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冲动与美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感论文,冲动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冲动是生命的本能,是生命的内驱力,是一种宝贵的潜质,它驱策人类永远追求和创造。生命是各种目的总和,它以各种方式印证自己存在的真实意义,并顽强表现自己。人的本质是感性,它具体而多元。美感与创造具有天然的联系,美感是创造的动因,也是美感的投射。在美的王国中,审美主体能摆脱一切关系网的束缚,进入“精神家园”。
[关键词] 生命萎缩 生命空间 创造性思维 美感
生命不仅是一个会跳动的躯体,生命乃是一股强劲的、永不停息的潜能,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把这种潜能般的生命称为“生命意志”。马克思也说过“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思维模式对生命有不同的体验。宗教想尽力阐释生命的灵魂,文学精心描绘灵与肉的搏斗,医学热心于免疫力与健康,人类学关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哲学强调“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1〕, 美学极力捕捉的是对美的感悟。但现代人却迷醉于现有的享受上,对于生命是什么似乎无须再发问。其实,生命是多方位的实体。柏格森曾说过:“生命是一种驱策力”。这就说明生命为自己的目的总是活动着。
一、生命冲动
生命冲动是人的本能,也是人发展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它是极为可贵的一种潜质。随着人的本质的不断变化与深化,人对生命的体验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主体精神之所以日益复杂,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命冲动的升级。
生命冲动源于生命欲望。费尔巴哈说:“人类一切意向、努力和行为的根本意义,正是人性本质的满足,正是人类利己主义的满足。”〔2〕不管我们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但对于人类一切行为与努力的动机,如果否认是人性的一种追求和对生命的体验,那人类就近于神,是没有杂质的躯体。事实上,从凡人到圣人,从愚者到天才,没有人会满足现状,一辈子愿意蹲在一个位置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如果人类果真没有欲望,不求满足,那不是谦逊,那是麻木。那样的人群与文明社会的人格格不入,人类社会也就不可能前进和发展,因为无所求的生命是萎缩的生命。人有七情六欲,近代心理学充分论述了这些心理现象。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格理论中,就是从人的动机心理的发展出发,阐明人的各种需要。马斯洛著名的“自我实现”的理论,我们可以把生命需要与之联系起来。自我实现是最高目标,最高需要。
生命冲动的意义在于,人不仅是一个最善于适应环境的生物,更主要的人要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创造新的环境,去创造适应自己生存,并且生存得愉快的环境。人类为此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不畏艰苦地跨越一个个巅峰。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几千年来之所以能从一个高度跨向另一个高度,是生命形成的价值形式,实现这种价值,正如费尔巴哈所说:“正是人性本质的满足”。马克思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现象作为自己的本质、自己的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等于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3〕马克思在这里强调“表现自己的生命”。对生命有两种态度,一是消极度日,被动地一页一页地撕下自己的日历,无所作为,没有爱没有恨,也没有快乐,没有苦恼,到死的时刻,甚至没有遗憾,这是生命的泯灭。
生命是个浪漫的实体,它既听任岁月的安排,又不甘于命运的支配,它总是呐喊着,抗争着。它一次次地冲破自己曾经设置的禁区:封建主义——禁欲主义——苦行僧——极左;它否认压抑生命的理论教条与行为规范,它向着自身的价值“我行我素”。同样,在审美上也冲破种种误区,顽强表现自己,例如文革时我国著名女舞蹈家戴爱莲,自编自演芭蕾舞《和平鸽》,尽管技艺精湛,尽显风流,但事后被批判为“大腿满台跑,工农兵受不了”。曾几何时,一些人对舞蹈作了不成文的规范——不能扭股摇胸,视摇摆舞为“肉欲”,然而,坦胸露腿的现代芭蕾却日盛一日,它以身体力行的独特风格再次崭露头角。其实美国著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早已指出:“舞蹈展示天成的而非人为的肉体,然而,为了使人体成为艺术,人体就必须转化为形式而使人接受”〔4〕。美国R·舒斯特曼在《通俗艺术对美学的挑战》一文中说:“摇滚乐是非洲人一种生机勃勃的美学表现”,“它唤起的反响更是精神饱满和动觉的美学,从而暴露了我们所设想的纯艺术欣赏中潜在的根本被动性”,“它启发一种回归肉体的快乐和美感,它是人类价值领域中被哲学长期压制了的权力。”作为人体与运动关系的舞蹈、体育,是身体之力唤起生命感,当美国的米高·积逊独一无二的舞蹈,李宁魔术般的体操令亿万观众迷狂时,那就显示了人的骄傲和自信。所有这些都属于感官的感染力,它与审美有内在的天然联系。
