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横向分层自主教学_自主学习论文

论横向分层自主性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横向论文,自主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横向分层自主性教学根据求同思维和迁移原理,能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广阔平台。在这一平台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等,都有不断得以顺利迁移的机会,使自主学习的方式时时处处得以实施。

一、横向分层自主性教学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1.横向分层自主性教学的内涵

横向分层自主性教学是指把包含多重学习规律的一个教学内容横向分成若干层次,并把其他学习内容中具有相同学习规律的同一层次内容重组在同一时段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在横向分层教学中,由于每一层次的学习规律是相同的,因此可以不受其他学习规律的影响,使学生的自主迁移顺利进行(见图1)。而纵向分层教学,往往以编排单位为教学层次,每个教学层次包含多个学习目标,虽然每个层次之间的目标、学法相似,但由于综合性太强,学生的自主迁移难以产生(见图2)。

图1 横向分层

图2 纵向分层

(注:△○□分别表示某一学习内容;①②③分别表示某一学习材料)

从以上图示可知,采用纵向分层教学,每个层次的教学均包含多个学习内容,而采用横向分层自主性教学,每个层次的学习内容是单一的,而学习材料是多重的。横向分层的教学目标不像纵向分层那样庞杂,因此每一层次的学习,均能在①中发现规律,在②、③中运用规律进行自主学习。另外,在同一层次内容的学习中,由于不受其他学习规律的干扰,在多份材料的反复操练中,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该层次学习内容的学习规律,为自主综合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横向分层是相对的,随着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层次的划分也可以加大,有时可以把两个层次合并,甚至可以把三四个层次合并,以促使学生从单一横向迁移向综合纵向迁移转变。训练时也应讲究先慢后快、先单一后综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在一个线状型体系的平台中稳步提高。

2.横向分层自主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桑代克提出的“相同要素”迁移理论认为,迁移的先决条件是学习内容具有相似性。相似性越大,迁移越容易;反之,则越难。很显然,纵向分层的同一层次的各个内容之间,由于混杂其他层次的阅读内容而使学习规律不具相似性。而横向分层教学,同一层次内容的学习规律是相同的,因此在同一层次的多份材料学习中,迁移就可以很容易地进行,从而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心理学也表明,内容相似只是迁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不意味着学习迁移即由此发生,只有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迁移作用。布卢姆也认为,前面的学习要达到80%~90%的正确率,才能开始新的学习。显而易见,在横向分层教学中,由于不受其他学习因素的干扰,学生能牢固掌握各层学习内容的阅读规律,使后继学习的自主迁移也能顺利进行。而纵向分层的学习内容太多,学生不能一下子掌握80%~90%,因此,迁移是很难的。教学实践也证明,每一步的学习,学生都要老师“扶着走”,否则就寸步难行。

二、横向分层自主性教学的操作模式

横向分层可以分为单课横向分层、单元横向分层和全册横向分层三种类型。

1.单课横向分层自主性教学。单课横向分层教学以单课为单位组织教学。如在单课阅读教学中就可以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初步感知”“深入感悟”“赏析积累”这三个层次,在各层次内容的教学中,又分别以段、句、词为单位进行横向迁移,使学生对某一技能的掌握在单课学习中逐步达到自能。如在“深入感悟”的横向分层教学中,就可以以段为单位,先扶学第一段,再试学第二段,最后再逐渐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另外几段(见图3)。

图3 单课横向分层

(注:①②③分别代表某一段课文)

单课横向分层自主性教学对学生某一技能的自能掌握,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这种训练口子小,练得实,且灵活方便,对学生各种点式的语文技能的自主形成颇有实效。

