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说阅读教学的“另类”视角——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浅谈论文,视角论文,叔叔论文,阅读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是“对某一特定体式、特定文本的理解、解释、体验、感受”①,“按照文体类型及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是近年来探索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向之一”②。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小说所占的比例很大。以人教版为例,仅九年级上册便设置了两个小说单元,8篇课文。因此,如何把握小说文体的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对提高语文教学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保持传统的小说三要素的基础上,吸纳、借助更多的小说知识。接下来,我们就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基于现代小说知识的视角,尝试讨论具体的教学路径和方法。 一、关注小说人物的深层心理,实现与自我的深度对话 英国小说家、文艺评论家福斯特认为,“小说家的职责就是把发源自内心深处的隐秘生活揭示出来”,包括“一些纯粹的激情,即梦想,愉快,悲痛,以及碍于礼貌或者羞耻而不便说出口的自省活动”。③而这种存在于内心深处的隐秘生活,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属于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所有人类可能成为的,所有人类做得出来的”④。这也是我们阅读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作品)时,常常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不能自拔的原因。也就是说,小说中的人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不到的另一类真实人物,或者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看到的潜藏于你我内心深处的另一个真实面目。通过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传达作家对人生(或人性)的观察与探询,是小说的特性之一。只不过,有的小说家喜欢把人物的心理直接呈现给读者看,而莫泊桑却喜欢把人物的心理活动隐藏在“一定的环境里”,“这个人必定完成的行动和举止”⑤里。 所以,教学莫泊桑的小说,只在表层讨论人物形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透过人物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探究发生于人物内心(或感情)的隐秘生活。对此,我们可运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文中主要人物菲利普夫妇的内心深处,并通过审视菲利普夫妇的心理活动实现对“自我”的反思。 1.细读:勾画文中菲利普夫妇的独白或对话,品味说话人的话语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并展开想象,补出这些话语潜在的含义。比如: (1)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2)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人的话语方式往往透露人内心深处的秘密,甚至这些秘密说话者自己也不知道。通过对人物话语方式的品味,学生可以明确如下内容:①菲利普那句永不变更的话看似在表达惊喜和期盼,但不合情理的长长叹息以及一个“竟”字和“会”字却暴露了他“内心深深的失望”,“菲利普自己也不相信于勒会在这只船上”⑥。②在菲利普夫妇心中存在着两个于勒,一个是“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个是“全家唯一的希望”——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发了财的于勒。但无论哪个都不是“真实的于勒”,而是一个与物质利益挂钩的“符号”,“作为‘人’的于勒在他们面前消失了”⑦,所以他们的期盼只能是一个“白日梦”。③菲利普断断续续、颠三倒四的表白,克拉丽丝语气激烈的指责、异常的反问(这与她不由自主地“怕”“吞吞吐吐”相矛盾),都是恐惧心理和自欺欺人本质的呈现——他们已经预感到这个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只是不肯、不敢面对事实而已。 2.建构:把文中描写菲利普夫妇言行举止的细节按时间脉络连接起来,仔细推敲,并以表格(或曲线图)的形式梳理出菲利普夫妇的心路历程。 作为一名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致力于描写“处于常态的感情、灵魂和理智的发展”⑧,表现人物内心的真实与本性的自然,故他塑造的人物大多是丰满、立体的“圆形人物”,如菲利普夫妇。所以,对菲利普夫妇的探究,不能停留在孤立的细节上。右面表格(也可以抛物线的形式呈现)的填写,既将之前品读的成果连点成线,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把教学引向纵深,全面勾勒出菲利普夫妇动态、立体的心理结构,为下一环节探询存在于人类内心的种种可能,实现与另一个“我”的对话做好了铺垫。 3.追问: (1)找出描写若瑟夫行为举止和心理的语句,比较:若瑟夫与菲利普夫妇的心理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在结尾特别描写若瑟夫的举动与心理? (2)如果我们也处于菲利普夫妇的境地,我与我身边的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倾向于若瑟夫,还是菲利普夫妇,还是…… 第一问意欲体察作者的心理。