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芳 芦山县初级中学 625600
摘要 兴趣是学习动力,也是学习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实践中诞生,在实验中成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实验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目标,具有其他化学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 实验 知识 学习方法
1.演示实验不仅是验证知识,同时也是知识直观描述的有效手段,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动情景,因此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
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做的每一步都是一个示范操作的过程,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演示不仅要规范,还要熟练、有条不紊、从容不迫,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前应认真准备工作,掌握好实验成功的条件和关键,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时间等做好精心的充分准备。但有些教师认为初三化学课时紧,做实验又费时费力,所以做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还不如讲实验,学生背实验来得简单,既省事又有针对性。因此,部分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把原本可以分组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就是已开设的学生分组实验,也基本是放任式,忽视了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事实上讲实验,已将化学这一学科特点完全丢弃,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有趣的家庭实验,巩固知识、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化学探究方法
化学家庭小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化学家庭小实验也就成为九年级化学教材的重要内容。当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容后,就让学生课后做“观蜡烛、点蜡烛”的家庭小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和提高,又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在这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不科学、不合理、不严密、不规范的地方,但学生的热情仍然会得到增长,学习化学的兴趣会更高,并且在讨论交流中既能体会到成功感,又会使他感到自己的不足。
3.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家校合作实验,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深切感受科学就在生活中,知识来源于生活。
设计家校合作实验可以充分利用家里日常生活的废弃物,如:口服液的瓶子、易拉罐、矿泉水瓶等,以及家里常见的物质材料如:草木灰、各种花汁、泥土等,都可以带到学校来做实验。这不仅应用于实验改装及评价,也可在设计实验时做探究和验证实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讲“酸碱度的表示法PH”时,教师先讲述酸碱指示剂的故事,然后激起学生回家自制各种花汁作酸碱指示剂的兴趣,在第2节课上验证用学生自制的花汁做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到极大的成就感,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探究就在身边,促进学生勇于在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探究化学问题。
4.精心设计开展学校分组实验,不仅为验证知识和结论加深印象,更注重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新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虽然让学生仔细的观察现象,加深印象,进一步巩固和理解知识,依然是分组实验的主要目的,但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最重要的实验活动,不仅是验证知识和结论,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发现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注意首先抓好预习,提升学生对实验的整体认识,要求做到:熟悉实验步骤;解决疑难问题;归纳实验方法;其次要瞄住细节,现场指导,养成规范操作;还要放大异常,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先让学生复习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关固体药品的取用、加热,以及装置连接等基本操作;再让学生预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氧气性质实验,并制订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原理、装置、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最后在实验中及时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正确使用仪器及时纠正,同时发现实验中异常现象激发进一步探究欲望。如有的学生制取的氧气为紫红色,引导学生抓住这一不同的现象,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探究。
5.开设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思考,认真实验,深入分析,获得结论。
探究性教学不仅要求学生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及时、主动、积极的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对教师提出的课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根据现实条件制定不同的方案、验证方案、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等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通过探索尝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而实验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它们独立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发挥好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呢?我认为,就是改演示实验为学生的设计实验,这样会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性实验以其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等独特的教学功能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实验教学改革的热点。
6、联系生活实际,搞好生产生活的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了最佳环境,尤其是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性实验,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教师教学时应尽可能的寻找知识在生活中的联系,将课堂知识移植为课外的兴趣实验。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在农村化肥是很常见的,大多数学生都见过。铵肥和尿素是最常用的两种化学肥料。于是在讲解完《化学肥料》一节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社会小调查:碳酸氢铵与尿素在使用上有何差别?为什么?在上交的调查报告中学生们都能回答出他们的使用方法,而对其原因确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碳酸氢铵易潮解;有的说碳酸氢铵不易溶解,尿素易溶解。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我让他们做了两个对比试验:(1)将碳酸氢铵分别放入水中,观察二者是否溶解;(2)分别加热碳酸氢铵和尿素,观察发生的现象。通过实验发现,碳酸氢铵和尿素都易溶于水,而在加热时,碳酸氢铵会逐渐的消失而尿素却只是处于熔化状态。根据实验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不仅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靠科学的研究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论文作者:陈永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学生论文; 化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碳酸氢铵论文; 尿素论文; 能力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