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特殊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特殊性论文,经济结构论文,启示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7月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转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我们从经济上分析,金融危机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结构变动的反映,离开了对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特点的研究,纯粹就金融危机本身进行讨论是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的。香港被认为是亚洲经济奇迹之一的地区,其发展特点究竟同其他地区有什么差异,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如何调整其发展方向不仅对香港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可以为其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于香港经济发展模式,许多学者作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侧重从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特殊性来分析香港经济发展,并指出香港经济进一步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香港经济起飞的基础——制造业
香港是国际经济大都市。香港现有600多万人口,1994 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39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1766美元,1996 年达到2530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外汇储备600多亿美元,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香港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香港现有经济结构是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服务型结构。但是这一经济结构并不是三年或五年就形成的,而是经过多次经济结构的转型。1840年,香港为英国所占,并宣布为自由港,致力发展对外贸易,也就是从一个沉睡的渔港变为中国外贸转口港。1950年之前,香港是一个以转口贸易为主的商业城市,经济并没有出现腾飞。
香港经济的起飞是转口贸易转向制造业后开始的。50年代初,美国侵朝战争爆发后,由于转口贸易受到美国对中国的禁运而突然被切断,香港被迫寻求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答案就是工业化。经济腾飞的实践表明,这是正确的选择。到了60年代初,制造业已成为香港经济的支柱。大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建立吸收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制造业的就业份额从1950年近乎零的水平上升到1961年的43%。同时,香港劳动力结构从剩余转为短缺。经济繁荣使制造业企业数激增,从1950年的几百家增加到1960年的2750家。1957~1976年间,香港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9%左右,制造业仍然是增长的动力。制造业在1970 年创造了62万个就业机会,制造业的发展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到制造业。由于香港是一个城市,加工制造所需要的原料、半制成品、能源、技术、设备等都来自香港以外的地区,而加工制造出来的商品除小部分供香港居民消费之外,80%甚至90%则在香港以外销售,因而是出口导向的经济结构。
从制造业发展的趋势看,香港制造业结构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第一,以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为主。1973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值占工业总值的93.5%,而资本密集型工业仅占6.5%。 以劳动力作为测定的指标,1966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又集中在下列制造业:纺织业(26%)、服装(18.4%)、金属制品(9.3%)、电子产品(6.6%)及塑胶制品(7.3%),五个部门的劳动力占制造业的67.8 %。 到1980年,这五个制造业部门劳动力的变化如下:纺织业就业人数相对下降(14%),服装业则上升(29%),电子工业上升(13.4%),塑胶制品也略有增加,金属制品则变化不大,五个制造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增加到76%,表明电子和服装业的就业率增加了。因此,香港制造业是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导的结构。
第二,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速度非常缓慢,因而香港目前的制造业结构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部门为主,构成了香港经济持续和稳定增长的障碍。从1970年开始, 香港制造业的相对重要性一直下降, 就业人数从1971年的38%下降到1984年的33%。香港资本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后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使香港制造业中的部门比例有所变化。表1 显示1993年香港制造业内部产值和劳动力数据,制造业产值为2050.8亿港元,其中服装和纺织业分别占三分之一,服装业为571.2亿港元(18.32%)和纺织业为492.5亿港元(15.79%);劳动力则要占41.99%。 与80年代初相比,制造业中的印刷出版和机械设备所占比例均有增加。根据这8个制造业部门中劳动力与产值的比例分析, 只有电子产品制造业的产值比例高于劳动力比例,其余均低于劳动力比例。所以,香港制造业在过去的20年内并没有完成向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
表1 1993年香港主要制造业部门的产值与劳动力比例
制造业部门
产值(亿港元)% 人数 %
服装
571.2
18.32 129992
25.75
纺织业 492.5
15.79
81996
16.24
印刷出版
210.06.74
406288.05
塑料制品
110.33.54