在若瑟夫的心中亲情大于金钱,而在菲利普夫妇的心中金钱大于亲情;莫泊桑之所以浓墨重彩描写若瑟夫的举动和心理,就是想通过若瑟夫的眼和心表达自己的复杂立场:对于勒叔叔的同情与理解,对父母的同情、理解与批判,以及对“人”真诚的爱与同情。而第二问则将对小说人物的体验、思考引向对自我的反思——反思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反思是金钱还是贪欲异化了我们的人性……进而通过阅读小说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 二、关注小说的叙述视角,聚焦小说的叙事艺术 “小说的基本面即故事。”基于现代叙事学的理论,从“叙述视角”而非“故事情节”的角度设计小说阅读教学,更容易让学生从故事的“内容”聚焦到小说的叙事艺术——作家叙述故事的角度、方式和着眼点上,进而深度探询作家的立场,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对话。 就作家而言,之所以运用这样的方式而不是别的方式来讲这个故事,是因为这是表现他心中思想或价值生活的最好方式。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莫泊桑采用“嵌套”式的结构和第一人称视角来讲故事,并选择故事里的一个“次要人物”——若瑟夫,于勒的侄子,菲利普夫妇的儿子,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充当故事的叙述者,即是一个相当巧妙、颇具深意的选择。 所以,我们可以此为切入点,运用比较法展开阅读教学: 1.以文中不同人物的口吻或第三人称视角概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与原文比较:为什么作者选择“我”——若瑟夫,菲利普夫妇的小儿子,于勒的侄子,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叙述这个故事?这为小说情节的安排、人物的塑造、主题与作者写作意图的呈现带来了怎样的好处? 3.梳理出多重“看与被看”的关系,并在具体语段的品读和比较中,走向人物性格的分析、小说主题乃至作者人道主义情怀的探讨。 其中,第一个环节不仅能完成文本内容的梳理,更获得了因人称视角和叙述者的变换带来的不同体验,明确在这篇小说中是谁在讲故事。接下来的比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不同人称视角之间的比较,二是不同叙述者之间的比较。 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知识经验的特点,不同人称视角的比较建议在第三人称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之间展开。为防止讨论在文本表面或之外滑行,这一层面的比较讨论,教师有必要为学生选择文中的精要语段,并引入对应的材料进行比读。通过比读,让学生明确:较之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视角,第一人称视角更容易使读者产生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的角度而言,也为作者宣泄或流露自己的情感提供了方便。而且第一人称视角是一种有限视角,只能表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诸多若瑟夫视野之外的内容,如于勒当年怎样糟蹋钱,他到美洲后做上了什么买卖、到底有没有发财、因为什么而破产、于勒以及看中二姐的公务员心里又是怎样想的等等,都被巧妙地省略了。“省略和概略是小说家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⑨,正是这些自由合理的省略使作品精练,并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 而叙述者的比较可以在菲利普夫妇、姐姐、姐夫与若瑟夫之间展开,本质主要是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的比较。其一,相较于成人叙述,儿童视角的观察使故事显得更真实可信。而且由于“我”年龄小,“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最少掺杂世俗倾向,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物观察的客观性。其二,若瑟夫因为“孩子”和“小儿子”的双重身份,才得以近距离观察菲利普夫妇的一举一动,包括其神态、举止和极力想掩饰的、不想为人知的那一面,增强了故事的合理性。其三,钱理群先生认为这营造了一种复杂的情致:由于这样的叙述者的选择,整个故事形成了多重的看与被看的关系——“我”的父亲、母亲这样的成年人怎样看于勒叔叔,“我”怎样“看”父母这样“看”于勒叔叔,“我”怎样看于勒叔叔,成年的若瑟夫怎样看待像于勒叔叔这样的穷人。⑩如此,“我”的行为、情感、态度便成了解读小说主题、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依据。 三、留意关键物象,体会小说情节设计之巧妙 这里的“物象”具体指小说中存在的具体可感的客观事物或风景(曹文轩先生认为风景是“小说的重要元素”(11)),其“关键”在于看似可有可无,却是作者精心选择和安排的呈现,渗透了作品的主题或具有特别的隐喻意义、特殊的结构作用,体现了小说情节设计之巧妙。譬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信”,我们可以此作为切入点,组织品析活动。 1.请以“信”为关键词列出故事大纲,并结合具体情节阐释这两封“信”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 2.认真研读两封信的内容,你能从中发现什么破绽或奥秘? 3.找出下文与信中破绽相呼应的语句或段落仔细品读,并从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写下你的理解。 4.尝试从文中找出类似的、意味深长的关键物象,做一下简要点评。 5.