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比较优势论文,区域论文,理论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理论分析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至少是初级阶段的水平,从现在起到21世纪初期中国将迈向工业化中期成熟的阶段。根据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份额会急剧下降以至出现停滞或萎缩。从基本国情分析,在未来发展时期中国首先没有资源条件学习美国和法国当年的经验,依靠大幅度出口农产品来协调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发展关系;同样,中国也不可能借鉴英国、德国和日本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作法,立足于国际市场来解决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农业生存与发展问题。就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需求目标而言,任何国家都无力满足中国农产品大比例的短缺和粮食总量供给的需求,中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有效保障必须立足于本国。就提高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总供给水平来讲,中国应当充分挖掘国内的生产潜力,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基本自立的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体系。
中国农业要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是一个极其富于挑战的跨世纪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变化十分迅速而且越来越显在化,并相应形成了各地区在农业比较优势发挥上颇为显著的变化。由于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逐渐下降甚至丧失,中国农业面临着生存和发展危机,这一问题能否得到适宜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国以来,中国农业总体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区域农业发展与地区农产品供求格局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农业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从整体上说是在传统增长格局的区域发展变化基础上实现的 中国农业发展地区格局最大的变化是历史上长期的“南粮北调”已被“北粮南调”所代替。南方过去的主要商品粮基地现在不少已经成为粮食净调入区,而一些原来生产条件较差的北方低产地区,崛起为新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粮食生产地区格局的变化情况如下:1949—1978年间全国粮食总产增长1.7倍,其中55.6%来自南方地区;1978—1984年间南方地区虽然仍占居全国粮食生产的主导地位,但地位已逐步下降;1984—1989年间全国粮食增长中心继续北移,特别是黄淮地区异军突起,总产在全国的比重达28.5%;1989—1993年间南方地区粮食生产急剧萎缩,而黄淮和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各自承担了全国粮食增长的50%,共同形成了全国粮食增长中心。
中国农产品供求区域格局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东部沿海地区粮食自给能力降低,供求矛盾加剧。粮食短缺在东部地区农产品供求格局中矛盾最为突出,在东部沿海地区如何实现粮食供需大体平衡,已成为解决中国粮食供需平衡的关键所在。1978年东部沿海地区粮食产量的人均占有量比全国人均水平高22公斤,到1993年则比全国人均水平低67公斤。在粮食生产能力降低的同时,东部沿海地区的粮食消费量却大幅度增长,调入量激增。据统计,东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每年人均粮食消费已突破500公斤,1992年粮食调入量占全国总调入量的76.4%。1992年与1985年相比,全国粮食调出与持平省个数减少24%,调入省个数增加了42%,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粮食调入省个数占全国的53%,其粮食调出省个数仅占全国的23%。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格局,在地区布局上呈现两种态势: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越来越依靠中西部地区所支撑,而非农产业特别是加工工业的发展贡献则较多地由东部沿海地区所提供。中国农业与整个农村经济的增长,除了产业发育和运行机制的特征外,更鲜明和更重要地体现在区域增长格局的变化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建立在比较利益选择的基础上。比较效益的高低在推动农业生产中具有勿庸置疑的作用,这已被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全国的粮食增长中心一再向横淮和东北地区转移,根本原因就在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对粮食价格补偿生产成本的要求不同。从宏观上讲,这固然与农业比较效益下降有直接联系;从区域经济考察,则是不同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反应。
(二)保证农业可持续增长,应该重视中国农业发展地区格局和比较优势的区域变动,依据区域比较优势的理论探讨中国农业区域发展前景和战略对策,以充分挖掘不同地区农业增长潜力做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农业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能否有效地维持农业增长活力从而避免在世纪之交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可能出现的农业停滞甚至萎缩,显得尤为重要。如上所述,跨世纪的中国农业总体发展与区域增长格局的变化,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建立在比较利益选择和比较优势变化的基础上。如同技术进步、农业投入、体制改革是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实际上区域比较优势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
根据“比较成本学说”和“资源禀赋学说”,在一定的交通运输发展和市场发育水平下,在国与国之间或一国内部不同地区利用其相对充裕的资源或生产要素,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以其交换比较劣势产品,不仅可以提高整个经济的福利水平,而且可使每个国家或地区皆可获益。这一“比较优势”原则事实上是一种经济增长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比较优势”原则的经济学实质是主张劳动地域分工、发展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国际经济日益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农业发展无疑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同时还要确切把握“比较优势”原则对中国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已经明确的是,从基本国情出发,中国农业尤其是粮食发展战略要立足于国内实现基本自给,以适时适度利用国际市场做为辅助调节。在国内层面上,根据要素禀赋和产品特征加快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按照资源最优化配置原则实行地区农业生产专业化和产业上的分工,力争实现产业间、地区间资源配置平衡和经济成长效益分配合理。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立足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努力提高区域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全国农业总体水平的增长,是中国农业发展策略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取向。实施中国农业发展策略的着力点应当是充分挖掘各地区农业增长潜力,同时利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实现品种调剂和供求缺口的平衡。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根据生态适宜性、市场需求以及比较经济效益的变化,调整和完善农业地区发展战略,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区域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总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在充分挖掘区域农业增长潜力的基础上提高中国农业总体效率,对于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中国农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政策建议
