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论文_周琦

身份证号码:65900119800602XXXX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技术,其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影响着工程中的泄洪与排涝。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对水闸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论述了水利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

关键词:水利水电;水闸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水闸工程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水利施工中,水闸主要是起到调节水流量的作用,两大功能为挡水和泄水,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打开或者关闭水闸,水流量会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它的施工存在一定难度。

一、工程概况

某水利水电工程设置防洪节制闸,闸室净宽为4.0m,采用钢制闸门,其高度为4.7m,以单吊点卷扬式启闭机QPQ-160(kN)为主要启闭设备。现围绕本工程实际情况,对其水闸施工技术作如下分析。

二、临时围堰

2.1断面设计

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的水位在9.00~9.50m范围内,综合考虑安全因素和水位、风浪后,将外围堰的顶部高程确定为10.5m,宽度确定为4.0m,向内设1:4的边坡。在迎水侧,为抵挡风浪的冲刷,采用铺设花雨布的方法,顶部外侧使用土袋设置防浪墙,墙高为50cm,内侧坡脚由袋装石子设置反滤层,其高度与宽度分别为1.0m、0.5m。因内围堰不会受到风浪的影响,所以将其顶部高度确定为8.5m,宽度确定为4.0m,向外设1:4的边坡。

2.2围堰断面

外围堰断面如图1(a)所示,内围堰断面如图1(b)所示。

(a)外围堰断面示意图

(b)内围堰断面示意图

2.3围堰填筑

(1)填筑主要采用进占法施工,由两台挖掘机进行施工,按现场条件,结合进度要求,在单侧或者是两侧同时进行填筑。

(2)在填筑出水面以后进行分层上土,将厚度确定为30cm,所用填料的粒径应控制在5cm以内,逐层压实,验收合格后对上一层进行填筑。

(3)填筑用料为大堤土方,填筑前对土料实际含水量进行检查,要求处在允许的范围内才可以施工,否则将影响压实度。

(4)填筑完成后采用推土机进行碾压。

2.4围堰拆除

工程竣工前对围堰进行拆除,水上拆除的部分可用于回填,而水下部分要及时运输到指定的地点存放,不可在现场长时间堆积。

2.5破堤方法

每一道涵闸都应一次性完成开挖,分为进、出口段与涵身,先对涵身段进行施工,再对进、出口段进行施工。

三、土方工程

3.1开挖施工

(1)开挖施工前,根据图纸的要求放出标高控制桩,同时按开挖线进行定位。

(2)开挖应分层、分段实施,逐层布置临时排水沟,逐层向下开挖,基底用机械挖至剩20cm厚后改用人工开挖。

(3)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段开挖,禁止掏挖。开挖中应形成一定坡度,用于排水。

(4)现场土质有很大的含砂率,为保证施工安全,应设两处临时平台。

3.2回填施工

土方回填后用推土机进行整平和碾压,对于局部无法使用机械整平和碾压的段落,应由人工采用打夯机予以夯实,完成施工后对压实度进行检查,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四、模板工程

4.1体系设计

本工程主要采用木模,以优质木材为原材料,面板厚应达到10mm以上,尽量保持光滑,不能存在凹凸不平与褶皱,使用前进行检查。

4.2模板组装

对于单块模板,其尺寸为1500mm×300mm,接缝处应嵌填海绵,避免漏浆,相邻两块模板之间采用对穿螺栓相连,组装好后在内侧均匀涂刷隔离剂,防止与混凝土发生粘接,影响结构的外观质量。

4.3模板支撑

为使模板结构强度能够满足要求,需要在背面对其进行加固,横、纵两个方向上的间距分别为800mm和1000mm,此外为了避免模板下口发生移动,需要在下口处按照1000mm的间距设置锚桩,并在中间部位采用短钢管进行连接。

4.4模板拆除

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不仅要按照图纸严格执行,而且还要重视以下要点:

(1)对非承重侧模进行拆除时,需要在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棱角处不会因为拆模而产生损伤时进行。

(2)对柱、墩与墙等部位的侧模进行拆除时,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应达到3.5MPa以上,强度低于此值时禁止拆模。

(3)拆底模的过程中应严格检查混凝土强度。

五、钢筋工程

5.1材质控制

钢筋进场时对其各项质量证明进行检查,并由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验货,根据实际要求取样送检,确定钢筋的拉力和延伸率等是否可以达到要求。如果钢筋试验结果不满足要求,则不允许在施工中使用,应立即与厂家联系处理。

5.2钢筋加工

(1)钢筋表面应保持洁净且没有损伤,使用前清除避免的锈迹与污染,如果钢筋带有颗粒与老锈,则不允许在施工中使用。

(2)钢筋必须保持平直,没有弯折,在进行调直时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①对钢筋进行冷拉调直时,对于I级钢筋,其冷拉率应控制在4%以内;对于II级和III级钢筋,其冷拉率应控制在1%以内;

②加工尺寸应满足图纸规定与要求,完成加工后,验证偏差是否处在理想范围内。

5.3钢筋绑扎

开工前,以相关技术规范为依据,结合设计要求实施放样,进行下料加工。将两根铁丝对拧,形成四股,用作扎丝,保证绑扎的位置准确无误,接头处于受压区。若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分清受压区与受拉区,则按照受拉区进行处理。

5.4钢筋保护层

立好侧模后,用不低于混凝土标号的砂浆预制块绑在受力钢筋模板侧。垫层块按施工图确定的厚度,在其中预埋铁丝,为后续绑扎创造必要条件。钢筋安装好以后,应有充足的稳定性与刚性,进行浇筑施工前对预埋件具体位置进行检查,若发生变动应及时进行矫正。

六、混凝土工程

6.1原材料

采用普硅32.5水泥,试验报告单等必须齐全,到达现场后对其安定性与强度进行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可在施工中似乎用。黄砂与碎石等应尽量在附近的料场选用,开工前在现场监理工程师正确指导下进行取样送检,确认合格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

6.2混凝土拌和

采用JZC-350型拌和机进行混凝土拌和,该拌和机具有时间短、质量容易控制和卸料速度快等优势。拌和时,应做好坍落度检查,当发现和要求不相符时,需在查明原因后立即纠正。由于采用搅拌机进行拌和,所以拌和时间按90s控制。

6.3混凝土运输与浇筑

由双胶轮车对混凝土进行运输,垂直运输体系的支撑主要采用脚手架,其一次爬高应控制在2.5m以内,总运输距离不能超出150m。为了防止混凝土因振动而发生离析,路面必须保持平整和洁净,并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严防混凝土离析,如果离析将变得十分不均匀,影响浇筑和振捣;

(2)避免水泥浆发生损失,所用运输工具不能吸水和漏浆;

(3)混凝土不得在运输中初凝,否则将影响上下层的结合,导致无法振实。浇筑采用分块和分层的方法进行,对涵洞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应确保其两侧混凝土均匀上升,到完全水平为止,浇筑过程中入仓的混凝土必须满足质量要求,若和易性不能达到要求,需加强振捣,保证施工质量。

6.4混凝土养护

浇筑完成后对温度应力进行严格控制,内外部温差必须小于25℃。在浇筑后立即覆盖一层塑料膜进行保水,一般有效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d。待混凝土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拆模,开始全面养护,使混凝土外观质量可以达到要求。

结语

随着环境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水资源的利用问题被提上了日程。水闸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水闸工程参建各方一定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方针,在进行水闸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程标准执行,控制好施工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良.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8(07):44.

[2]杨金钰.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8(19):194.

论文作者:周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论文_周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