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我国现代电力需求量的不断上升,配电网规模持续增大,网络构架也愈来愈复杂,同时电力用户对电能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需要采用自动化技术来提升对电网的管理,从而提升电能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鉴于此,本文对基于LPWA的无线物联网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LPWA;物联网;配电
基于LPWA的无线物联网技术,具有广域覆盖、超低功耗、强抗干扰、组网维护简单等优势,非常适合用于低功耗长期电池使用的定位与监测类应用。下面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 配网自动化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配电网建设及规模日趋增大、网架日趋复杂,用户对供电安全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升,配电网面临的外界压力将越来越大,需要进一步通过自动化技术扩大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经济性和供电质量,避免“盲调”和避免灾害性事故造成的长时间大面积停电。同时开展信息整合工作,提高信息和数据的共享性,为自动化的高级应用功能提供数据基础。
结合配网自动化建设“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整体推进”工作原则,采取“主站一体化、终端和通信差异化”的模式,全面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着力提升配电自动化应用水平,全面支撑配电网精益管理和精准投资,不断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和效率效益。通过研究,存在以下4方面问题:
如何实现配电网通信设备可观可控?
如何增强配电网通信设备故障快速响应能力?
如何提高配电网通信设备故障主动抢修能力以及设备状态管控能力?
如何提升配电网通信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
为有效支撑配电网,达到配电网运行维护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们选择对LPWA无线物联网技术的配电网运营管理研究。
2.LPWA技术概述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配电网已经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配电网中含有大量的传感设备和通信设备,使配电网运营管理的设备种类繁多,专业跨度更大。针对配电网的这些特点,本研究采用具有低功耗、长距离、大量连接的LPWA(LowPower Wide Area Network)新技术,实现对配电网智能运营管理。LPWA技术由2015年开始兴起,发展非常快,得益于最近几年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解决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连的网络,是通过各种传感技术、各种通讯手段,将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以实现远程监视、自动报警、控制、诊断和维护,进而实现“管理、控制、营运”一体化的一种网络,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物联网的核心在低功耗和无线传输,目前已有的几种无线传输技术(LPWA\RFID\Zigbee\WALN\LTE-M)对比如下表: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应用最多的WIFI、蓝牙、ZigBee等无线物联网传输技术,覆盖能力有限、只适合短距离通信。而LTE-M等移动蜂窝网技术,虽然可以满足大范围或者移动性的应用需求,但存在依赖运营商网络、部分地区无法覆盖、以及成本高的问题。LPWA具有以下优点:
1.广域覆盖(市区5公里,郊区15公里,高穿透性)
2.超低功耗(大多数场景终端可以使用3年甚至10年)
3.强抗干扰(-140dbm接受灵敏度,可低于噪声传输)
4.组网维护简单(以太网传输、可行业自行运营)
非常适合用于低功耗长期电池使用的定位与监测类应用。
针对配电网运营管理和LPWA技术的特点,设想运用物联网LPWA技术组建通信专网,在配网设备(如开关、杆塔等)上粘贴或悬挂LPWA终端,对配电网通信设备的在位状态进行检测,为巡检维护人员提供准确的设备信息及设备现状报告;同时可以在LPWA终端扩充配电网通信设备状态监测功能和运行环境监测功能,根据设备运行参数及环境参数分析设备故障概率,做到主动排查、主动消除,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也可搭建业务管理平台,运用中心数据库的采集数据及数据分析结果,为配电网通信设备安全科学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3.如何降低设备运维中的故障
目前省内各地市局可能存在不同品牌的信息设备,但是其原理与硬件信息基本一致,与其他地区维护人员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我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去排除的故障,其它地区也许出现过相同的故障,如果在故障出现之前我们就交流过的话,那么对于这个故障的修复会节省大量的时间。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每天的维护数据填写在I6000服务器之后,服务器实时的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包括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修复等,全省性的大数据分析更具有普遍性和说服力,服务器会定期给每个维护人员推送设备维护相关的知识,就像微信推送服务一样简单方便,这会使得设备维护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减少排故时间,更有可能查找出设备运行中的隐患,降低设备运行中的故障率。
4.如何利用系统及硬件进行维护
每年都会有新员工参加工作,而新入职的员工对于信息安全及设备维护一知半解,很容易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然而大数据的出现可以打破这种模式,它以更加客观、真实的内容呈现在各个员工面前,人们可以获取他需要的任何内容,而且我们可以设定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周报月报等统计方式向全局以新闻的模式普及一些常见的软件、硬件故障,一些周期性会突发的情况如何去预防方案。利用I6000、桌面系统全面采集现有设备,硬件设施,网络状态,使用软件信息,通过日常维护收集故障率等信息,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相关设备进行多样化的性能分析和性能预测,对故障率多的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大数据给公司带来的好处不仅如此,大数据是每个维护人员的集思广益的综合体,它给维护人员的维护过程制定了标准,对于故障,维护人员可以准确、有效的应对,还能预防一些故障的出现,对于人为的”错、忘、漏“能够有效的避免,这是天天开会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可以预见,若干年以后,大数据的技术会更加成熟,在信息维护中起到的作用也会更加重要,作为信息维护人员,应该更好的去主动接触、学习相关的知识,为信息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实施之后实现功能
通过实施,发现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1实现配电网通信设备可观可控;
2增强配电网通信设备故障快速响应能力;
3增强配电网通信设备故障快速响应能力;
4提高配电网通信设备故障主动抢修能力以及设备状态管控能力;
5提升配电网通信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
6.长期计划
1运用于主网设备管理:运用LPWA技术,我们将能够预知主网设备的设备及板卡状态,在出现故障前进行维护,大大降低主网故障风险。
2运用于电采系统:运用LPWA技术,可优化远程抄表,降低电量数据丢失风险。
3提供配网自动化备用通信通道:具备配电网通信设备传输功能,组网简单,成本较低。
7. 综述
为提高配电网运营管理水平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向,丰富了运维管理成效。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的构想为设备运行积累大量的数据,为数据挖掘及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以后的运营模拟仿真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倩,邓龙君,程晓晓,等. 基于IEC61968和SG-CIM的物联网系统与配网自动化数据交互模型[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10):28-33.
[2]邓安明,郑建鸿,宣磊,等. 基于6LoWPAN的物联网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设备状态监控方面的研究与应用[J]. 智能城市,2017(5):98-99.
[3]宋跃明,谢科军. 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化运维管理系统的技术应用分析[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8):240-240.
论文作者:胡仰鹏1,焦庆涛2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配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通信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能力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