2.单元横向分层自主性教学。单元横向分层教学是以单元中一组课文为单位组织教学。在传统单元教学中,一般采用“单元纵向揉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生字词学习”“课文学习”“单元重点训练”揉合在一起教学,综合性强,操作复杂,不利于学生迁移。而单元横向分层教学把“生字词学习”“课文学习”“单元重点训练”这三个内容分开教学。第一层次的教学主要是在熟读单元整组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单元所有课文的生字词学习;第二层次进行单元整组课文的初步感知;第三层次进行单元每篇课文的深入感悟教学;最后再进行单元整组课文的单元重点训练和积累运用词句方面的学习。由于每一层次的学习规律是相同的,因此在每一层次中,只要扶学①后,就可以逐渐放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②、③。具体操作见图4。

图4 单元横向分层

(注:①②③分别代表某一课文)

该类型适合中年级学生使用,能使学生自主学会并牢固掌握单元重点。

3.全册横向分层自主性教学。全册横向分层教学又称分层分类分项教学。这种教学指的是先把全册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分为生字词教学、课文教学、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教学三个层面。第一层面“生字词”的教学采用分层分类法,即把全册生字词的教学分成字音、字义、字形三个层次,再逐层分类施教。第二层面课文的教学则采用分类分层法,先对全册课文按景、物、人、事等类型重组,再把每类课文分成“初步感知”“深入感悟”“赏析积累”“写作运用”四大层次,以类型为单位分层施教。第三层面“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教学则采用分项教学法,根据教材的原有编排单位,进行该学习项目的多份材料的集中强化训练。由于同一层次、同一类型、同一项目的学习规律是相同的,因此,扶学①后,就可以试学②,自学③,把自主学习在分层分类分项训练中落到实处,为综合自主学习做好准备。具体操作见图5。

图5 全册横向分层

该模式适合高年级学生使用,通过对全册课文的分层分类分项教材重组和分层分类分项的技能强化训练,能稳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横向分层学习自主性的体现

横向分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各教学内容的不断重新组合,可以为学生创设各种顺利迁移的机会,能为学生不断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的自主学习随时随处得以实现。

1.在即时学习中实现自主探究

横向分层教学在同一单位时间里集中学习同一层次的学习内容,这样,教学目标集中,方法相同,易使学生在同一时段里发现、掌握、运用学习规律,从而在即时学习中不断迁移学习规律,实现自主探究。

如在学习写景类课文《林海》《花潮》《鸟的天堂》这几篇课文的题意时,在首文《林海》一文的学习中,可得知作者把“林”比作“海”,可见课文一定会写树林如大海一样广阔无边,美丽富饶。在紧接着的《花潮》一文的题意理解中,学生就能迁移首文的学习方法,这样自主理解题意:从题目《花潮》可看出,作者把“花”比作“潮”,可见课文一定会写成片的花如潮水般翻腾涌动,长势十分茂盛。又如在横向分层学习写人类课文的读题推测时,教师导学《忆铁人》后,学生这样自主推测《两块银元》一文的写作内容:“银元”是民国时期的货币,可见本文所写的故事很可能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的民国时期;“银元”又是很贵重的一种货币,在当时只有官员或有钱的人才会拥有;课文以“两块银元”为题,很有可能写了一件与“两块银元”有关的、反映人间真情的故事。学生据题推测,不仅思维严谨,句句在理,而且所猜内容确实与课文所写内容一致。像这样把具有相同学习规律的同一层次内容组合在一起集中学习,由于学习目标单一,方法一致,因此学生有不断学以致用的机会,有不断迁移的时机,不仅使自主探究时时处处得以实现,而且还能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

