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生工程实践与震后发展社会工作探索--绵竹清红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经验与思考_社工论文

社区民生工程实践与震后发展社会工作探索--绵竹清红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经验与思考_社工论文

震后社区生计项目实践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探索——绵竹青红社工服务站的经验及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绵竹论文,社工论文,发展性论文,社会工作论文,服务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11)02-0014-05

绵竹青红社工服务站及其项目团队(下文将统称“青红社工”)①于2009年4月正式启动在当地的服务。迄今,以“团结社区、发展生计”作为中心理念和目标,重点围绕培育和发展一个以地震伤残人员为主、包括其他困难居民构成的小型生计互助小组,使其能自我管理并发挥团结互助功能、共同进行重建和发展家庭生计的行动,并追求成功,开展了一系列多元综合的服务。总的来说,青红社工的服务可以概括为是一个“社区生计”项目实践,背后受到较为明确的“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的指引。同时,必须指出,青红社工的项目实践与服务开展也是一个行动研究的过程,一开始有较明确的基本取向及目标理念指引并结合实际做出项目的总体设计和服务方案规划,进而有计划地展开各项服务活动实施项目,中间则一直不断地总结反思以进一步明晰项目工作目标,包括必要时调整服务行动的方向,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计划指引新的项目工作和服务行动的具体展开,这样螺旋式地上升,实现理论与实践尽可能最佳的结合。本文可代表这个尚未完结的行动研究过程中的一次阶段性回顾总结及反思。

一、项目理念与基本设计: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下的震后社区生计项目

在青红社工正式开始当地的有关服务活动之前,团队的一些成员已多次到过四川地震灾区进行一些调研和服务活动,包括核心成员(项目团队总负责人)曾经到绵竹市的富新镇去做过遇难学生家长的服务工作。在对灾区的各种情况与各方需求有比较多的了解的基础上,特别是由于核心成员对社会工作发展所持的特有理解与视角,团队在项目论证与基本设计阶段即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共识,表达出发展性的关切与取向。例如,首先认识到生计问题对于灾区的许多群众来讲是比较突出的,也是灾区政府较为关切的问题,而多数社会工作的服务对此还回应得很不够;又如,认识到投入生计重建的行动对于受灾群众既是眼前的现实必要,更对其震后复原与正常生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包括政府在内的有关各方也注意到要使群众这样行动起来中间还存在着一些不小的障碍。另一方面,团队成员认同与追求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对有关群众的帮助能发挥可持续的效果,应致力将专业服务与居民可持续的生计重建与发展结合起来、提供以发展为突出取向的综合性社会工作服务,这意味着一种“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的明确采纳②。

在此背景下,当青红社工正式启动在绵竹汉旺武都板房区的服务站有关工作之初,基于进一步对当地各有关方面情况的了解和关于项目工作的理性思考,即明确提出了“团结社区、发展生计”的口号,作为项目一切工作和服务行动的指引。可以说,这个口号恰当地反映了青红社工整个行动的理念、目标以及服务项目的基本内涵。概括地说,就是青红社工谋求以发展性社会工作为基本取向,在当地震后情境中开展一个“社区生计”的介入服务项目,这个项目的核心目标从操作上可以把握为两个方面,即社区团结与生计发展。

首先,青红社工以“发展性的社会工作”作为在当地展开实践活动的一个大的、基本的取向,也以之作为各项具体的专业服务行动的总的理论指导③。这就是说,青红社工不只限于传统主流的社会工作理解,将其功能主要定位在“治疗性”、“补救性”或“恢复性”的方面,并由此使社会工作的介入与服务主要指向处理人的缺陷和不足、解决既有的问题或满足既存的需要,在实务形态上以个人辅导式、家庭治疗式等个案工作,社工主导的无论是疏导型、社交康乐型、成长型还是社会目标型的小组工作,以及某些学习训练或社会支持类的活动为主,且几乎都不与服务对象的经济生活方面发生任何关系。相反,青红社工的理解是:社会工作的所有介入和服务都应以支持和促进服务对象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和依归,始终相信人的发展动力与潜能,并致力于以各种方法去释放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实现服务对象可持续的积极发展,为此不但不排斥对相关人们经济生活方面的关注与介入而且必须将之作为重要的目标或策略部分;相应的,青红社工将更接受任何非由社工主导而是赋予服务对象自主发展空间的工作手法、介入方法或服务模式选择,倾向于使自己的实务具有积极的正向的意味,并灵活呈现正式、非正式的多种形态以促进发展。概言之,青红社工所理解并自觉遵循的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意味着直面正视灾区居民与生计相关的需要并以生计重建作为介入点寻求带来一系列发展方面的效应。

