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开发区合作开发研究_长江论文

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开发区协同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高新技术论文,开发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资源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集聚于某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地区,并形成了迅速发展的新型产业集聚区。在此过程中,区域内外知识的流动,知识要素在创新过程中的区位选择与渗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空间活动的活力和行为,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区域竞争优势不再仅仅依靠独立的经济主体去获得,而是通过区内务行为主体的分工协作和协同创新,以获得整体竞争优势。在这其中,如何提高合作创新能力,特别是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协同创新能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区域联动发展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是加强区域创新和实施长江战略需要加以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其校园内创办了斯坦福研究园,而后迅速扩展成了闻名世界的“硅谷”。从此,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促进区域发展的普遍做法。除了“硅谷”之外,典型例子还有美国波士顿的128公路地区、德国南部的巴登州、日本的筑波以及台湾的新竹地区等等。在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特征:(1)区域内大量中小企业的集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衍生、成长和壮大,企业的专业化程度相当高;(2)区域内知识和信息的流动速度比较快;(3)具备灵活的制度环境和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持续的内生的区域创新能力。由于具有持续的内生的区域创新能力,这些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和运行态势良好,在当前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对长江经济带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现状和态势

长江经济带包括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和上海七省二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承东启西的综合经济带和后续增长潜力巨大的经济核心区域。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过程中,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迅速发展是一个亮点,在区域创新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也是长江经济带新经济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空间载体。

目前,长江经济带共有国家级高新区15个,由于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和功能相对突出,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004年,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占整个经济带工业总产值的10.72%,比2000年上升了1.75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占到经济带出口总额的16.43%,比2000年上升了6.93个百分点。

随着知识和信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日益加大,高新区在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发展和区域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高新区对于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将更为深远。

(一)长江经济带高新区的发展历史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为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在全国选择若干智力密集区,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兴产业开发区”。1988年8月,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火炬计划,明确把创办高新区作为国家火炬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纷纷开始结合当地条件和特点,着手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上海在原漕河泾仪表电子工业区和微电子工业区及生物工程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了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在随后的几年里,高新区在长江经济带内纷纷涌现。为了加强认定和规范国家产业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1991年3月国务院又制定了一套扶植高新区发展的国家政策,同时批准了25个国家级高新区,其中位于长江经济带内的有上海漕河泾、南京、合肥、长沙、武汉东湖、成都和重庆等共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11月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国务院又一次性地批准设立了2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位于长江经济带内的有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南昌、株洲、襄樊和绵阳等共8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在上海,1998年4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又正式将上海高新区定位于“一区六园”模式,即漕河泾高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上大科技园区、中国纺织国际科技产业城、金桥现代科技园(现为金桥开发区)和嘉定民营科技密集区(现为嘉定科技园区)6个高科技园区,共同组成了上海高新区①。如此,至2004年底长江经济带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个。

(二)长江经济带高新区的发展现状

在长江经济带15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有9个设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3个设在对外开放较早的长三角城市(苏州、无锡和常州),还有3个设在工业基础较好的中等城市(绵阳、襄樊和株洲)。从空间分布来看,东部的江、浙、沪三省市共有国家级高新区6家,中部的湘、鄂、赣、皖四省共有高新区6家,西部的四川和重庆二省市有国家级高新区3家(见图1)。

图1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区地理位置分布图

经过多年积累,目前长江经济带各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及区域创新和各地区高新产业发展的主要集聚载体。到2004年,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区内企业已达到6,129家,比2000年增加了2,618家;从业人员1,413,734人,比2000年增加了684,951人;分别占全国高新区总额的16%和32%。同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416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近2倍;出口创汇390.3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约4.5倍;分别占全国高新区总额的37%和47%。

在长江经济带内,大部分高新区采用了“一区多园”的模式,使高新区在不同空间位置上拓展了利用国家赋予高新区的各项政策和各地自身的独特优势,进而实现多点互动和优势互补,推进了高新区的全面发展。几乎所有的高新区都设有“管委会”来实现政府的管理和扶植功能。

但是,经济带内高新区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其中,东部江浙沪地区三省市6家高新区内虽然企业数和年末从业人员数仅占到经济带总数的47.7%和47.8%,而工业总产值和出口创汇却占了经济带总数的66.7%和93.7%。另外,东部高新区的人均工业总产值和人均创汇都要高于中西部高新区(见表1)。