2.在后继学习中实现自主迁移

纵观其他学科的教学,凡是技能的习得,均离不开先分解后综合的反复操练,如数学课的“例题+习题”的训练方式,体育课的“了解示范+强化练习”等。语文学科花时多、收效微,根源就在于其训练太综合。我们采用横向分层教学,每个层次的第一个内容的学习就如同数学课中的例题,同一层次其他内容的学习就如同大量的习题。这样的“精讲多练”的方式,由于不受其他学习规律的干扰,能使学生对某一技能、某一知识的掌握牢固化,从而为学生的后继自主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如在横向分层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朗读法、想象法、画图法、拟声法、比较法等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内涵,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在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中,很多学生就能把课内阅读中的感受法迁移过来。如同学们读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后,有个同学这样说:“这篇散文真动人心,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清幽的感受,似乎自己现在就在作者所描写的荷塘边上了。这一镜头反反复复地在我心头出现:深夜里,一个小村庄上没有灯火,没有人声,只有那蟋蟀静静地叫着,村边有口天大的大水塘,水塘里倒映着那天空中的圆月,亭亭玉立的荷花星星点点、婀娜多姿地静静开放着,好一片宁静的景象。”该同学听了《荷塘月色》一文后产生了一种清幽的、赏心悦目的感受,并进行再造想象,虽然所想画面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的画面并不完全一致,但情调却是相吻合的。这正是自主迁移横向分层阅读教学的感受法和想象法的体现。

由此可见,横向分层阅读教学的前期学习已深入学生心中,因此在与之相关的后继课外阅读中,学生才能这样自主地迁移运用课内横向分层阅读教学中所掌握的各种方法,把听了散文后的真切感受如此生动地表达出来。

3.在综合学习中实现自主运用

语文教学从知识角度看,有音、字、词、句、段、篇、题的教学;从能力角度看,有听、说、读、写的教学;从思想情感角度看,有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教学。采用横向分层教学法能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因此,在音、字、词、句、段、篇、题,听、说、读、写、书的横向分层的单一训练中,由于不受其他学习因素的于扰,每个学生在不同材料的反复操练中,均能实现自主学音、学字、学词、学句、学段、学篇、学题,自主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及自主进行价值取向、情感感受等,使复杂的语文教学一步一个脚印,实现各个层面的“单一”自主效应,继而实现“综合”自主效应。

如学完写景类课文后,为了使学生能对横向分层阅读教学中学到的观察方法、感受方法、描写方法等有综合运用的机会,我便带领学生去亲近迎春花,感受迎春花,描摹迎春花。有个学生在《校园里的迎春花》一文里这样写道:

迎春花的枝条仿佛是那江边的柳树,细而长,风一吹,便摇摇荡荡,犹如飘逸的长发在风中荡漾,显得那样轻柔,那样亲切。在阳光下,那好像就是一座喷涌的飞泉,一挂飞流直下的瀑布,让我感到新奇又眼熟。在这柔枝上,一簇簇嫩绿的小叶子,显得那样可爱,那样富有生机。在这可爱的小嫩叶中,几朵淡黄的小花像星星一样点缀其中,犹如在轻逸柔软的长发上插上几朵小花一样美丽,又好似在夜空中闪烁着几颗星星一样可爱。迎春花那娇美的样子,让我忍不住地牵过一枝闻了闻,顿时心旷神怡。迎春花散发着一阵清淡的香味,既不刺鼻,又不淡然无味,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我望着迎春花,真想把它带回家,可我又不忍心摘下它,不忍心让它离开母亲的怀抱。可是,我却不知怎么的,摘下了一朵带进教室。顿时,我就觉得自己好像把春天带回了教室,把春天藏进了心窝,把春天永远给留住了!

这篇习作最大的特点是写出了自己对迎春花的真实而细腻的独特感受,在横向分层阅读中领悟的写作顺序、描摹方法、内心感受、情感抒发、遣词造句等均在这篇习作中淋漓尽致地运用出来。不仅这位学生能这样自主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其他学生由于个性的差异、原有经验的不同,也都能在自己的习作中或多或少地自主综合运用横向分层阅读教学中的种种收获,使每个同学的作文不仅有“物”,有“言”,有“情”,而且还显示出勃勃的生命活力。

横向分层自主性教学,着眼于学生的“自能”,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把具有相同学习规律的诸多学习材料中的同一层次内容组合在同一时段里进行教学,改变了按部就班的教材使用方式,体现了新课改所极力倡导的教师和学生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和“学教材”的教学新理念,确保了“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的有效实施,收到了极具智慧和个性色彩的学习成效。

标签:;  ;  ;  

论横向分层自主教学_自主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