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仍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完全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在实际建设建筑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施工方法被普遍运用于建筑过程中,及时缓和建筑的裂缝现象,发挥出建筑的实际作用,确保建筑的质量安全,减少建筑工程的实际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
现如今,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高层建筑领域最为普遍的施工结构,随着规模的扩大,形式也带有复杂性,逐渐出现一些超宽以及超厚型建筑。对于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会在施工过程中预留临时性变形缝,即后浇带。施工期间会将后浇带保留一段时间,最后再将其封闭,确保整体结构没有缝隙。从后浇带的作用方面分析,可以消除建筑结构中的永久性变形缝,并且对裂缝进行精准控制,使建筑结构的性能得到优化。所以,建筑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保证施工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
1高层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分析
1.1及时处理建筑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我国在建设建筑时,是以一定的地基条件、土壤环境为基础。受施工环境和重力因素的双重影响,我国建筑肯定会出现各种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单体房屋和城市建筑重力作用其差别较大,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均匀沉降现象,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为了平衡建筑工程,消除建筑工程之间的裂缝,积极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把不同的建筑连接起来,保证地基受到相同的作用和压力。将不均匀沉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影响建筑工程,提高建筑的质量和稳定。
1.2解决收缩裂缝问题
当温度发生变化,其温差较大时,建筑结构会发生收缩,极易产生收缩裂缝,影响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通过应用后浇带施工,能够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在温昼夜温差相对较大的区域或时间段展开建筑工程施工时,相关人员需要在施工前期预留出一定缝隙,并尽可能控制温度差值降低。当混凝土内部硬结收缩完成后,方可展开后浇带施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建筑整体构造提供更高的保护。
2高层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究
2.1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
基于建筑后浇带施工来讲,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需要,重点把控施工材料,严格控制施工材料质量关。而混凝土作为后浇带主要施工材料,必须保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因此,在配制搅拌混凝土材料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混凝土材料搅拌流程,以及材料配合比,同时要严格执行混凝土配制搅拌技术要点开展相关作业。然后根据材料搅拌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添加定量的减水剂。基于目前后浇带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来看,主要选择那些不存在伸缩性的材料,因此强化对混凝土混合比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保证上述操作规范的基础上,操作人员还需要合理控制模板侧向压力,以此来抑制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此外,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均匀振捣同样很重要,在实际的振捣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振捣要点,避免出现水泥浆流失等问题。同时要严格控制模板与振捣器之间的距离,只有做好各个环节操作的规范性,才能够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2.2合理设置后浇带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一定要对后浇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对断面形式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接缝形式,使其与混凝土结构的断面有效的结合。另外,在对浇筑的位置进行确定时,一定要尽量避免剪力墙位置,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梁、板反弯点。最后,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标准,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在符合相应规范和要求的基础上对后浇带进行设置。
2.3后浇带预设模板施工技术
在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借助模板完成。此时,相关人员要保证模板预设施工与施工设计图中的内容与规定相吻合,并将施工设计图作为后浇带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在后浇带施工前期,必须要完成钢丝网模板的预设,并确保钢丝网的参数、规格统一,严禁发生钢丝网粗细不一致的问题。同时,相关人员必须要对模板的性能展开测验,确保其稳定性、物理性能等均满足建筑施工的实际质量需求。当后浇带的体积相对较大时,应当在钢筋的上下位置加设支撑模板,并完成模板两侧的封堵,防止其在实际的浇筑环节中出现漏浆的问题。另外,在预设模板施工阶段,需要为后浇带增加垫层,并对施工部位展开坐高物理增强处理及防水处理,尽可能消除外界因素对后浇带施工造成负面影响。
2.4后浇带混凝土建筑技术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在浇筑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对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并排除混凝土结构、施工区域的杂质。后浇带浇筑过程中,要保障两侧构件表面的湿润程度,保障其可维持一天以上的湿润度。针对后浇带施工中的钢丝网,要对其进行积水、杂质的清理工作,避免其出现锈蚀情况,导致后浇带质量受到影响。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清除周围松散的混凝土,避免其出现连接裂缝,影响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科学连接。若浇筑类型属于水平后浇带,需要控制钢丝网承受的侧压力,在保障钢丝网稳定基础上,实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振捣作业。在振捣过程中,要利用振捣器,控制与模板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混凝土浆流失情况。
2.5垂直缝控制施工技术
为了保障后浇带混凝土的紧实度,在后浇带垂直缝施工中,相关人员可以使用钢钎完成施工裂缝的振捣。在这一过程中,要重点对冲洗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应当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温度与工序,确保后浇带与原混凝土结构之间的连接具有高有效性。一般来说,混凝土施工最科学的温度为10℃,在这一温度下,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膨胀、收缩结合度更好。同时,要实现科学合理的时间控制,保证能够在3d之内完成施工,避免混凝土干裂、裂纹等问题的发生。
2.6后浇带施工完成之后严格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养护时间应根据具体的施工工艺来确定,如正常施工只需要进行一周的养护时间即可,如施工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化学原料来辅助施工工作的进行,那么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来延长混凝土养护时间。另外还要在未养护完成的后浇带混凝土周围设置明显的经济标志,避免出现人为的踩踏混凝土的情况。在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完成之后,还应对混凝土的模板进行彻底的拆除,不可出现遗漏拆除不完全的现象。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进步,建筑行业也迎来了自身发展进步的黄金时期。随着高层建筑工程数量的直线上升,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暴露了出来。混凝土裂缝是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经过建筑工人的不断的努力与尝试,研究出的后浇带施工方法十分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虽然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但是后浇带技术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是很多的,所以在混凝土后浇带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于细节严格把控,认真做好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工作,以保证混凝土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与建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章保.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7):488-489.
[2]况勋华.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01):47-48.
[3]赵祥哲.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266.
[4]薛红星.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9):190.
论文作者:赵浩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裂缝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