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应用论文_崔旭正,韩敏

青岛市第一中学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目的 探究在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4月应上报的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病例531例为对照组,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543例应上报的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病例为观察组,观察组病例在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使用条形码识别技术,对照组病例在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运用传统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漏报、漏登记以及纠纷事件的比率,并分析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例的漏报、漏登记、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可植入医疗器械管理中使用条形码识别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可植入性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减少发生漏报、漏登记以及纠纷事件的比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条形码识别技术

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因此对医院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医院的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种类繁多,管理十分不便,一直是医院管理中的难题[1]。随着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应用,医院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难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本文针对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究其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5月到2016年4月共有1073例病例在我院进行了可植入性医疗器械。以2014年5月到2015年4月本院应上报的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病例531例为对照组,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543例应上报的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病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使用的可植入性医疗器械在生产厂家、批次等基本资料方面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中的可植入性医疗器械应用条形码识别技术。首先为每一个可植入性医疗器械贴上不同的条形码标签,医院使用的条形码是按照国家标准制作的,条形码的数据由主次两组数据组成,共22位,前14为代码代表着企业信息和产品特性,后8位代码代表着供货商信息。为了便于识读,根据国际惯例,在条形码的主数据代码前通常添加两位标识符(01)。

工作人员对所有器械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并在电脑中做好记录。扫描录入完成后将可植入性医疗器械进行分组入库。

对照组中的可植入性医疗器械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病例使用后对器械进行登记并上报,随用随登记。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病例使用可植入性医疗器械后发生漏报、漏登记以及纠纷事件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病例的治疗结果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单位和计量单位分别使用(%)和(±s)表示,对两组的数据比较结果采用X2、t进行检验,最终得出P<0.05,本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使用可植入性医疗器械后发生的漏报、漏登记、纠纷事件的比率进行统计得知两组病例在漏报率、漏登记率及纠纷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对比差异均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条形码识别技术是20世纪中期电子科技领域的一项新成就,起源于美国,主要包含一维码和二维码两种[2]。条形码将商品的基本信息以数字串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商品数据的收集、录入、管理提供了便利,更为安全、可靠,在保证商品管理的安全性、准确性基础上,极大的降低了商品管理的成本[3]。这一技术在西方国家早已普遍使用,近年来该技术在我国的一些领域得到了推广使用,使用优势明显。随着条形码识别技术的推广,医院在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上开始使用,明显改善了以往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5院到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条形码识别技术在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条形码识别技术后漏报、漏登记、纠纷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13%、3.50%、3.87%,远远低于不使用该技术的漏报、漏登记、纠纷事件发生率7.91%、23.16%、23.35%。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条形码识别技术后能够很好的解决可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中出现的漏报、漏登记及因可植入性医疗器械而发生的纠纷事件问题。

现阶段可植入性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医院的治疗和检查当中,种类极为繁多,每天使用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病例数量极多,难免会发生一些漏报、漏登记的时间,因此因为可植入性医疗器械而发生的纠纷事件较多。而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应用恰好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保证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在使用过程中的健康性和安全性。费利萍,毛雅琴,邹春芳,陶新华等人在《条形码追溯植入型医疗器械的管理与应用》[4]研究中指出:医院条形码技术应用到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能够很好的解决可植入性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健康和安全问题。这一研究成果有利的佐证了本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在可植入性医疗器械中使用条形码识别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以往使用中漏报、漏登记、纠纷事件发生率高的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小平,张进.条形码技术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2014,29(3):96-97.

[2] 柳春,柳直,姚柳伊.物联网在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14,27(4):78-79.

[3] 饶冬霞,庞明月,段闵,喻征群,彭晓珍.某医院复用医疗器械再处理中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研究[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9):879-881.

[4] 费利萍,毛雅琴,邹春芳,陶新华. 条形码追溯植入型医疗器械的管理与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19):4903-4904

论文作者:崔旭正,韩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6

标签:;  ;  ;  ;  ;  ;  ;  ;  

可植入性医疗器械管理中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应用论文_崔旭正,韩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