要求,包括社会资本以资金形式入股创新中心,成立天使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等。四是中心运营收入。三类创新中心都突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转让、提供公共服务、孵化企业等方式,开展自主经营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几点思考
(一)完善顶层设计,避免新一轮创新资源要素重复分散
创新资源分散一直是制约我国系统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的主要目的,都是整合创新力量、集聚创新资源,实现协同创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效能。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强部际协调联动,推动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整合协同,真正破解部门之间“九龙治水”的困境,避免新一轮创新资源要素重复分散。
表2 三类创新中心差异对比
(二)明确功能定位,打造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
三类创新中心的部分功能定位虽各具特色,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交叉,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需进一步梳理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链条上的定位,明确各自所承担的功能任务,制定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最终实现三类创新中心功能优势互补,信息开放共享、资源合理配置,共同支撑高效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三)扩大资金渠道,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的杠杆作用
尽管三类创新中心都得到中央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但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是这三类创新中心的新特色,也是这些新型创新载体建设的新趋势。这就需要在推进创新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机制创新,发挥好国家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加入创新中心建设,实现创新中心的自我造血、自我发展。比如,制造业创新中心强调金融资本作为运营公司股东参与中心建设。
(四)加强监督评估,探索多元化创新中心评估机制
监督评估是确保创新中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由于每类创新中心建设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不尽相同,创新中心的监督评估也应探索建立多元化机制,评估考核内容应遵循“一类中心、一套标准”的原则予以施行。同时,要建立创新中心建设情况的实时反馈机制,组织第三方机构定期实地调研创新中心,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估工作,及时反馈建设情况,随时解决创新中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创新中心可持续健康发展。
标签:功能定位论文; 金融资本论文; 关键共性论文; 行业骨干企业论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