二、感性的生命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性的人》一书中,通过青年J的同性恋与性滥交等反社会行为, 从性的角度去透视人性的存在与“精神阳萎”的痛苦。诚然,性和感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侧重生理快感,后者侧重心理快乐,生理和心理本来就密不可分,生理需求不是在麻木状态下进行的,把活生生的人分割出物质的与精神的互不相干的独立体,曾经是某些学科的理论误区。大江健三郎笔下的青年J的性行为是在意识支配下的选择,他并不仅仅为了性快乐, 而是夹杂着冒险,寻找某种体验。这个人物给我们的启示是:生命是极其复杂的,它不只是温饱与生存,不只是职业与金钱,正像美国一位大富豪的千金小姐夜间出动去抢劫,寻求强盗的体验一样。青年J 的反常行为不是绝无仅有,现代社会这种变态行为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深层忧虑。
对于现代人,感性一词显得新颖而复杂,它被看成个性的一种内涵,相对于那种单一的、缺乏情感色彩的性格。通常,喜欢怀旧、感伤、想象、舒怀、憧憬、期待、追求、感悟的人,被认为是感性的气质。事实上,人的生命流程是这种情态的不断循环的过程,它既能支撑着生命,又能颠覆生命;既能脚踏实地、扎根现实,又想“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既能生活在希望之中,又会骤然轻生。认识这种情态,是伦理学的任务,也是美学的任务,是对生命的一种审美新窥视。
黑格尔说:“生命,作为各种目的的总和,具有与抽象法相对抗的权利。”〔5〕这句话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生命不是抽象的, 它生动具体;二是生命不是单一的目的,而是各种目的的总和;三是生命是一种权利。
生命不是虚无缥缈,“跟着感觉走”的,生命有自己的宗旨,并为此不懈努力。生命有各种目的——感官满足,物质满足,精神满足,自我实现满足,这些愿望有时交叉出现,有时相互排斥,这中间就杀出了一个理性问题。几乎所有的古典哲学家都提到了理性问题,但同时也提到了欲望问题,最早提出理性问题的是柏拉图。在他的对话集《理想国》中,从欲望与意志去阐述人性的表现。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某人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要看一堆尸骨,但同时又对自己有这种念头感到恶心,这种恶心是由意志产生的。〔6〕柏拉图把这种意志视为理性。
感性是相对于理性而存在,如果没有感性就无须提出理性,社会要求人们具有更多的理性,但生命本能却往往把感性放在第一位,它经常与理性矛盾着、对抗着。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当推哈姆莱特复仇的心态,他的复仇不是为“社稷”着想,而是为本体生命感搏斗,他的复仇是被动的,犹豫不决的,充满矛盾和负罪感的,这就使得王子时而忧郁时而激烈,时而坚决时而徘徊。哈姆莱特身上展示的是生命的感悟。
人的情感并不都是理智的,在感性中,对环境的种种诱惑有时不能自拔,上面所说的青年J就属于这一类。
费尔巴哈说:“人的本质是感性,而不是虚幻的抽象精神。”〔7〕事实上正是这种感性精神创造了人类的精神文化。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感性的精神物化。一切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笔下的人物之所以闪光,也正是表现了生命的感悟。《飘》中的女主角郝思嘉,她是满身缺点的乱世佳人,为什么对这样一个金钱的女儿,有过极不严肃的三次婚姻的人,人们不仅不憎恨她,反而留下深长的审美意味,因为她是现实的人生,勇敢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对待她的情敌媚兰,在命运悠关之时,冒着生命危险,冲过阿兰特熊熊的战火,把媚兰护送到安全地带。她和白瑞德同属那种即使有一百种罪恶,也有一千种善行的人。郝思嘉的身上透发着人性的魅力。
人在知觉化形成的过程中,是以感性知觉手段为中介的。因此,人的感性总是处在心理与生理的交界处,这使得人的感性既丰富多彩,又游离不定。他们要趋向于自己的各种目的,哈姆莱特有自己的目的,郝思嘉也有自己的目的。
郝尔德说:“人是自然的第一个获释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应该是自由的,然而人却把自己拷上枷锁,使生命有很多禁区:情的禁区,爱的禁区,成功的禁区,失败的禁区乃至生和死的禁区。这与生命灵感相悖。哲学家说:“生命是一种缘,它到处在寻找自己的出路,例如对情的方式,对爱的观念,今人与古人相去甚远,对生的期待,对死的态度,亦非今昔可比。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人们更懂得尊重曾经拥有的情与爱,生命伦理学的产生,胚胎植入和安乐死亡法的提出冲破了固有的观念,使生命更加自由。
人之所以美丽,正是因为他们是感性的人。莎士比亚对人作了绝妙的描写:“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8〕