224654.45
金属制品
178.95.74
325976.46
机械设备
180.45.79
343916.81
电子产品
194.96.25
259955.15
食品
112.63.61
203614.03
制造业合计 2050.8 65.78 388425
76.3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第788页。
1993年,香港制造业劳动力为504888人,其中劳动力超过2 万人的制造业部门共有8个。必须要指出的是, 虽然香港制造业结构表现为劳动密集型为主,并且已经从制造业为主过渡到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正是30年时间的制造业发展积累了资本,形成了具有世界竞争能力的轻工业产品,因而也就奠定了今日香港的繁荣和兴旺。
香港如果没有制造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经济的起飞,那末更不能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社会结构转变。
二、制造业转移与资源控制权
香港凭籍制造业起飞的经济成就反映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结构随着香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土地资源利用的费用提高,使工业生产的成本大幅增加,香港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下降。到70年代末,香港制造业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如何使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转移的结构调整问题。
1978年,中国内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在中国投资。香港制造业在内地低成本吸引下,逐渐把生产工序移往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方面以制成品的价格优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则扩大了香港制造业的生产基地。
香港制造业向华南地区转移有其特殊性, 这一转移不同于上海在90年代初的制造业转移方式,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沿着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方式,即将工厂设备转让给外省市,或者以政府的行政命令关闭纺织等传统工业企业,导致了上海市完全放弃对传统制造业控制权,更谈不上用新技术来提高传统制造业的附加值,而大量传统制造业工人无法实现跨地区流动,服务业吸收的有限劳动力使大量工人终以“下岗”形式出现,成为社会问题。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外转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香港的产业“空心化”有其特殊性,应该进一步加以探讨。
第一,珠江三角洲因靠近香港成为我国最早的开放地区,也是最早吸收香港大量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地区。大量先进机器的引进使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进口商的加工区和转口货物的重要资源地。截止1993 年8月,广东省实际利用外资为106.7亿美元, 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02.60亿美元。因而香港资金流入广东推动力来自于制造业的崛起。 而香港则利用珠江三角洲廉价劳动力和充实的土地供应,继续从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在两地的合作与分工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体系:既不是一种水平分工,也不是垂直分工,而是“前店后厂”式的加工分工体系,也就是香港生产组织体系的延伸。香港厂商提供技术指导,劳动力培训、产品质量控制、产品全球市场拓展和融资安排,基本控制了合资企业。香港制造业转移的方式是合资或独资企业,并不是简单的制造业放弃,因而形成了香港特色的经济结构转型方式。因此,在讨论香港产业空心化时必须考虑到实际现状才可以理解香港贸易、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基础。如果香港厂商对华南地区合资企业联系中断或弱化都会减少华南地区制造业生产对香港现代服务业的依赖关系。没有华南地区的大规模制造业,香港的服务业会很快萎缩。维持这种联系的纽带是香港的资金控制权。
第二,香港制造业在外移过程中以电子及电器行业在外生产活动比例最高,达到62%,其次是玩具业为52%,钟表业为36 %, 服装业为29%。由于香港制造业转移的独特方式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结构基本相似,可以说是香港制造业结构的延伸。制造业结构的相类似扩大了香港制造业的生产基地,据估计,珠江三角洲有500 万劳动力为香港制造业加工生产,形成港口——腹地的制造业生产体系使香港保持了对这500万劳动力的控制。
第三,虽然香港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和缺乏技术创新的生产体系,但是在内地以合资、独资企业和出口加工项目建立了制造业生产和合作体系有可能给制造业技术以更新的动力。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引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迅速发展起来,又不可能长期停留在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上,面临其他省份制造业的兴起、企业发展、技术更新所形成的市场竞争将迫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升级。制造业结构转型的关键并不在香港厂商,而在广东省能否采取有效的政策导向来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升级,因为香港厂商并不具有技术创新的开发能力,基本上是沿袭旧习,在面临制造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时就会转移生产基地,这样一种做法在缺乏广东省制定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时必然使广东省制造业衰落。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体系原来就是香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复制品,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均,因而采用向中西部转移生产基地是解决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上升的简单办法,从长远看,这样的措施对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均是不利的。如果珠江三角洲在市场竞争下不断进行制造业结构升级,提高制成品的技术含量,客观上就促进了香港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并且扩大了香港厂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产能力,形成资金主要来自香港和技术创新由珠江三角洲进行的生产体系,这样一种新的制造业结构升级方式将使香港制造业发生根本性变化。