其次,青红社工以设计和开展一个震后“社区生计”项目作为统摄具体服务活动展开的框架④。在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取向下面,青红社工自然较多地关注并接受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谋求社会工作服务可以综合地贡献于社会发展和同时经济方面的发展,在更具体的层面上,也就较多关注并接受社工的介入和服务与居民生计的建设、改善和发展相结合,寻求社工的介入服务实现居民的社会性发展和同时生计改善发展的双重目标理想。但如何具体做呢?在进入当地灾区的实际情境后,通过比较深入的社区调查,分析了当地居民的生计状况包括生计策略模式以及相关的问题之后,也对比了其他一些机构组织解决灾区民众生计问题或者一般贫困者生计问题的策略与手法,青红社工基本上明确了展开工作的思路和服务项目设计的框架。这就是,针对地震灾后不少居民个体的生计重建与发展能力不足(尽管其相应的需求却很强烈),为实现其有效的生计重建和发展,在这同时也为了追求当地社区社会的发展,并使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实现综合的可持续的发展、即协调一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以“社区生计”为介入战略和项目框架,来统摄一切具体的介入与服务活动。具体来说,这个项目设计所要开展的一系列介入服务是旨在培育社区力量来共同开展生计行动,即促进社区集体的生计实践并谋求成功,居民的生计重建和改善活动是在社区中、通过社区和由社区(组织)来进行的,社区也为了生计实践、经由生计实践并在生计实践中得以增强行动能力、获得结构的改善与发展,一句话,成为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换言之,作为一个项目框架,既可以称谓青红社工计划开展的是“社区生计项目”,而反过来叫它作“生计社区项目”也同样是恰当的。

再次,一如口号所显示的,青红社工谋求通过社区生计项目要达到的目标是两个方面的结合,即社区团结和同时生计的发展。就各自的意义来说,“社区团结”强调通过项目工作和社工的具体服务介入,当地社区在有机的联系性、有序的组织化、有效的行动力等各个方面都有提升,概而言之可说是更趋向一个和谐、团结、共进的社区,也更能为其成员提供多方面的(包括生计活动方面的)支持与满足;而“生计发展”更强调通过项目介入,社区单个成员或若干群体在实际上成功地进行了生计活动,取得实质性改善生计状况的效果,也就是既能更好地进行自己的生计活动,也实实在在地从自己的生计活动中得利、生活因之而得到改善。作为衡量项目成效的标准,这两个方面可以分别来看,即单看社区的团结性指标方面有何变化,或单看成员生计发展的情况如何,而完整的评估则须综合这两方面的结果得出。但是,在项目的设计与执行上,这两个方面却不可以被分开,而必须被视作一个整体、当作一枚硬币的两面来对待和把握。青红社工相信,在项目所服务的当地灾区,社区团结离不开生计发展,同样,生计发展也离不开社区团结,只有把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牢固地结合起来,也才能在共同的实现中获得各自的成功⑤。

二、项目实施与服务提供:以伤残人员为主的小型生计互助小组培育发展为中心的多元综合的社会工作服务与手法运用

确定了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下的社区生计项目思路框架并明确阐述为相互关联的两方面项目目标后,青红社工在实施项目和具体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回答,也有各种选择有待做出。比如,要走“社区生计”的路线从何处开始,或者说面对偌大一个板房社区项目的切入点选在哪里?这涉及社区人群、需求与资源的分析和确定,也受具体的接触途径的影响。又如,怎样运用相应的专业手法来开展项目活动、实现项目目标?等等。

可以说,项目实施和服务提供的过程正是一个在与实际情境不断进行的对话中不断深化明晰项目理解、对上述有关问题做出回答,进而确定具体的介入和手法来展开行动的过程。以下是对青红社工在这部分主要的做法选择的一个力求简明的梳理。

