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发展观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
一、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到党的十六大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深化了对发展内涵的认识
社会发展的内涵是丰富而全面的,我们对发展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经历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全面现代化的两个飞跃。在建国初期,主要是受前苏联的影响,我们把现代化理解成工业化。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从总体上说,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实现工业化是其核心,但现代化不仅仅限于工业化。现代化是个系统工程,如果农业、科技、国防仍然很落后,工业化也就不可能实现。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P760)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说,除了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以外,还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就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开始了从工业化向四个现代化的转变。
四个现代化实质是指经济现代化,还是一个传统现代化的观念。我国现代化目标的第二次飞跃是从四个现代化向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发展,这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完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通过拨乱反正,总结历史经验,对错误认识进行了清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P37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生产力的首要地位。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发展观的一贯思想。综观邓小平的发展观,其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提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P208)根据这一思想,党的十二大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概括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构成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党的十三大确定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富强、民主、文明”目标的提出,说明我们对现代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样,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由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变成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我们对现代化战略目标做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80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权力腐败、道德失范等现象滋生。从国际上看,在对工业文明所走过道路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针对工业文明模式的局限性和产生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将发展的内涵由经济、社会拓展到自然界,要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作为对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性进步潮流的积极回应,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突出强调了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江泽民在许多场合一再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4]他指出:“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项事业,是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的事业,不但经济要上去,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秩序、社会风气都要搞好,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5]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制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十五大报告又明确提出要在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既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又符合时代潮流和当代中国国情。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既实事求是,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符合中国实际和世界潮流。新发展观所强调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发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新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促进以人为本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些都是对发展内涵的深化。
二、从邓小平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持续性,到《决定》明确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加明确了对发展要义的认识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内含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四个基本要素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只有诸要素全面协调发展,现代化大业才能得以有序推进。其中生态是发展的前提、经济是发展的基础、政治是发展的保障、文化是发展的主导。邓小平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的正是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邓小平的发展观中,经济发展是发展观的核心,“发展才是硬道理”体现了邓小平对发展观的深刻理解。邓小平的发展观建立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并不认为这是“唯一”,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在重视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重视社会发展目标。
邓小平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强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全面发展要坚持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统一。经济增长是综合国力和社会财富的体现,但没有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既是对资源的浪费,又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而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不仅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产值的提高,更强调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资源的节约。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
邓小平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协调性,坚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邓小平发展战略构想中包含:一个“大政策”,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地区;一个“大方向”,先富起来的地区带动和帮助落后地区;一个“大目标”,逐步实现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问题,邓小平曾多次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2](P77-78)“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2](P237)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既是经济发展目标,也是社会发展目标。从以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主要指标体系角度看,“三步走”战略属于经济发展范畴,从以“温饱型”、“小康型”、“比较富裕型”为主要指标体系的角度看,“三步走”战略属于社会发展范畴。它既反映了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又要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邓小平发展观强调发展的持续性,邓小平的发展观实质上是可持续的发展观。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直接地阐述过可持续发展理论,但他在考虑发展问题时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思考的重要内容,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出发点。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我们的发展要能够持续、有后劲。邓小平对发展的理解和论述,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他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关系的论述,反映了他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我们党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邓小平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形成的,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新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邓小平发展观关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思想,明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个统筹”强调的是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五个统筹”是对邓小平发展观关于发展要义的思想的继承、深化和创新。新发展观体现了对发展要义的全面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目标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把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社会化轨道,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统筹区域发展,是着眼于“两个大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差距,逐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把社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和保障,随着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的逐步提高,促进公正、平等、和谐等社会目标的实现。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要控制人口数量,节约和保护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遏制生态恶化,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持续、健康发展,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威胁和危害。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要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从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更加重视了对发展本质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在于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说到底就是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基础,把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衡量标准和观察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则。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对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概括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P372)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我们在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推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即人民利益标准,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生产力是手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是目的。
在新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党更要重视和解决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以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价值取向是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它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价值目标是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是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观。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新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民为发展主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显示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总之,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理念,开拓了发展思路,破解了发展难题,是发展观的重大突破。牢固树立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