鉴于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香港制造业结构转型的特点是保持了对资源的控制权,其他区域经济或城市在制订经济结构转型时要根据资源方向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来确定发展政策。“香港模式”仅适用于香港,然而重要的启示是继续保持一定的制造业生产能力,通过技术升级来保持和提高对合作和合资企业的控制权。
三、经济结构转型的独特之处——转口贸易
香港保持对资源控制权条件下使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直接向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过渡引起了不少城市的浓厚兴趣,特别是提出以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作为城市经济的支撑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1996年底有来自超过40个国家的大量金融机构,持牌银行182家,有限制持牌银行62家,接受存款公司124家。然而,香港的服务经济体系有其特殊性,表2 是香港国内生产总值中主要产业部门所占的比例。
表21980~1994年香港产业部门结构变动
单位:%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制造业
餐饮业
运输
金融
1980 23.8020.407.50
22.80
1990
5825.5 16.8824.169.09
19.42
1993
9001.5 10.2924.938.77
23.82
1994
10227.3 8.6625.219.09
24.32
从80年代初开始,香港经济结构的变动是制造业在本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下降,1980年,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80%, 1990年为16.88%,1994年急降至8.66%,15年之内共下降了14.74个百分点。同期,商业、餐饮、旅游业上升了4个百分点,运输、 仓库和通讯业上升了1.59个百分点。金融、保险等上升了1.52个百分点。因此,制造业生产总值的下降由服务业作了填补。如果结合劳动力分布进行考察,1993年香港劳动力为287.3万人,其中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占21.42%,批发、零售、旅馆等传统服务业占28.41%,运输、仓库、 通信业劳动力占11.19%, 这三个产业部门劳动力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说明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只有金融、保险业的劳动力占9.48%,却占23.82%的国内生产总值,所以在第三产业中真正体现知识密集和资金密集的是金融、保险等服务业,构成了香港服务经济的重要支柱。
对产业部门结构进一步要讨论的问题是:香港经济结构自80年代初以来向服务经济转变的推动力是什么?发展经济学理论和世界各国的实践均表明,服务型为主的成熟经济是经过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阶段后才逐步转移的。但是香港并没有沿着这一模式进行,而是以“转口贸易”作为经济结构快速转型的推动力。
80年代初以来香港转口贸易再度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规模在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下随着工业化加速而不断扩大。由 于内地生产的货物大多是由香港转销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香港的转口贸易也就大幅上升。1993年香港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19万标准箱,1996 年达到1330万标准箱,位居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1996年,抵达香港的远洋和内河船只共约437000船次,这些船舶所装载的货物超过1.56亿吨,所乘载的国际旅客为2100万人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为香港转口贸易和航运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979年之前,内地与香港两地贸易额每年不到170亿港元,从1985年起,内地已超越美国成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1978年以来,内地与香港双方进行经济活动成为香港经济增长的动力。据恒生银行经济研究月报资料,在1980年由“内地因素”总贡献为香港本地总产值的5%,到1990年时已增加到四分之一(直接贡献为12.8%,间接贡献为12%),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香港进出口业(中间因素比重48.4%),运输、仓库及通讯业(20.5%)、酒店业(13.2%)、制造业(10.6%)。如果没有“内地因素”,香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就不是目前的现状。
因此,80年代初以来香港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对外贸易,以离岸价格计算,80年代初本地制成品出口为682亿港元,1989年为2241 亿港元,增加3.3倍;转口贸易1980年为300亿港元,1989年达到3464亿港元,增加11.5倍,1996年为6835亿港元;1980年的出口总值(本地出口加转口)为982亿港元,1989年则达到5705亿港元,增加5.8倍。转口贸易的发展带动了香港服务业走向多元化,突出地表现为航运业、通信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最为显著,巨大的物流使香港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中心之一。1988~1994年期间,服务业创造了大约60万个就业机会,弥补了制造业所丧失的就业机会。
