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万源市中心医院 四川 万源 63635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158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及其并发症的影像诊断、严重程度评估与临床分级、治疗、预后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AP及其并发症的CT征象,每例患者的CT表现用改良CT严重程度指数(Modified CT Severity Index,MCTSI)进行评分,其中0~2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4~6分为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8~10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临床严重程度采用Ranson分级评分,用改良Marshall评分系统评估器官功能衰竭,分析AP及其并发症的CT征象、分级评估与患者的临床Ranson评分、患者器官功能衰竭的相关性。结果:本组158例AP的CT表现,用MCTSI对每例患者进行评分,其中0~2分有71例(44.9%), 4~6分有55例(34.8%),8~10分有32例(20.3%)。临床Ranson评分结果:MPA 66例(41.8%),MSPA和SPA为92(58.2%)。一过性器官功能衰竭27例(48小时内器官功能衰竭被纠正),单一器官和/或多器官功能衰竭30例。158例患者中,150例治愈出院,3例转院治疗(后回访患者或家属,2例全愈出院,1例死亡),本组病例共死亡6例,占3.8%。结论:CT检查对AP及其并发症提供准确客观的影像数据,用MCTSI评估能准确判断AP的严重程度,其评分等级与Ransom评分结果、器官功能的衰竭及临床病情的轻重存在正相关,所以AP的CT检查能为临床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治疗及早期判断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诊断 严重程度 CT严重指数 Ransom评估 体层摄影术
AP为最常见的胰腺病变,也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胆道疾病、高脂血症、酗酒、肥胖、免疫缺陷等危险因素的增多,AP发病率逐年增多的趋势[1]。临床上主要以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及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诊断、明确类型[2]。按2012年亚特兰大对AP指南中影像学相关内容的描述及新的分类标准分型为[3,4,5]: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SAP常伴有局部及全身并发症且死亡率高[6]。CT检查能清楚显示胰腺解剖、病理变化及扫描范围内的并发症,尤其是CT增强扫描作为标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7],对AP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的敏感性和特异非常高[8],早期确诊AP及对AP严重程度的评估有利于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共1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本组患者收集平时身体健壮、无慢性胰腺炎病史,年龄﹥18岁),其中男性86例,女性72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48.6岁。入院时的临床表现:158例患者皆有急性进行性持续腹部剧烈疼痛,其中41例患者放射至背部,68例患者伴恶心、呕吐,27例患者伴有明显的腹胀。11例体温增高。实验室检查:血清脂肪酶活性增高且大于正常值3倍以上146例,增高而在正常值3倍以下12例。血清淀粉酶增高超出正常值3倍有134例,增高在正常值3倍以下有23例,其中有1例在正常范围。
1.2 CT检查方法
使用HPILIPS Brilliance 16排螺旋CT机行中上腹部平扫及部分患者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为膈顶至双肾下极(部分患者行全腹或胸腹部连扫),扫描电压120KV,电流180~300mA,层厚5mm,重组2mm。扫描后所有数据传送到EBW4.0工作站进行处理,多平面重建,把所得影像资料存储于PACS服务器,方便随时检阅、分析。本组患者的影像资料由2位资深影像专业医师进行阅片分析,双盲评价胰腺大小、胰腺实质内密度、胰腺边缘、胰周液性积聚、所见范围并发症、胰腺增强各期强化形式、强化程度,邻近腹腔脏器及扫描范围胸腔及肺部病变等,观察记录CT表现,根据CT表现对胰腺、胰腺外炎性反应及胰腺、胰周坏死范围的评估,用MCTSI给予评分。
2、CT检查征象及严重程度分级结果