(一)以伤残人员为主的小型生计互助小组的培育发展为中心

要贯彻“社区生计”的项目思路,从大的方面说应涉及一个社区方方面面、各个部分的介入,最终并应谋求“全社区”的共同生计行动的发生与发展并在此中实现整个社区团结的同步增强。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也出于对这样的探索从主观上采取的谨慎态度,青红社工实际确定和实行的策略是分步走,先以伤残人员为主组成一个小型的生计互助小组,着力培育和推动其发展,支持其投入生计活动并争取成功,以此作为目前阶段实施项目之策略的中心部分。

首先,这意味着在整个社区中将社区生计发展的切入点选在地震伤残人员为主的群体上,或者说以地震伤残人员这个亚“功能社区”作为开始社区生计探索的主要范围。这个选择当然有合理的理由,因为无论是在当地社区的调查还是其他一些调查都显示,地震伤残人员既在生计方面面临的问题尤为严重,并且他们也有较为强烈的改善生计的要求。同时,正因其自身条件,“社区生计”的介入策略可能对他们特别适合,他们可能更易接受组织起来、共同进行生计行动的做法。不过,另一方面,也由于其自身状况,完全局限在其同类群体中来开展这种尝试也有可能导致某些问题(包括身体能力不足和情绪强化的问题)。在考虑这些多方面因素之后,青红社工确定了开始实施社区生计介入的目标人群应符合的原则与具体标准:以地震伤残人员为主、适当包括其他类型的残疾人及社区居民,都在生计上确实存在困难、同时有较强烈的改善发展生计的意愿、也具备必要的基本能力。然后,通过依托所在的绵竹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其为当地居民包括专为残疾人举行的就业创业培训班,以及主动的社区探访接触等途径,逐步锁定了符合条件的具体目标群体,它包括了主要的地震伤残人士,也有若干震前即为残疾的社区居民,还有一些地震遇难学生的家长,其中也有交叉地具有多种困难处境者(自身伤残而家庭成员中有地震遇难的),青红社工均与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基础,以之构成即将展开实质性介入的目标群体。

其次,推动这些确定的对象进入社区生计的具体道路,是将他们组织为一个小型的“生计互助小组”,并围绕该小组来进行一系列有方向性的介入与服务。“社区生计”的核心要素必定少不了一个以生计为主题的社区行动组织,无论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是采取自助组织还是互助组织抑或更具整体社区取向的关注一行动组织的形态。青红社工较早即确定了要在已经明确的目标人群当中组建一个生计互助小组、来具体推动其走向社区生计道路这一介入策略,并很快实施和完成了组建。但在具体组建时,一方面考虑到资源和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出于自觉的审慎与连续的阶段性目标的把握,以及其他一些情境中的因素所致,这个生计互助小组被确定为是小型且人数固定的,在基本性质上首先是参与者的自助(自我服务)组织并因而具有封闭性特点,构成上体现伤残人员为主体同时保持一定的异质性。最终,实际上主要由青红社工前线工作员所操作主导,组建起来这样一个生计互助小组:由10位成员组成,其中地震伤残人士7位、震前残疾者2位、1位地震遇难学生的家长,而女性成员有6名、男性成员4名。这个小组从青红项目启动后两个月即组建完成,命名为“家庭生计互助小组”,而自六月正式开始活动至今,一直维持原有的构成,既未再吸收新的成员(尽管多次面临有新人想要加入的压力)也未排出过任何先前的成员,保持了组织的基本性质定位不变。青红社工希望,先集中精力探索培育和发展好这个小型的互助小组,在积累成熟经验并展开其他介入获取更有利的环境条件支撑后,再谋扩大、扩展,将其引向更完整意义上的社区生计介入行动阶段。