香港经济结构快速转型的实际数据表明,金融、通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香港转口贸易紧密联在一起,转口贸易又是由于内地经济的起飞扩大了进出口贸易数量,工业化的加速增加了制成品的进口和出口量,为中转港的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创造了难得的条件,这是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独特优势。因而,其他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不应盲目沿袭香港经济结构转型模式,历史不会简单重复。
四、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与资源流向
香港已经转向成熟的服务经济,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90%,作为一种服务经济主导型的经济结构,为什么还要讨论和关注城市制造业的发展?既然香港的特色是服务经济,不妨发展成100 %的服务经济型的城市经济结构。我们对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的分析说明了香港经济转型缺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虽然实现了向服务型经济结构的转换,但是却孕育着一种“病态”的经济增长方式:缺乏物质生产和高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持久的。因此,香港制造业需要不断的升级和提高技术含量才能保持对经济增长的稳步推动作用。
香港注意到制造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如投资兴建香港工业科技中心,香港塑胶科技、制衣工艺示范中心等机构来积极协助制造业发展,为香港制造业提供新的生产技术知识及辅助设施。然而,仅仅依靠这样的政策是不够的,制造业升级的重点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形成。从城市功能转换和经济的稳定增长来看,香港制造业的升级面临着两个困难,也是其他城市经济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第一,制造业技术开发能力不足。香港制造业因工厂大举北移,生产线逐步移到珠江三角洲,厂房大多改为货物仓库和转运站,或改建成商业、住宅大厦。香港与广东两地工业结构都偏重轻工业及来料加工,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开发严重不足,迫使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依靠进口原材料,大部分工业原料从日本和韩国等进口,如日本是香港最大的进口国,香港钟表业进口日本和瑞士的机芯,香港厂商仅是装配钟表,反映出香港和广东的制造业轻型结构对工业化国家技术的依赖。随着香港制造业地位日益下降,科技研究与发展人才相对落后,每一万劳动力中,香港的技术人员不到10人,新加坡有45人,日本有80人。香港经济对研究与发展的投入又是严重不足,只占香港国民生产总值的0.05%,新加坡有1.1%,日本为3.1%,韩国达到2.08%。研究与发展力量的薄弱和资金投入的不足限制了制造业新产品的开发。
香港经济结构的转型使低增值行业已经不可能面对世界性竞争,必然被淘汰。香港制造业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转移只是一种短期政策,如果不能进行制造业升级和独立开发新的技术,那么经济就很难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服务业的功能也将随着制造业竞争力的失去而减弱。因而,在香港本身缺乏技术创新的前提下,香港制造业技术密集型部门的形成有待于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结构调整,从而为香港现代化服务业的成长提供物质基础。
第二,财富转移的不利效应。城市经济结构向高级化转移过程中不利于制造业升级的主要因素是“泡沫经济”的出现。香港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促进了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如物业和股票的大幅度升值。1986~1995年,香港住宅价格上升五倍,一套面积150平方米位于中心地段的住宅,其月租金可高达8000美元, 使得香港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居住地之一,因此,物业收益的数目大得惊人。地价和房价越高,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就业机会必然减少,非物质部门国民生产总值的膨胀扩大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而与物质部门劳动生产率基本上没有关系,成为一种“虚幻”的经济增长。恒生指数从1986年的1960点上升到1993年的11888点, 使香港成为世界上投机性最强的市场之一,证券持有者得到庞大的资本收益和分红,使城市经济活力开始下降。
由于地产及金融回报率高,投资回报期短,加上政府高地价政策有利于地产商和金融商,因而使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地产和金融等行业,对于较高风险、投资回报期较长的科技工业则缺乏兴趣。所以,制造业既缺乏人才又缺乏资金是无法实现技术更新的,这是香港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困难。
我们的讨论是要说明,香港经济的起飞是依靠制造业带动的,而香港的相对金融优势是由制造业优势转化过来,仅仅凭借金融优势不可能带动经济的崛起,而且缺少制造业支撑的金融优势是不可能持久的,因为服务业是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要接近服务对象。目前,香港经济结构已经向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转移,香港本地第三产业的长期繁荣只能依赖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技术型密集型部门的发展,如果香港不能促进珠江三角洲制造业的升级,那未香港服务业的根基就会从根本动摇,城市“工业空心化”只能使高度发达的服务业迅速萎缩。对于大多数区域经济落后的地区来说,不应将社会资源主要流向第三产业,而是应该将制造业置于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一般说来,1 元制造业产值可以带动1.8元的服务业产值, 而一个制造业的工作机会可以带动三个服务业的工作机会。因此,制造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角,金融业是配角。对于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2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发展制造业才是真正能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展战略。
标签:转口贸易论文; 劳动密集型论文; 香港经济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金融服务业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