三、美感是创造的动因
美感在引起人的愉悦时,激发了人的想象,产生创造性思维,产生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类比联想,这些联想使人产生了神奇的幻想。文学家和科学家便借助这种幻想力在脑海中构成各种图案。为什么诗人在深山老林听到猿鸣声,会触动他的哀愁,写出“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为什么高尔基用暴风雨比喻革命,人们看到雄鹰想到勇士,“朱门酒肉臭”会想到“路有冻死骨”。所有这些,是人的审美情感的一种投射,例如暴风雨与革命原不相干,但从摧枯拉朽的气势中看到与革命的类似之处。美感在这里起到了中介的作用。
科学的力量是人类精神最充分的体现,美感则是这种力量的感性显现,科技发展给人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实惠和享受,这些享受已经不是低级需要,更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而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审美认识产生了美感,美感激发了想象,而想象是一切创造的前提,人们提及创造,往往只说到天才,其实灵感与美感是重要的因素,人人都知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在拉小提琴的状态下萌生的。创造是一种秘密,往往由各种审美感受融汇而成。从科技到艺术都是以这种审美感情为基础,人们发明了无声电影,为了满足感官的愉悦,又发明了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也是美感激发的想象。人们的美感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不断深化与拓宽。人们告别了无声电影才半个多世纪,激光电影已经降临人间,它放映时利用电子仪器,使观众产生疑幻疑真,变化莫测的感觉。同样,体育、舞蹈从一个高度到另一个高度,也是审美与创造的结果。
创造是最大的善,促使人们去进行创造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人的本性的需要,人之为人,他要“度”人生,也要“看”人生。人的眼睛、耳朵决定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产生历程。人的大脑则决定了享受高层次的精神产品。之所以有时髦的潮流,之所以一代时尚取代另一代时尚,甚至连语言也一代代变化发展,是人审美的需要,王朝闻在谈及艺术与欣赏时指出:“……是创作与欣赏的互相创造——既给审美主体创造出高级的审美对象,也创作着趣味高级的审美主体。”〔9 〕王朝闻在《审美谈》一书中还多次强调,美能左右一个时代的风尚,这说明一个问题,审美是人的共同追求,并为此进行不懈的努力。第二,人的基本品格是创造,这就从根本上区别于“动物只能采集”的本质。创造要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要达到统一就要了解大自然的规律和意蕴,从而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创造与美感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是因果关系,创造离不开形象性与感染性,离不开审美体验。美感激发了想象,而想象是一切创造的前提,深入思维时所不可缺少的就是激情和想象。马克思把想象称之为“人类的高级属性之一”,人这种高级属性能使自己的精神活动以令人炫目的高度君临万物。原始人能借助想象征服自然,民间的一些神话也是联想的结果。时至今天,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登空时,人们不得不佩服吴承恩塑造孙悟空这个典型的奇特构思和惊人的幻想力。这种创造性想象正是美感唤起的。
美感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而创造则是这种体验的深奥顿悟,马斯洛所说的“高峰经验”也是一种审美与创造的高级体验。例如:只有深深爱过的人才能写出和领会日本的一首短歌:“恋情不减终难是,徘徊至此望其门”的意境。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从人的觉醒产生的自觉的痛苦把葛利高里描写成一个带着“哥萨克自由”的偏见去行动,从一个营垒投入另一个营垒,并且相信自己的合理性,这是作者的一种高峰经验折射在人物身上。
四、美感是生命的光环
美感是人类高级精神现象,它像阳光和空气一样维持着人的生命,美感以其活跃的方式渗透在人的一切活动中。它是一个光环,让人永远看到希望,感到和谐。庄子把获得的审美境界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喜悦,并认为这种境界是人生的内部意义。席勒在《美育书简》中也指出:“在美的王国中,人类摆脱一切关系网束缚,把人从一切物质和精神压力下解放出来。”在人生的旅途中,苦难与欢乐是并行的,人们借助音乐去调适心境,借助诗歌去自励,借助小说去品味人间冷暖,借助电影去调动那“僵化的思维”,美国电影《爱情的故事》主题曲,它能促使政治家与美容师走在一起,这是美感体验,使人的精神复甦。