再次,这个以伤残人员为主的生计互助小组建立后,围绕它的介入与服务始终是青红社工在当地整个介入服务行动的中心。迄今,“家庭生计互助小组”的集中小组活动已连续进行了19次(平均每月近3次,早期差不多是每周1次),还有主要以该小组成员为基础的大型(社区)活动6次,而围绕所有这些小组活动开展的各种工作也是前线工作员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占据了工作员以及整个青红社工团队绝大部分的心思与精力。在初期,青红社工表现了较强的主导性,无论是小组活动内容的设计还是其具体执行开展都由社工主导,青红工作员基本上是以较传统的带小组工作的方法来带领小组组员学习一些与生计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也包括通过各种具体活动来促进小组组员的关系建立和凝聚力的形成,同时,为组员和小组提供了许多具体而直接的服务,比如免费接送组员出席活动、免费提供活动时的饮食与聚餐、还包括直接向组员个人提供其所要求的某些具体帮助等,实质上这一阶段小组更多承担了支持性小组和学习小组乃至社交娱乐小组等功能,还不是生计互助组织的性质,社工也未充分朝此方向引导。不过,这阶段的这种小组工作客观上收获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即组员情绪得到疏导、信心开始重建、也获得了一些必要的相关知识及技能,特别是相互关系在发展、并从中浮现出某些领袖成员,从而亦为其转变为任务型的生计互助行动小组准备了很好的基础。大致上在这个阶段持续约一个半月之后,青红社工经过内部讨论自觉导向第二阶段,开始着力于推动小组产生自我管理架构,借以引领小组朝真正的生计互助小组迈进。七月底左右,青红工作员推动家庭生计互助小组民主选举产生出了一个三人“管委会”作为小组的自我管理核心,并逐渐地通过不同的介入致力使管委会能够主导带领小组进程,包括具体负责计划与主持开展每次的小组活动,青红社工则明确而逐步地朝参与者、陪伴者与支持者的角色转变,大量的工作转为协助促进组员对管委会和小组集体的认同与归属,为管委会提供各种必要的支持包括能力建设帮助,相反直接为组员提供的服务则减少以避免阻碍小组内部动力的形成发展和小组在管委会带领下互助支持功能的发挥。在这样的介入阶段达到明显的效果目标——即管委会成功带领小组成员制定了小组相关制度和管理规则、讨论确定了组员要开展的各具体生计项目,并协商通过了即将投入来支持组员启动开展具体生计项目的扶持资金的分配方案——后,以九月初“梦想起飞——家庭生计互助小组生计项目启动仪式”的举行(在这个仪式上向各项目组员发放了生计活动扶助金并签订了规定各项目启动等责任义务的协议)为标志,青红社工围绕生计互助小组的介入转入了新的阶段,即全力配合支持管委会带领各项目组员有效地投入生计实践并在这过程中互相支持、发挥集体力量谋求生计活动取得实际成功的阶段。在此阶段,随着各项目组实际开展各种具体的生计实践活动(至十月份两个合伙项目、4个个人项目已开展起来),很多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会出现,但青红社工始终更为明确地向生计互助小组“协助者”的角色转型,努力推动管委会带领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和集体行动来面对和寻求解决各种具体困难与问题,以求让小组真正成为一个生计互助的行动组织,并进而走向社区生计行动组织的目标。此阶段社工的主要工作还包括更多地协助连接社区资源、协助疏理政策及行政环境以为生计互助小组的集体生计实践提供支持,同时亦为将小范围的这种集体生计实践扩展到更大的社区层面做准备等。

(二)多元综合的社会工作服务与手法运用

在以伤残人员为主的小型生计互助小组的培育发展为中心开展有关介入服务的同时,一方面为了配合这中心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策略上必要的安排,青红社工还开展了其他各种服务,涉及除前述中心工作中主要运用的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组织的介入手法之外其他多样的专业手法的运用。而总体上,无论是所有这些服务还是各种手法的运用都构成了一个互有关联的整体,也是整合的一种模式,正与项目设计的基本特点相一致。

在具体服务方面,除了围绕生计互助小组这一中心的小组工作服务、社区组织培育支持服务外,其他服务范畴包括了:以小组组员个人或其家庭为对象的个案工作服务,具体内容既包括一些辅导性的服务,康复协助服务,还包括资源联系、少量的直接物质援助等服务,另外手法上也有较独特的口述历史、生活故事、深度家庭访谈等,而所有这些是为了消除组员的某些障碍、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和投身进生计互助小组的活动与行动中;社区活动服务,主要是策划并举行由生计互助小组组员及其家人朋友或其他社区成员共同参加的康乐等活动,旨在增强亲友等非正式支持,为生计互助小组的凝聚与行动提供助力;小组生计项目启动资金的扶助及相关服务,指青红社工从项目经费中专门协调安排出5万元,用于提供给互助小组确定的各具体生计项目作为启动扶持资金(借贷性质),并设立供小组成员使用的一笔小额公益金,以支持其生计项目活动的开展,还包括在各生计项目启动后给予有关组员及整个小组的各种支持与协助;社区资源协调连接服务,涉及必要时或为了支持小组组员具体生计项目的开展和发展或为了组员的其他相关具体需要等,进行协调联系,连接社区其他组织机构的资源加以满足,也包括为整个小组的集体行动需要以及组织发展的长远需要进行有关资源的协调连接。