2.1 多排螺旋CT(MSCT)扫描影像所见 158例患者在CT检查中,胰腺大小、形态及边缘无明显改变有3例,仅表现为胰周脂肪局部密度增高或呈磨纱玻璃样改变,其内可见模糊网条状影。胰腺大小、形态无明显改变,其胰周边缘模糊、毛糙或胰腺边缘少许液体积聚,周围局部脂肪密度增高、散在网状、条状稍高密度影,单肾和/或双肾肾前筋膜增厚12例。胰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伴胰周边缘模糊、毛糙、胰周脂肪密度增高,胰周见广泛网状、条索状影,部分患者沿胰周散在不规则片状、片带状液性低密度影并伴单肾和/或双肾肾前筋膜增厚56例。弥漫性胰腺肿大,胰腺边缘模糊、毛糙,胰腺周围不同程度液体积聚,胰腺较远处多间隙(包括小网膜囊、肾旁前后间隙、肾周间隙、小肠系膜根部周围、小肠间及结肠旁间隙等)液体积聚87例;其中26例患者胰腺实质内及胰周脂肪组织密度不均,CT增强不强化,即胰腺和/或胰周坏死;单纯胰周脂肪坏死3例。在87例患者中,除胰周间隙液体积聚外,且液体向远处扩散,如盆腔、髂窝、膈下间隙、胸腔等液体积聚35例;在体组病例中2例胰腺实质内见片团状高密度出血灶,CT值约55~62HU,即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2.1.1 胰腺外周器官病变或并发症 急性肝脏密度减低5例,1~3周后CT复查肝脏密度皆恢复正常。脂肪肝或局部脂肪肝14例。脾脏梗塞1例;门静脉血栓2例,脾静脉血栓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胸腔积液35例(双侧胸腔积液27例,右侧2例,左侧8例),远处液性积聚胸腔积液最为常见。双下肺感染6例。腹腔积液7例,盆腔积液4例(部分患者未做盆腔CT检查)。胰周和/或胰腺实质内坏死聚积内见气体密度影4例(即坏死性感染)。腹壁软组织肿胀或炎性水肿胀2例。单肾和/或双肾肾周改变或积液,内见条索状、网状影即肾周桥隔增厚[9]28例。胆囊炎38例,所见胆道结石33例。单肾和/或双肾结石或结节状高密度影31例伴单肾或双肾积水3例。肝、肾、脾单器官或多器官囊肿共36例。左肾上腺腺瘤1例。
2.1.2 CT复查所见 在本组病例中,首次CT检查,胰腺大小、形态及边缘无明显改变有9例,第二CT复查中仅3例;第一次CT检查,胰腺大小、形态无明显改变,其胰周边缘模糊、毛糙或胰腺边缘少许液体积聚有23例,CT复查时仅12例,其中11例患胰腺及胰周炎性反应明显加重。第一次CT检查考虑胰腺和/或胰周坏死19例,CT复查及CT增强增加至26例,有3例单纯性胰周坏死。4周以后CT复查见:原急性胰腺液体积聚出现圆形或卵圆形囊肿样改变12例,囊内密度均匀,边缘尚清。原急性坏死积聚出现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厚壁囊样改变,其内密度不均,内见液性、非液性或脂肪样密度影7例。
2.1.3 CT检查结果的标准描述 按2012年亚特兰大对AP指南中影像学相关新内容的描述术语[1-5],急性胰周液体积聚87例,在87例液体积聚中随病情发展或病情的延后,CT检查并相续出现急性坏死积聚29例(其中包含3例单纯胰周脂肪),胰腺假性囊肿12例;包裹性坏死7例,感染性坏死4例。
2.2 本组AP及并发症严重程度按MCTSI评分标准评估结果是(MCTSI评分0~2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8~10分为重度):MAP为71例,MSAP 55例,SAP为32例。
2.3 临床Ranson评分标准[1,6,10,11]:Ranson评分标准是基于11项客观指标,即入院前5项指标:⑴年龄,⑵WBC,⑶血糖,⑷LDH,⑸AST;入院48小时内6项指示:⑴血细胞容积下降率,⑵BUN上升值,⑶血钙值,⑷PaO2,⑸剩余碱,⑹液体隔绝量。由于Ranson预测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目前Ranson仍是临床众多评估方法中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随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升高,Ranson评分也随之升高。评分在≥3分即为SAP,本组病例<3分66例,≥3分92例。用改良Marshall评分系统评估器官功能衰竭[4,5],结合临床、生化资料,任何器官评分≥2分可定义此器官功能衰竭。本组病例中有30例单一器官和/或多器官功能衰竭;27例一过性器官功能衰竭。
3、讨论
3.1 AP的发病机制及发病原因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大多认为胰管阻塞、胰酶释放与胰酶激活导致自身消化、坏死,各种致病因子直接作用造成胰腺腺泡损伤,胰腺微循环紊乱及白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胰腺实质内缺血—再灌注及胰微偱环障碍等有关[12],局部炎症细胞活化与释放,致使胰周乃至全身性炎症反应,如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可导致器官衰竭[1]。在国内胆道疾病引起胆总管和胰管壶腹部出口梗阻是AP最为常见的病因。胆道疾病如胆管炎症、结石、寄生虫或Oddis括约肌痉挛、水肿使壶腹部出口梗阻,致使胆汁返流胰管或胰管梗阻,胰液储溜、胰管压力增高,致使胰管、胰腺腺泡破裂,胰液外溢胰间质内,引起AP。
3.2 AP的临床诊断标准 临床上出现以下3项特征中的2项就可诊断AP[3,4,5]:①具有AP特征性的腹痛,急性发作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本病例中所有患者都具有这种特征性腹痛。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血清脂肪酶活性至少高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本例中血清脂肪酶活性大于正常值上限3倍占86.4%,血清淀粉酶大于正常值上限3倍占79.7%。其检查血清脂肪酶活性增高较血清淀粉酶增高的特异、敏感性更高,更且优势[13]。③具有AP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影像检查中,特别是多排螺旋CT具有扫描快速,多角度观察,分辨率高,不受体型影响,无呼吸运动伪影,胃肠道气体影响小等优点,对胰腺及AP的病理解剖及并发症显示清楚[2,6];增强CT对胰腺、胰周坏死及炎症扩散范围等并发症显示良好。CT检查特别是CT增强检查常被认为是诊断AP的金标准[6]。但CT检查对AP严重程度的分级评估比对AP的影像诊断更为重要[10]。
