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的价值主体和价值评价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文,试论论文,主体论文,评价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引导党员和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不断加强价值观教育和建设,有必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价值观思想,正确把握邓小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价值立场。
邓小平的价值理论极为丰富,这里只就邓小平的价值主体思想和价值评价思想作些探究。
一、邓小平的价值主体思想
邓小平的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价值观。要深刻理解邓小平价值思想的内涵,必须了解在邓小平的价值观中,价值主体是谁,对谁的价值?因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价值,以什么样的主体为价值主体,决定了价值观的性质。邓小平的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是科学的价值观,是人民大众的价值观,是无产阶级的价值观。
1.人民价值主体的根据
为何必须以人民为价值主体,这是由我党的性质、根本宗旨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所决定的。
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到底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各项价值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价值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也是物质价值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精神价值的创造者。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建设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同时,人民群众所创造的物质价值,又是社会创造精神财富的物质基础。第三,人民群众的活动具有整体的社会价值。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的量的变化,是由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所推动的;社会进步和发展质的飞跃,归根到底,也是由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所推动的。
综上所述,人民群众是价值的创造者,理所当然,人民群众也必然而且应该是价值享用者,是价值主体。邓小平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价值观,客观地反映了社会进程的本来面目,揭示了社会历史进程的真谛,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科学的从价值观。
2.人民价值主体的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共产党人就必须用这一科学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言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就必须以这一科学的价值观为导向。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对人民负责”,“为人民造福”,“取信于民”。他要求共产党人一切方针、行动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能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要始终热爱人民,关心人民,服务人民,取信于民,甘为人民公仆。
邓小平的价值观以人民利益为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作为价值主体。如何在实践中践履这一价值观呢?
第一,必须树立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价值观。从人民价值主体的原则出发,要求我们向人民群众负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想人民之所虑,急人民之所难,做人民之所需。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各种言论、行动,都要以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是否对人民负责为最高标准。要把对人民群众负责与对党和国家的领导机关负责统一起来,把群众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时刻关心人民的幸福和富裕。
第二,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惟一宗旨,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无产阶级的政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无产阶级政党除了谋求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进行斗争的工具,它坚决把人民群众看作是价值的主体,反对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共产党员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是社会的公仆,决不允许搞个人特权,更不允许当官做老爷。
第三,必须坚持一切言行都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价值观。坚持一切言行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关键是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因为只有搞经济建设,使生产力大幅度发展,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除了要有时间保证、精力保证、物质保证、制度保证以外,还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
其一,要经受住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化,都要始终把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我们曾经有过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后又背离了的严重教训。党的八大制定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正确路线,但后来由于没有清醒地对待当时国际国内的某些事件,偏离了正确路线,使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推迟了20年。
其二,要经受住改革开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的考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一项崭新事业,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这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革、探索过程中的失误所导致的困难;二是在旧体制掩盖下的矛盾、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暴露出来所产生的困难;三是在改革过程中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遇到的许多困难。不管困难来自何方,都必须有向前看的思路,都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为改革的道路上铺满鲜花,不要以为改革一夜之间就会创造奇迹,社会财富就会从地下任意地冒出来。要实事求是地告诉人民,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会产生许多正面结果,但这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正确宣传、鼓励,自然重要,但不能过分盲目乐观。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既是享受改革福利的主人,同时又是承担改革风险的主人。
二、邓小平的价值评价思想
邓小平同志很重视价值评价问题。他的价值评价观,至少包括以下三层含义:在评价中,价值主体是谁,谁来评价,用什么东西来评价。
1.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评价观
评价问题是衡量客体对主体是否有价值、是否有益的问题。以谁为价值主体,也就是对谁有益的问题。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有不同的价值标准,所以,以什么样的主体为价值主体是评价的基础和前提。以什么样的人为价值主体,决定了以什么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决定了以谁的利益作为价值标准去评价,从而决定了价值评价的方向。
邓小平的评价观,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评价观。他说:“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江泽民同志高度评价邓小平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评价观,在《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一文中写道:“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这种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评价观必然要求:工作做得好不好,只能看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幸福和富裕,是否有助于广大人民利益的增加。
2.以人民为评价主体的评价观
以什么人作为价值主体,决定了以什么主体的利益为价值标准,这是评价的基础。要得到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评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谁来评价,即什么人作为评价主体的问题,因为不同的评价主体有不同的利益,有不同的价值观、评价观。
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有时重合,即价值主体就是评价主体。如我们今天用“三个有利于”标准来评价我国的改革开放中的得失,用“三个代表”的标准来评价共产党人言行的是非,就是如此。在这里,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都是人民,但在许多问题上,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并非都是一致的。例如,我们今天对历史的评价,对国外事件的评价等,其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就不相同。同一评价对象,可以有不同的价值主体,也可以有不同的评价主体。确定什么人作为评价主体,是评价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的评价观,是以人民为评价主体的价值评价观,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亦即路线、方针、政策的成败得失只能由人民来评价。
3.以实际效果、效益为价值标准
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评价观,决定了这种评价观必须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标准,以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为标准。
怎样判断一件事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这可以从多方面去考察,既可以从观念的方面去考察,也可以从物质的方面去考察,但不论从哪一方面去考察,最根本的还是要看是否对人民产生实际效益、实际效果。
邓小平同志坚持以实际效益、效果为价值标准,曾有过很多的论述:
对于经济工作的好坏,他认为,主要看经济效益如何,而不是单纯看产值、产量的多少。对于经济政策,他说:“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准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4页)
对于政治体制和政策的价值如何,他认为,主要以政局是否稳定、人民是否团结、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是否改善为标准;
对领导干部的好坏,主要看政绩、看实绩,看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
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好坏,主要看是否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4.“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的价值评价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同志的价值标准中最根本的价值标准或评价标准,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价值评价观。
(1)“三个有利于”以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人民为价值主体。
“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其价值主体是什么?很显然,是以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和人民为价值主体。第一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生产力标准,价值主体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国力标准,是以能否促进社会主义国家富强为标准,价值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人民利益标准,价值主体是人民。“三个有利于”以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和人民为价值主体,归结起来,实际上也就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
(2)“三个有利于”以人民为评价主体。
“三个有利于”要求以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之一。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由谁来评价?邓小平同志说:“生活水平究竟怎么样,人民对这个问题感觉敏锐得很。我们上面怎么算账也算不过他们,他们那里的账最真实。”(《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5页)究竟人民生活水平如何,是否得到提高,要由人民作出评价。
在选择领导干部的问题上,他说:“我诚恳地希望,在选人的问题上,要注意社会公论,不能感情用事。”(同上,第300页)“社会公论”,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评价。选人要注意社会公论,就是要尊重群众的评论,尊重人民群众的评价。
人民是评价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个根本观点。我们各项工作的价值,最根本的是要由人民来评价。所以,我们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应当通过制度安排把人民的评价作为判断以及领导干部进退、工作得失的主要依据。
(3)“三个有利于”以实际效果为标准去进行价值评价。
邓小平同志在“三个有利于”中,以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标准,实际上就是以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人民所收到的实际效益为标准。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增强综合国力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条件。生产力为标准,以物质生产力发展为标准,以社会发展的速度和客观效果为标准,也就是以社会生产发展所产生的实际效益为标准。增强综合国力,就是促进国家富强,而国家富强如何,又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主要以经济实力、科技教育实力、国防实力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客观的东西为标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以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与改善,以人民群众得到的实际效益、效果为标准,即人民生活质量如何。总之,“三个有利于”都是以实际效益、效果为标准,是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主体的评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