(三)长江经济带高新区的发展态势

1.多项指标增长迅速,国际化势头明显

自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建区以来,高新区的经济效益明显,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保持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在1999-2004年的6年时间里,长江经济带高新区的企业总数、年末从业人员数、工业总产值和出口创汇数逐年增长,2004年与1999年相比都超过了95%(见图2、3、4、5)。其中外资企业数增长更加快,从1999年的3,000多家加增加到2004年的5,000多家。外资实际利用额占各市的比例直线上升,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外向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近年来,外资企业在高新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在东部高新区中更为明显(见表2)。2004年,世界500强中的跨国公司已有41家公司在苏州高新区内投资了51个项目;南京高新区现有德国西门子、瑞典爱立信、荷兰飞利浦、阿克苏、英国BP石油、美国福特等著名跨国公司;到2005年,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24家在常州新区投资了30个项目。

图2 长江经济带高新区企业数量变化趋势(1999-200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图3 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年末从业人数变化趋势(1999-200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图4 长江经济带高新区总产值变化趋势(1999-2004)(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5》,中国统计出版杜。

图5 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出口创汇变化趋势(1999-2004)(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集中,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渐趋形成

长江经济带高新区都在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重点产业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几大新兴产业(见表3)。其中,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几乎是每一个高新区的重点发展产业,新材料在大部分高新区内也作为重点产业而加以发展,由此大大促进了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特别是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在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中起着关键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对于改造传统产业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意义重大。

3.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迅速,区域创新功能不断增强

在长江经济带中,绝大部分高新区都建立了创新中心。创新中心多由政府投资设立,为科技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经过多年发展,创新中心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集聚、孵化功能,一方面为高新区发展集聚了一大批创新源泉、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孵化,成功转化了一批科技成果,培育了一批优秀企业家,发展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科技企业,由此带动了当地产业链的拓展,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升级,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②。

如苏州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创新中心现已累计拥有孵化场地150,000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1,000余家,毕业企业近300家,聚集科技人员8,000多人,开发高科技项目1,000余项,在历年的科研开发中形成了近200项国家专利。成都高新区各孵化器发展迅猛,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和提高,形成了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从科研到中试及产业化的良好承载能力③。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截止2004年底,高新区各类投资主体兴建孵化器达到30个,协会成员单位孵化面积累计共达520,000平方米,在孵企业1,146家,累计孵化企业约800家,累计毕业企业132家,孵化培养出2家上市公司④。

二、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规模日益增大,带动辐射作用正在加强

长江经济带的高新区不仅发展速度快、质量高,而且对区域经济呈现较强的带动效应,开始对整个区域的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牵动作用。1999至2004期间,长江经济带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和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都在20%以上,远高于全区的平均水平,并且在地区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成为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见表4)。2004年,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占整个经济带工业总产值的10.72%,出口总额占到经济带出口总额的16.43%。

(二)高新技术产业高度集聚,新经济载体作用逐渐凸显

近年来,以信息产业、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迅速,而经济带内高新区则是新经济的主要载体。至2004年底,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超过4,000家,占高新区企业总数的65.3%;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高新区产业总产值一半以上。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在地域空间上高度集聚,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及新医药和生物技术等四大类的高新技术产业。

新经济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产业是新经济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在长江经济带各高新区内,信息产业的发展是高新区发展的重点。如在上海张江高新区内,2004年已有91家芯片设计公司、3家硅片制造公司、10家光掩膜和封装测试企业、11家研发教育机构,以及26家配套及设备供应公司集聚张江⑤。已经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产业链和创新链,已经具备了从设计到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和设备制造为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化。杭州高新区内的软件园已拥有软件产业800余家,其中12家企业进入中国软件产业百强,入围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位,2004年的软件业收入超百亿元。近几年来,南京高新区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了半导体制造及相关的产业上,一批新的重点项目在高新区落户,其中投资1200万美元的国芯半导体项目已开工,这将对南京的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拉动作用。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光电子产业为主导产业,2004年光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62亿元,比上年增加14.2%,生产的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光电子领域,是全国生产光电子信息产品最密集的地区。作为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新材料产业、现代生物和医药产业在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内都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是高新区所在城市发展这些产业的主要地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发展,高新区对长江经济带新经济发展的载体作用不断凸现。

