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双江小学 404500
众所周知,在任何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班级是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呢,则是这个单位的核心和灵魂。班主任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笔者结合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肤浅的看法:
一、准确定位,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还是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在班集体的建设中,班主任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为自己定好位,不当日理万机的“管家婆”,而是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班级建设的“精神导师”。
其次,班主任要与时俱进,树立班主任的权威形象。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创新形式,创新内容,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树立教师的权威形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底里佩服,甘愿服从你的领导和管理。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第三,班主任做事要民主,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积极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要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绝对不能“独裁”。否则,不但树立不起老师的威信,反而会使威严扫地,事倍功半。因此,班主任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切实改善师生关系,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做到:尊重学生,树立平等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服务观念;影响学生,树立师表观念;相信学生,树立民主观念。班主任只要有宽阔的胸怀,只要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善待每一位学生,就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建章立制,构建良好的班集体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一个好的班级,必定有一套成熟的班级管理制度,必定要有良好的班级管理体系。作为班主任,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必须着力构建自己的班级管理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要制定合适的班规班约,并在处理班级问题时按照班级制度执行,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存在偏见思想,不凭个人感情用事;其次要选好用好班干部,实行层层管理,充分发挥班级学生干部的作用。否则,班主任只能是日理万机的“管家婆”,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的“独裁者”。
构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选拔、培养、任用好班干部。我们知道,班干部队伍是班级工作的核心,是一个班能否形成良好班风的决定因素。班主任在班级的首要工作就是班干部(“龙头”)建设。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把他们作为班主任的助手和可靠的信息员,及时向班主任反馈本班教学信息,为班主任出谋划策。班干部要由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能起带头作用并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要重视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了班干部的参与、配合,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就容易得多。学生就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表现出主人翁的责任感。这样一来,班级荣誉感就会像一个巨大的磁力场,刺激全班学生向上的强烈愿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从而使班集体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
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作为学校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要明确何时管、管什么。在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中,我总结了三条:第一,关键时期严格管理。例如:新生入学、学期开学、大休回来、考试前后、学生思想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都要严格管理,哪怕是“婆婆妈妈”,也不能留下任何“死角”。第二,重要问题必须管。比如,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学习方法和技巧指导……都必须当作重要问题加强管理,哪怕是节假日也不能掉以轻心。第三,学生能自己管理好的事情一般不管。倘若把学生自己能管理好的事情捏在手上,既不能达到锻炼、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更会让自己长期处于劳累之中。“放放手,就能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三、以身作则,从细微处做大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立德树人”。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确立奋斗方向,树立远大志向,成功规划未来,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然后,班主任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问题,加强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摸索了许多方法,引领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爱心、信心和自尊心。
做好班级工作,还有一点就是勤跑、勤观察、勤了解。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思想状况如何,学习态度怎样,能否遵纪守法,有什么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这不是班主任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就能了如指掌的。学生一到校,我就出现在教室里;早自习课,我天天到教室看看;学生上课,我在教室外转转;课间操,我跟随学生到操场练练;活动课、午饭后,我常到学生中间谈谈。腿勤,听的多,看的多,了解的多,使我掌握了大量的实情和第一手资料,为制定出针对学生实际的治班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班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中国有句俗语叫作“一个端公一手法”。班主任如何做“法”,或者做到什么境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积淀,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
论文作者:朱小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班级论文; 自己的论文; 思想论文; 班干部论文; 班集体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