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在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胡悦

朗读教学在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胡悦

胡悦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天台镇天台中心小学 336015

摘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是新课本的明确要求,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本论文以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为研究出发点,对朗读教学在其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朗读教学;小学;低年级;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233-01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四者缺一不可。对此,新课程也明确提出,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可以说,朗读能力直接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正所谓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一、朗读教学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朗读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让学生通过文字体会到文章所传递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可以说,小学生通过有效的朗读,可以在朗读中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对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感情进行感悟,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1]。

但就目前而言,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以教师讲解为主,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朗读时间,使得朗读教学成为一种形式,而没有具体展开。同时,在具体的朗读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不合理,无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没有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价值。

二、朗读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示范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没有教师示范的情况下,小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仅仅是将所有的字词机械的串联到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无法感知到阅读的魅力,还会出现各种错误的朗读方式。教师可充分利用榜样模式,做好示范朗读,让学生在老师的朗读过程中,领悟到语文的真正美感。同时,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教师的朗读过程中,学生会对教师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微笑、每一次停顿都产生深刻的印象,并在日常朗读中开始模仿。

如:教师在《狐假虎威》朗读教学中,教师通过绘声绘色的示范朗读,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角色变换、声音模仿的方式,很快将学生带入到了文章的情境中,使得文章中的一幕幕画面,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2、创设朗读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源动力。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就必须要创设一定的朗读情境,活跃朗读教学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朗读中,才能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品味到作者的情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组织学生朗读《乌鸦喝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只小鸟,已经飞了整整一天,没有喝一口水。此时你特别渴,就在这个时候,你发现远处有一个小瓶子,里面有半瓶水,可是你怎么也喝不到水,而且你又特别渴,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

通过创设的情境,学生已经与乌鸦产生了一定的情感共鸣,体会到乌鸦当时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3、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不可单一重复某种教学方式,以免影响学生朗读的兴趣。具体来说,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分组阅读、分角色朗读、轮流朗读、齐读、情境朗读、表演度的方式,组织朗读课堂教学。尤其是在分角色、情境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朗读的过程中,与文章中的形象融为一体,感受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例如,在朗读《动物王国开大会》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狗熊、老虎、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等角色,并让学生根据每一种动物的特点,体会当时说话的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再比如,在进行《静夜思》的朗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添加上表演的成分,让学生将作者的“举头”、“低头”等动作表演出来。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培养小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积极、肯定的评价尤为重要。这主要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赞美和鼓励是最大的动力。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是一种积极的鼓励,可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尤其是对于进步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肯定,并鼓励其继续努力。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用,要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音、语调、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充分感知、认识到语文的魅力,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颖.朗读教学在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对策[D].沈阳师范大学,2017.

[2]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26 (05):108-112.

[3]齐敏,李维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06):140-141.

论文作者:胡悦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朗读教学在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胡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