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农业人口流动与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经济发展论文,人口论文,时期论文,社会转型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本文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为背景分析了我国农业人口外流的原因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业人口流动的调控策略,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村经济
分类号 C922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波动比较明显的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流动人口迅猛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已逾1.2亿人, 其中青年农民大约占80%。人口流动呈现出人数多、规模大、流动距离越来越远,流动周期越来越长等特点。大量的农业人口从农村涌向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的社会经济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因此,分析研究农业人口流动的原因及其管理对策,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中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长期存在,并且愈渐严重,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半。劳动力出现严重过剩。按照我国农村现有的耕作与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劳动力剩余60%左右,相当于2.7亿劳动力(准确的表述是2.7亿劳动力人年),尽管乡镇企业与城市二、三产业已吸纳“农民工”约1.2亿,还有1.5亿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1〕据预测, 到本世纪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可维持在2亿人左右, 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人力资源,也是流动人口产生的源泉。
(二)城乡之间比较利润差别加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业与农村非农产业及城市二、三产业相比,比较利益均偏低。据住户调查,1992年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之比为3.1∶1,城市20%的高收入与农村20%的高收入户的平均收入比高达10多倍。〔2〕农村经济发展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从产值上看,东部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明显比中西部地区处于更高的水平,东部地区农业产值只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7.4%,中部地区农业与非农业产值大致相当,西部地区的农业产值还占主要地位。〔3 〕从地区间收入上看,若以东部地区为1,则1993 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比由1992年的1∶0.69∶0.66扩大为1∶0.66∶0.54〔4〕。 悬殊的比较利益,使农民产生强烈的流动愿望,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三)农民改革开放意识的加强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日益同传统封闭型向现代开放型转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的商品交换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开放、效益、竞争、市场、科技、信息等意识明显增强。他们不再单纯停留在乡村狭小的单一生产领域,义无反顾地流向了大城市以寻求更好的职业、更高的收益率和更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四)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现代经济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城市工业化过程的日益加快,工业化需要大批劳动力。另外,城市的职能多,服务面广,随着第三产业和城市基本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客观上构成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以其数量大,高效率和低工资等优势对用工单位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五)宽松的政策使农村人口外流成为可能
我国传统的劳动就业体制,是一种行政指令性的由政府统包城镇劳动力就业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城乡隔离的制度化壁垒的制约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流出农业部门。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大了劳动力剩余程度,长期封闭和强约束的行政干预撤去以后,农民可以自由灵活地支配自身的劳动力。自80年代以来,国家陆续实行了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做工的政策,并允许农民以“暂住户口”形式在城市居住。各大中城市指定一些地域开辟集贸市场,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改革,城市粮食供给制度的改革和城市蔬菜及主副食品市场的开放,为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提供了生存的方便。经济倾斜政策,使部分地区的工业和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进而形成了对劳动力大规模需求。同时,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了双向选择的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向城市流动的条件。
二、人口外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中约有5000~60000 万人处于流动状态,这股流动大军给农村社会经济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直接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大量增长的劳动力构成我国农村发展中最大的矛盾,也是农村现代化的限制因素。剩余劳动力拥挤在狭窄的土地上,导致进入市场的剩余农产品增长缓慢,从而使农副产品的商品率降低。农业部门中自给和半自给经济占很大的比重,农业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随之递减,从而使农民陷入贫困境地。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外流,并在外地就业,使之由闲置资源变为财富,有效地减轻了流出地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如四川省古蔺县1994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解决了全县8.5 万人的就业问题,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60.7%〔5〕。 把剩余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市场经济优势,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了资金。据报道,广西平南县到广东的11.7万打工仔,每年通过经济活动(包括劳务收入)从广东得到的收入总值超过1.5亿元。
(二)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目前,外出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数没有割断与家乡承包土地的联系,他们的外出就业具有很强的兼业性,这些人在打工期间多以从事非农业劳动,回到农村后,多数不愿去做“世袭”的农民,他们开始追求富裕的生活,发展多种经营,有的办个体合资企业,有的进入乡镇企业,想方设法务工经商,利用学到的本领,发展非农业产业。据1995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年度报告分析, 1995 年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2200万人,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村工业从业人数达到7100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40万人,增长2%;农村建、运、商三业从业人数达到5100万人,比上年增加304万人,增长6.3%,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工业。这反映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已开始向农村二、三产业转移,是中国农业经济由封闭的自然经济单一的种植业结构逐步向开放型的商品经济多元化结构转变的开始。
(三)增强了农民的现代观念
我国农民长期生活在有限的土地上,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环境中生存,繁衍,他们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思维单一。人口的流动使中国农民从穷乡僻壤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卷入了现代化社会经济生活的漩涡中,迅速改变了观念。外出打工的农民受到了商品经济的熏陶,接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增加了独立自强,不甘贫穷落后,力图致富的信念。并学到了各种新知识和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身素质和精神风貌的现代化。他们回到家乡之后,又通过种种行为对周围的农民产生深刻的影响。他们开始找信息,找经验,学技术,熟悉外情,活动空间日益扩大,眼光已不再盯在狭小的乡村,而是面向全国,甚至面向世界。
