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市场的主人 看邯钢人怎样当家理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家理财论文,邯钢论文,主人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职工,是国有企业的主人,也是企业的活力之源。
同样的市场条件,邯钢在“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机制的带动下,1991年至1995年可比产品成本以年均6.3%的速度下降, 五年实现利润21.5亿元,是“七五”的5.9倍。这其中有8亿元是2.8 万名邯钢职工靠挖潜降成本增效而得。从这一点上,人们看到了国有企业职工当家做主的风采。
在邯钢,职工用这样四句话来概括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当一份家,理一份财,担一份责任,享受一份利益。
面向市场当家做主
在企业,让职工“当家”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体现在使企业职工拥有参与决策权,更多的体现在职工对于决策的实施和执行方面。邯钢通过职代会让职工参与决策、行使决策权,又通过成本指标层层分解,把国有资产和生产资料的使用、经营、管理具体落实到每个职工,使职工真正有家可当,有财可理。
张贴于邯钢厂房内、轧机旁的内容实实在在的标语,就是邯钢职工当家做主的真实写照:“轧甩一吨钢,减利45元”、“成材率提高1 %,等于增加1200吨钢材”。
“啥叫工人当家做主,让咱参加成本管理,管好自己的岗位成本,这就是实实在在地做了企业的主人。”一轧钢厂工人何勇这样理解主人翁的含义。正像何勇说的,如今邯钢职工个个都有实实在在的家可当。二炼钢分厂管工班实行“模拟市场核算”后,每月的维修费用是6000元,从此12名职工就有了这6000元的家可当;天车工段每台车吨的费用0.033元,天车工就有了这3分3的家可当。
实行“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后不久,第二炼钢厂扁坯工段发生了一起“塞棒风波”。由于天车工操作不当,碰坏了属于乙班的一箱塞棒。这事要在过去,反正是集体的财产,谁也不会为追查责任者而得罪人。可这回当班的职工不干了,7根塞棒价值3000多元, 找不到责任者,成本就要记到扁坯工段职工身上,影响他们指标的完成。结果,当班工人开始较真,给分厂领导写信,要求必须查清责任者,并让其承担费用指标的责任,事情最后得到圆满解决。
俗话说:当家才知柴米贵。劳动者一旦明确了各自岗位上的责、权、利,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就不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过去职工看来与己无关或只是些不屑一顾的事,如今也都斤斤计较了。
长期以来,由于把关不严,一些小铁厂供给邯钢生铁时以次充好,结果使企业白白流失了一部分效益。改革后,为了能在负责验收的李洪海面前“混”过关,有的对他拉拢利诱,有的谩骂威胁,可李洪海的“门”照样关得严严实实。4年来, 他查出以次充好的号外生铁1000余吨,扣除铁内杂质2000多吨,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0万元。 李洪海说:“既然自己当家理财了,就要把许多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跟自己过日子一样算计,决不能让企业花钱买了赖东西。”
人情关系在变
改革前,邯钢和许多国有企业一样有个通病: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工间存在着“无原则的人情味”。由于没有成本考核,大家互相拿企业的东西送人情,对各种浪费行为相互容忍,成了国有企业效益流失的一大漏洞。
改革后,10万多个成本指标分解到了每一个职工头上,人人经营着一份“成本责任田”,当家理财的责任在个人的头上压着,干得好不好要看个人能力,昔日那种“人情味”一下子荡然无存,变作一种看似“冷冰冰”的经济关系。
在企业干了30多年的维修老工人朱庆云,一直管着钢管的领发。过去许多家庭安装土暖气时都向他伸手,碍于人情朱庆云有时只好给上几根。改革后,他所在班每个月的维修成本是6000元,用超了全班就没有奖金。一次,厂外有位老乡又找朱庆云要钢管,不想碰了一鼻子灰:“厂里搞了成本核算,你实在想要,我自己给你掏钱买。”
