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 观察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急诊科室当中不同时段的护理人员划分为两组(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为对照组,(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急诊护理管理中危机管理的不足,并于2015年11月开始实施危机管理,对两组的各项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危急意识、工作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危急事件较对照组大幅度降低;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分值,P值小于0.05。结论 在急诊护理工作中采用危机管理能够有效防范危机,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危机管理;急诊护理管理;效果分析
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由于所面临的患者较为特殊,很多患者常常生命面临生死一线,从而导致护理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1]。一旦护理人员存在疏漏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机,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急诊科又往往是医院进行紧急救护的场所,人员流动大,不可控的因素较为多,医护工作难度大。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升高,急诊科护理较为薄弱,往往需要采用针对有效的管理措施[2]。对此,笔者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观察,现将报告如下。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护理人员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再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急诊护理人员50例作为本次观察组。观察组当中,男、女性护理人员各占1、49例,年龄21岁~30岁,平均年龄(25.76±1.16)岁。对照组当中,男、女性护理人员各占2、48例,年龄22岁~30岁,平均年龄(24.53±1.15)岁。对两组护理人员性别分布、年龄跨度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实施科学的对比。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对照组护理人员)急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其中的不足,并从2015年11月开始,到2016年10月(观察组)针对之前存在的弊端,将危机管理应用在急诊护理管理中。
1.3 观察指标
2016年10月以后,根据本院急诊科自设的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护理人员在实施危机管理后各项情况比较,评价指标包括护危机意识、工作能力、危机事件、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观察两组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护理人员实施危机管理后各项情况数据用SPSS22.0软件核对后,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工作能力、危机事件、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并用t值检验。用“%”表示两组不良事件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并用卡方值检验。以P值小于0.05时,代表对比两组人员上述各项指标情况存在差别,统计学具有科学的对比意义。
2.结果
2.1实施危机管理后各项情况比较:
根据下述表格数据,在实施危急管理以后,观察组危急意识、工作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危急事件较对照组大大减少;病情控制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护理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护理人员危机管理前后各项情况有明显差别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不良事件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共计有3例(6.00%),护理纠纷发生共计有1例(2.00%);对照组护理人员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共计有11例(22.00%)。护理纠纷发生共计有7例(14.00%)。观察组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危机事件常常伴有突发性和双重性,由于医疗事故频频发生,急诊科的危机事件发生率也在逐年攀升。医院要提高对急诊科的医疗水平,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需要采取一些科学的管理手段。急诊护理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护理科室,危机管理无疑是一个对其有效的方式。只有形成一套规范化有效的系统管理模式,才能够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进行科学的预测、评估和及时有效的处理。
本科经过总结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这一年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于2015年11月开始逐步改进。其具体的危机管理改进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要强化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急诊护理由于很多年轻的护理人员毫无危机意识,导致在危机真正来临之际常常后知后觉,影响到护理速度和质量。故此,在临床的护理工作当中,要培养医护人员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全面了解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和漏洞,加强自我约束,减少护理中风险发生[3],可针对性的定期开展危机意识方面的培训课程,选取近期表现欠缺的护理人员,展开相应的护理培训,以此提高其危机意识,并在工作中保证良好的发挥。
第二,成立危机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以及医师和护士组成。对急诊科室的护理人员定期检查,评估和分析潜在的安全风险,对危重护理人员,针对其可能发生的危险需要特别制定防范预案,要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巡视检查[4]。要求护理人员与护理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与护理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通过护理人员积极配合护理人员之间的操作,能够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临床护理的安全系数。
第三,加强心理护理。在整个急诊过程中,都要做好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及时知晓她们的想法,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其负面情绪,当出现危机时,要以端正虔诚的态度告知风险及原因,做到公正透明,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医护人员要努力获得患者的信任,当危机来临之际,做到口径一致,维持自身良好形象,不断改进不足,提升护理质量。
最后,加强护理人员处理危机模拟训练,定期开展危机事件处理的模拟活动,也同时开展危机事件处理的模拟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增强护理人员同队合作能力[5]。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诊护理人员在采用危机意识急诊护理管理之后,其危机意识、工作能力均有所提高;危机事件、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所缩短;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显示由于对照组;不良事件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总而言之,危机管理能够提高每一个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从而减少护理人员危机发生事件,疗效显著,值得在急诊护理管理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成红霞. 浅谈急诊护理风险及应对措施[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977-1978.
[2]丁玲芳,陈俊国,贾亚平. 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性探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8):1402-1404.
[3]邵凤娣,萧海怡,蓝芬芳,等. 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2):108-109.
[4]赵正平.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9-40.
[5]尤丽,李丽,王梅玲. 急诊护理纠纷的风险因素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9):810-811.
论文作者:周丽凤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危机论文; 急诊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对照组论文; 事件论文; 两组论文; 发生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