(四)促进了有关政策和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我们对农民和农业政策几十年来曾有过失误。农产品价格长期偏低;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借助价格“剪刀差”这种不等价交换从农业部门抽调资金至工业部门,为城市工业化提供积累的政策;城市居民与农民长期实行两种不同的福利待遇等等。加大了农业人口流动的强度,声势浩大的农工潮,既是市场机制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冲击,也是对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政策的冲击。它反过来推动了市场用工制度、户籍制度及价格体系等一些制度的改革,对经济管理体制、政治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如何加速城市化的进程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业人口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产生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第一,局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冲击。一些地方从事农田耕作的几乎全是妇女和老弱病残人员,还有一部分农民敷衍农事,耕作粗糙,种植无计划。用发展眼光看,我国农业上还存在大量资源和荒地要开发,大面积中低产田要升级改造,农产品加工利用也存在许多问题,不仅需要资金和科技的推广应用,还需要大量有高度积极性和知识水平的农业劳动力去开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造成了局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巨大损失和粮食产量的日益减少,影响了整个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第二,使农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受到破坏和威胁。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但是,一些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资金不足,布局不合理,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不加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到环境中,使环境遭受污染。据有关部门统计,乡镇企业废弃物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全国废弃物增长速度。同时,部分外流人员沾染了大城市中的一些不良习气,他们流返和回归后的一些行为和活动引发了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一定程度的恶化,增加了农村不安定因素。
第三,农村劳动力外流使农村支付较多的社会成本。农村劳动力大多通过非正式劳动力市场进入城市,从事城市人所不愿从事的工作,而城市能够给予他们的回报却是非常有限的,有时甚至是不公平的。一些农民盲目流动,以致陷入困境,徒劳而归,蒙受很大损失。同时人口流动还造成一部分孩子不能在户口所在地入学,而流入地教育部门目前又缺少强有力的改革措施接受这些孩子入学,造成一部分孩子失学。另外,大量劳动力外流使农村基层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一些地区的外流人口借外出打工之机超计划生育,造成人口生育失控。
三、解决当前农村人口流动问题的对策
解决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所带来的问题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多方面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一)正确认识农村人口流动问题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都会出现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从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国和农村城市化过程的必然过渡阶段。农村人口的盲目过量流动,对城乡社会经济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但是,合理有序的人口流动却能够极大地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并以此为契机,制定和完善我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策略。
(二)提高农业吸收劳动力的水平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农业仍然是劳动力最大的就业产业。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是事实,但农业资源开发不足也是事实。我国现有益农荒地5亿亩左右,宜林荒地11亿亩左右,可利用沙地10亿亩。为此, 选择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大有潜力可挖。对于生产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可以投入更好的劳动力精耕细作,提高复种指数,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延长农业的生活链,促进农业的纵向发展,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加工增值过程中去。要严格控制非农产业占地的规模和速度,确保主要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还要不断增强技术进步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增产的突出作用。同时,国家应采取农业倾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要在稳定现有农业投资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固定资产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和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特别要引导农村集体组织,乡镇企业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扩大劳动积累。”〔6 〕对农产品应实行支持价格或采取补贴,逐步缩小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使农业商品化、现代化,有利可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缩小从事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劳动报酬的差距,稳定农业劳动力和全国就业形势。
(三)积极发展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小城镇
随着农业现代化与规模经营的发展,农业将推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我国城市数量少,但人口众多,城市劳动力已经过剩。在城市已无力承受巨大的流动人口冲击的情况下,应当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使农村劳动力就地实现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已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2亿人。 国家应继续鼓励和支持农村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的发展,努力提高乡镇企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促进乡镇企业真正实现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并积极引导乡镇企业从分散零乱走向相对集中,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选择中心城镇作为农村工业的集中地。并改善这些城镇的投资环境,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乡镇企业与家庭企业向这些小城镇集中。发展二、三产业,从资金、技术、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反哺农业”。全面开放小城镇户口,鼓励和支持农民自己建设“农民城”,使这些地方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尽快接近和赶上大中城市水平,截留农村流动人口,缓解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
(四)加强农村人口流动的宏观调控
我国的农村人口流动90%是通过自发流动的方式实现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发流动有利有弊,因此既不能硬性限制、也不能任其盲目发展,要积极引导,发挥政府强有力的调节作用,这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序化的基本保障。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纳入国家的就业计划,城乡统筹考虑安排。在一定时期内各地应对本地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需求有一个科学的预测,并据此做出尽可能合理、科学的规划,对人口流动的数量、方向、途径都应当有政策导向。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要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动力区域性协作网络。建立健全就业服务,就业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网络体系及劳动力宏观调控体系。要打破区际间种种行政关卡或壁垒,逐步建立城乡开通的不同所有制劳动力市场,实行劳动力就业市场化,失业公开化,调剂区际间劳动力的供求平衡关系。增强劳动力输出的计划性、有序性,减少盲目性和无序性,从而把人口流动的负作用降低到最低程度。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就业资源,国家应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劳动力进行劳务出口,这将有助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赚取更多的外汇,提高农民的收入。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关系到全国综合治理的社会问题,需要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各种手段,制定进城务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丰富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尽量减少他们在外务工的风险和社会成本付出。另外,还应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体系,对进城农民进行法律知识,城市社会规范和生产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延迟劳动力就业,从而减轻就业压力。
总之,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是今后数十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正确认识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兴利除弊,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尽快建立和完善各项政策和制度,对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收稿日期:1997—09—02
标签:农民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经济转型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