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探析论文_慈龙生

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探析论文_慈龙生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工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工业承担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而项目信息管理的目的就是根据项目信息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信息沟通,以保持决策者能及时而准确地获得相应的信息,所以科学合理的运用项目信息管理技术对提高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分析

1导言

电力工程建设是一个繁复、长期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涉及多个部门,程序复杂,因此,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管理系统来协调各方工作,确保工程建设的正常运行,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电力工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电力项目信息管理的概念

电力项目信息管理是指在整个电力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输入及输出活动的总称。项目信息管理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和信息的储存等。电力项目信息管理直接关系着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风险和质量成本,所以实现安全有序的对电力项目全生命过程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就成为了电力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力项目信息处理技术在电力项目管理中的不断应用,电力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和控制方面为电力工程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3电力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电力施工工程由于涉及的领域广、行业多,因此工程体系较为复杂庞大,工程管理中各个部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工程项目也日渐庞大,业务范围越来越宽。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很多时候都需要对复杂数据进行运算,信息的日渐膨胀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这对于信息管理技术提出了高要求。由此可见,要想确保工程正常秩序的运行,就必须有高新技术的支持,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现代化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基建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日益完善,因此,基建企业也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实施信息管理,实现管理的便利、高效、高质,满足市场需求,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际接轨。从长远来看,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也有利于电力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4项目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

项目信息管理是一种技术性非常强的管理活动,涉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及参与活动等多种要素,是一种多学科和多手段的管理活动。

4.1增值原理

信息增值是具体是指项目信息内容的增加或者信息活动效率的提高,而通过项目管理就可以有效实现对信息的收集、组织、存储、查找、加工及传输。

4.2增效原理

项目信息管理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对包括信息和知识在内的各种社会活动要素的渗透、激活与倍增作用。通过提供信息和开发信息能够很大程度上实现节约社会资源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效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3服务原理

与一般的管理过程相比,项目信息管理的实施具有更强烈的服务性。项目信息的实施要求必须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服务用户来发挥管理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4市场调节原理

市场调节是由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经济的运行,即由供求变化引起价格涨落,以达到调节社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的分配,调节生产和流通。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管理用样也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在信息产品的价格上会受市场的价格规律调整。

5实现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5.1电力输送系统自动化

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将现代电力系统连接为一个整,并逐步实现系统管理的阶段性过度,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细,实现电力输送系统的自动化发展。例如:电力输送采用PLC控制系统,进行电力输送结构的拓展,外部采取电力结构我网格化管理,整体电力管理,电力系统的供应实现合理布局,基于现网络平台的电力工程自动化管理,可以将电力输送中电流、电压、电阻等因素进行供应全面监督,操作人员可以依据电力供应的信息反馈,及时进行电力输送的综合调整,是现代电力系统资源供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电力说你各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也可以实现电力输送与系统资源应用的结构综合探索,实现现代系统供应内部,电流传输的自动化检验,当电力供应程序中,出现电力结构检验不完整或者电力结构中,电流、电压等因素的存在传输稳定性差的问题,自动化系统自动对系统进行电力检验,同时逐步优化电力供应系统的资源传输的资源提示,为现代电力资源实现高效化发展带来了更有力的发展保障。

5.2电力管理结构服务化发展

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实现,实现现代电力结构的服务化发展,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发展,为现代电力系统的资源传输带来技术保障,实现电力供应系统资源服务化发展,可以推进现代电力信息化管理模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例如:现代电力供应系统的资源应用的范围逐步延伸,电力输送系统的范围细逐步扩展,如果采用传统的小范围电力管理模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电力供应范围较大的发展需求,实现电力管理系统因地制宜,依旧我国电力供应的实际环境,做好电力系统信息化的程序设定,结合现代系统的资源供应结构的逐步拓展,电力供应自动化,程序管理可以应用虚拟空间,实现电力供应范围的同步管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提升,电费收费管理智能化计算,电力系统的资源供应的结构应用与社会电力应用平衡;另一方面,电力信息管理服务化发展,是电力运维和电力供应系统相关联,自动化系统进行电力供应中,在进行电力输送,能够进行电力传输跟踪记录,当电流粗函数中存在电流输送稳定性低的问题,智能化电力系统输送将及时进行系统内部资源的综合调整,为电力管理人员带来电力系统运维检验的基本故障细信息,电力运维人员可以及时对系统进行电力系统的故障及时处理,从而实现了现代电力输送系统的服务与管理的协调同步。

5.3电力操作人员专业化

实现电力工程管理信息化,也必须提升电力系统人员的专业能力,实现现代电力系统的外部操作系统与电力供应之间形成技术能力合理对接。例如:对电力系统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能力培训,对电力工程中电力输送、电力运维等专业性电力输送能力进行全面提升,合理做好现代电力工程的资源供应保障,实现现代电力信息化管理的外部能力提升。

6结论

电力工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应当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以不断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规范有序进行。信息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今后要加大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及工程管控水平,最终达到推进工程效益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吕文波.电力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及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1):150+153.(2016-06-20)[2017-09-05].

[2]侯学良,李彦青,刘凯.基于战略联盟的电力工程EPC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6,32(07):11-16+22.[2017-09-05].

[3]段如鑫.浅析电力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J].档案时空,2016,(08):38-39.[2017-09-05].

[4]肖立鑫,张力.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探析[J].科技视界,2017,(08):251.[2017-09-05].

[5]马永珉.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05):50-51.[2017-09-05].

论文作者:慈龙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探析论文_慈龙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