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中的法律问题与对策论文

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中的法律问题与对策论文

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中的法律问题与对策

李文力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中所存在的法律问题角度出发,阐述了商业银行担保贷款法律问题成因,论述了商业银行担保贷款法律问题的解决对策,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从而为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中的法律问题与对策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担保贷款;法律问题

在新时期环境下,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银行贷款安全性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作为银行贷款的主要方式之一,担保贷款业务在开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因素导致其出现不规范和操作误区,致使商业银行担保贷款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对此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决。

一、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中所存在的法律问题分析

(一)资难抵债法律问题分析

担保贷款是借款人不能足额提供抵押或质押时,由银行认可的第三方提供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保证人分为是法人和自然人,作为担保方的法人,必须具有代为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的能力,且在银行开立有存款帐户。作为担保方的自然人必须有固定经济来源,具有足额偿还贷款的能力。保证人与债权人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保证人发生变更的,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担保手续,未经贷款人认可,原保证合同不得撤销。商业银行在开展担保贷款业务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资产问题,其中涉及借款人资产难以抵消债务的问题,在实施担保贷款过程中,如出现需要以第三人担保物进行抵押,而抵押的资产由于不同因素出现贬值等情况,资产价值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导致银行在实施贷款时难以利用资产回收来对贷款进行有效充抵。尽管实施动态化监管可以发挥相应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不可抗力问题以及市场风险问题,资难抵债法律问题依旧存在。

(二)不动产抵押变现法律问题分析

商业银行开展的担保贷款中不动产抵押物是主要的抵押物之一,尽管该类资产相对来说安全性比较高,但是存在变现难等情况,首先,因为市场处于不断变化当中,导致不动产抵押物在实施变现过程中容易出现价格波动情况,导致处置过程遇到困难,导致不动产抵押价值与前期的评估价值和实际价值之间存在差异,从法律角度来分析,抵押物在处置过程中所体现的价格往往难以对涉及的债务进行全面覆盖,甚至会出现权利顺序在后债权人的抗辩情况,比如没有抵押权的债权人认为低价处置抵押资产属于侵害其利益的行为,而权属的争议往往体现在不动产产权的分离以及法律归属等情况,如果实施抵押的不动产出现交叉分离等情况,则从法律的角度会存在抵押物处置问题。

(三)担保关系系统性法律风险问题分析

随着信贷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在开展银行贷款业务过程中,越来越多自身实力不足的借款人会通过第三人抵押担保来获取资金,而担保贷款业务在开展时往往会涉及大量的担保企业和被担保企业关系问题,比如涉及的业务往来关系等,尤其是产业链中相互协作的企业,经常会通过相互担保的方式来向商业银行申请担保贷款,该类方式的担保贷款容易受到行业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的影响,导致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出现供应链断裂、市场走弱,从法律角度来分析,容易出现担保贷款关系系统性法律风险问题,因此,针对该类风险要做好有效防范措施,从担保关系来对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监管,但是由于很多商业银行存在监督审核不合格等情况,导致出现不同类型的法律风险和防范风险问题。

假如能够发现明确的问题,那么将开展进一步细致的调查并详细记录。在一个家庭状况的综述说明中,一系列导致该问题的有关事件的简要历史将被记录在案。然后,问题将以简表的形式表达,而且简述解决问题的尝试性计划。这类深入、细致的研究包括家访,访问朋友、雇主和其他与病人熟悉的人。