3.3 AP的病理分型 ①急性间质水肿型胰腺炎,约占AP发病的85%[13],多数AP病人由于炎性水肿引起局部性或弥漫性胰腺增大,CT表现为胰腺实质均匀强化,但胰周脂肪密度增高、脂肪间隙模糊或呈磨纱玻璃样改变,其间散在条索状稍高密度影(如图1),可伴有胰周积液(如图2)。本组病例中有129例为急性间质水肿型胰腺炎,占81.7%。②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本组病例26例,3例单纯性胰周脂肪坏死,占18.3%,胰腺实质和/或胰周组织坏死,早期CT检查可能遗漏、低估胰腺或胰周坏死及坏死程度。发病3~7天CT增强检查判断胰腺或胰周组织坏死更有价值、更准确[2]。
3.4 局部及全身并发症 ①急性胰腺液体积聚(acute peri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APFC),发生于AP病程早期,表现为胰周或胰腺较远间隙液体聚积,本组病例中,胰周液体积聚87例。胰周液体积聚是一个动态过程,发病早期少量液体渗出,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范围及液体积聚向远处扩散,甚至出现胰腺和/或胰周坏死[6,13],胰腺较远处积液如腹膜后下间隙、膈下肝周及盆腔液体积聚19例;胸腔单侧和/或双侧积液35例。②APFC如果在四周还没吸收,反被非上皮组织包膜包裹而被称为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 )本组病例有12例(如图3)。⑶急性坏死积聚(acute necrotic collection,ANC),AP早期胰腺实质内或胰周组织液化坏死,或胰腺内、胰周组织同时出现液化坏死,本组有29例(如图4)。⑷四周后ANC没被吸收而被完整的炎性囊壁(上皮组织包膜)包裹称包裹性坏死(walled~off necrosis,WON),本组7例(如图5)。如在坏死的基础上合并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即为感染性坏死(如图6)。AP伴急性肝损伤致使肝脏密度减低,本组病例中占5例,治疗及时多在1~3周肝实质内密度可得恢复正常(如图7a,7b)。血管并发证,内脏静脉血栓(如图8a,8b)。全身并发症[4,5],在AP病程进展过程中可引发全身性并发症,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胃肠道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等,最终致使器官功能衰竭,本组病例用改良Marshall评分系统评估器官功能衰竭器占30例。
3.3 AP严重程度的各种评估的相关性 按2012亚特兰大新的分类标准对AP严重程度分级,更加准确反映AP的严重程度与预后,更符合临床实际情况[2。14]。①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指无器官功能衰竭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本组病例中71例。②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伴有一过性器官功能衰竭,在48小时内器官功能衰竭被纠正,在本组病例中一过性器官衰竭27例。③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有持续性(>48小时)的器官功能衰竭,本组病例中有30例,可见分级SAP主要看有无持续器官功能衰竭。MSAP在本组病例中应为57例(其中除一过性器官衰竭27例,其余30例存在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这依赖于影像、临床及生化指标检查)。按MCTSI评估分级为:本级病例MAP为71例,MSAP 55例,SAP为32例。这种评估方法主要侧重胰腺、胰周及胰腺较远处的影像病理改变。可见MCTSI评估分级与亚特兰大新的分类标准有高度一致性。临床Ranson评分标准,MAP为66例,MSAP与SAP为92例,可见临床Ranson评分与MCTSI评分在MAP有较高的相关性。且MCTSI评分与临床Ranson评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不受病因的影响[15]。目前有研究认为,临床Ranson评分可以较好评估AP的严重程度[16],临床应用较广泛;但缺点是指标多,适用于入院48小时内,且分级诊断结果把MSAP和SAP作为一单元。