(三)区域创新网络得以重构,枢纽和平台作用日趋明显

从创立到现在,长江经济带高新区一直通过租税优惠和“一站式”的行政服务来吸引企业入驻。为了尽早看到高新区成长起来以显示政绩,主管部门对入区厂商审核和管理比较宽松,所以高新区内的企业数量增长快速,但对于区域创新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全球新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区越来越意识到区域创新对于高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随之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逐渐重视。长江经济带高新区纷纷在原有基础上加快孵化器的建设和研发机构的引进。如张江高科技园区过去只有一个由开发区总公司创办的创业服务中心,2000年前后在社会各方参与下又新建了5个孵化基地;杭州高新区在2000年将软件专业孵化器投入运作;武汉、长沙等高新区都原有孵化器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到2004年,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内都已建立了留学生创业园。而引进研发机构的行为在东部高新区中尤为明显,如在张江高新区,2004年已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各类研发机构73家。其中,在园区落户的著名研发机构达49家,有全球著名制药企业罗氏制药中国研发中心、SYNOPSYS、CITIBANK亚太区研发中心和日本索尼上海软件研发中心等。大量研发机构的进入,有力地提升了高新区的科技研发水平。

孵化器建设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留学生创业园的建立,有助于吸纳世界上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创新成果;积极引进研发机构提升了高新区的自身创新能力。再加上高新区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改善,高新区成为区域创新网络构建的枢纽和运作平台,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日渐显著。

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发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功能,加快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高新区,采取各种方式对传统产业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资金和新的管理机制的注入,使传统产业得到再生。经济带高新区在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技术、人才、机制的辐射作用,因地制宜,积极向区内外辐射高新技术成果,帮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运作机制、提供人才和服务。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711研究所在1998年兼并了当时濒临破产的新中动力机厂,到2003年,新中厂实现了扭亏为盈,而711研究所则找到了自己的技术孵化基地⑥。

三、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互动不显著

目前,长江经济带各高新区发展不平衡、互动不显著的状况依然比较突出。一方面,上、中、下游高新区发展水平差距仍然比较大。2004年,东部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612.69亿元,而中部、西部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737.72亿元和1,065.56亿元;东、中、西部高新区工业总产值比为5.27:1.63:1。另一方面,各园区产业链上游与下游、大企业与小企业、外资与内资缺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的联动关系,导致了各园区间缺乏合理的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雷同,园区特色不明显,缺乏一定的比较优势。不少高新区园区发展模式粗放,主要依靠政策倾销和相互比拼来吸引外企入驻,造成了低层次的重复与竞争,缺乏现代技术内涵,经济带应有的互动效应尚未形成。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不强

虽然长江经济带高新区中企业都十分重视并实际上参与了区域的创新活动,但现在高新区特别重视组建大企业集团和引进跨国公司,而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势必会造成今后区域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减退。目前的情况是,由于过分偏重于引进外资,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明显不足已是一个通病。如2004年,上海张江高新区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了14.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截至2004年底,历年累计投资总额为112.28亿美元,而内资项目投资额仅为1.9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3.0%,历年累计投资额仅为15.04亿美元。一些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忽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应有的创新主体地位未能确立;原创性的高新技术产品偏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例比较低。高新区内的许多企业虽然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但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形不成竞争优势。另外,各高新区企业每年申请的专利很多,但实现率十分低。

(三)大学和研发机构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我国的大学是由国家政府部门资助的教学和研究机构,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于政府部门的计划拨款,很少从社会筹资,使得大学研究的自主性相对较差,与高新区内的企业联系也不紧密,在区域创新中的潜力无法得到完全发挥。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内的研发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交流不畅、基础研究水平不高,研究成果转化难度高等问题。到目前为止,在信息产业领域,长江经济带的高新区也没有衍生出一家比较知名的计算机公司。