美感是人类的高级情感,既隐含社会内容和一定的功利目的,但又是超功利的,因此是心灵的静化剂和忧郁的散发剂。当人们被权力、名利烧烤得焦头烂额时,如果登上泰山或进入原始森林,顿时会觉得人很渺小,犹如处在碌碌旋转的地球之外,顿时忘却世俗的纷争,喘息于纯粹、圣洁之中,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美国诗人惠特曼在病中,不仅写出了《野蜂》等文章,而且声称是大自然之美治好了他的创伤。同样,作为心灵化语言的诗歌是人苦难中的神话,是精神的清泉。作为人类精神高峰的悲剧,欣赏者由痛感转化为强烈的快感,这种快感正像精神分析学上所说的“要克服痛苦只能用更大的痛苦”的哲理美是一样的。悲剧所获得的美感消溶了眼前的痛苦,从而使精神挣脱苦难。
美是人的终极追求。高尔基在《母亲》一书中说过“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这就说明人类情感的走向必然是从谋生型——乐生型——审美型。高尔基之所以提倡伦理学向美学靠拢,因为伦理的触角只指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功利关系上,而美是一个立体网状的复杂系统,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美学是“各门学科的联络线索”。它的触角伸向地下和天空,它比伦理判断更有形象感,更富哲理,更贴近生活。
审美感受具有伦理判断与审美判断的双重意义,比如人们把关云长看成是忠勇义气的象征,文天祥是坚贞气节的象征,相反,东郭先生是善恶不分的代名词,《最后的晚餐》中的犹大是叛徒的代名词。在人们的心里,这些历史人物与艺术典型不仅是道德形象,而且是审美形象,它显示了美感是一种公认的价值。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10〕。美感的优势不仅具有认识价值,具有发现的意义,而且是一种愉快的解脱,它以形象可感的首要性显示自己的价值特色。伦理学的目的是完善人格,美学的目的是升华人格,两者殊途同归,但审美情感体验对人格具有全方位的意义。
人格是生命的表现形式,评价一个人总是离不开人格,人格是一种境界,古代人已经懂得美能平衡人格。《礼记·儒行篇》对人格提出十六种物质:自立、容貌、备豫、近人、特立、刚毅、守义、仕、忧思、宽裕、举贤授能、任举、特立独行、规为、交友、尊让。这是古代人一幅理想人格的图画,是审美型人格的模式。拥有丰富物质的现代人,该让什么样的形象占领自己的思维空间呢?答案是:用审美对待人生,以审美衡量人格。只有用审美的目光对待人格,才能指导精神世界的指向、活动的方式、行为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与人类精神文明同步,才不至于出现象美国社会预测家奈斯比特所说的“高科技、低感情”的可悲状态。
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审美“心理距离”说,其中有一点是非常可取的,他认为“距离成为‘美感’的一种显著特征,亦即那种特殊心理状态或者说对经验和人生的看法……这种想象达到最富于想象和最充分发展的形式”。布洛举了一个海上航行遇风浪的例子说,如果此时此刻人们不去想象危险,而是去观看海浪中的风光,就会产生另一种神奇的、愉快的心情。我们如果把人生喻为浪中行船,把目光投向更高更远的境界,眼前的痛苦也就无足轻重了。生命随时会触暗礁,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愿,但是我们通过美感与想象,可以使“精神变物质”,成为心理治疗的方式。成人教育家卡耐基在《克服烦恼的艺术》一书中说“这世上有太多的人因烦恼而在肉体痛苦的炼狱中煎熬。”他还说:“如果我们一再拒绝冷酷的现实世界而躲进自己筑成的梦幻世界中,终将使我们变成疯狂。”卡耐基是在告诫人们,要用艺术的、审美的方法用积极乐观的精神,而不是用药物去治疗肌体的创伤,美感在克服烦恼时起到了“活血散结”的作用。
美感像精神天使,使人在晨曦中看到希望,感受到温暖。美感时时刻刻与跳动着的生命贴近,它深邃而悠远,比如李白的五言绝句《静夜思》引发的乡情美感是世间绝大多数人所拥有的。不管是达官贵人,抑或是异乡游子,他们都会在月亮的光环下悄然咏诵“思乡曲”。同样,一首《弯弯的月亮》,使疲惫不堪的现代人也能驻足默念故乡。故乡留下自己最早的脚印,藏着童心和金色的梦,还有那在暮色苍茫中捉迷藏的记忆。这些都是美感和柔情,它像一笔财富,永远储存在人们的心底中,并且会上升为一种爱。
人类具有三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三者缺一不可,相互转化,彼此渗透交融。这三种情感只有高度升华,人才能使本能冲突达到守衡状态,使生物性与社会性达到和谐的统一。而在这三种情感中,美感是枢纽,它最具活力,最有容量。
注释:
〔1〕〔2〕〔7〕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 第83、213、213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21页。
〔4〕阿恩海姆:《论舞蹈》,《舞蹈论丛》1988年第4期。
〔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30页。
〔6〕莱斯利·史蒂文森:《人性与人性七说》, 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41页。
〔8〕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9〕王朝闻:《审美谈》,第472页。
〔10〕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