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与人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促进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发展,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人格意识与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无论是“建设者”还是“接班人”,他们首先都是人,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被动的任由教师去捏塑的泥巴。只有抓住学习者作为人的全面主动发展,才算是抓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这个教育者包括校长、教师,也包括教育管理者、政府官员、学生家长及一切向年轻一代施加影响的人们)全面理解“发展”二字的含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在一个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世界里从人一生的持续发展的角度,在一个终身教育的社会里从人一生不断学习的角度去看待发展问题,去培养、尊重儿童少年发展的主动权。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思考、反复实践,或许可以在实践素质教育方面能够有所突破:

首先,作为人的发展,是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协同发展的过程,是其独立人格逐步形成的过程。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能离开知识能力的发展,但也不是简单的等同于或同步于知识、能力的发展。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些学者主张一个人知识的数量是重要的,而他获取知识的愿望与能力可能更为重要。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作为认知主体,学习者的信息加工能力、特别是信息筛选能力便显得格外重要。“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乏者”的主要区别,不是个人已拥有的信息数量多寡,而是获取有用(要筛选)信息能力的高低及获取速度的快慢,这中间有知识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态度、价值观、方法问题。为了实现中国人民几代人的理想,我们必须努力培养青少年形成与历史发展趋势一致、与国家民族共同目标协调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这不但是新时期中国人独立人格意识的本质特点,也是保证新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信息世界主人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必须追求人的德、智、体诸方面协调发展。广义的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基本认识之一,也是新的人的发展观的核心要求。

其次,作为人的发展,必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这种“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为了实施素质教育,今天必须从有利于受教育者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学习需要”的内涵,并正确地处理其中各个部分的关系。当前中国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过分膨胀与要求的刚性过强,所谓“课业负担过重”正是上述问题的反映。要改变这种现象,除了要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缓解考试竞争压力以外,还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观、教学质量观、学生质量观,克服我们习惯于求多求全求深的片面性。在知识、能力的发展上,除应该更多关注学生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不盲目追求知识数量外,还应更多给予学习者独立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进行学习的机会,而不要一味要求他们按照成人制订的计划完成“任务”,更不应把这种计划要求订得过满,以致完全剥夺受教育者自由发展的机会。

第三,作为人的发展,最终应该是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是学习者在教师及社会影响下逐步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走向自觉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有反复、有挫折、有失败,也有重新开始。“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社会发展是如此,个人发展更是如此。教育,作为“有目标、有计划,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从事的影响活动”,人们当然希望它能让青年一代人少走弯路迅速成长。但是,在目迷五色、纷繁复杂大千世界里,为了培养一代人能够正确选择、正确判断、坚持理性的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只能让他们“在游泳中学习游泳”,任何“包办”与“代替”都会事与愿违。近年来,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的严重失误,恐怕正在于没有充分给予青年一代参与社会实践、自己学习判断与选择的机会,正在于太过担心他们“犯错误”、“走弯路”,于是总企望为他们创造从“正确走向正确”的成长道路。结果一旦挫折与困难来临,一旦脱离了长者的羽翼,他们反而陷入进退失据、不知所措的境地。

最后,要实现作为人的发展,还应该坚持世界多样性的观点,避免一刀切的形而上学思想影响。在人的发展方向、程度、速率等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不仅承认人与人的差别,而且以科学平等的态度来看待一切有差别的人。在人的发展目标及评价标准上,不要强调过分划一、没有弹性、包罗万象的目标系统,而应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方向的条件下,通过不同榜样与典型的示范,树立多种类、多层次的目标建议,开拓多样化的发展道路,使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启发,走出符合个人特点的成功之路。“标新立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发展蓬勃兴旺、生动活泼的反映。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宽容的态度,给每个青年以“标新立异”、表现幼稚的机会,努力促成在个人发展上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局面。

儿童、少年自我意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化的逐步实现,都是在成人、特别是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所以成人们往往极易忽略在渐变过程中的素质的发展与变化,极易用成人的意志取代儿童的愿望,把成人的培训活动当成儿童的主动发展,在“一切为孩子”的口号下实际上把儿童、少年当作容器、泥巴或一段木料,似乎可以任由教师或家长去捏塑加工。

要全面理解“发展”二字的内涵,要下决心让儿童、少年学会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做国家、做地球的主人。

标签:;  

素质教育与人的发展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