(四)管理意识和方法没有脱离老观念和旧框架

在长江经济带一些高新区内,管委会的作用不可忽视,但由于“官本位”意识和相应制度积重难返,管委会在整个创新网络中的权力不断膨胀,管理权限过大,管理范围过广,而对政府自身的约束不足,使高新区内的许多企业、研发机构和管理人员更愿意(有时是不得不)与管委会建立起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联系,进而取得政府的特殊优惠。位于纺织国际科技产业城的李塞克玻璃技术有限公司的总裁Peter Lisec曾表示,在高新区发展的3年里,他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与当地官员打交道,这样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既得利益的企业和其他专心于创新的企业处于不对等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挫伤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区域内创新活动的持续发展。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高新区的发展和区内企业、人员的增多,现在长江经济带内高新区越来越趋向于发展成为一个行政区式的管理模式。在长江经济带高新区的管委会下面,一般都设有七八个局,还设有各种名目的办公室、办事处等等,如在成都高新区中,管委会下设15个局,5个办公室,4个办事处,2个联络处,管理机构膨胀,职能时有重复。这种等级式的行政性质组织管理模式和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国际潮流显然不符,并极大地限制了企业、大学、政府等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压制了自发创新机制的发挥和冲动力,减少了创新的机会。

(五)中介服务能力尚嫌不足

虽然高新区内孵化器建设发展迅速,孵化面积动辄上万平方米,但是孵化器的实际运营还多少处于实验阶段,孵化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孵化面积达520,000平方米的成都高新区孵化器,截止2004年底仅孵化企业132家。孵化面积达200,000平方米的杭州高新区孵化器,在孵企业539家,但毕业企业仅31家。截至2004年底,襄樊高新孵化园才孵育出65家高新技术企业。至于其他的中介服务机构,一方面由于在高新区内企业对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因为中介服务机构的一部分职能在很多情况下都由政府部门替代,可依赖性不大,中介服务能力不强,因而对企业的吸引力不足。特别是作为行业协会的中介机构在连接企业与企业、企业和政府、企业和大学、企业和金融机构方面的纽带作用还不明显。在长江经济带高新区中,几乎没有一个有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行业的行业协会,高新区管委会取代了行业协会的大部分职能。

四、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开发区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一)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开发区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

高新区对于区域创新和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区域优势的充分发挥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并解决其中的问题,复制“硅谷”的设想将永远是一个梦,甚至可能在经济全球化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走向衰退。所以,结合中国的国情和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发展的实践,积极探索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协同创新和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根据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创新的客观要求、高新区在区域创新和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应是:共同营造区域创新环境,增强高新区在区域合作创新中的枢纽和纽带作用;联动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推进高新区合作创新模式的发展,并探索整个长江经济带乃至与全球创新网络相联接的有效方式和实施途径,实现创新活动在更大范围内的一体化。

从高新区发展的实践来看,将所有的创新活动仅局限于内部,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相悖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区域经济国际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长江经济带内高新区的开放程将不断增加,区内企业要应付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就要求高新区的创新活动要获取全球性的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资源,主动纳入全球网络。应当看到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虽然跨国公司不断将触角伸入到经济带内各高新区中,区内当地企业和研发机构也可以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和竞争,接受跨国公司信息、技术等资源的“外溢”,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但同时,高新区也必须积极主动开展区外联系,拓展外部发展的空间,甚至利用与全球网络联接、交融的契机,快速推进全球范围内的学习和创新过程,逐步将外在的资源和创新动力转化为内在优势。

(二)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开发区协同发展的模式创新

由于发展滞后,我国在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方面明显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对国外先进产业的发展历程有着明显的模仿痕迹,高新区的发展过程也是如此。长江经济带的高新区发展的模式还属于“模仿创新”阶段。其中,主要是通过政府协调与规划的作用,以保持高新区发展规划和过程的有序性;特别注重引进外资,而对本地区域创新网络的整体建设重视不够,已成为普遍问题。但是,虽然国外先进高新区的技术可以模仿,而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以及良好的创新氛围是无法通过模仿得到的,而这些都是高新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长江经济带高新区应加强协同,争取早日实现由“模仿创新”模式到“自主创新”模式的转变。此外,应合理和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的整体资源,进行合作创新和协同创新,并通过与其他区域的合作,加强优势互补,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和配置技术资源,壮大整体对外竞争力,实现自主创新发展新模式。

