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靖州县人民医院 418400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并发症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 58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出现并发症23例,恶心、呕吐11例,肩部疼痛8例,皮下气肿3例、胆漏5例,术后出血3例,黄疸3例,切口感染2例,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细致周到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可以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护理对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对病人全身即腹腔局部干扰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遗留瘢痕小等优点,目前而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方法 [1]。但腹腔镜手术有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及其特有的并发症,造成的危害较大[2]。
我院近6年来行LC588例,出现并发症35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临床疗效满意,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行LC588例,男313例,女275例,年龄20-75岁,平均49.5岁,患者均有典型的绞痛病史,经B超检查确诊,出现术后并发症35例(5.95%)。其中男22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9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6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3例。
1.2手术方法: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仰卧位,头高脚低15 ~20°,建立CO2气腹,采用四孔法入腹,将带有光导纤维的腹腔镜及与之配套的特殊手术器械插入腹腔在电视监视下完成胆囊切除术。
1. 3 并发症类型及结果:35例并发症中,出现较严重的恶心、呕吐11例(1.87%),肩部疼痛8例(1.36%),皮下气肿3例(0.51%)、胆漏5例(0.85%),术后出血3例(0.51%),黄疸3例(0.51%),切口感染2例(0.34%)。23例患者经相应对症治疗、精心护理后均康复出院。
2并发症的护理
2.1恶心、呕吐的护理: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主要是由于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呕吐中枢,兴奋迷走神经,造成胃肠道活跃;麻醉期间采用面罩给氧致使气体进入肠腔,使肠管扩张、胀气,气管插管的刺激致局部粘膜组织水肿;CO2对膈肌刺激等原因所致 [3]。护理人员注重术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手术前应吃易消化产气较少的饮食,术前3h禁饮、禁食,防止饱胃。发生呕吐时要防止呕吐物误吸,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和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本组11例患者因麻醉、肠胀气、饱胃等原因出现较重恶心呕吐,均按要求进行护理,没有出现误吸情况,并遵医嘱肌注胃复安,症状缓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皮下气肿及肩背部酸痛的护理 术中应用二氧化碳气体建立人工气腹,可导致气体从针孔弥散至皮下而造成皮下气肿。通常情况下,对于患者出现的皮下气肿,一般经过局部热敷可以在几天之内自行吸收,无需其他特殊处理。但术后注意患者是否有皮下捻发感、是否有腹部、胸部和颈部皮肤肿胀。本组发现严重皮下气肿3例,及时进行了切开引流术。术后残留于患者腹腔内的二氧化碳可刺激双膈神经引起反射性肩背部酸痛,多见于术后1 d~2 d,提醒医师术毕尽量排除腹腔内的二氧化碳,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8 h~16 h,3d~5d能自行消失。本组8例疼痛较重者,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下肢弯曲的仰卧位或侧卧位,减低腹壁肌张力,使疼痛减轻。并遵医嘱吸氧、注射解痉止痛药缓解临床症状。
2.3 胆漏的观察与护理 胆漏多由于胆囊管残端钛夹夹闭不全或脱落、胆囊管壁被电凝灼至坏死穿孔、副肝管损伤,肝外胆管损伤等原因引起。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加强病房巡视,正确护理腹腔引流管,如正确固定和妥善保护,避免牵拉、扭曲而致拉脱或引流不畅,严密观察引流量、颜色、性质等,引流袋应每日更换,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要求绝对卧床3—5天,保持引流通畅[4]。术后密切观察腹部有无腹痛及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体征,若患者切口处有黄绿色胆汁样引流物,50ml/h以上者,应考虑胆漏的可能,立即与医生联系处理。本组发生胆漏5例,术后引流出胆汁,其中3例每天引出约200 ml且逐日减少,2周后痊愈;2例术后当天引出胆汁400 ml,再次开腹手术证实肝外胆管损伤。
2.4 术后出血的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腔内出血较为常见,术后发生出血的原因多为术中钛夹位置不妥或脱落、胆囊床渗血等引起,较大量的出血则会造成严重后果[5]。患者返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要求每 30 分钟记录 1 次患者的脉搏、心率、血压、呼吸,并观察切口敷料及置管引流量和质,若液体量增多且色呈鲜红,伴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休克症状,提示患者有腹腔内出血,护理人员需马上调整输液速度,同时汇报医生,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必要时可输血,处置过程中,应继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若生命体征未见明显改善,做好剖腹探查的准备。
2.5 黄疸的观察与护理:LC后黄疸多肝外胆管损伤和胆总管残余结石所致。因此,术后第1天就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巩膜和皮肤是否有黄染,是进行性加重还是逐渐消退,对术后黄疸未见消退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及时查明原因,加强皮肤护理。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禁用肥皂和热水清洗皮肤,必要时可用温水或炉甘石洗剂擦洗局部,告诉患者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肤破溃感染。本组2例经再次开腹手术证实,胆总管残余结石和肝外胆管损伤。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广泛普及的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本组LC588例,出现并发症35例,并发症发生率5.95%,高于白雪梅等[6]报道的发生率1.21%、明显低于田 永瘩[7]和郑玉莲[8]报道的发生率13.97%和14.8%。通过对本组23例LC术后并发症患者针对性制定周密、细致的护理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保证了患者的临床康复,治愈出院。笔者体会到,医护人员掌握L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症状、处理及有效护理,加强医护的密切配合,对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至关重要。加强病情观察,认真倾听患者对不适的描述并进行必要的查体是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关键;LC 术后胆漏的处置关键问题是能够早期判断、发现胆漏的发生,指导患者学会管道维护,防止管道滑脱、受压、扭曲及告知患者正确饮食,可发挥患者在并发症的预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总之,加强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前提,也是防止手术不良后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韩桂英 .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除术中的应用[J] .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5):36-37.
[2]桂芳频 . 循证护理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 .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3):120-123.
[3]何意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拔管期的观察及护理要点[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78~79
[4]徐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求医问药,2011,9(11):679
[5]赵亚芳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96 例患者围术期的护理[J] . 临床医药实践,2010,19(2):123-124.
[6]白雪梅.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137-138
[7]田 永瘩.腹 腔 镜 胆 囊 切 除 术后并 发症的 观察 与 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708 -709
[8]郑玉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47:348
论文作者:杨志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胆囊论文; 患者论文; 腹腔镜论文; 皮下论文; 切除术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