显然,从上所述也能看到,青红社工在整个介入服务中是围绕以伤残人员为主的生计互助小组的培育发展这个中心,综合地运用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乃至政策倡导等各种专业方法,来开展和提供相关联的多种服务,当然不可否认的,也一定涉及社会行政方法的一些运用(服务站的机构行政就是最主要的方面),的确体现了服务及手法运用上的多元综合性。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指出,实际上青红社工开展具体服务和运用有关方法时并不是固定地按照社会工作手法与技术的划分,而是以整合的项目设计所要求,同样以“社区组织”相关的介入服务与方法运用为中心来加以灵活而整体的把握。事实上,发展性社会工作在方法上的取向也正是要求这样一种综合与整合的服务及手法运用。

三、项目成效的自我评估与检讨:迈向困难人群可持续的社区生计发展的社工服务模式之成就和不足

从2010年4月正式启动在当地灾区的服务以来,以发展性社会工作为基本取向,以社区生计为项目框架,旨在“团结社区、发展生计”,青红社工围绕以伤残人员为主的一个小型生计互助小组的培育与发展这一中心,整合地运用社区组织为核心的多种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多元综合的介入服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青红社工实现了生计互助小组的组建、培育、发展,并使其实际投入到集体互助的生计行动中,个别生计项目进展良好,生计互助小组也在管委会的带领和青红社工的协助下基本能够很好地自我运作、发挥出对组员多方面的积极功能。同时,青红社工在有关个人、家庭、社区乃至更大范围的组织机构层面所进行的介入和提供的相关服务,也受到了有关各方的欢迎,并对其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就项目工作本身的成效来说应当是很明显的,这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方面和与项目目标直接相关的方面来做以审视和评价。

在较具体的层面,即对直接接受服务的相关方面的影响和效应来看,特别明显的体现在参加生计互助小组的那些组员个人及其家庭身上。各种观察和服务对象的主动反馈都表明,他们从参加小组前比较低落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中明显地改变了,变得更有自信、更加乐观,对周围的看法也有明显积极的变化,抱怨少了、不信任少了,提到自己要自力更生走向未来的多了、特别是对小组其他组员和青红社工等相关方面的感情与信任变得很深很强。一个参加小组的遇难学生妈妈原来对什么都不想了,后来决定自己要好好准备再生一个小孩,现在并准备着投入自己的一个生计项目。而多数的组员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生计活动,虽然还会感到一些困难,但懂得向小组的人及青红社工诉说,也都决心要做好,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他们一起恢复了自身的力量。如同一个三人合伙的小组生计项目——经营食杂店——将店名就起为“梦想起飞”所显示的,组员们如今都重获动力,要为新的生活理想而奋斗。组员的这种变化也对其家庭生活带来积极影响,这点毋庸置疑。此外,许多虽未参与这个小组但了解到其一些情况的当地居民(既有残疾人也包括其他人),对“青红小组”都给予很高的评价,也有不少人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希望可以加入到这样的小组。当然,这个方面也包括有接触的当地的一些组织机构,包括党政方面,对青红社工及其服务行动都有越来越多的接纳和好评,也更加主动积极地支持青红社工的各项工作。