本组资料结果表明,AP的CT影像诊断及严重程度的评估较临床分级诊断更简单,更准确、更客观,且操作性强,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特殊是何时进行外科干预及选择何种手术路径等起到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图1 男,49岁,胰腺无明显肿胀,胰腺尾部周围脂肪密度增高,见网状条、索状稍高密度影(箭头所指)。 图2 女,51岁,胰腺头颈部显示增大,胰腺周围见液体积聚,聚积液体密度均匀(箭头所示),周围散在条索状影。 图3 男,58岁,急性间质性胰腺炎发病8周后CT复查显示靠胰尾前侧椭圆形薄壁假性囊肿,囊内密度均匀(箭头所示)。图4 女,44岁,急性坏死性积聚,胰腺弥漫性肿大,胰实质内密度不均,可见边缘模糊片状、片带状稍低密度影(短箭所示),胰腺边缘模糊不清,胰周较广泛性不均匀液体积聚(箭头所示),内见脂肪密度影及模糊稍高密度影(空白前所示)。图5 男,66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累及胰腺及胰周治疗9周后,胰腺及胰周见不均匀液体积聚,内见脂肪样密度影(白空箭所指),胰腺及胰周见包裹性坏死(箭头所示)。 图6 女,58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弥漫性肿胀的胰腺及胰周区域见不均质的急性坏死性积聚,且内见气泡影(箭头所示)即坏死感染的特异性诊断标志(感染性坏死)。 图7a、8b 男,57岁,SAP并发弥漫性肝损害,轴面CT平扫肝脏实质内密度弥漫性减低,肝左睛叶为明显,CT值为29HU;3周后CT平扫复查肝脏密度明显增高,CT值为58HU。图8a、8b 同一病人,女,63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增强,门静脉期示:a)门静脉内充盈缺损(箭头所示);b)脾静脉内充盈缺损(箭头所示)。
参考文献:
[1] 袁涛,全冠民,石伟,等. 急性胰腺炎新分类相关术语和并发症及MCTSI评分[J].放射学实践,2015,30(10):1005-1010.
[2] 薛亮,韩福刚,解云川.CT与MRI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现状与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32(3):459-461.
[3]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4):217-222.
[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1):4-7.
[5] 冷芳,杨力,常志刚,等. 急性胰腺炎分类—2012:亚特兰大分类和定义修订的国际共识[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3,29(4):Ⅰ-Ⅶ.
[6] 唐明,陈楠.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CT各种分级评价及动态CT意义[J].临床消化道杂志,2009,21(6):374-376.
[7] 桂冰,肖建国,陶明根.等.MRI与增强CT对急性胰腺炎分级诊断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22(5):382-384.
[8] 叶健,莫显斌.CT分级诊断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12):1322-1325.
[9] 钱孝先,吉华亮,田尧,等.急性胰腺炎累及肾周间隙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意义[J].中华消化杂志,2013年11月第33卷第11期:784-786.
[10] 潘华山,匡楚龙,魏娟.等.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MR严重度指数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CT与MRI杂志,2012,10(4):59-62.
[11] 杨涛,高岩,郝旺盛.CT分级与临床Ranson评分相结合对评价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价值.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3):51-52.
[12] 王思悦,张小明,沈成义.等.急性胰腺炎微偱环障碍放射学及相关基础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4,37(3):251-253.
[13] 廖家智摘译,王家駹审校.美国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J].临床内科杂志[J],2007,24(3):210-213.
[14] 宋新苗,杜奕奇,陈燕.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新分类再评价的单中心临床研究[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4.14(1):8-11.
[15] 李婕琳,张留印,丁茔红.等. Ranson评分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及CT严重指数评分对不同类型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评估价值.山西医药杂志,2012,41(6):557-559.
[16] 梁春丽,刘红燕.急性胰腺炎评分标准的评价.中国临床医学,2011,18(4):386-392.
论文作者:苏勇泉 史常炎 胡朝建 代正平 周明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胰腺论文; 胰腺炎论文; 密度论文; 并发症论文; 器官论文; 评分论文; 患者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