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学校里不只是学习现存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校教育的使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他们能够不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以便应对各种挑战。
关键词:高中生物;自主学习;评价;教学设计
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学会学习成为学生适应社会的一项必备技能,而自主学习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基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新课程实施中,课程专家强调了三种新课程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三种新的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基础,也是关键。因此,促进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当前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之一。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以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有机体为研究对象,来揭示生命的基本现象、过程和本质。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容易引起学生探究与学习的兴趣,加之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对某些生物现象和事实已有了一定认识,这都为生物学的自主学习奠定了潜在基础。生物学又是一门运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比如发酵技术、克隆技术、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研究等一系列的科技成果都运用了一定的生物学原理,体现了生物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重要价值后,就容易激发起自主学习的动机。
那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不要一味地使学生被动接受,不要把学生视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的学习,善于使他们的外来性动机向内在性动机转化。那就是要善于利用教材、教法,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从而形成学生热爱知识的“内在诱因”,使学生饱尝学习成果的甜味,以构成他们自我强化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好教学设计,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使教师通过知识的了解,明晰、系统地把握教学尺度。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其次,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让学生亲近教学,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空间,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二、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
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和发现。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把知识掌握。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有好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制作染色体的模型及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每个时期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有的学生发现并提出“是什么决定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那些非同源染色体进入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的问题,这就是教学的起始,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去应用模型、实验和查询资料等,学习新知识乃至创新,这是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的极好途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思维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是新思想诞生的曙光,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是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即使偶尔提出不恰当甚至荒唐或错误的问题,但只要提出问题,就证明他们动过一番脑筋,是其独立思考的结果。这个过程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性思维的力量。在问题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提高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要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三、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无论是课上布置的作业还是课下布置的作业如果没有及时检查,或者是只有检查而没有评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认为应该每节新课前,先提问学生预习提纲中的问题,将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让学生讨论,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对于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予以鼓励。通过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学的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形成学生自觉、主动、积极评价的教学民主风尚,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评价,学会评自己、评同学、评教师、评结果、评过程、评方法。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如:在“细胞的分化”这节课上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后,教师做点评前,让学生先进行评价,学生们一般都能做到客观公正地给同学以评价。引导学生注意评价不仅要关注演讲的水平、精彩程度,还需关注学习的态度、获得的体验、方法与技能、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得以提高。同时,让同学们学会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善意地给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学会友好相处,大家一起总结经验与教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学生参与评价时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也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四、变知识教育为方法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贯彻“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注意实行以下转变:变知识教育为方法教育;变只学会知识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各种科学方法及信息处理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教师先简要介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然后提出以下一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最后由学生得出结论。1.实验中进入细菌体内和留在细菌体外的各是什么物质?2.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一个噬菌体的DNA分子,后来却出现许多噬菌体的DNA分子,这说明什么问题?3.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噬菌体DNA分子,为何细菌体内出现许多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4.侵染前亲代噬菌体DNA分子与侵染后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的结构完全相同,说明DNA分子结构有何特点?5.侵入细菌体内的只有一个噬菌体DNA分子,却产生了许多子代噬菌体、且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完全相同,这又说明什么?6.此实验能否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通过这样处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思维才更深刻,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保障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情感的维系,如果学生对教师总带有一种畏惧、戒备、冷漠等不正常心理。久而久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想也不敢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那么课堂效果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提高。因此,要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平时注重与学生沟通,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交朋友、谈心,进行书信交流沟通,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方案措施,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能在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大胆发言,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总之,生物自主学习能力是逐步形成的,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遵循人的客观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并积极地创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生物的条件和因素,逐步增强学习生物的独立性,促进“教”学向“自”学转化,促进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把生物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临猗中学 044100)
论文作者:王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学生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噬菌体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评价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