拿了钥匙就要当好这个家,邯钢职工如今都有了这种意识。原料计划员杨时兴说,当家后许多原本可以不必操心的事,现在都成了自己的事。
有一天,一个体户送来一车约4吨作保温材料用的稻壳。 杨时兴检验时发现水分超标,当即在检验单上注明扣500公斤,价值350元。个体户托人找到科长,科长找杨时兴说情,问能不能少扣一点。杨时兴一听反问道:“现在我们头上都压着指标。如果你不扣我的奖金我就全给他免了。”科长见状只好离去。
事后杨时兴说,这事要搁在过去,科长给你说情肯定也就算了。现在指标实打实地压在头上,完不成一分钱的奖金都没有,面子也就不值钱了,大家只好都按制度办事。
邯钢党委书记王国兴认为,工人的市场成本意识,表面上看是个钱的问题,实际上是当家做主的表现,是当市场的家,做市场的主。有了市场成本意识,他就会由个人想到工段,由工段想到分厂再到总厂,市场成本实际成为凝聚职工的一个纽带,它是借用市场的约束,重新规范了企业内部人和人的关系。如果只看它的经济价值,就把它看小了。
责任感需要利益支撑
“要让职工真正当好家,必须让职工有责可负,有利可得。”邯钢总会计师李华甫说。
在邯钢,责、权、利的一致性是职工能够当家做主的重要动因之一。企业在让职工有家可当、有责可负的同时,也让职工有利可得。
邯钢让职工有利可得的前提是,与职工负的责任大小挂钩,与职工创的效益多少挂钩。企业在对500 个重要一线生产岗位设立了岗位津贴的同时,让成本坐上了企业管理“老大”的交椅,实行成本对全部奖金的一票否决制。凡降低成本部分,按5—10 %的比例提取奖给有关单位和人员;超过目标成本的,当月一分钱奖金没有。由于考核严格,邯钢职工的收入差距拉开了,高低有时相差10倍。
刚开始,一些职工对此不大理解,抱怨说:“降低成本是厂长和财务科的事,让职工每人都承担降低成本指标,分明是把领导的责任往职工身上推。”
然而,当一笔笔实实在在的消耗帐、节约帐、效益帐摆在职工面前时,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个十分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只有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切实负起责任,企业才能多得,职工也才会多收入。
成本与每个职工紧紧捆在一起,邯钢职工这才感到,“当家”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10多万个成本指标要靠他们来完成。责、权、利的统一,使主人翁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增产节约、挖潜降耗不再是号召,而成了职工的自觉行动。
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从节约一度电、一升油、一个螺丝钉开始,丝丝毫毫、点点滴滴都不放过。广大职工真正开始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开始在每一个岗位上闪光。
过去,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原材料被白白浪费掉,谁也不在乎。而今,人们对原材料消耗开始斤斤计较。甚至连掉在炼钢炉下渣车上的一些合金材料,工人也甘冒几百摄氏度的高温去拣回来;过去,生产材料、工具扔得到处都是,即使丢失也没人管。现在,生产材料、工具都有专人负责,谁丢了谁赔。
在邯钢,这几年由于没有完成指标而被否决拿不到奖金,甚至延缓升级的事也发生了不少。统计表明,5年来全厂先后有79个分厂(处)因未完成成本指标而被否决过当月全部奖金,有69个分厂(处)被延缓工资升级时间。和别的企业不同的是,没拿到奖金的不仅没丝毫怨言,反觉自己丢了脸。
今年2月,二炼钢厂大板坯工段修包大组的李秋杰和郭长海, 一人因没完成成本指标而被扣了全部奖金,一人因完成得好拿奖金300 多元。事后,李秋杰不好意思地找到段长:“我给段里丢了脸,下月我一定把超支的23元成本补回来。”
正是这种利益的杠杆使职工更自觉、更坚定地去当家理财。
长期以来总以为邯钢家大业大、财大气粗的职工,如今已真正懂得:过去正是因为大家都大手大脚,不问成本,才使效益上不去,个人收入也受影响;如今正是大伙都有了成本意识,像居家过日子一样精打细算,人人为成本操心,个个为增效出力,才使吨钢成本年年降低,企业每年实现的利润竟有1/3来自成本降低。如今的邯钢职工, 人人想主人事、干主人活、尽主人责。
标签:企业责任论文;