二、商业银行担保贷款法律问题成因探究

(一)立法及程序因素分析

首先,商业银行抵押担保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依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如果债务人难以对债务进行偿还,则债权人有权就抵押财产通过变卖、拍卖等形式来所获得的财产来受偿,尽管在《担保法》中对有关事项进行明确规定,但是在根据法律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抵押物受偿权次序存在不明确情况,导致在实施抵押物处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纠纷现象。《担保法解释》第58条规定:当事人同一天在不同的法定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的,视为顺序相同。如果担保人就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如抵押顺序相同,便无法判断谁能优先受偿,在处理抵押财产时,银行无法避免与财产的另一债权人进行多次交涉,由此给银行带来财力、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其次,要想实现抵押权,往往需要涉及大量的法律程序和协商过程,而在实际操作过程时比较复杂,主要涉及两方面原因,第一,债务人出现违约情况后,抵押权人难以对抵押物进行有效处置,而法律规定中对债权人直接实现抵押权的可能性基本排除,往往会通过法庭审判的方式来决定抵押物的处置方式,第二,由于在实际执行时存在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涉及多方面利益群体,导致实现抵押权存在困难,比如出现隐藏和转移财产等现象,导致难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实现抵押权的获取。

现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各个领域,互联网的思维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社会主流思维,但是如何在这种思维下将大数据良好的运用起来才是问题的关键。所谓大数据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通过当下常规软件工具捕捉、管理和分析处理的数据的集合。大数据的特点则表现为数据量巨大,来源渠道广泛,数据类型多样,获得速度快,真实性高等。为了更好地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就要改变当下的模式,只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处理模式才能使得企业在当下的新环境扎根更深,也能获得更强的决策能力,这也就是意味着传统的会计核算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企业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势在必行。

纳入标准:(1)单纯特发CTS患者,选择滨田分型法分级为Ⅰ级者: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麻木,无鱼际肌萎缩及拇对掌功能障碍并伴有明确肌电图改变;(2)年龄18岁~60 岁,性别不限;(3)自发现症状至少保守治疗6周~8周以上无效者;(4)无其他严重内科疾病者;(5)均能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同意随机分组治疗。

(二)银行方面的因素分析

担保贷款作为商业银行基本业务之一,尽管实施过程中会高度重视合规性,但商业银行为达到贷款业务指标,仍然会为在担保财产仅基本达标的情况下的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商业银行所面对的客户群体主要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但是由于这些中小企业自身经营能力不足,以及日常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企业在实际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变化等因素导致利润率出现下降情况,导致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风险。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体系有待完善,特别是在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通过统一的标准来实施,致使银行风险意识得不到有效提升,难以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

三、商业银行担保贷款法律问题解决对策探究

第一,由于当下所实行的《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在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中抵押以及担保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银行在开展担保贷款业务过程中难以对债务关系进行确定,涉及的纠纷难以进行有效界定,因此,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有关法律法规要尽可能依照商业银行贷款所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立法完善工作,从而促进法律在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中的应用性。第二,有效促进信息平台的统一性,商业银行在开展担保贷款业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央行征信系统的作用和优势,将其进行有效的延伸和利用,在系统当中纳入关于个人以及企业的信用信息记录,从而实现即时查询,从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能够将有关法律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和规避。第三,有效整合不同部门,我国在所有权登记方面所涉及的管理部门比较多,导致在查询和确认所有权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型的问题,对此要积极从法律角度来对有关部门进行确定,积极进行资源整合,从而有效确定和及时确定抵押物的所有权问题,为商业银行担保贷款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在开展担保贷款业务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资产问题,担保贷款法律问题比较常见,难以通过有效的法律手段来实施有效的规范,因此,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有关法律法规要尽可能依照商业银行贷款所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立法完善工作,从而促进法律在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中的应用性,为商业银行担保贷款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保障。

[ 参 考 文 献 ]

[1]兰天.商业银行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问题剖析与对策建议[J].商业经济,2017(1):13-14.

[2]孙翯.城镇化进程中大型商业银行对农户信贷支持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J].兰州学刊,2014(4).

[3]陈杰.商业银行贷款应对公司关联担保之法律风险及防范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77-78.

[4]韦俊良.约定优先权与法定优先权冲突相关法律问题探讨——以商业银行贷款担保物优先权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5(20):86-87.

中图分类号: D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 (2019 )26-0180-02

作者简介: 李文力(1993- ),女,汉族,四川人,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任职于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

标签:;  ;  ;  ;  

商业银行担保贷款中的法律问题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