以项目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目标来衡量,事实上,必须说青红社工已做的事情只是漫漫征途走出了头几步,尽管走出这几步也不容易,而且所开启的方向应当说是正确的,但是,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来说,以“社区团结”来要求,通过青红社工的介入和服务,至少这个生计互助小组成员间的团结无疑是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同样可以观察到的是,这个小组的组员们与周围社会的联系增强了,其作为一个整体与社区中有关群体和组织机构的关系也获得了正向的改善发展,同样可以肯定的是,伤残人员作为功能社区也借以增进了内部团结,例如互助小组的组员经常会说如果自己的生计成功了要帮助更多的其他残疾人,而伤残人员与社区其他各类人等的关系也有改善。虽然有这些积极的效应,表明项目介入在“社区团结”这个目标上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必须承认,它的范围还比较小,还远未达到更理想的水平,比如,首先是在当地残疾人社区内部就还未发挥更大的团结效应,更不说促进整个社区团结的明显发展。而以“生计发展”这一方面来看,现在生计互助小组的组员除了极个别特殊者外都已投身到自己的生计行动中,并且显示了决心和意志要好好做下去,也会运用互助小组来寻求获得行动的支持,有个别的这种行动进展还比较顺利,开始能实现获利和对有关组员家庭生计的改善效果。不过,要说多数的这类具体生计项目活动都一定能够成功、实现最终明显和实质性地改善有关家庭生计状况的结果,目前肯定是不适宜的,可能这方面的目标达成更多是在他们已投身到了自己的生计行动中这一点,即“自力更生”的行动已经普遍发生这一点上。再从更重要的两方面结合的情况来看,即“社区生计”所要求的团结起来、共同行动以追求自力更生来说,可以说以生计互助小组本身观之其越来越好地在展现出了所要求的东西,正朝着小组成员互相帮助、管委会带领下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生计实践的状态发展。不过对这一成就同样不能过分乐观,还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更主要的,如前已述,这个小组本身还规模范围有限,组织的性质也还处于初级阶段。

反思如上所述的这些成就与不足,对于青红社工的整个行动,对于其所致力于探索的以发展性社会工作为取向、通过社区生计项目、为困难人群提供可持续的生计发展之服务的模式(可概括为“困难人群可持续的社区生计发展的社工服务模式”),应当给予恰如其分的一个自我评价。必须说,青红社工认真地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也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自我总结的角度说,基本理清了从宏观的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到中观的社区生计项目设计、再到微观的生计互助小组实务的逻辑,并以相互紧密关联的团结社区、发展生计作为贯穿其中的目标线索来把握全部行动,这是重要的一个理论成就。而从实践上看,这种理论认识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也在相当的程度上做到了,因此也才使行动获得了相应的成效。不过,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应当说青红社工都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完成。理论认识方面,从小型的介于自助性质和互助性质的生计互助小组如何过渡到完整意义上的社区生计行动组织,及从主要以功能社区为基础的这种组织转变为“全社区性”的这种组织,以及如何形成这种组织与其他社区组织机构的合理互动关系、真正推动社区生计的发展,特别是,社区团结与生计发展在学理上更有机的统一打通,等等,都还有许多课题有待解答;实践方面,如何在每一步、每个具体行动中把握好社工的角色,如何更准确地把有关取向、目标、策略原则之理解落实到行动中,如何在保持行动方向的连续一致性与在多方情境的互动之间灵活调适,也都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学习和历练。

总的来说,青红社工走出了有决定意义的几步。也许可以说,这从某个角度来看可能只是小小的几步,但希望它将成为社会工作发展路上的一大步⑥。

注释:

①绵竹青红社工服务站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承担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5·12灾后重建公开招标项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绵竹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简称。“青红社工”项目团队主要由中青院社工专业的师生组成、并包括了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师生。

②这些都反映在项目团队最初提交给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项目申请书的有关内容中。

③关于“发展性社会工作”迄未见有文献直接使用此概念,不过“发展性社会福利”、“发展性社会政策”则已可多见;国际社会工作讨论中可见到相近的用语,如“社会工作中的发展视角”、“社会工作实务的社会发展模式”,亦有直接谈及“社会工作卷入经济发展”的。相关出处可循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著《发展型社会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特别是其中第七章“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

④对于“生计”的介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国际包括国内社会工作及社会服务中都受到关注,国际上相关领域更形成“可持续生计框架”(SLF)作为常用工具,但“社区生计”则虽然可能已在许多实践中进行,却并未见到明确的项目概念与阐述。

⑤这些论述关联到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特别是社区工作中)一些大的议题等,还有不少深层的问题有待廓清。

⑥“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已于2010年4月正式在当地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青红社工团队计划寻求各种可能的支持来源,使现有的项目活动继续下去,希望可以伴随当地群众从过渡性安置到永久安置的整个过程,探索并见证我们与之一起进行的社区生计实践及其结果。

标签:;  ;  ;  ;  ;  

社区民生工程实践与震后发展社会工作探索--绵竹清红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经验与思考_社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