迁移拓展:运用你学到的方法阅读莫泊桑的《项链》《珠宝》或者你感兴趣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其他小说。 前三个活动为一个单元,自外而内,由浅入深,以“信”为抓手一步步串起小说的脉络。学生通过删繁就简,可以清晰地看到“信”在小说情节安排中的特殊作用:首先书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因为“信”,全家改变了对于勒的态度,从打发于勒变成盼望于勒;因为“信”,二姐得以出嫁,全家旅行,巧遇于勒;而这次巧遇印证了于勒在“信”中说谎,全家避开于勒。其次,这两封书信作为全文的线索,一方面串起了于勒从“行为不正,糟蹋钱”到“自食其力”、从“大大占用”哥哥的财产到“心疼家人”自我救赎的人生轨迹;另一方面它改变了菲利普夫妇的人生之路,使这对为生活所迫的小人物陷入巨大的欲望漩涡,滑向人性悲剧的深渊。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叔叔于勒》未尝不是一部由两封书信引发的人生悲喜剧。而研读信中的破绽、品读与之呼应的句段,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莫泊桑匠心独运的情节设计、“针脚绵密”的写作技巧,而且可以撬动对人物心理的深度剖析,探究出于勒说谎背后既心疼家人又想维护自尊的复杂心理,菲利普夫妇自欺欺人、不敢正视现实、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无奈与痛苦,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小说的丰富意蕴。 后两个活动是对之前阅读活动的强化与提升,主要是学生的自主阅读。第四个活动指向文内,学生可能找到很多,例如两处关于“海面”风景的描写。海面的“平静”暗示了菲利普一家内心的平静和愉悦,而“紫色的阴影”是菲利普夫妇失望、沮丧心情的投射,但缺乏小说理论的学生可能忽视其对故事的讲述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两处描写前后呼应,调整了故事的节奏,显示了小说结构的精巧与严密:海面风景的第一次出现打断了之前的“平铺直叙”,巧妙地实现了场面的转换,而且描写语言的抒情色彩与人物的世俗表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平静”正是逆转的前奏;而紫色阴影的出现则与上文形成对比,强化了小说情节的戏剧性和精彩性,同时在人物呈现的停歇之中延伸了读者的思考。 最后的活动指向文本之外,旨在通过与《项链》《珠宝》等小说的“互文性阅读”,发现莫泊桑小说创作的风格所在——运用假定性的“道具”(书信、项链、珠宝)催逼出人物心理纵深层次的奥秘。而对初中其他相关小说的拓展阅读,深思那些关键物象,如《变色龙》中的“法律”“手指头”“军大衣”,《孔乙己》中的“长衫”“铜钱”,《社戏》中的“月夜”和“豆”,《最后一课》中“普鲁士军队的号声”,《故乡》中的“神异图画”以及《芦花荡》中的风景……目的都是探索小说的语言表达特点,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小说。 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哪一种阅读角度、途径或方法,都不会适用于所有小说。我们唯有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并根据小说的具体个性,选取与课文关系最密切、最适用的知识,围绕“这一点”组织阅读教学,才能引导学生从主观式、印象式的浅阅读走向理性的、深度的阅读,充分感受与欣赏“这一篇”小说的独特魅力,进而获得小说阅读的图式,提高小说阅读的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 ①王荣生《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语文学习》2009年第10期。 ②郑桂华《试论文艺随笔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语文学习》2013年第10期。 ③[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第119、121页,朱乃长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 ④[法]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第47页,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⑤⑧[法]莫泊桑《论小说》,转引自卢昆《外国古典名作赏析(一)》,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⑥王君《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青春课堂:王君与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艺术》第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⑦王富仁《怎样感受人?怎样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载《解读语文》第41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⑨王屹宇《现代小说:在语言的冰山下》,《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期。 ⑩钱理群《略说〈我的叔叔于勒〉》,《解读语文》第414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11)曹文轩《小说门》第27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浅谈小说阅读教学的“另类”视角--以余乐叔叔为例_我的叔叔于勒论文
浅谈小说阅读教学的“另类”视角--以余乐叔叔为例_我的叔叔于勒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