(三)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开发区协同发展的具体对策

1.加强政府网络中介的功能

政府的职能不能仅仅局限于行政管理、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基础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和为区域各创新主体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等方面,还应当充分发挥政府作为创新网络中行为主体和中介的作用,利用其掌握的信息资源优势和协调能力,促成区域创新主体加强联系和协同,形成有利于区域创新的学习、研究和生产的环境和网络体系。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各级政府为了促进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的自由流动,已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建立技术交易市场、鼓励中介机构的设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消除创新主体之间的制度壁垒等。但相对而言,硬件设施建设仍是主流,各级政府对高新区交通和通讯设施的投资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然而,区域创新网络的完善还需要在硬件的基础上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以增强区域创新活动的机会和冲动力。

应当看到,随着市场秩序的逐渐规范及其调节作用的不断发挥,长江经济带高新区中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将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新区内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因此,不断弱化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加强网络中介的职能势在必行。

2.增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高新区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对技术创新敏感、灵活性强、产品更新快,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长江经济带高新区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运用各种措施增强中小型(包括民营)科技企业在创新主体中的作用。其中的关键,是要为所有创新主体创建自由、公平的服务支撑体系和环境,促进大中小高科技企业协调发展。如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可考虑在高新区内由政府引导商业银行和民营大企业建立风险投资机构,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民营风险投资公司、中小企业、种子基金、创新基金等风险基金。同时,为了给风险投资让出通道和给上市公司准备融资场所,应当在规范我国主板市场的同时,努力为开放“二板”市场创造条件,鼓励中小型科技企业上市。

3.构建社会化的孵化系统

目前长江经济带内高新区中的孵化器多由政府投资设立,投资主体单一。为了充分发挥孵化器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支持作用,必须参照国际惯例,通过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构建社会化的孵化系统。这是因为,由政府投资的单个有形孵化器所起的作用毕竟有限,只有联合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教育机构、社会团体等各方力量,设立不同类型的孵化器来满足新创企业多方面的需要,才能真正促进孵化器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孵化项目的成功率,使孵化器逐渐成为高新区及区域创新网络的链接中心。企业孵化器除了能帮助新创企业解决办公场所、简化行政手续、便于融资等基本问题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和刺激新企业的数量外,还应该以更高层次的服务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其中包括建立自己的专家支持系统和提供新建中小型科技企业制定技术计划和经营规划的策划功能等。上海的高新区在构建社会化孵化系统方面已经作了可喜的尝试。事实证明,构建社会化的孵化系统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应在长江经济带的高新区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行。

4.推进高新区的联动发展

长江经济带具有良好的合作传统,自1996年中央和国务院提出长江战略以来,区域合作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关于高新区的联动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在高新区的发展过程中,完全可以进行联动发展,通过高新区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和配置各种资源,壮大区域整体对外竞争力。其具体措施可以有:进行企业间、大学间、研究机构与开发机构间的跨区域技术合作,实施共同R&D活动;进行人才的交流与培训;加强服务机构的合作,尤其跨区域信息、人才交流网络的相互对接和联合;加强政府机构之间的合作,增强政府在创新管理方面的协同与一体化。

5.促进高新区与全球创新网络的联接

通过与全球创新网络的联接,经济带高新区可以拓展外部发展的空间,有助于高新区对新经济产业发展方向的把握,并快速推进高新区在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学习进程,将外在的资源转化为内部优势,提升高新区的国际竞争力。

与全球创新网络的联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1996年11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上发表讲话,并宣布从中国科技工业园区中开放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园区,扩大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间的合作。1998年10月,长江经济带内的合肥和苏州高新区被批准为“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区”。因此,通过对外开发与国外高新区的交流合作,实现和全球创新网络的联接,是有效和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此外,也可以通过园区内海外归国创业人员的社会网络的构建,进行企业家之间快速传递技术、信息以及资本的跨国流动,实现经济带内高新区和全球创新网络的联接。

注释:

①2006年3月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见《中国高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第3期。

②④《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4年报》,2005年。

③苏州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资料》,2005年。

⑤王琛:《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集成电路地方产业网络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⑥陈琦芳:《711所有了技术孵化基地,新中厂扭亏为盈重焕生机》,《文汇报》,2003年4月9日。

标签:;  ;  ;  ;  ;  ;  ;  ;  ;  ;  ;  

长江经济带高技术开发区合作开发研究_长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