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论文_蔡奕群

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论文_蔡奕群

蔡奕群 广东省揭阳市空港经济区新华中学 515559

【摘要】审辨性思维也叫做批判性思维。我国的课改进程不断深化,高中历史教学也对学生审辨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传统历史教学模式影响较深,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无法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审辨性思维;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128-01

引言

审辨性思维要求学生能够对相关问题产生质疑,并利用清晰、正确的思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因此,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中指引学生去利用唯物辩证主义思维看待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辨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分析

(一)审辨性思维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基础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高中历史的教育目标以及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不再是以往的死记硬背,而是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发展。我国的应用型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极度匮乏,我国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这就使得高中教师的责任越来越重。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是高中历史教师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剂,也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基础以及发展趋势。

(二)符合高中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中生渴望向外界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观点,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培养高中生的摄变形思维。但是我国传统教育观点影响较深,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审辨性思维缺乏,辨证分析能力较差。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反思,从而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高中历史学科的重要教育目标。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缺少审辨性思维培养的主要原因

(一)传统历史教育观念的不良影响

在实际历史教学中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虽然素质教育改革经历了多年,但是收效甚微,特别是高中历史学科的地位与主科相比并不是很突出,因此教学模式主要是死记硬背记忆历史知识,教师不能够践行全新的历史教育理念,也就无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

(二)高中历史教材局限性较大

近些年来,我国的新课改不断深化,科学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历史教材以及历史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和灵活应用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多改变,特别是先进城市对历史教科书的运用灵活多变。然而,历史教材的局限性并没有被这样的教改趋势所取代,历史教材的滞后性较大,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特别是审辨性思维有着较大的阻碍。

(三)高中历史教师专业素质水平较低

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道德品质有着直接、深远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将教师放在较高的位置,很少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质疑,而审辨性思维需要学生能够对事物产生质疑。如果历史教师本身就具审辨性思维,在教学中能够拥有质疑和深入探究的科学精神,并将其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和怀疑,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但是现实中,我国的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偏低,不具备审辨性思维,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保持科学的怀疑精神和探索精神,有效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

三、高中历史培养学生审辩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一)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虽然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然而高中历史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课堂中讲述的历史知识,教材中的知识都是权威,这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高中生的逻辑思维已经逐渐形成,但是对这些权威却不敢反驳,也没有自我思索、探索的空间,这样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改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去理性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索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审辨性思维。

(二)提升学生的思维参与能力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敢于探究敢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观点,组织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交流和辩论,在这样的形式中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只有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审辨性思维去进行判断,才能够真正的去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例如在学习《启蒙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对于本次课程有基础性认知。在实际教学时,提问一些问题去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让学生针对本节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此基础上去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学时,如果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有独特见解或者疑问可以举手发言,然后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观点的对错与否,也可以针对一些比较好、比较独特的观点组织一场小型的辩论赛,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以及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通过问题引领模式锻炼学生的思维

要想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还需要教师善于提出合适的问题,引领学生去思索和探究,鼓励对于课本知识提出自己的认识。学生在思考时,历史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进行正确的思考,学生在反复思索、求证的过程中就可以提升审辨性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国共的十年对峙》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南昌起义的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去总结我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并让其思考对后代人留下了什么教训和经验。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以后,学生就可以相互交流,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了问题,革命力量受损严重;有的学生会认为当时的共产党力量还较为薄弱,对于中国社会以及革命问题认识不深刻。这样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只不过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交流,从而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审辨性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审辨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学生的思维参与能力,通过问题引领模式锻炼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辰.浅析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23.

[2]陈裕斌.审辨性思维培养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20):17-18.

[3]邹顺宏.批判性思维与教学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17,(1).

[4]李正栓,李迎新.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教育实施的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03):49-56,95-96.

论文作者:蔡奕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论文_蔡奕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