(一)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要依据正确的地区发展战略 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地区发展战略,东部地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出口创汇产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示范作用;中部地区继续发挥粮食优势,以农业的深度开发为主,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含量,形成全国主要农产品的商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西部地区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广度开发为主,以解决温饱为主要目标,实行开发扶贫,逐步提高主要农产品的自给水平,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逐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根据“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区域平衡”的原则,实现全国粮食发展目标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东部、主攻中部、开发西部”。东部地区要切实保护耕地,充分发挥土地肥沃和光、热、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在防止粮食生产下滑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粮食自给率,并争取实现本地区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大体平衡;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耕地后备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农业综合开发,搞好小流域治理和农田基本建设,实行开荒和提高单产并举的方针,努力提高粮食总产和粮食商品率,为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多做贡献。依据上述发展战略与布局原则,应充分发挥产大于需类型区(特别是黄淮、东北、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生产优势,挖掘产需趋向平衡类型区(晋、陕、甘、宁、川、浙)的生产潜力,提高产小于需类型区(京、津、沪、闽、粤、桂、琼、云、贵、青、藏)的粮食自给水平。在粮食生产上要恢复和稳定发展南方水稻,适当增加南方玉米面积,同时在南方适宜地区开发饲料稻生产;北方应稳定玉米种植,扩大春小麦面积,适当发展东北和西北的大豆生产。
(二)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要构造全国总量平衡与地区平衡的新型关系 粮食问题是中国农业的主要问题,实现粮食地区平衡和在此基础上的全国总量平衡,必须依赖于各地粮食生产优势的充分发挥。抓好粮食生产是实现粮食供求平衡最基本的环节,充分发挥各地粮食生产优势是实现全国粮食总量平衡的根本保证。各地粮食生产优势能否得以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通领域的政策措施。1995年开始实行的粮食区域平衡和省长负责制,是解决中国粮食供求平衡的一项重大决策,目的在于调动不同类型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在实现粮食地区平衡的基础上进而实现全国粮食总量平衡;基本要求是在稳定粮食定购任务的前提下,主要运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刺激各地发展粮食生产,使不同类型地区的粮食产量都能得到稳步增长;同时通过市场途径进行余缺调剂以实现各个地区的粮食供需平衡,进而实现全国粮食供需的总量平衡。这一政策并不是要求各地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而是强调在努力稳定和增加本地粮食供给的同时通过市场来调剂余缺,即建立全国或至少是大区范围的粮食统一市场,而不是由各省自建“米袋子”。由于中国的市场体系尚未健全,各地区的经济活动尚难以自觉地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尚未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格局,甚至在某些时候演变成地区间的冲突。基于地区间协调发展的长期考虑,近期的着眼点在于促进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从机制上和物质基础上入手逐步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为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创造条件。为此,政府应加强对各地和全国粮食供求平衡状况的监控,及时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全国和各地区的平衡;同时运用储备和进出口等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机制不能兼顾社会效益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以市场定价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发育和健全粮食体系,将粮食的地区间计划调拨逐步改为产、销区通过市场流通来实现各地区的供求平衡。
(三)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农业同时将面临国际市场竞争的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中国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国内、国际市场趋于融合。放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通过进出口平衡求得国内市场稳定,成为新鲜而迫切的课题。国内、国际市场双向调节,进口、出口基本平衡,内贸、外贸趋于统一,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宏观调控的方向。中国粮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既与非市场条件下的传统农业发展政策有着内在逻辑上的待续性,又孕育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政策新支点的政策取向。立足于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中国解决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适时适度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通过进出口贸易调节国内的粮食供求也是稳定粮食市场所必需的。实事求是地看,即使未来中国农业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也很难在所有农产品上都能保证自给自足,因此那种努力促进粮棉油菜果全面增长的农业策略似已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后中国农业发展应从资源配置上重点保证和扶持粮食生产,力争把粮食的自给率稳定在90%以上(按照国际惯例,一国粮食自给率在95%左右,仍然是自力更生地解决了国内粮食问题;一国粮食自给率在90%左右,仍在适度风险范围之内);同时,制定正确的农产品产销区域政策和外贸政策,利用农产品区际市场和国际市场实现品种调剂和供求缺口的平衡。
(四)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要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并建立新型激励机制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持续增长,必须正确处理好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与提高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经久不衰的动力。市场经济是以效益为中心的竞争经济,只有有效地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比较效益,才能真正保护并调动农业主产区与农民的积极性,最终从根本上保护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而粮食与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则使基本目标的实现成为一道难解之题。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建立以粮食为基础的高效农业体系,除了在农业生产环节努力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出量以外,还要特别注重农产品转化增值环节。首先,在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的基础上有效地推进种养业的复合发展,构造合理高效的农业生产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生产效益。其次,适应农业发展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战略,使之成为解决总量生产与结构效益矛盾的有效突破口。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着力点是立足于区域优势和主导产品,加大农业资源开发深度和力度,大幅度增加农村经济总量,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实现农产品多次转化增值,真正建立起以粮食为基础的高效农业体系,有效地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自我发展能力,并以此作为中国农业维持增长活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标签:农业论文; 中国农业论文; 比较优势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供求关系论文; 三农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供求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