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路径论文_李会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路径论文_李会敏

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主流思潮,有助于提升国民素质,因此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教育内容,然后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科学的方法,最后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中提升人们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1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在学校展开,学校教育比较的系统、全面,能够有比较好的效果,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德国著名教育学者雅思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表明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内容比较科学完美,能够避免学生走向歧途,抓住事物的本源。雅思贝尔斯的这种观点有很大的启发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及精神内涵,用科学的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根本性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结,在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提出了要培育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国民教育中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培养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转化成人们的一种习惯和常用行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遍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文化竞争。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是多样的、多变的,要想在多样多变的思想意识中保持社会主义思潮,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社会成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能够保证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防止国际敌对势力的侵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巩固共同奋斗的基础,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无论是一个人的发展还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在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支撑下才能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种力量支撑,将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很强大的精神力量。虽然我们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在物质生活方面,更多的是精神文化的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科学的精神文化,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全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得到提升,能够振奋人们的精神,增强全民族的联系,使中国精神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具体路径

2.1注重理论教育创新

理论教育是对概念及逻辑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内容比较的枯燥难理解,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存在反感,这很不利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理论教育的创新。比较先进的思想理论,其内涵比较深刻,在理解上就会有比较大的难度。对于先进理论的学习本应该是一种感悟,是自身认识的一种提升,但是,纵观现在很多高校的教育方式,或者是社会上组织的思想学习方式,很多都是把先进理论当成是一种简单的概念来讲解,学习者对于先进理论的感知也仅仅是一种字符表面的意思,并不能理解先进理论的真正内涵。这样就造成先进理论流于形式,使先进理论中蕴含的精神与逻辑之美不复存在,先进理论也仅仅是一种死记硬背的理论,对人们精神境界的提升毫无意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过程中要吸取这方面的教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之美得到体现。首先,要加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任何的教育过程都是双向的,是教与学的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要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师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相互阐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不在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概念,而是一种思想上的碰撞,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在学生脑海中存在比较深刻的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才能被深刻的理解与应用;其次,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及价值取向有很大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与表述方式将很大程度的影响学习的效果。当前,很多学者会对先进理论进行解读,试图使较为晦涩的理论有通俗易懂的理解方式。这几乎成为一种常态,虽然存在过分解读的现象,但是不得不承认,对晦涩的理论进行解读,是面对快节奏的生活的一种无奈又现实的方式。

2.2创新情感教育方式

情感是一种内驱力,当某种认知转化成情感时才能真正达到向行为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制度化的思想,只有将这种制度化的思想转化为情感,才能出现真正的价值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一种情感态度,在内在的情感内驱力的指导下,实现所希望的行为体验。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在学习生活中,用比较温情的方式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温情的一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一种温暖的情感,让学生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各种符合规定的行为。

3创新实践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曾说过“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外化为人们的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突出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必须落实到实处。理论学习毕竟是比较空洞的,在实践中被应用的理论才是比较科学的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提供的一种价值理论,但是真正在生活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导向的人还不是特别的多,主要原因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我们都在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在具体生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怎样的,很少有人能回答。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美,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的精神指导。

4结论

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砺奋进的征程,都必定有精神力量的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使命。深入地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称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原则和路径,对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实践践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7):72-75.

[2]宋延兵.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3]于家傲.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7.

[4]张文卿.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论文作者:李会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路径论文_李会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